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埠外 -> 内容
崤函人物/赵致平 张钧 熊松柏 刘开 沈树源 谢玉平 罗志张 张志杰 王建海 杨连弟
2013/7/18 16:55:53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埠外部分(71-80)
赵致平
  赵致平,曾用名刘尊世,河南省温县人,1915年生。1938年2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陕西三原青训班和陕北公学学习与工作。1938年日军入侵中原后,河南省立洛阳师范和洛阳中学等先后迁入卢氏。这些学校的中共党组织建立较早,学校党支部领导学生积极宣传抗日救亡,使卢氏山区兴起宣传抗日热潮。

  1939年6、7月间,中央派赵致平从延安到河南开辟新区工作,中共豫西省委为了加强对豫西地下党工作的领导,委派赵化名刘尊世,以省委巡视员身份到陕州地区(包括陕、灵、卢、阌)视察工作。赵到卢后,与洛师、洛中等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在南苏村、双槐树等地发展党员。7月中旬,赵致平回洛阳向省委汇报卢氏地下党活动情况及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有利条件,省委决定任命赵为陕灵地委宣传部长,兼卢氏县委书记,负责地下党工作。赵致平返卢后,积极筹备,于9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在东营子小学后院建立了中共卢氏县委,赵致平任书记。从此,县委以营子联保处和营子小学为联络点,开展党的地下活动。先后在全县设立范里、五里川、栾川3个区,培养发展了一批党员,建立了营子、大石河、杜关、范里、五里川、横涧、栾川、陶湾、庙子等10余个党支部。
  1941年7月赵致平回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抗战胜利后,调晋察冀边区工作,历任张垣机械厂、新中机械厂、边区军工局子弹炮弹等军工企业副厂长。1947年10月调回河南,先后在南阳地委、陕州地委工作,为陕州地区的彻底解放做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赵致平历任河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兼省政协秘书长、中共信阳地委副书记,省人委、省政府副秘书长兼省外事办公室主任等职,1983年退居二线,1985年8月离休,后经中央组织部批准,享受副省级待遇。
                                                                                            (骆书强)
张 钧
  张钧(1916~1995) ,山西省夏县人。早年就读于山西大学,“九一八”事变后,考入黄埔军校,后在国民党军队任中将司令。曾先后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参政,政协委员,义马市统战协会名誉会长、义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高级顾问,美国四个华人爱国组织高级顾问。致力于祖国和平统一事业,成绩显著。
  张钧1942年8月任八十四师二五二团上校团长,担任渑池县境南村至白浪沿线黄河守备任务。1944年3月任国民党第一战区挺进第六纵队少将司令,驻扎渑池池底,其中两个支队担任东西柳凹至白浪间的河防任务,一个支队驻扎渑池西关,担任城防。同年3月张钧与义马市千秋镇千秋村张氏女儿结婚。1944年夏,豫西沦陷后,为了便于活动,张钧的第一战区挺进第六纵队、张广居的河南观音堂民生煤矿公司的护矿大队和李风岚的一个大队凭借张钫(字伯英)在河南的声望,合并为“第一战区挺进三十三纵队”,张广居任司令、李群峨任副司令,张钧任少将副司令兼参谋长,仍属胡宗南部。1947年4月,张钧任郑州绥靖公署军官大队少将大队长,1948年10月任长江绥靖公署军官总队中将总队长,1949年8月任国防部中条山挺进纵队中将司令。1949年12月入西南军区战犯管理所。1975年3月从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特赦后,致力于两岸和平统一事业,开始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张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接受马列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整整40年了。这40年的经历说明这样一个事实: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了社会主义,有了爱国统一战线,才有我的今天。一句话,统一战线就是我的生命线。" 
  张钧在《告台湾同胞书》的鼓舞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求实的精神和高昂的热情,以其特殊的身份活跃在海内外统一战线上。他先后在美国的《华侨日报》、《北美日报》、《时代报》、《中报》、《源流》月刊和港澳一些华文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200余篇,以其切身的经历和感受,激浊扬清伸张正义,呼吁台湾当局和旧日袍泽以民族大义为重,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在侨胞和港澳同胞中影响很大。
  张钧的爱国热忱得到了很多海外华人的赞誉。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两个华侨、华人组织-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中国统一促进会相继聘他为顾问和理事。美国的源流出版社和《源流》月刊杂志也聘他为顾问和特约撰稿人。张钧除了笔耕之外,还不辞辛劳,于1987年应邀自费到美国参加在纽约召开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大同盟”成立大会,并即席作了题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演讲,深深打动了在场的炎黄子孙。正如《北美日报》所说:张先生热爱祖国的行为,鼓舞着爱国华侨和一切有正义感的中国人。”该报还聘任他为高级顾问。
  当有人问起张钧何以会对祖国统一事业谒诚尽智,奔走呼号时,他说:我想以几十年曲折的人生之路,用过来的身份说点心里话,奉劝台湾当局要以国家的统一大局为重,顺乎民意,为祖国早日统一,做些泽被后世,功载千秋的事情。
  张先生自1986年以来,多次随夫人由重庆回义马探亲观光,受到义马市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热情接待,张先生曾感慨地说:我1942年至1945年间曾率旧部守黄河驻防这一带,既安民,也扰民,既有功,也有过。今天,义马人民待我为上宾,是我终身之荣幸。桑榆寄心愿,赤子爱乡邦。义马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定要在余生之年,为“家乡”多做点好事,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他既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几年来,他撰文20余篇,向海外报刊投稿,宣传义马,赞扬义马。为振兴义马作出了一定贡献。
                                                                                            (徐海龙)
熊松柏
  熊松柏(1916~1992) ,河南信阳人。11岁时,在一次大搜捕中,机警地掩护了一位教员身份的共产党人。此后,在这位领路人的指引下,他把个人的命运同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32年,熊松柏参加了赤卫队,后担任班长。抗战期间,在一次对日攻坚战中,他带领爆破组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连连摧毁日军三道防线,为大部队总攻扫清了障碍。不久,被提升为侦察排长。1944年8月,熊松柏被任命为连指导员,在一次遭遇战中,敌众我寡,连长不幸阵亡,我军伤亡严重。他组织力量,浴血奋战,使日伪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战后,他兼任连长。1946年8月,中原军区北路突围部队到达豫西和陕南地区,熊松柏被任命为第四军分区独立营营长,主要活动在卢氏、灵宝、洛南一带。
  9月下旬,独立营接到一个紧急任务:利用收税、向富户摊派、在战斗中向敌人索取等办法,给部队筹集5000万元钱和500套棉衣,让战士们安全过冬。
  接受任务后,熊松柏整天思谋完成的办法。一天,忽然得到可靠情报:灵宝县秦池村公所要给敌人送一批棉衣。熊松柏立即组织一部分战士,带着一挺机枪,直往里边打。敌人一听枪响,丢盔弃甲,熊松柏指挥战士追击顽敌,搬运棉衣。黑暗中,忽然一颗炸弹在他身边爆炸,双手、脖子、腿脚等多处受伤,战士们马上把他送到群众家里,紧急救治,后又送到卢氏木桐沟的后方医院。伤愈归队后,军区又调他到司令部任侦察参谋。
  1947年正月初三,军分区首长交给熊松柏一项任务,要他带一支精悍的小分队,去侦察西安进犯之敌,要搞清敌人的力量、武器和装备。熊松柏立即带着小分队,冒着鹅毛大雪,在天黑时赶到了卢嵩县委驻地五里川。当晚,县委书记鲁持久、县长黄涛若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派朱阳关区长祝铭和通迅员小宋给小分队作向导。第二天经漂池、瓦窑沟、观沟,到达里曼坪。
  上午9点,侦察小分队正准备往前赶路,突然遇上国民党第十五师的先头部队,很快接上了火。敌众我寡,力量悬殊很大。但为了延缓敌人逼近我主力的速度,用枪声代替情报为主力报信,熊松柏指挥侦察队分散行动,用“麻雀战”的打法,与敌周旋,拖住敌人。小分队边打边撤,翻山越岭向西北方向撤退。此时,军区主力已北渡黄河,侦察小分队与组织失去联系,熊松柏、祝铭等人到达灵宝黑山后,又会合了一些掉队同志。这部分同志刚与主力失去联络,又互不相识,思想很不一致,加上原非一个建制,没有统一领导,今后仗怎么打?熊松柏和祝铭研究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只有组织起来,才能开展有效的斗争。他们先进行党员登记,然后召开党员大会,决定成立“中共卢灵洛工作委员会”,选举熊松柏任工委书记,祝铭、余裕华、刘敏为委员,在卢灵洛交界一带坚持斗争。
  熊松柏所带的小队伍,在卢灵洛地区打出了名气,人们都称之为“熊营”. 1947年3月底,熊松柏和余裕华、祝铭等人到卢氏的瓦窑沟、里曼坪一带收容掉队同志,准备发展党的组织,坚持打游击。4月上旬的一天,他们到观沟,在桐树沟的一座草庵里休息,忽然被潘世亭的保安队包围。听见敌人的叫喊声,熊松柏连忙起来向外摔了一颗手榴弹,炸死敌人1人,炸伤数人。熊松柏手和胸部也受伤多处,大家只得向后山撤退。因流血过多,熊松柏只走了一二里就再也走不动了。他强行命令同志们先撤,自己在后掩护。同志们走后,他把手枪埋在一个小水潭里,只拿一颗手榴弹,准备在万不得已时与敌同归于尽。不一会敌人追上来了,并嚎叫着抓活的。熊松柏用尽全身力气摔出那颗手榴弹,不料是个瞎火。匪徒们为了请功领赏,将其用担架抬到观沟上院稻场里。后来,敌人把熊松柏送到朱阳关、卢氏县城。在国民党监狱里住了一段时间,又从灵宝、陕州、洛阳一直送到西安国民党集中营。之后,由于国民党看管人员调换频繁,又没有什么交接手续,慢慢地就把他这个共产党干部的身份给忘了,也当作国民党伤员一样对待。不仅送到医院养伤,到年底还和发落其他伤员一样,给熊松柏发了一张盖有国民党长官司令部大印的资遣证和路费,叫他回家。熊松柏带着伤沿途乞讨,经兰田、洛南又回到卢氏,终于辗转找到了桐柏军区的一支部队。
  1949年9月,经组织批准,熊松柏终于重返豫西,见到了祝铭、余裕华等同志。这时,尽管卢氏解放了,但深山区还有不少残匪。熊松柏主动要求进山剿匪。县委书记张崇德让他协助一二五师一个连队进山剿匪。熊松柏在卢氏西南山人熟地熟,又富斗争经验,所以,剿匪斗争进展顺利。剿匪结束后,熊松柏要返回部队,卢氏县人民赠给他一面锦旗,上书“浩然正气”. 
  建国后,熊松柏一直在武汉市工作,曾7次回访卢氏老区群众。1992年冬,这个战斗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与世长辞。
                                                                                            (雷 燕)
刘 开
  刘开(1917.1~1977.11),四川省苍溪县文昌乡人。1933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4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特工营长、团参谋长、干部处处长、教育大队大队长等职。
  1955年后历任河南洛阳工程局木材加工厂厂长、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水工机械厂副厂长、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武装部部长、行政处处长等职。
  1977年11月16日,在三门峡市病逝。
                                                                                            (高俊兆)
沈树源
  沈树源(1917~1998) ,山西省孝义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陕北红军宣传员,八路军115师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安阳专区花纱布分公司副经理,燃料工业部水电工程公司科长职务。1956年调入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工作,历任工程局房建分局副局长,坝一分局副局长,机电分局局长、党委书记,工程局机械处处长,局办公室主任、保卫处处长,水电十一工程局工会主席等职务。享受司局级待遇。1982年8月离休,1998年9月病逝。
                                                                                            (高俊兆)
谢玉平
  谢玉平(1917.9~1997.12) ,原名谢保庆,河南省唐河县古城乡朱楼村人。出身贫寒,父母早亡,自幼逃荒要饭,曾在正阳县当理发学徒。8岁,在确山县后庄园村给地主放牧牛羊,食不果腹,倍受苦难,16岁从地主家逃出。
  1935年2月,在鄂豫皖苏区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二十八军独立团红军少先队当战士,次年被调到手枪队。1936年10月,在泌阳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7月,随部队整编为新四军四支队当战士。同年12月,任四支队政治部警卫员。1939年4月后,在新四军五支队八团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后在十三团十连任连长。1940年10月,调淮北苏皖地区保安总队任警卫队长。1943年2月,任新四军抗大分校三分队副队长。1946年在淮保战斗中腹部中弹受重伤,无法随队作战,就转移地方休养。1947年,在和3位伤员转移途中遭敌围捕,被迫销毁党组织关系,从此脱党。后在新四军第三医院、蚌埠河南省荣军管理所休养。1950年8月转业到渑池县工作,历任县民政科副科长、科长,民政局副局长,知青办主任等职。1957年,因在复员军人安置问题上提出了不同意见,被点名批判,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1980年11月离休。
  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大小经过数十次战斗,不畏艰险,历经考验。在著名的火烧来安战斗中,带领一连战士连续战斗一天一夜,由司令员罗炳辉亲自授予“英勇连”称号,每人奖印有“英勇”二字的列宁服一套。谢玉平转业到地方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谢玉平一贯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按照党的政策办事,从不谋个人私利。错划为右派后,停职、降职处理,停发、扣发工资,身处逆境仍坚信真理,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带领群众建起小学校舍,受到群众赞誉。在1947年中断党组织关系后,多次查找未果。后在年届花甲之时,又主动向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于1982年5月再次入党。谢玉平晚年到洛阳红军医院疗养,1997年12月病逝。
                                                                                     (赵建民 杜建成)
罗志张
  罗志张(1917~1985),出生于陕西省葭县。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1928年至1929年家乡大旱,庄稼绝收,他随继父外出讨饭,流落延川,其母饿死家里。灾年过后,跟随父亲种庄稼,一年除去缴租、付牲畜耕地费用外,所剩无几。13岁时,给地主放羊维生。
  1936年3月,罗志张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延长县游击先锋队。7月,随游击队在攻打宜川战斗中负伤。次年伤愈归队,被编入工农红军骑兵团,参加红军西征。在靖边、花麻池、山春堡战斗中,舍生忘死,奋勇杀敌,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193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5月,部队在三边剿匪,罗志张在作战中头部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受到上级奖励。1939年,随部队开赴大青山对日伪军作战。1940年,罗志张任排长,返回陕北剿匪。一次,他奉命带领7名战士夜间摸敌哨兵,一直摸到敌军连部,将敌连部和一个排全部歼灭。1943年,他带领全排战士在陕北参加大生产运动,被上级授予“生产优胜排”称号。
  1949年12月,罗志张所在部队进入甘肃省,在康乐、宁定一带剿匪,他在追歼敌特途中,被土匪包围,腿部负伤,但仍奋不顾身地指挥战士,突围成功,受到上级表彰。1950年至1955年,他带领连队参加修筑天兰公路,被上级授予“模范连”称号。1955年在部队评奖中,根据罗的作战功绩和二等甲级残废情况,上级给他颁发“八一”奖章、“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各l枚。
  1958年,他在公安部队二十师八团任副团长,后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三门峡市面粉厂副厂长兼党支部书记、陕县县委工交政治部副主任、县革委生产组副组长、县革委副主任和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5年5月13日,病逝于郑州。
                                                                                     (杜丙铎 刘安璋)
张志杰
  张志杰(1918~1945),又名子杰、行廉,化名三俊、静波。河南省伊川县吕店乡张沟村人,毕业于伊川县立师范。l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受聘担任吕店小学教师。
  同年,中共豫西特委在伊川县城举办“小学教师抗日训练班”,张志杰带头参加训练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领导并组织抗日救亡宣传队,到各集镇、农村巡回演唱革命歌曲,书写标语,散发传单,绘抗日漫画,举行抗日演讲。并亲自编剧,亲自导演,亲自演出,组织农村旧戏班上演抗日剧目。1938年5月,担任中共伊川县委组织部长兼吕店区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多次同当地国民党反动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都取得了胜利。两年多时间,全县发展党员260名,建立了6个区委、34个党支部,光吕店小学党支部就发展党员20多名。
  1939年,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许多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遭到逮捕和迫害。上级党组织为了保护党的骨干,将张志杰化名张静波调到南阳青台镇小学任教,继续进行党的地下活动,担任中共南(阳)、唐(河)、方(城)中心县委书记。不久,青台小学环境恶化,经上级党组织同意,中心县委转移。张志杰来到唐河县曲沟,与曲沟工委的地下党负责人合伙经营纸烟生意,利用商人合法身份,召开支部会,办短期训练班,向党员讲解党的性质、统一战线政策、独立自主的方针,进行严守党的纪律、保持共产党员气节的教育,使曲沟区委成为中心县委领导下的一个坚强战斗堡垒。1941年4月,张志杰遵照党的指示,到源潭一带组织人民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时被捕,关进国民党唐河监狱。1942年元月,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同年秋,张志杰按照组织指示,到中共河南省委机关驻地--陕甘宁边区马栏镇,被分配到省委机关工作。1943年,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1944年冬,张志杰被选派参加豫西干部大队,随军向豫西进发。l945年初到达豫西二地委,任陕县县委委员、宫前区委书记兼区长。同年2月,中共宫前区委和宫前抗日区政府在张志杰的努力下建立起来,稳定了全区局势,群众过上了比较安定的生活。在搞好回赎土地,打倒旧田赋的同时,积极发动贫苦农民子弟参军参战,很快建立了一支百余人的人民武装。同年5月初,雁翎关一带突发蝗灾,他立即带领战士和群众进行扑灭。他早出晚归,中午也不休息,在地内啃一块自带的冷馍,喝几口泉水,一连奋斗了十几天,终于消灭了蝗灾,保住了庄稼。5月下旬,豫西二分区的武装主力--八路军十八团、五十九团奉命开往洛南(后于洛北合并为洛宁县)开辟新区。国民党河南省主席刘茂恩认为时机已到,即密令混入豫西二分区独立旅任旅长的上官子平率部叛变。此时,混入陕县警卫中队任队长的周子涛配合上官子平的叛变同时行动,宫前区被包围。张志杰临危不惧,带领区干队和驻在宫前区的县大队二中队向东突围未成,决定以部队中的老八路为骨干,在宫前南山与敌人周旋,寻机突围。6月初,张志杰等在黑山沟、陈家塬一带的山沟中,被土匪武装和当地地主恶霸300余人包围。在敌我悬殊、弹尽粮绝的危急时刻,张志杰跳下山崖,摔坏腰骨和肋骨,不幸被俘。敌人用木耙把他抬到宫前街,放在区政府大门的过道里,百般折磨,他毫不屈服。匪首锁兆英无计可施,便下令枪杀了张志杰。张志杰视死如归,沿途高呼:“打倒汉奸!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英勇就义,被宫前人民誉为“永昌河畔的青松”. 
                                                                                     (杜丙铎 刘安璋)
王建海
  王建海(1918~1986) ,原籍陕西省鄜县(即今富县)南道德乡星庄科村,1955年迁至渑池县东关街。王建海出身贫苦,未进过学校,12岁至18岁期间给地主放羊。兄弟三个均参加了革命:大哥当村主任,被国民党杀害,二哥当红军,在华麻池战斗中牺牲。母亲因想孩子双目失明。
  1934年9月,王建海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1935年,被编入肖劲光的红29军,后编入25团(即警备5团)当战士。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他所在部队调甘肃原县改为警备8团。经过整风,在陕甘宁一带,一边开荒,一边打仗。1945年至1946年,他参加了解放定边、安边、靖边的战斗。王建海身经多次战斗,作战非常勇敢。1945年,他担任排长,在解放宁条岭战斗中,组织一个突击队,用云梯攻城,王建海爬上云梯后,被敌人的手榴弹崩掉半个帽沿,毫不畏惧,带领战士们前仆后继,连续攻下两个岗楼。1946年,在解放延川县永平镇的战斗中,王建海双腿被子弹洞穿,血流不止,仍继续坚持战斗。
  1947年军阀马鸿逵部进攻定边,在一次战斗中,王建海不幸被俘,在兰州过了一年监狱生活,后编入国民党警务师二连当兵,不到10天就和同时被俘的战友一起逃了出来,到内蒙古一条山中给老百姓打柴度日,几个月后到已经解放的兰州回归解放军部队,担任6连2排排长。后到宁定县(今甘肃广河县)剿匪。1949年后,王建海随同部队先后在上海、南昌、杭州、新乡等地驻防。1955年,转业到渑池县工作。先后任县花纱布公司经理、县商业局业务科科长等职。1958年,调县钢铁厂任冶炼车间党支部书记。1962年,调县物资局任局长。工作中一贯忠于党的事业。1980年离休,享受地级待遇和三级一等残废津贴。1986年9月12日病故。
                                                                                            (杜建成)
杨连弟
  杨连弟(1919~1952) ,天津市北辰区北仓村人,1919年出生在该村北端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14岁时就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后曾被日伪当局抓去当电业工人,登高架线,还到建筑工地当过架子工,搭架子工艺超群。从小练就的精湛的架子工技术,为日后抢修铁路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立下了一次又一次功劳。
  1949年3月,杨连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是年8月因抢修陇海铁路八号桥功绩卓著,被授予“登高英雄”的称号。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在连续抢修铁路和桥梁中英勇无畏,8次立功受奖。195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5月15日,在朝鲜抢修清川江大桥时,被美军飞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击中头部,不幸牺牲,年仅33岁的登高英雄杨连弟为中朝两国人民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并在朝鲜熙川郡富士山上修建了“战斗英雄杨连弟之墓”. 
  1949年8月至10月,杨连弟以超人的智慧和勇气在陇海铁路8号桥上创造出了令人崇敬不已、钦佩之至的奇迹。陇海路八号桥系上行桥,位于洛阳以西96公里处的陕县观音堂镇石壕村的槐沟小溪上,桥长172.5米,跨度31.5米,高43.31米,巍然耸峙,为当时全国铁路第一高桥,也是陇海路最大的险工,1921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专家共同设计,历时4年修成。1944年4月,日军侵略豫西,国民党军队撤退时,为阻止日军西进、威胁西安,将桥炸毁,陇海铁路到此断了腰。日军投降后,为应运送人、物急需,1946年国民政府下令先修建了木便桥(扣轨梁),临时通车。1947年又在维持正常行车的木便桥下排架内,修建正式桥墩,准备铺设正式桥梁。正式桥梁的桥墩要按原来的位置在原基础上修建,其基础上面的木排架要移或支撑在邻近的排架上,腾出位置方能浇灌墩身。且随着墩身的升高,需逐步移动上面的木排架不断腾位施工。困木排架太高(最高处达45米),斜、平拉撑,纵横交错,每一根杆件的替换和相互连接,务必认真细心对待,稍有不慎,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不使紧靠墩身两侧的木排架失去侧向支撑,在墩身每升高一段距离,即在混凝土墩身上埋设一截铁夹板,露出墩身,且每块铁夹板上都有几个直径5厘米左右的小圆孔,再把两侧木排架连接在墩身上,利用铁夹板上的小圆孔牢牢地把它们固定起来,以确保行车和施工安全。桥墩接近完成时,解放军已挺进豫西,施工中断,国民党军队便在仓惶西逃时,将木便桥焚毁。岂料墩身上这些支撑木排架的铁夹板,竟成了日后杨连弟登高修桥立功的“金梯”。当杨连弟所在的铁道兵团一支队一团奉命修复陇海路8号桥时,8号桥只剩下5座遍体鳞伤且高低不平的桥墩。为支援我野战军挺进大西北,追歼西窜之敌,中央军委命令铁道兵团必须在3个月内修复陇海铁路8号桥,把到此断了腰的铁路线再重新接好,恢复通车。
  命令必须付诸行动,来到8号桥下,只见这里重恋叠嶂,千岩万壑,东临观音堂,西靠硖石驿,两山之间、河沟之内,诸墩耸入云端,有如钻天之柱,仰望一座座孤立的墩顶,令人不寒而栗,望而却步。团长王万祥是老红军,参加过长征,他在修桥动员会上动情地讲道: "8号桥好比是长征路上的腊子口、泸定桥,它高,它险,但是它不能阻挡我们的火车头前进,现在敌人正向甘肃酒泉逃跑,我野战军正顶着大雨向西追击逃敌。人要粮,枪要弹,同志们呀!枪弹粮食正等着我们赶快修好八号桥送上去呀!……”在当时的条件下,要修好该桥,决非等闲之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必须把5座高低不平的桥墩墩面整成水平。老工程师们(包括苏联专家在内)开始提出的方案是“架索道用滑轮吊运材料”,因材料难买、两山为石板,不能打桩而被否决。又提出“在桥墩四周搭脚手架”方案,因需架杆2万根、铁丝5000公斤,而当时洛阳以东的洛河铁路桥被洪水冲毁无法起运再被否决。因此,如何登上墩顶就成了摆在全团架桥好手们面前的难题。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杨连弟积极响应团党委关于“把光荣的名字留在八号桥上”的号召,一有空就到桥下转,特别打起桥墩向阳面铁夹板的主意。那些并排原来用作连接、固定木排架的铁夹板各长50多厘米,1厘米多厚,上有圆孔,上下间隔3米多。杨连弟大胆提出“用带钩的长杆钩住圆孔,架单面云梯”的方案,被团党委慎重采纳,杨连弟和18位战友被推为登高勇士。
  9月4日上午,全团指战员齐集二号墩下。在杨连弟率领下,勇士们利用铁夹板搭起的云梯节节升高。至30米后,又克服了铁夹板间隔增至5米和墩顶有檐的困难,经4小时协同作战,仅用82根脚手杆就将最后一杆钩住了墩檐。下午1时,杨连弟率先登顶。当鲜艳的红旗在墩顶随风飘起时,桥上桥下一片欢腾,专门赶来庆贺“神兵上天梯”的当地百姓把锣鼓敲的震天响,而团首长则掏出自己珍藏的香烟请登高勇士们每人吸一支,以表达自己的敬重之情!但是,修复八号桥的主要困难还是平整墩顶。因为桥高风劲作业面狭窄,当地民谣“八号顶,八号顶,失足摔成饼。八号端,八号端(顶端)上桥如上天”,道出了环境的险恶。杨连弟毫不畏惧,但用钢钎铁锤传统作业方法进度太慢,10天任务要2个月才完成。杨连弟与排长研究后提出打斜眼、装土药、实施小剂量连续爆破方案得到批准。全连同志轮流登顶打眼,而杨连弟专责爆破。在劲风冷雨、烟雾迷漫中,他以木板为掩护,到墩檐下云梯上隐蔽,连续爆破100多次,共铲除26立方米钢筋混凝土。墩顶上整天炮声隆隆,近在咫尺的杨连弟耳被震聋,头被震昏,脸被熏得鸟黑。有几次,斗大的水泥块朝他砸来,要不是躲得快,后果不堪设想。经过整整3天3夜连续苦战,圆满完成了2号墩顶的平整任务。经验推广后,其他墩顶顺利平整。全团指战员又一鼓作气,在10月18日架好最后一孔钢梁,仅用59个昼夜,使八号桥提前20天胜利通车。英雄的事迹震惊了人们,郑州铁路局局长佩服地说:“我是几十年的工程师,也干不了这个活!”为表扬杨连弟智勇双全的革命精神和巨大贡献,铁道兵兵团党委给他记大功1次,并授予他“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
  杨连弟牺牲后,1952年7月下旬,铁道部命名陇海路8号桥为“杨连弟桥”,该桥附近车站为“杨连弟车站”. 1957年,铁道部又责令郑州铁路局在杨连弟桥的西北侧修建了“杨连弟纪念碑”. 1995年清明节,郑州铁路局洛阳分局和陕县人民政府又联合重塑了杨连弟纪念碑,现辟为“三门峡市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 耘)
分享到:
网络编辑:李攀攀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