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人物·埠外部分(81-90)
韩路光
韩路光(1919~1948) ,河南省孟津县横水镇人。1937年3月,在洛阳第八中学与学校部分师生,在地下党负责人吴芝圃带领下,奔赴延安。途经西安,被留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同年12月,随周恩来去重庆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接头联络,散发传单。1938年2月,在重庆红岩村参加中国共产党。1940年,从重庆调往延安,在中央党校任图书保管员。1944年11月,韩路光随刘聚奎率领的豫西抗日先遣队第二支队南渡黄河,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12月到达新安县任新安县第一区区委书记兼农会主席。后随二分区北渡黄河,转战太岳山区。1947年8月,他随军再次南渡黄河,到豫西开展工作,任陕县民主政府县长。10月,解放军撤离陕州,县委、县政府成立武装指挥部,韩路光任指挥长,率部在县东李村、宫前一带,继续坚持斗争。1948年1月,陕县二大队驻宫前头峪村,被国民党裴昌会部所属五十五旅的一个团和十一行政区保安二团秦生富部三面包围。韩路光率部与敌人浴血奋战,向外突围。为救护一位负伤的战友,他不幸中弹牺牲。惨无人道的敌人把韩路光的头颅割下悬挂在陕县城南的涧河桥头示众。后县委把韩路光的躯体在头峪安葬。
(杜丙铎 刘安璋)
冯德胜
冯德胜(1919.11~2004.2) , 陕西省洛川县人。1937年4月,在讨饭途中参加红军,先后在红二方面军六军团供应部、卫生部、三五九旅卫生部工作,曾任通讯排长、科长等职。l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冯德胜加入革命队伍后,在炮火中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在华北抗战中,他所在的六军团弹药及物资极为缺乏,平均七八个人才有一支枪,生活也相当艰苦,很难按时吃上一顿饱饭。尽管如此,他仍然士气高涨,奋勇杀敌。在延安时,他所在的部队经过整编,改为三五九旅。这支光荣之旅,后来开展了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那时,胡宗南部队的飞机几乎天天都在“捣乱”,战士们既要打仗,又要搞生产,他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冯德胜所在的连队是卫生部队,他曾几次牵着毛驴接送过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他亲眼看到了一个外国人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极大热忱和献身精神,在离阵地不远的临时包扎所里,一发发炮弹呼啸着不时在周围爆炸,但白求恩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异常镇定,抢救伤员,给他和战士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冯德胜先后任南阳专区公安处科长,河南省劳改总队保管股股长、省第五监狱管教股股长,陕县手管局生产科科长、县温泉疗养院院长。
冯德胜调到陕县疗养院工作以后,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以一个普通劳动者身份参加疏通管道、打扫卫生、整修线路等劳动,受到职工和病员的赞扬。1980年8月离休后,他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从不向组织提出任何份外要求,仍然关心国家和全县大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发挥余热。2004年2月因病去世。
(杜丙铎 刘安璋)
李 浩
李浩(1920. 3~1977. 10),又名李承春,河南孟县(今洛阳市吉利区)坡底村人。16岁时,考入孟县师范。在校期间,受老师、共产党员李勃然的影响,阅读进步书刊,与进步同学一起讨论时事政治,指斥社会黑暗,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中队长。193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任村党支部书记。1939年3月,任晋豫特委巡视员、区委书记。9月,任孟县县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40年11月,到晋豫区党委党校学习。1942年至1945年历任山西晋城县、晋北县、河南省济源县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45年10月,李浩参加了济源县委领导的反恶霸、反伪军军官、减租等斗争。12月,组织4万群众公审处决了日伪县长张化南和伪军81团团长李丰太。
1947年8月,李浩随太岳五分区武装工作队南下豫西,出任宜南县委书记。9月,宜南县与宜北县合并为宜阳县,李浩先后任县委副书记、书记。在宜阳县,他亲自率领县区武装,在三乡、韩城、石陵、甘棠等地展开剿匪斗争。在韩城剿匪中一次歼敌200多人,俘敌60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1000余支。
1951年10月,李浩调任洛阳市委(县级)书记。1953年1月任洛阳地委常委、工业部长。1954年4月任洛阳市委(地级)副书记、书记处书记,9月兼任洛阳市副市长,主抓城市建设,主持领导了老城区改造和西工新区建设,卓有成效。省委书记吴芝圃考察洛阳市城建工作时,称赞李浩是城市建设半专家。
1957年4月,李浩调任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处书记,主持市委的常务工作。5月至10月代理市长。1958年2月任三门峡市委第二书记,仍主持市委常务工作。李浩在三门峡市委主持工作期间,正是三门峡市初建阶段,面临诸多困难。他不畏险阻,勇敢冲过一道道险滩,为三门峡市的城市建设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始终贯彻一切工作围绕国家重点工程建设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1957年三门峡工程开工后,庞大的施工队伍及家属的生活物资供应任务十分繁重。他多次深入财贸部门,召集会议,协调工作。通过供应机构,增加人员,加强和调整商业网点设置,积极扩大花色品种,加强市场和物价管理,积极开展粮食、副食、日用百货、工业器材的供应任务,使供应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到1958年4月,商业、服务、供销、粮食等部门的业务人员达到3000人,门市部增设到252个,并增加了流动售货车和售货亭,花色品种由几千种增加到三万多种。为了提高职工生活水平,适应城市发展,经过努力,将三门峡由三类市场提高为二类市场,基本满足了水利工程施工和市民的需要。为了解决水利职工吃菜难问题,李浩下大力气狠抓蔬菜生产,多次主持召开蔬菜专业会议,解决农民因没有种菜习惯而产生的各种思想顾虑,采取全面规划菜田、组织专业队、聘请外地技术员、加强检查指导等措施,发展蔬菜生产,郊区蔬菜面积由1957年不足4000亩发展到1960年的40000多亩,改变了三门峡人吃菜靠外调的状况,基本解决了吃菜难的问题。
为了加强城市建设,李浩指示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调查全市所需民用建筑材料情况,积极组织生产和供应,基本满足了工程建设大军和城市居民的需要。他多次主持市委会议,研究民工支援水利工程问题,1957年全市组织11533名思想素质好、身强力壮的民工,1958年组织20000余名民工,支援水利工程建设。为了适应日益繁重的支援工作,他带领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积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对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解决一些干部不安心三门峡工作的思想问题。为了创造水利工程建设大军和全市人民优裕生活环境,为建设一座新型城市,他亲自参加制定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城市建设,进行道路、供水、排水、电路、电汛等城市公共事业的兴建,进行城市绿化,黄河明珠开始绽放光彩。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三门峡时,参观市容,听取李浩关于城建的汇报,对三门峡市的城建总体规划和建设,十分赞许。为了支援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地方工业,在李浩的主持下,建立机构,开展规划,集结人员,勘查矿藏,筹建厂矿,迅速建起了几十家地方工业企业。为了丰富水利大军和全市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李浩亲自到洛阳请调马金凤所在的洛阳市豫剧团来峡,但未能成功。他又北行山西运城,将山西运城评剧团调到三门峡。
为了规划全市市场、住房、道路、文化设施建设和向络绎不绝的内外宾客介绍三门峡市总人口,根据民政部关于城市人口的计算应加上流动人口的规定,1960年1月3日,李浩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确定三门峡市人口数量。1959年底,市公安局、粮食局、黄河三门峡工程局、第二商业局、民政局及统计处的人口统计数据分别是17万、13万、18万、21万。经过常委会讨论,确定全市城市人口为17万。李浩说,今后以此数安排市场和城建,向内外宾介绍城市人口。这17万人中,包括工程局无户口但常住三门峡市的职工家属3万人,临时户口1万人和市镇粮油供应人数13万人。常委会后,副市长王惠山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以16万人口编制三门峡市行业用粮计划。当时国家规定,行业用粮应按市镇粮油供应人口13万编制。行业用粮是指口粮外的餐饮、副食业用粮。计划上报洛阳地区粮食局后被批准。这样,1959年12月至1960年4月,多要了3万人的指标。1960年3月,李浩任三门峡市委第一书记。当时,国家进入三年困难时期,省委发出节约用粮指示,洛阳地区粮食局开展普查,发现这一问题,连同“截留”款项、“制酒浪费”粮食、提高工种“浪费”粮食、超预算建设饭店楼等问题。10月,洛阳地委定性为浪费粮食、截留款项,李浩以应负“领导责任”之名被撤销职务。1960年后,三门峡市委向洛阳地委呈送书面报告,为李浩申辩,被地委棚架。1962年,省委秘书长戴苏理同主持定案的原洛阳地委书记纪登奎及李浩本人,在省委研究纠正问题,被纪登奎拒绝。1963年4月,李浩任国家重点工程开封化肥厂(正地级企业)党委第一书记,限期建成投产。李浩雷厉风行,提前半年完成任务。1965年8月,调任开封市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李浩受到残酷迫害。粉碎“四人帮”后,河南省委拟派他到豫北一省辖市任职,尚未到职,李浩便于1977年10月3日,突发心脏病去世。
(李宏杰)
姚雪涛
姚雪涛(1921~1947) ,原名姚广吉,山西省昔阳县(原昔西县)城关镇钟村人。1936年7月,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太原友仁中学。是年底,加入薄一波领导的“牺盟会”,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姚雪涛满怀爱国激情,投笔从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辽县工作。1942年,担任中共阳城县委宣传部长。1943年,调到太岳四地委任组织科长。1947年8月,陈谢大军奉命南渡黄河,挺进豫西。为了配合大军作战,开辟新区,太岳区党委从四地委抽调大批地方干部随军南渡,各县领导班子作了大量调整。当时,地委领导与雪涛进行个别谈话,准备调他到一个县担任县委书记。但雪涛主动提出带头随军过河,去开辟新区,上级领导同意了他的要求。
当时,因为南下干部很快集中,来不及回家向父母告别,雪涛只给结婚不久的爱人郭秀珍交待了一些急办事情,就离开山西,渡过黄河,来到豫西。1947年9月10日黎明,陈谢兵团的四纵十二旅第一次解放了卢氏山城。第二天,雪涛即和晋城、沁水等一批从山西过来的地方干部进驻了卢氏,被任命为中共卢氏县委副书记。
刚获解放的卢氏县,是豫西各地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盘据的最后一个据点,灵宝、阌乡、嵩县等土匪保安团,残匪败兵互相勾结,妄图负隅顽抗。为了发动群众,巩固新生政权,县委研究决定,派雪涛带一支工作队,到沙河、潘河、木桐一带开辟工作,坚守与陕西交界的西大门。他带领工作队首先到距县城20余里的沙河建立区政府。他们深入农家访贫问苦,扎根串联,成立农会、民兵等组织。稍有眉目后,姚雪涛率工作队迅速向西推进到距县城100余里的潘河一带开辟工作。
经过在潘河的9天工作,局面初步打开。11月1日,姚雪涛派警卫员张小才牵马回沙河搬行李,准备在潘河进一步深入发动群众。不料,第二天黎明,胡宗南的王牌军新一师从陕西洛南经木桐到达潘河,企图突袭卢氏县城,包围了雪涛所带的工作队。
在敌强我弱、工作队陷入重重包围的紧急情况下,雪涛当机立断,立即带领全体工作队和为数不多的武装力量,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突出重围,迅速向沙河方向转移。突围中,雪涛腰部被敌人打伤,鲜血直流。大队敌人在后紧追。大家一致坚持要抬雪涛一齐撤走,但雪涛坚决不肯。他镇定而严肃地说:“眼下情况万分危急,不能因为我而耽误了大家安全转移。现在我命令大家,立即撤走,我留下来掩护。大家一定要抢时间与沙河区干队靠拢,并派人到县里送信。”说着,他忍痛支起身子,拔出手枪阻击敌人,掩护战友们撤退。
太阳偏西,身负重伤而昏死过去的雪涛,慢慢苏醒过来。他睁眼望望四周,寂静无人,才想起了刚才掩护同志们转移的危险情景。为了寻找部队,他忍痛拖着已不能站立的躯体,慢慢向山下爬去,躲进一个象是群众看庄稼用的草棚里,后又转移到山神庙旁边的玉米杆垛里。
不料下午5点钟左右,上留书村的一个土豪劣绅、曾干过国民党保书记的张庭彩从山神庙前路过,无意间发现了雪涛。这个思想反动、心毒手狠的阶级敌人,对共产党派来的工作队早已恨之入骨,看见浑身是血且已奄奄一息的雪涛,顿生歹意。他瞅瞅四周无人,就顺手搬起一块石头,狠狠地向雪涛的头部砸了下去……. 1947年11月2日,这位年仅26岁的县委副书记,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52年,卢氏县委、县政府将姚雪涛烈士的遗骨移葬在烈士陵园。杀害姚雪涛的凶手张庭彩于1950年11月被人民政府依法镇压。
(雷 燕)
续海露
续海露(1922~1948) ,幼名祥瑞,山西省晋城市大兴乡续家村人。出身贫苦。10岁时,父母乞讨均饿死在外,续海露和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继续逃荒要饭,受尽了折磨。旧社会的悲惨生活和日军“三光”政策的暴行,使年幼的续海露产生了阶级仇、民族恨;八路军、游击队抗日锄奸的英雄事迹,激励着续海露的心。续海露14岁走上了革命道路,17岁成为一名游击队员,由于屡建战功,19岁在山西晋城县被任命为游击队长(区干队长). 1941年,正值抗日战争处于艰苦阶段,续海露置生死于度外,机智勇敢地指挥战斗,带领游击队员,打日军,锄汉奸,探敌情,救群众,活跃在大兴、高都一带。续海露曾十几次割断日军电线、拔掉电线杆子,使日军惶惶不安。驻地日军畏于伏击,在大兴乡大丰头村筑起了工事。续海露带领战士,用土枪土炮,屡次袭击敌人,击毙日伪军13人,并活捉日本军官1名。有一次,续海露独自一人下村去检查工作,途中活捉了日军翻译官1名,缴获了一支枪、一匹马。正当日军胆颤心惊时,续海露率部夺取了大丰头据点,解放了大兴一带,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续海露平易近人,对群众和蔼可亲,对敌斗争机智勇敢,毫不留情,被当地群众称为“活菩萨”。续海露20岁被任命为晋城县(现为晋城市)高都区区长。1944年,续海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7年8月,续海露奉命渡黄河至渑池,任一区副区长。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访贫问苦,开展反匪反霸、减租减息工作,并对地方反动残余势力进行武装斗争。一次,续海露率领区干队30余人在千秋石门村(今属义马市)就餐时被敌人突然包围。当此紧急时刻,续海露率众冲入敌群,连投手榴弹数枚,趁着硝烟,夺敌机枪1挺,率部安全突围。
1948年国民党胡宗南部占领县城后,续海露随县委、县政府转移到了马跑泉的山前指挥部。2月20日晚,国民党胡宗南部罗列师陈坚旅的一个团,勾结地方土匪王新亮、梁耀庭向我留守渑池部队和县大队驻地--马跑泉袭击,制造了“马跑泉事件”,由于敌我力量悬殊,革命武装损失惨重。在战斗中,续海露为了掩护战友们突围,奋勇作战。持机枪1挺、三八枪1支、子弹250发、手榴弹4枚,在东山口一块大石头后面痛击来犯之敌。当时,通讯员要求留下,协力抗敌,续海露严肃地说:“你带有党的重要文件,它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你快突围,这是命令!”续海露同敌人搏斗了5个小时,掩护县大队、黄河支队突围后,边打边撤,退到了青崖地一带,来不及脱身,不幸被俘。2月25日,在渑池县城西关大操场英勇就义,年仅26岁。
新中国成立后,渑池县人民为纪念这位党的好干部,将县城东关大街命名为“海露大街”,并将烈士的遗体移葬于渑池烈士陵园。
(赵建民 杜建成)
刘尚修
刘尚修,河北省蒿城北周挂村人,1922年5月出生,1930年始在本村就读小学,1938年5月参加革命,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任通讯员,1942年初到抗日军政大学太行分校(设在河北省邢台)学习,1942年8月至1944年,先后担任林县任村区武委会副主任,县武委会干事,东岗区武委会主任。1945年在太行五地委党校学习,1946年至1947年,任林县县委秘书,1948年至1951年先后任林县供销社业务部部长和供销社主任,1952年至1956年相继任安阳地区供销社副主任、主任,1957年至1960年7月,先后任河南省供销社棉麻处处长,洛阳地区供销社主任,洛阳地区商业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洛阳地委财贸部副部长等。1960年8月至1968年1月调任中共灵宝县委第一书记兼县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其中1962年12月始又兼县武装部第一政委,1968年1月至1970年5月,任灵宝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县武装部第一政委。1970年6月至1972年6月,任洛阳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商丘地区革委会副主任、革委会核心组成员,1972年7月至1979年7月,任商丘地委副书记,开封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1979年8月调任安阳地区供销社主任,1982年10月离休。
刘尚修在灵宝任职期间,从1968年县革委成立后开展了一场闻名全国的“精兵简政”运动,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曾一度掀起了学习灵宝“精兵简政”经验的高潮,“文革”结束后,灵宝精兵简政经验被否定。
(石 耘)
李克连
李克连,1924年3月出生。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人,初小文化程度。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6月参加工作到商丘市建筑公司,1953年4月调入省一建公司,1957年7月调入三门峡市建公司。1959年10月出席全国群英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
李克连在1952年期间,先后任木工班班长,“七一”青年突击队副队长。在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每天总比别人早到一个小时,中午也不休息,下午别人下班走了,他还在继续干,并且经常带病工作,在建筑工人中树立了不怕苦,不怕累,不讲价钱,一心为公的钢筋铁骨形象。从1952年到1959年连获七年季、年先进生产者和劳模。在1958、1959两年中,他一是身体力行的带领全队员工抢工期、赶进度。一是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了土制机械化生产,仿造了大、小型车、划线机、截口机、开槽机等十余种机械,工效提高了33倍,超额完成计划。
李克连在获得全国劳模后,仍然几十年如一日,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一项工作,培养新工人,爱护公司财务,改善管理办法。虽然家境不宽裕,还经常资助困难工人,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不顾别人攻击他“只知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一心干好木工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市、省先进生产者,受到表彰。1986年3月退休。
(席国锋)
崔宽心
崔宽心(1925~1993) ,山西省长治市郊区王村人。1942年参加革命工作,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组建并担任本村首任党支部书记,1944年7月至1947年8月,任潞城县张庄五区武装委员,1947年8月,随陈赓、谢富治大军南下渡过黄河挺进豫西。根据当时形势需要,崔宽心到豫西后留在灵宝,开展工作,组建地方革命政权。1949年6月至1955年12月,先后任灵宝县苏村区区长,朱阳、虢镇区区委书记,灵宝县人民银行行长,1955年12月至1959年12月,任灵宝县人民委员会副县长(其中1958年后还一度兼任焦村公社党委书记), 1959年12月至1962年6月,任灵宝县委书记处书记兼副县长(其中1960年3月至1962年7月一度代理县长). 1962年6月至1965年3月任灵宝县委常委,1965年3月至1968年1月,任灵宝县委常委、副县长。1968年1月至1971年8月,任灵宝县革委会副主任、主任,革委会核心小组组长,1971年8月至1973年1月,任洛阳地区农机公司党委书记,1973年1月至1974年11月,任灵宝县委书记,1974年11月至1978年1月,任灵宝县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后调新安县供销社工作,1985年离休,1993年6月病逝。
崔宽心30多年间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灵宝工作,且一直处在领导岗位,特别是担任县级领导职务长达20多年,为灵宝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是倾其了毕生精力,对灵宝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为灵宝人民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文革”中的工作特别是灵宝的“精兵简政”因受极左思潮影响产生负面作用。崔宽心对灵宝所做的贡献,灵宝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石 耘)
周龙江
周龙江(1928.8~1975.5) ,江苏省高邮县人。1951年参加工作,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7月从治理淮河的工地上调入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先后任工段长、拌和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工人工程师。后曾任水电部第七工程局革命委员会主任、局党委常委。
周龙江在三门峡工作将近9年时间,他虽是一名钢筋工,却有着远大的志向,他认为只要有一颗赤诚的心,有干劲,有钻劲,平凡的人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事。他下决心把冷拉机试验成功,变人力拉钢筋为电动机械操作。因此他全然忘记了自己。上班时间干工作,下班时间搞实验,日夜不离工地、车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认真钻研,钢筋冷拉机终于试制成功。原来的人力绞车要14个人用手拉,每班只能拉80根,现在通过这种电动卷扬机拉钢筋,只需6个人动手,以很高的转速,一次拉6根,每班能拉400根,工作效率提高了5倍。从此他迷上了技术革新,在参加三门峡工程建设的几年中,他经常结合生产需要进行技术革新实践,先后提出了技术革新建议200多项,被采纳100余项,仅在1958年至1959年的两年间就提出合理化建议120多条,采纳实施46条,其中的7项重大技术革新建议就为国家节约资金125万多元。周龙江事事过得硬,样样走在前,积极挑重担,是生产上的突击手,技术革新的能手,成为全局职工学习的榜样,为三门峡工程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他成绩显著,1958年和1959年先后获得“河南省先进生产者”和“全国先进生产者”荣誉称号。1959年出席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战线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即全国群英会). 1964年10月参加建国15周年国庆观礼。1966年4月奉调参加四川龚咀水电站建设。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周龙江由于长期超时超量工作,积劳成疾。1975年5月,在北京病逝。
(石 耘)
侯偏头
侯偏头(1928~1988) ,河南省修武县西村乡东大韦村人,出生于贫农家庭,l949年7月参加工作,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离休,1988年4月10日因患煤矽肺病去世,终年60岁。他生前历任宜洛煤矿井下搬运工、采煤组长、班长、队长、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副组长、工人工程师等职。
侯偏头少时家贫,仅读三年书就被迫弃学,辅助农田及家务劳动。解放后,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煤炭事业,早在1949年就积极投身于宜洛矿的生产恢复。他一心扑在煤炭生产上,严格按共产党员标准,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时时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哪里困难往哪干,哪里艰险往哪冲,并根据煤炭生产一线的特点,以安全生产为天职,处处从自主保安做起,创造了本人连续4394天无大小工伤事故的优异成绩而闻名全矿。
侯偏头实践经验丰富,l950年2月27日宜洛矿震惊中外的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以及多次透水事故和冒顶事故等血的教训,使他深刻认识到自主保安的重要性。他常说:“从我见到的各种事故来看,都是没有执行规程制度而造成的。”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安全生产五大法宝:一、听党的话,坚决执行保安规程;二、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工作都不能麻痹;三、勤检查不安全因素;四、下井思想集中,做到一条心--安全生产、超额完成任务;五、以身作则,依靠群众。他是这样总结的,也是这样做的,用这“五大法宝”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安全生产骨干。仅1958年一年就培养了15名掘工,其中有5人担任组长、3人担任值班长。1956年至1959年经他介绍入党的就有5人。他担任组长、班长、队长期间,除自己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外,经常组织大家学习保安规程,数年坚持进班交待、班中指导、出班检查,无论是回采还是掘进,他都能根据煤质、顶板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工作面顶板破碎,压力大易发生冒顶,既危险,也影响正常生产。他认真观察、研究,掌握其规律后,摸索出了医治的办法,即在煤墙上先挖一个槽,打上临时点杆,这不仅防止了冒顶,而且工作效率也由原来的每班3棚提高到l6棚,班进尺达10. 4米。他连续十年一直保持安全生产红旗手的光荣称号。l957年他带领的小组被评为全矿安全红旗组,1958年他领导的队被评为全局安全红旗队,成为当时的宜洛矿务局采煤安全、高效的一面旗帜。
1956年4月至1959年4月间,他先后两次出席河南省劳模代表大会,两次出席全国煤炭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和全国群英会,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60年荣获河南省煤炭标兵和全国煤矿标兵称号,同年,中南煤炭工业管理局任命他为工人工程师。1962年国务院正式任命他为工人工程师。1980年国务院科学技术干部局给他颁发了工程师证书。他虽与世长辞,但在宜洛矿职工中,每每提起侯偏头,无不夸他是宜洛矿的实干家。
(李明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