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埠外 -> 内容
崤函人物/张俊杰 关周光 王化云 刘绍南 殷义盛 李春银 谢辉 刘子厚 刘聚奎 张旺午
2013/7/18 16:47:53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埠外部分(41-50)
张俊杰

  张俊杰,原名武英,又改午影。1906年生于河南省洧川县(今尉氏县境). 1925年在开封师范上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经中共河南省委派往黄埔军校学习,同去的有杭有秩等7位同学。1927年由于叛徒告密,张被关入广州监狱,后被营救。1931年初经中共南方局介绍回到河南,因白色恐怖未能接上党的关系,遂在中牟县立师范任教。1933年春,到灵宝第三小学(路井村)任教务主任。第二年暑假后,到灵宝简易师范教书,并积极寻找党组织。1937年12月由中共华北局刘贯一联络,河南省委派王祝萱到灵宝恢复了张俊杰的党组织关系,并指示建立中共灵宝县委,由张俊杰任县委书记。1938年春,灵宝的中共党员由原来的4名发展到30多名,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这年夏季,灵宝县委改为灵宝中心县委,兼顾陕县、卢氏县的工作。1938年12月成立陕灵地委,恢复灵宝县委。张俊杰因受国民党当局怀疑,从灵宝师范调到县立中学,又被调到县立一小。1940年3月,省委派苗树棠任灵宝县委书记。1940年2月张俊杰离开灵宝,到豫东新四军去工作。建国后,张俊杰曾任安徽省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
                                                                                            (伍 正)
关周光
   关周光(1907.1~1986.9) ,原名关固,又名关燮、关宗道、关拱三,字巩生,山西芮城县陌南镇人。1923年秋考入太原市阳兴中学。在校期间受革命潮流影响,他学业优异,思想进步,追求真理,成为学生中的领袖人物之一。1925年6月,在全国声援“五卅运动”的高潮中,山西太原成立了“沪案后援会”,组织群众举行纪念“二.七”罢工大会和抵抗房税游行大示威等活动,他是发动、组织者之一。1927年3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中共阳兴中学党支部成立,关周光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关周光等共产党员被下令通缉,他按照组织安排于5月底抵达武汉。由于形势变化,又奉命返回原籍,开展农民运动。回乡后,他很快与中共山西省委取得了联系,通过组织介绍与朱振赓、杨景岳等几个党员一起先后在芮城的陌南、朱吕等村发展了李百科、李蔚等进步青年入党,成立中共芮城支部,关任支部书记。同年秋,他与杨景岳参加了中共山西省委在夏县下留村召开的河东各县党员代表大会。会后,成立了中共芮城县委员会,关被选为中共芮城县委书记。同年冬,阎锡山进行“清党”。次年2月,国民党河东特派员冯大轰来芮城“坐镇”指挥。搜捕共产党员,关受通缉,他即与其他县委成员闻讯离开芮城。中共芮城县委停止活动。
     1936年春,关周光经人介绍到卢氏朱阳关小学任教,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便积极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动中,把朱阳关的抗日救亡活动搞得非常活跃,影响很大。1938年夏,关周光到灵宝找到中共灵宝县委书记张俊杰,要求恢复组织关系。经考察,由张俊杰、蔡迈轮介绍,他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张俊杰被国民党县党部监视,不便公开活动,遂由他主持县委工作。同年12月20日,刘少奇在渑池八路军兵站主持召开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关代表灵宝县委参加,又与中共平陆县委负责人毛振山、刘少白联系,订阅晋东南抗日根据地出版的《新华日报》30余份,分发到灵宝县各支部。1939年春,豫西省委任命关周光为中共灵宝县委书记,7月,又任命他为中共陕灵地委书记,全面负责灵宝、陕县、卢氏、阌乡四县党的工作。这一时期,他主要抓党员思想教育和统一战线工作,推销了不少进步书籍,发展了一批党员。10月,关被调离陕灵地委。
     1941年夏,关周光遵照党组织指示向延安撤退。由于未能冲过敌人的封锁线,后转至陕西商县中学任教。从此时开始,直到解放以后,他主要从事教育工作。1949年2月,关周光受命筹建陕州中学,后相继改为陕县中学、陕县高中,他一直担任校长。由于他精心治校,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到上级教育部门的表彰。1956年他又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后,关周光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冤案被平反昭雪,同时恢复了党籍。1980年,关周光任三门峡市政协副主席。1986年9月14日在三门峡市病逝。
                                                                                            (石 耘)
王化云
  王化云(1908.12~1992.2) ,河北省馆陶县人,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法学院。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聊城政训处总务干事,河北邱县、山东冠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鲁西行署民政处长,冀鲁豫行署党组成员、司法处长和民政处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冀鲁豫行署党组成员,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黄河河防司令部司令员等。新中国成立后,王化云历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党委第三书记,水电部党组成员、水利部副部长,河南省政协主席等,1992年2月18日在北京病逝。
  王化云1955年12月至1958年8月,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1956年8月后又兼任工程局党委第三书记期间,他参加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领导工作。1958年3月作为中国访苏代表团副团长,同刘子厚团长一道赴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分院,协商解决有关三门峡工程的技术设计事宜和加速工程施工的方案问题,取得了一致意见,从而促进了三门峡工程的施工进度,使工程得以提前竣工。同时,在三门峡工程的决策之前和施工期间以及水库建成运用之后,他先后提出了“宽河固堤”、“除害兴利、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等一系列治理方案,并提出了“要依靠黄河自身的力量来治理黄河”的理论。认真总结了三门峡工程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诸如“通过三门峡工程的实践,说明黄河丰富的水利资源能够综合利用,害河可以变利河”, “在三门峡工程的技术设计中,对处理水库的泥沙问题有失误。实践证明,起初的设计过分乐观等经验和教训,对后来三门峡水利枢纽的改建和运用以及整个治黄事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指导意义。在他主持治理黄河工作的40多年中,为黄河的治理和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化云是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石 耘)
刘绍南
  刘绍南(1908~2001) ,出生于山西省临县(今属柳林县),原名刘兆兴,曾用名刘介吾、刘介侬,1926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支援工人罢工,组织农民协会。
  1931年8月,被阎锡山部逮捕入狱,在狱中与敌人进行了长达6年的艰苦斗争,才被保释出狱。1937年1月,受党派遣到太原牺盟会受训。同年5月,参加红军,到甘肃庆阳步兵学校任文化教员。后随军到山西省的五台、孝义,担任民运部干事。从1939年起,先后担任中共平遥县委书记和牺盟会特派员。1940年至1942年,被调任太岳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秘书科长、贸易部长。1944年任太岳行署建设处秘书。1944年4月至1945年5月,担任太岳区士敏县县长。1945年6月至次年3月,调任太岳行署民政干部科长,后又担任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干部科长。1946年11月,被派往邯郸局中央党校学习。1947年8月,学习结业后任豫西区党委、行署秘书科长、处长。1948年1月任豫陕鄂一专署专员。后专署相继改称陕南一专署,豫西七专署,豫西三专署,直到1949年3月改称陕州专署,至1952年4月,陕州地区与洛阳地区合并,期间刘绍南一直担任专员。1950年10月至1952年4月,还兼任专署财经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4月,因受“三反”运动错误冲击,被处以留党查看两年、撤销专员职务、降级处分。同年8月,调入河南省合作事业管理局,降任生产处副处长、合作干部学校副校长等职。在1956年5月和1962年3月召开的河南省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上,两次被选为省供销社监事会副主任。1964年12月,供销社监事会改为同级党委派驻机构,刘绍南任省供销社监察组副组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冲击,后被下放农村劳动。1973年至1978年,在省委干部管理所休息。1978年,被省委任命为省供销社顾问,1983年3月离休,2001年5月22日在郑州病逝。
  刘绍南参加革命的时代,正是白色恐怖猖獗年月。面对恶劣环境,刘绍南始终坚持革命方向,敢于坚持斗争,在从事革命工作的学生年代,就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受到党组织的器重,之后不久,被择优保送到西安党组织办的中山学院学习。因途中传闻学校被破坏,不得不返回,遂与组织失去了联系。1931年,已在山西农业专科学校学习近三年的刘绍南,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后,即被中共山西特委派遣,弃学回本县作党的工作。因已在当地享有一定名望,而被山西闫锡山部通令缉拿。同年8月,在赴太原向党组织汇报工作的返回途中,因所带党内文件被匪警于旅店中查获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党员张子英。刘绍南当即把责任全部承揽起来,声明与张无涉,张即被释放,刘却被判刑入狱。在长期的牢狱生活里,刘绍南仍积极开展党组织的种种活动,公开参加绝食斗争三次,未曾暴露出自己的身份,显示出一个共产党员对敌斗争的卓越才能。
  刘绍南从参加革命到正式离职休息,工作时间长达57年。不论是在做党的革命工作,遭遇艰难危险期间,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都能认真从事党的各项工作,都能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恳踏实,刻苦钻研,迅速学习掌握业务技术和领导艺术,出色完成党交给自己的各项任务。特别是担任陕州专员期间,被当时的“三反”、“五反”运动错误冲击,被撤职、降级,都能无怨无悔地服从组织安排,及时熟悉自身职责,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由于历史的原因,刘绍南在艰苦的革命生涯中,曾多次与组织失去联系,并被敌人逮捕入狱,并因此受到党组织的多次审查,甚至受到错误处理和冲击。但其始终坚信党的正确领导和实事求是原则,能经受种种考验,如实向组织反映情况。特别是在“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列为“叛徒”,长期遭受残酷批斗,被打得遍体鳞伤,鲜血直流,精神和肉体受到严重摧残,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精神,不向诬陷者低头,显示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刘绍南1983年3月离职休养,中共河南省委作出决定,撤销1952年原中南局对刘绍南的错误处分,1984年7月中央组织部批准其享受副省长级待遇,2000年中共中央批准其享受省长级医疗待遇。
                                                                                             (石 耘)
殷义盛
  殷义盛(1908~1995) ,山东省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人,初小毕业后入伍当兵,行伍出身。1932年3月至1940年8月,先后任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步兵训练班助教、区队长、教导队连长和西安绥靖公署教导营连长、教导团营长。其中1937年3月,在西安由中共党员宋振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9月任第四集团军总部教导团团长,1943年8月和1945年8月该部先后改编为新编第十四师和五十五师,殷义盛仍任所部团长。1946年5月该部改编为五十五旅,殷任副旅长。1947年4月至9月,任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副参谋长,1947年9月至1948年3月,任豫陕鄂第一军分区司令员,1948年3月至1950年11月先后任豫陕鄂第一军分区,陕南第一军分区,豫西第七、三军分区和陕州军分区副司令员,1950年12月至1952年6月,任陕州军分区代司令员。1952年6月随着陕州军分区的撤销,殷义盛调任洛阳军分区副司令员,同年9月至1958年4月任南阳军分区副司令员。1958年5月至1982年8月,任河南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后离职休养。1995年9月24日在郑州病逝。
  1945年5月,殷义盛时任第九十六军新编第十四师第四十团团长,率部参加了豫西抗战中著名的官道口(今卢氏县官道口镇)阻击战(亦称石大山战役),殷义盛身先士卒,亲临一线指挥,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攻占了战略要地石大山,取得了战役的最后胜利,该战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8年8月至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豫西军区组成了以军区副司令员文建武为总指挥的攻打卢氏与栾川交界地带抱犊寨指挥部,时任豫西第七军分区副司令员的殷义盛为指挥部成员,利用自己对豫西一带民情、社情熟悉的优势,他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努力开展工作,为剿灭山寨土匪,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49年4月后,时任陕州军分区副司令员的殷义盛又先后担任分区卢(氏)栾(川)剿匪指挥部指挥长和(陕)州洛(阳)剿匪指挥部所属的卢(氏)洛(宁)指挥所第二副指挥长,为完全、干净、彻底、全部剿灭豫西土匪,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剿匪斗争的胜利,对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而后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 耘)
李春银
  李春银(1909~1936) ,陕西省商南县清油河乡后湾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童年受尽了饥寒交迫。14岁那年,少年李春银怀着深仇大恨离家独自到卢氏一带流浪谋生,曾要过饭,当过牧童,也伐过木材,挖过矿,以打短工糊口。一次和同伴在玉皇尖伐木,春银折木为誓:他日啸聚山林,当继闯王之后。19岁那年,他回到家中,很快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不久,春银和其它几个壮丁一起打死看守,举起了造反大旗。
  1935年初,红二十五军来到豫陕边一带创建革命根据地。红军到的当天晚上,李春银就找到红军司令部,要求参加红军。红军首长郑位三、陈先瑞、方升普热情地接待了他。第二天上午,李春银带着30多个人,10多支枪,投奔了红军。刘家花屋区苏维埃政府和赤卫军成立后,李春银被选为赤卫军队长。不久,豫陕游击师组建第四大队,先后从红军老八连和区乡苏维埃赤卫军中抽调了一批骨干,李春银调任四大队二中队队长。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主力离开鄂豫陕苏区,继续向陕北长征。陈先瑞首长在七盘磨派人送信,让豫陕游击师四大队及赤卫军迅速到七盘磨一带整编为红军七十四师。8月25日,春银部在东厢岭参加整编。这时敌庞炳勋部进至葛家岭,形势十分严峻。为了使刚刚集中起来的两支游击师主力安全转移,在春银的再三请求下,郑位三决定留四大队李春银中队据险断后,掩护大部队撤退,并等候奉命集结的赤卫军。激战从上午持续到下午,终于使主力安全转移。天色将晚时,赤卫军陆续赶到。春银交待了整编事项后,根据当时险恶的敌情,决定率部留内线坚持武装斗争,以配合跳出外线的主力作战。
  此时,县苏维埃政府机关干部和赤卫军由石常安带领,将机关驻地从刘家花屋转移到卢氏县境内坚持苏区斗争。9月上旬,他们从毛河到曹营活动,在一座大山上相继会合了梨园岔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王占魁率领的工作人员和李高升率领的十几名游击队员。以后,又把部队拉到卢氏杨树沟一带,和李春银带领的四大队二中队会合。李春银负责县苏维埃武装工作,并任中队长,下设三个分队,连同苏维埃政府干部共计110多人,先后转战在里坪、颜子河、朱阳关、大河面、双槐树、官坡、兰草等地坚持苏区斗争。
  1936年1月底,李春银中队在卢氏边境抓了一个保长和两个保丁。随后,部队转移到卢氏杨树沟一带,伪保长家属托人给红军送来手电、毛巾、袜子、纸烟等物,并答应红军提出的条件,要求释放人质。由于赤卫军缺少对敌斗争经验,轻信了保长的谎言,结果两个保丁连夜向敌人报告,国民党正规军一个营和卢氏保安团共1000多人突然把全中队一百多人包围在杨树沟一带,情况万分危急。他亲率二分队掩护,让李高升带领一、三分队和石常安率领的县政府机关人员分路突围。经过激战,主力左冲右拼终于突出重围。为了使县政府干部和主力多一分安全,春银率队牵着敌人边走边打,往玉皇尖方向吸引。敌人恼羞成怒,对春银分队疯狂进攻。二分队战士多数壮烈牺牲,只剩下五、六个人坚守玉皇尖。春银负伤多处,不能行走。但他仍然坚持战斗,接连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敌人用迫击炮猛轰后,玉皇尖阵地只剩下春银一人,子弹也打完了。春银把两支步枪和郑位三送给自己的左轮手枪砸坏。在敌人向其步步紧逼时,他打开手榴弹盖,用牙咬断导火索。随着一声巨响,优秀的红军指挥员李春银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春银牺牲后,惨无人道的敌人肢解了他的尸体,使英雄的遗骨无法寻找。全国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李春银为革命烈士。
                                                                                           (白旭东)
谢 辉
  谢辉(1909~1968) ,原名谢焕文,曾用名谢奇,山东省莒县(今莒南县)十字路镇人。193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山东纵队四支队连长、营长,中共鲁东南特委委员、军事部长兼山东纵队二支队副司令员,莒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滨海区专署专员等。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滨海行政公署主任,鲁中南支前委员会副主任,华东支前司令部前方办事处主任,赣东北办事处主任等职。1949年8月至1956年8月,历任山东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省政府副秘书长,城市建设局局长,省委国营工业部部长等。1956年8月,调任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1959年2月兼任局党委副书记,同年7月任代局长,12月任局长,1960年11月,调任河北省副省长兼水利厅厅长,1968年6月25日,因心脏病突发,殉职在工作岗位上。
  1956年8月至1960年11月,谢辉在三门峡工作期间,正是三门峡大坝施工的紧张和关键时期,他自1959年起担任三门峡工程建设现场施工指挥。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好施工中发现的建设问题,管好工程建设大军,他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同群众打成一片,遇事同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用于科学果断指挥施工、生产。他坚决执行工程局党委做出的提前拦洪和截流方案,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组织工作,担任截流第一班的值班指挥,现场指挥截流,日夜跟班,一天工作时间有时竟长达22个小时,在他的精心指导下,1958年12月13日,截流成功。谢辉在三门峡工程建设中,担负着指挥的重任,为三门峡工程提前实现拦洪,提前一年基本建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 耘)

刘子厚
  刘子厚(1909~2001) ,原名刘文忠,化名马致远,出生于河北省任县刘屯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未读完高小即辍学在家务农。1926年起成为任县农协会负责人之一,1929年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考入任县简易师范第一期,并任该校党支部书记。后一度受党组织派遣到磁县煤窑工作。1932年至1934年,先后任中共任县县委书记、冀南特委特派员和冀南特委组织部长。1935年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冀南暴动,组织建立了工农红军游击队。次年1月该支武装扩建为华北人民抗日讨蒋救国军第一军第一师,刘子厚任师长,所部近千人。后在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下,暴动失败,刘子厚又到北平任北方局军委军运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北方兵运工作。1937年受中共北方局军委派遣到鄂豫边省委工作,担任省委统战部部长。后鄂豫边省委改组为中共豫南特委,刘子厚又担任特委统战部长。1938年后到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沟创办的抗大式的军政教导大队任教,培养抗日骨干力量。同时,继续负责豫南各县的统战工作,使豫南的统战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并参与组织和领导了豫南四望山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工作。1939年6月至1946年8月历任中共信(阳)应(山)地委书记及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第五团队政委、信应游击总队政委、豫南作战指挥部政委、新四军第五师第二纵队政委、豫鄂边区财务委员会副书记兼财政处处长、鄂豫皖湘赣边区副主席、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副主席。1946年9月至1947年2月,先后任中共鄂西北区党委委员、鄂西北区四分区政委、鄂西北区行署副主任兼第四专署专员。1947年3月至6月在晋冀鲁豫党校学习。1947年6月率南下工作干部团随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南下,9月担任鄂东工委副书记。11月中旬任鄂豫区党委副书记兼行署主任。1949年2月任鄂豫区支前司令部第二司令员。1949年5月至1955年12月,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湖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书记,湖北省委党校校长,湖北省委第二副书记兼省委组织部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湖北省委第二书记,湖北省人民委员会主席。1955年12月6日,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局长,1956年8月兼局党委第一书记,其中1957年5月至1958年4月,兼任中共三门峡市委第一书记。1958年4月至1964年3月,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处书记、河北省省长,5月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959年4月,当选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1964年3月至1966年8月任河北省委第二书记、省长,1966年8月至1968年1月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1968年1月至1970年12月任河北省革委会第一副主任,其中1968年3月兼任省革委会核心小组副组长。10月在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上增补为中央委员。1971年1月,任河北省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1971年5月至1979年12月,任河北省委第一书记。197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1月在河北省政协四届一次全会上,当选为省政协主席,12月在河北省人大五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河北省革委会主任。1979年12月26日,中央决定刘子厚调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次年1月在交接完河北的工作后赴北京就任。1986年3月增补为全国政协六届常委。1982年离休,2001年1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刘子厚自20世纪20年代参加革命到1982年离休,先后为党工作了60多年,先后参加领导了冀南暴动,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军南下、渡江战役的支前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在湖北省、三门峡工程局和河北省曾先后担任党政要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他在工作中也曾受“左倾”思想影响,致使工作中有过失误,但纵观其一生,他为党、为人民、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石 耘)
刘聚奎
  刘聚奎(1910.3~1984.1) ,河南省河内县(今博爱县)柏山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代就富于反抗精神,性情豪爽,在上高小时曾几次参加学潮,在开封第一高中求学期间,参加了“青年反帝大同盟”, 1930年在开封参加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的“飞行集会”,作演讲,撒传单,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被释放。1931年3月,刘聚奎到北平师范大学当旁听生,旋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支部书记。后曾参加中共河南省委举办的抗日游击训练班,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坚贞不屈,于1933年在北平草岚子监狱中转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0月经组织营救出狱后,被分配到中共豫北工委任组织部长,分管沁阳、博爱一带党的工作。1938年春,日军占领博爱后,刘聚奎立即组织了一支70多人的“河北民军太行南区第六支队”,后与其他支队合并为“道清游击队”,不久又与修武游击队合为“赵(继梅)谭(辅仁)支队第二大队”,刘任大队政治处副主任。支队扩编后,他任赵谭支队第三大队政治处主任,后调一大队任政治处主任。1940年4月后,刘聚奎先后任“赵谭支队”改编为八纵队新三旅的九团政委,太岳区三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豫西二分区政委和地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刘聚奎先后任太岳一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五纵队四十三旅旅长、八纵队二十二旅政委、六十军一七八师政委,先后参加了晋南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等大战役,曾受到徐向前司令员的表彰。新中国成立后,刘聚奎历任川北行署副主任、区党委委员,西康省政府副主席、省委委员兼省政府党组书记,后调任西安八四四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刘聚奎受到残酷迫害,“文革”结束后得到彻底平反。1977年12月至1983年4月,任政协陕西省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1984年1月,在西安病逝。
  1944年5月,豫西沦陷,为钳制日军西进,中共中央决定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先后派出几支部队进入豫西。11月,中共太岳区党委和太岳军区根据中央的指示,抽调第十八团和第五十九团共2000多人,组成豫西抗日军第二支队,刘聚奎任司令员兼政委。刘率部进入豫西,以渑池、陕县等地为中心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久,河南区党委领导刘子久、韩钧所率的部队到达豫西与刘聚奎部会合,他们联合对豫西的一些土顽势力,进行了打击,使豫西的形势向着有利于抗日的方向发展。1945年2月在渑池南庄召开了豫西工作会议,决定成立豫西二地委、二分区、二专署,刘聚奎任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韩钧任分区司令员。二分区辖渑池、陕县、新安、洛宁等县,驻渑池西村。豫西二地委成立后,各县相继成立了县委,同时也都建立了抗日民主县政府,豫西的抗日形势空前高涨。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实力派,如上官子平、李桂吾等人也都表示出抗日的积极性,并愿意接受豫西二分区改编。渑池上官子平部遂被改编为独立第七旅。上官子平在抗日形势高涨的情况下,为保存自己的实力和保住自己的地位,接受了改编。当我豫西二分区向其部队派遣政治干部后,上官子平深感对自己不利,害怕所部为分区所控制,于是便伺机叛变。1945年5月,豫西二分区三个主力团都分派到洛宁南、宜阳南和新安北执行任务。豫西二分区所在地渑池一时兵力空虚,上官子平认为有机可乘,便迅速策动了一场反革命事变,5月26日晚,上官子平部乘机在全县12处同时叛乱。渑池县委书记、独七旅政委王舟平等数十人惨遭杀害。同时,与上官子平有联系的陕县、洛宁一些地方武装也相继叛变,豫西叛变从5月26日到7月3日,持续一个多月,涉及渑池、陕县、洛宁三县,使二分区损失了近3000人的抗日武装,牺牲党政军干部及战士、群众130多人,根据地面积大为缩小,整个分区工作受到了严重挫折。事变发生后,刘聚奎等分区领导,急忙调回分区主力进行平叛,经过几次大的战斗,消灭了大部分叛匪,豫西的局势转危为安。叛乱虽被平定,但豫西事变留下了沉痛的教训,事变的发生,固然由上官子平等反动分子的阶级本性所决定,但分区领导在统一战线工作中过分强调团结,对收编的地方武装缺乏应有的警惕,也是导致事变发生的主要因素,刘聚奎作为分区主要领导负有重要责任。解放战争后期,在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自太原进军西北途中,为保障后方安全,便派遣178师至豫西地区进行剿匪,刘聚奎遂率178师及时赶到陕州,配合陕州军分区部队剿灭了盘踞豫西的李子奎匪部,保障了陇海铁路的畅通和豫陕交通的安全,有力地支援了解放军在西北地区作战的重要行动。刘聚奎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石 耘)
张旺午
  张旺午(1910~1995) ,河南省泌阳县人。1927年11月在本县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党支部书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豫鄂边区交通员、特派员,泌阳县委书记,鄂豫边区临时工委宣传委员等。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员,新四军四支队八团队教导员,竹沟县委书记、地委书记,豫鄂边区供应指挥部指挥长、粮食局长,鄂东一分区地委副书记、豫南专署专员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陕南四分区专员,解放军十二纵队供给部长,江汉行署秘书长。1949年6月,武汉解放,调任湖北省政府副秘书长,此后,历任湖北省财委秘书长,省财政厅厅长,省财委副主任,省政府秘书长,省人委秘书长。1961年升任湖北省副省长,“文革”中受到迫害。1979年被平反,并当选为湖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4年当选为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常委,1986年12月离职休养。1995年12月19日在武汉病逝。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30万大军悍然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面内战从此爆发。张旺午随新四军第五师参加中原突围到豫鄂陕交界处卢(氏)、灵(宝)、洛(南)地区,7月,豫鄂陕区四专署成立,辖卢灵洛、卢嵩、卢灵、卢洛(宁)、卢洛(南)灵和栾川等县,张旺午担任专员。在此期间,他先后参加并指挥了杜关、双槐树和五里川等多次战斗。后为保存实力,1947年3月,四专署党、政机关随分区部队撤往山西晋城,随即机构撤销。四专署虽然存在的时间较短,但在国民党大军的围追堵截下,还是取得了很大胜利,短短几个月,建立了几个县委、县政府,发动了群众,开展了斗争,在国统区建立起了临时根据地,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张旺午在6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始终坚持以革命为重,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文革”中,虽受到迫害,仍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石 耘)

分享到:
网络编辑:李攀攀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