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三版 -> 内容
搬迁居民的幸福生活
2013/9/26 22:17:07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搬出函谷关景区,住进新社区,灵宝市函谷关镇王垛村的39户村民“搬”出了新生活,“迁”出了新希望。

  日前,我们来到距函谷关景区不远、紧临开元大道的函谷社区。一下开元大道,眼前便是一排排仿古样式、别墅式的二层小楼,小楼前绿化带里鲜花盛开,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着我们。函谷关镇副镇长张晶介绍,函谷社区是函谷关镇为加快旅游发展步伐,配合景区扩建和古镇开发而专门为安置搬迁群众建设的新型农村社区,共建成79套住房,其中39户居民为王垛村的搬迁户,40户为社区所在的店头村村民居住。住房分大套、小套两种户型,去年9月,79套住房已全部分配到群众手中,目前已有近50户群众喜迁新居。

  社区里,一些搬迁安置户正在装修住房,我们随机走进了38岁的居民陈建民家。他家住的是小套,小院不大,但收拾得整整齐齐。陈建民脸上洋溢着乔迁的喜悦,将我们迎进客厅。房子是新装修的,地上铺的是地板砖,墙上贴的是壁纸,家具全是新的。陈建民一边带着我们一个屋一个屋地看,一边介绍:“房子有155平方米,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齐全,和城里一样。当初安置房置换,老房换新房正好相抵,新房没补缴差价,也就是装修大概花了10来万元钱。”说到现在的生活,陈建民说:“家里还有地,自己现在做着生意,收入还行,生活质量那是比过去提高了一个档次。”

  58岁的王垛村搬迁户张育强住的是大套房子,面积有248平方米。院子门口停放着一辆轿车,显示着主人生活富裕。客厅里,张育强指着挂在墙上的全家福相片给我们介绍:“这是老伴,这一男一女是我的孩子,儿子去年春节前搬进新房结的婚,刚生了一个小孩。”我们恭喜道:“你这搬进新房,儿子结了婚,现在都抱上孙子了,真是三喜临门啊!”张育强笑得合不拢嘴。他给我们介绍了他家搬迁的情况:“我家原来住在函谷关景区,老房大概有三四百平方米。安置房置换时,我家老房的补偿价较高,新房换老房,加上装修花了15万元,我家等于一分钱没花就住进来了。”说到客厅里放着的一台便携式音箱和一辆运动型自行车,他说:“这音箱和自行车都是锻炼身体用的,音箱放到前面空地上跳舞用,自行车是我自个儿锻炼用的。”张育强家的幸福生活令我们羡慕不已。

  说起当初搬迁安置时的情景,函谷关镇政府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张晶深有感触:“2011年春节前,因建设景区需要,搬迁户的老房必须拆除。当时时间要求很紧,当地农村讲究“六腊月不搬家”,拆迁难度可想而知。刚开始没几家愿意搬。我们工作人员就顶着风雪,挨家挨户上门、三番五次做工作,给群众讲景区发展规划,解释拆迁安置政策。60多岁的张允立老人故土难离,我就一趟趟往他家跑,打消老人的顾虑,为老人解决后顾之忧。现在,老人已经搬进了新房。去年过春节时,镇党委、政府组织到社区慰问,老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拉着我们的手连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早知道现在新房这么好,当初肯定早早就搬了。’”

  函谷关镇党委书记、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管理处主任李军民说,搬迁工作取得的成绩,充分证明只要党和政府心系百姓,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就一定能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一定能够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下一步,函谷社区将建设成为一个拆迁安置农民生活、休闲、娱乐、居住的好场所,发展成为服务景区、发展三产、带动周边群众致富的一个特色经济示范区,搬迁群众将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分享到:
作者:赵晓生 王全旺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