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埠外 -> 内容
崤函人物/老洋人 戈福海 卫立煌 高树勋 汪胡桢 刘少奇 陈赓 刘道安 刘希程 王剑岳
2013/7/18 16:45:02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埠外部分(31-40)
老洋人
  老洋人(1893~1924) ,原名张庆,又名占彪、廷献、国信。1893年出生于临汝县(今汝州市)小屯乡后张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2年秋迁居魔冢营村(位居后张庄东北9公里处,1953年临汝县由许昌地区划归洛阳地区管辖时,魔冢营村划入宝丰县)。因张庆身材高大,面白鼻高眼眶深,头发自然卷曲,貌似洋人,故绰号“老洋人”,后便以绰号行,原名渐被人淡忘。1911年张庆随其兄张林参加了白朗起义。白朗起义失败后,老洋人曾先后投到毅军丁香龄部下和赵杰率领的宏威军巡缉营当差,且在宏威军中当上了连长。1922年5月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赵杰部被冯玉祥部打败,退往中牟的宏威军被吴佩孚勒令解散。时任河南督军的赵倜与奉系结盟,但奉军很快失败,赵倜也随之失败,河南境内一时遂处于混乱状态,老洋人便乘机拉起杆来。他会同当时豫西其他一些绿林武装如李鸣盛、王振(即王老五)等树起“河南自治军”大旗,开始活动。很快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主要由绿林武装、饥民、溃兵等组成。因吴佩孚的直军当时多调往京津地区参加直奉战争,以洛阳为中心的豫西地区驻军较少,所以老洋人便先在豫西地区展开活动。1922年夏老洋人率部从临汝出发,经宜阳、洛宁,于8月16日攻下陕县观音堂,在此第一次捉了修筑陇海铁路的两名法国铁路工程师。当天夜里又西进陕州,恰豫西镇守使丁香龄不在城内,老洋人在陕县巡缉队领官丁保成(与老洋人相识,后加入老洋人队伍,当了老洋人的参谋长)的配合下,一举攻下陕州城,捣毁公署,释放囚犯,开仓济贫。接着老洋人部继续西进,8月19日攻克灵宝,20日,攻占虢略镇,24日,西进击败镇嵩军,一直逼近陕西潼关。此时在灵宝、卢氏一带活动的韦风歧绿林武装加入老洋人的河南自治军。陕西督军刘镇华急调35师师长憨玉琨率部出潼关阻击老洋人的自治军。老洋人为避强击弱,避实就虚,从潼关南下洛南,经过一个多月转战,自治军王振部1000余人投降憨玉琨。其主力在老洋人带领下,返回河南,10月份集中在鲁山整训1个月。按照师旅团营的正规编制进行整编,规定了士兵的月饷,制定了军歌,健全了部队建制,提高了河南自治军的战斗力。鲁山整训后,老洋人率自治军向豫东活动,曾攻克上蔡、沈丘县城和安徽重镇颖州府(今阜阳市),后又南下霍丘返回豫南,攻下息县、正阳、遂平、西平等县城,并于1922年11月9日至12日迫使京汉铁路停运4天,震惊中外。老洋人在活动中先后抓了10多名洋人,洋人所在国法、英等国联合向北洋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设法营救被抓的洋人,吴佩孚又遂调集豫、鄂、皖三省的军队7万余人,并配有飞机轰炸助战,全力围剿老洋人,但仍未凑效,后改为招抚。
  1922年12月底,老洋人的自治军被收抚,改为河南游击支队。下辖4个支队,分别由老洋人、张德胜、李鸣盛、陈青云任各支队司令。收编后的老洋人所部经常因军饷问题闹矛盾,吴佩孚暗中还想将他们彻底消灭。于是,在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1923年10月,老洋人又“炸”出来了。老洋人在郏县又同张德胜会合,重操旧业,继续活动。老洋人先后南下方城、南阳、湖北老河口、枣阳,折到陕南山阳、镇安等地,1924年1月,又回到鲁山、郏县、宝丰地区。这时吴佩孚各路围剿的军队都已赶来,对老洋人形成了大包围。老洋人组织了几次突围均未成功,最后被包围在郏县西北中顶莲花山(俗称老爷顶)地区,与官军血战三昼夜,只剩下30多人。1月11日夜,在突围途中,老洋人的参谋长丁保成为了活命,将老洋人打死,向吴佩孚的军队投降(丁保成后被押到开封,被河南督军张福来处死)。老洋人所部活动,从此结束。
  老洋人在豫西一带特别是今三门峡市所辖陕县、灵宝、卢氏诸县,活动比较频繁,攻城掠地,并有杀人越货劣迹,民国陕县志上有“为闯贼(李自成)后第一豪杰”的记载,给当时豫西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损失,因此,老百姓憎恨老洋人,称其为“土匪”。但史学家至今有争论,有人认为老洋人作战的对象主要是北洋军阀吴佩孚所部,虽攻城掠地,但主要是打富济贫,其所部成分多为饥民、流民、绿林武装等,因此,也有人称其活动为“起义”,称老洋人为“起义首领”。(石 耘)


戈福海
  戈福海(1895~1936) ,字涵楼,祖籍河北省景县,出生于江苏。黄河陕县水文站创建人。1915年3月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特科班。1917年5月毕业后留校任教。
  1918年,戈福海应顺直水利委员会聘请,任陕县水文站站长,创设陕县水文站。
  陕县县城位于豫西黄河南岸。清初至民国初年在其北关外万锦滩曾设水志桩观读水位,方法陈旧,所取资料不够科学完备。但在万锦滩设站,其地点最为理想。戈福海于1919年初春,率领员工数人,携带水文测验仪器、工具到万锦滩,安置于黄河岸边高岗上的破庙--观音堂,把仪器工具和床铺置于神像台下,把香案当作办公桌,陕县水文站就这样因陋就简地诞生了。
  建站后,在设备不足、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开始了测验准备工作。短短的两个月,他们选定了测验断面,安装了两岸测验标志,调查、测绘了附近河道地形,安设了水尺,于当年4月4日即开始了水位观测。随后又陆续开始了流量、含沙量测验及气象观测。戈福海白天在河边测验,夜晚进行计算、制图,兢兢业业不畏疲劳。每次测验他把岸上工作留给别人,自己争先上船抢作测水深、下流速仪、取沙样等艰辛工作。在测船上他曾发生过落水遇险危及生命事故,事后全站人员惊恐失色,他却坦然若无其事。对每次测验记录,他必一一核对、计算,经反复审核直至无一疑问才肯签字,工作非常认真。
  戈福海生长在南京、上海,一向吃惯的是大米、鱼肉,在陕县却只有小米、麦、豆,蔬菜也很短缺。但他和员工、民夫一起搭伙吃饭,平易近人,遇事以身作则,吃苦在先,和全体人员打成一片,相处无间。全站人员及附近居民,对戈福海这样一个生长在大城市的知识分子,来到穷乡僻野甘愿过这样艰苦生活,无不感动,大家都对他深表敬佩。
  经过三年的艰苦创业,黄河中上游的第一个水文站--陕县水文站,初具科学方法开展水文观测的规模。著名水利专家曾任水电部副部长的张含英同志在《黄河志·水文工程》篇中这样写道:“最完满而有永久之设备者,则自民国8年(1919)始,顺直水利委员会于陕县、泺口各设之水文站。对创建陕县水文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三年中,戈福海在陕县水文站作了大量工作,积累了重要的黄河水文资料,并为黄河水文事业培养锻炼和选就了一批技术人才,受到顺直水利委员会的嘉奖。1921年的豫西战火起,陕县水文站被迫停测。戈福海奉令除留下极少数人在站观读水位外,其余人员撤回天津。
                                                                                            (石 耘)
卫立煌
  卫立煌(1896~1960) ,字俊如,安徽合肥人。青年时期曾参加“二次革命”时的和州守卫战。1916年,来到广州投入粤军,在孙中山先生广州大本营担任警卫。后参加了对陈炯明的平叛和对军阀孙传芳的北伐,取得了很多战绩,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第十九军副军长,第五军军长,徐海绥靖分区司令,第八军军长等职。
  1938年春,卫立煌任第2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前敌指挥,和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商定创办共产党和八路军驻豫西公开机构。先由刘向三在洛阳建立十八集团军洛阳办事处,1938年11月,刘向三又在渑池县城关镇东关小寨村建立八路军渑池兵站,兵站的工作得到了卫立煌的大力支持。卫立煌还排除干扰,顶住压力,批准拨给八路军步枪子弹100万发,手榴弹25万枚和牛肉罐头180箱等大批军需物资。这些军用物资都在陇海线渑池车站卸下,渑池八路军兵站组织运抵黄河边的南村渡口,再用船运过黄河,运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卫立煌访问延安时,毛泽东对其坚持抗战给予褒奖。卫立煌参照延安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了“第2战区前敌总指挥部战地工作团”. “战地工作团”内有个秘密的共产党支部。卫立煌向秘书、地下党员赵荣声提出怎样才能加入共产党。赵荣声无法答复,报告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林伯渠,林伯渠向卫立煌赠书:“黄河保卫华北,先生保卫黄河”。后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由太行山区过黄河到达渑池八路军兵站,稍做停留后乘车到达洛阳,会同经新安黑扒到达的朱德,与卫立煌商谈国共合作抗日事宜。为保卫中条山,卫立煌率军进驻山西垣曲,并在渑池设立第二战区驻渑办事处。公务之余,卫立煌游览渑池名胜,看到古秦赵会盟台破败,为歌颂前贤功绩,激励抗战志气,倡议修建渑池古秦赵会盟台,得到了名士章士钊和渑池县长雷福祥等的赞助,卫立煌派少将军医监郭昌锦主持,动用建立陆军休养款项,于1941年落成,洛潼公路右侧标立“古秦赵会盟处”石坊,会盟台顶部树正方形锥形碑塔,碑西面刻卫立煌撰写的《重修秦赵会盟台记》. 
  1941年10月,郑州被日军占领。蒋介石又任命卫立煌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亲自指挥部队实施反攻,于10月31日一举收复郑州。卫立煌又到洛阳,收拢溃散军队,加强陕县、渑池、新安、洛阳,以至郑州的黄河防务,稳定了中原抗战局势。1942年1月中旬,洛阳形势暂时稳定,蒋介石遂把中条山惨败的罪责加于卫立煌,将卫立煌调任西安行营主任,革去其二级上将衔,随后又免去其河南省主席职务。
  1946年11月,卫立煌到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西德等国考察军事。回国后,1948年,南京政府任命卫立煌为东北“剿总”。以对付解放军,挽救危局。在辽沈战役中,和蒋介石意见相左,“剿共”不力,被撤职软禁于南京。1949年卫立煌获释,拒去台湾,出走香港,向北京毛泽东主席发电致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55年经广州回到北京。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民革中央常委。
  1960年1月l7日,卫立煌因心肌梗塞等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烈士公墓。
                                                                                            (杜建成)
高树勋
   高树勋(1897~1972) ,字建侯,河北省盐山县高金庄人,少年在本村私塾读书,后到北京当学徒。18岁即到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当兵,开始了军旅生涯。由于他勤学苦练,沉着勇敢,由警卫员、排长、营长升至师长、军长、集团军总司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抗日战争时期曾率部在陕州地区抗击日军,并大力支持民众抗日武装。抗战胜利后,因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主张和平民主,于1945年10月率部1万余人在邯郸起义,震动全国。当时,中共中央发起学习高树勋运动,号召国民党军队官兵以高树勋为榜样,弃暗投明。起义部队改编为民主建国军,高树勋任总司令,并于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全国人大代表、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72年1月在北京逝世。
   高树勋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他为了抗日救国曾两次因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而受到通缉、迫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高树勋因拒绝参加围剿红军的反共内战而被蒋介石通缉。1933年,又因参加中国共产党支持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蒋介石以“煽动赤焰”罪名,通缉迫害。直到国共合作抗日后,受宋哲元邀请,重任军职,投入抗日战争。
   1944年4月,日军发动河南战役,时任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的高树勋在蒋鼎文、汤恩伯麾下到豫西参加对日作战。然而,高树勋在到达陕州地区时,他所属的69军被汤恩伯挖走了,同时,蒋介石又派其嫡系将领胡伯翰担任39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新八军军长,高树勋完全被架空了,他能指挥的只有1个特务营。当即气愤地说:“我高总司令成高营长了!”即使如此,高树勋仍坚决表示:“今后无论形势如何恶劣,抗战决心坚定不移,即牺牲至最后一人,亦决奋斗到底。" 
   蒋鼎文、汤恩伯在河南战役中不战而逃,致使群龙无首的豫西蒋军乱作一团,争相溃退,日军乘机攻占陕州以东各县。高树勋虽然只带一个营,仍为抗日尽职尽责。5月15日,高树勋在向陕县宫前地区行军中,即派出侦察人员分赴陕县城、会兴、大营等地侦察敌情,了解日军动向,及时向友军通报。5月18日,日军攻占陕州城,并有驻山西日军一部从陕县太阳渡渡河参加大营、张村一线作战,高树勋将此重要情报分别向李家钰、刘戡等司令官电话通报,以便正确决策所部行动方向。5月20日,高树勋率部驻陕县张村镇石原村,立即将驻地电告李家钰等指挥官,李家钰即派参谋持缄前往,向高树勋了解陕县、灵宝敌情,征询行军路线。高树勋将所掌握敌情动向详细复函,以供友军决策战事,并根据敌情,将新八军调至张村一带集中兵力阻击日军。5月21日,高树勋在向李家钰等部通报行军路线的同时,亲率一个团在陕县三角山抢占制高点,以备日军进犯“好好揍他一顿”,但却未等到日军。事后得知,因李家钰部临时改变行军路线,误入谷底,把日军吸引了过去,造成重大损失。
   当日,高树勋部驻在陕县坡头村,因“跑日本”而躲在山区且与高树勋有过交往的陕县爱国人士王道正拜见高树勋,表达抗日救国的决心,提出想在当地组织民众抗日游击队,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天罗地网……,高树勋听到王道正的主张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异常兴奋,当即表示全力支持,在第二天部队奉命撤离时,将数十支步枪和一批弹药无偿交给王道正负责组织抗日游击队,使张村民间抗日武装很快投入打击日军的战斗。
   1944年夏天,随着陕县民众抗日武装的发展和战事的扩大,抗日武装的武器弹药遇到了困难。王道正又想到了远在卢氏的高树勋。于是便带领8名抗日队员前往卢氏杜关,向高树勋求援。高树勋听了王道正支援枪支弹药的请求,慨然应允,当即赠给机枪一挺,步枪数十和一部分子弹,雇4头骡子驮回陕县,使民间抗日武装如虎添翼,士气大振,几次打败日军的进攻。高树勋支持民众抗日的事迹,至今仍为陕县人民所传颂。
   1960年5月,高树勋任河北省副省长期间,曾率领河北省慰问团一行90余人,到三门峡大坝工地慰问正在为汛期拦洪而紧张施工的工程建设者。
                                                                                      (石 耘 刘全生)
汪胡桢
  汪胡桢(1897.7~1989.10)浙江嘉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水利专家。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后留学美国,1923年获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导淮委员会设计主任工程师,整理运河讨论会总工程师。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水利部副部长、治淮委员会委员兼工程部长、淮河水利工程总局副局长,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1956年调任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1960年至1978年调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院长,后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名誉院长,1989年10月,在北京逝世。
  汪胡桢担任三门峡工程局总工程师期间,主要负责三门峡水利枢纽施工技术方面的工作,他与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工人一起,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主持制定并落实各项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规范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等,保证和促进了三门峡水利枢纽既快又好地完成了原建工程阶段的施工任务。他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节省时间和费用。如他建议大坝混凝土浇筑,采取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标号水泥;在坝基开挖方式上,他改变苏联过于繁琐的技术规定,实行一次钻孔爆破;在截流设计上,他提出打拦石桩以代替苏联原设计的预建截流闸等,这些建议和改进都被施工实践证明既节约了时间又节约了费用,取得了既降低了施工成本,又保证了施工质量的双赢效果。
  汪胡桢在三门峡工作期间,非常注意总结和宣传三门峡建设的成就和经验,先后在《地理知识》、《旅行家》、《三门峡工程》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纵谈三门峡》、《三门峡技术革新的一些课题》、《用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方法来建设水利枢纽》等论著,对促进我国的水利建设和宣传三门峡起到了积极作用。
  汪胡桢曾任三门峡市科普协会副主席,他是政协河南省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委员会常委。
                                                                                             (石 耘)
刘少奇
  刘少奇(1898~1969) ,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刘少奇早年肄业于长沙高等中学,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转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回国,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不久到江西安源煤矿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随后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代主任、主任。1925年,任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1927年在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0年夏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当选为执行局委员,留在赤色职工国际工作。1931年1月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秋回国,任中共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1932年冬,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6年春,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北方局书记。
  1938年11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从延安到达西安。在西安期间,听取了中共豫西特委的工作汇报,他指出:豫西是接敌区,随时有沦陷的可能。目前豫西党的中心任务是大力发展党员,准备游击战争。27日,刘少奇(化名胡服)到达渑池。12月20日,刘少奇在渑池兵站主持召开了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又称渑池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豫西特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长以及偃师、洛宁、新密、灵宝等中心县委和豫西一些重点县委负责同志共30多人。会议在渑池兵站附近的一个砖拱窑洞里召开。会议先由豫西特委书记刘子久主持,刘少奇在会议上传达了中共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豫西有随时沦陷的可能。摆在豫西党组织面前的任务是随时准备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了迎接这个艰巨的任务,要大力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对友军、对地方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最后,刘少奇亲自主持召开会议,改组调整了党组织,决定将豫西特委改为豫西省委,将下属的五个中心县委改为五个地委。会议于12月26日结束。12月下旬,刘少奇在听取豫西各县县委负责同志汇报时指出:要积极组织武装力量,准备日军侵占豫西时,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大力发展党员,自上而下地建立各县的党组织;注意在农民中发展党员;开办训练班,训练党员干部;向抗日根据地大量输送干部和知识青年。
  会后,刘少奇亲自指导豫西省委在渑池兵站举办党员干部训练班,训练的对象是各县的县委和区委干部,也有一些基层党支部书记。第一期训练班刘少奇亲自给学员授课,在训练班上作关于共产党员修养问题和中共党史的报告。报告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国内与国际条件,回顾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首次宣讲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重要论述,提出共产党员修养的基本条件:党员最基本的责任是实现共产主义,把世界改造成为共产主义世界,解放全人类。党员应是国际主义者;党员要了解这种责任,确定这种理论,就要研究马列主义,掌握马列主义,具有科学的世界观;要掌握今天中国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历史任务。根据今天中国政治、经济、思想、习惯的特别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工作方式。党员是革命民族主义者;遵守纪律与平等民主的工作精神;艰苦奋斗与虚心学习的作风。
  刘少奇要求共产党员做到:理想最高,工作最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定的政治立场,灵活的战略策略与工作方法。伟大的自尊心,而不是自高自大,个人英雄(空前伟大英雄),谦逊,和气,民主,平等。最高的人类道德(大同,四海皆兄弟,互助互爱,无虚假,一切为人类,不自私,公平,忠恕),但对阻碍进步的疾恶,深入社会(丑恶的),改造社会,不同流合污被同化。严格的团体生活,团结(纪律、规律性),但是活泼的自觉的,不因此而丧失个性、自动性。" 
  刘少奇在报告中还阐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产生,要求撤换;问题未决定前可自由讨论,决定后一致执行;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一切领导工作集中中央,中央由全党产生。这是战斗的党保持党的统一与团结之必要条件”。强调“领导机关与同志团结一致,下级与上级团结一致,全党与中央团结一致,这和抗战的胜利有绝大关系,成为人民团结模范。" 
  刘少奇在渑池期间,生活上非常俭朴,和大家同吃同住,所以,他在渑池两个月时间,除了豫西特委书记刘子久外,没有人知道他是中原局书记。他总是教育大家说:“前方的将士很艰苦,我们现在比他们好很多,我们遇到困难,要时刻想到前方啊!”他很关心同志们的思想进步,利用工作间隙教身边同志学习文化,学习革命理论,找大家谈心,帮助解决思想上和工作上的具体问题。他白天开会、工作,晚上读书,并起草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的提纲,给身边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做出了榜样。1939年1月3日,刘少奇在渑池电告朱德、杨尚昆、朱瑞:“还在渑池,我住在此再等一时期,看看大势再定行止。”电文并询“朱瑞同志是否能即来渑池与我见面。" 1月4日,刘少奇在渑池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指出:“汪精卫的叛变,是抗战转到新的阶段,国民党营垒中亲日派公开脱离抗日阵线的具体表现。我们应坚定抗战信心,联合一切抗日党派团体,加强力量,克服困难,坚持抗战。" 1月21日,刘少奇离开渑池。
  1941年,刘少奇被任命为新四军政治委员和华中局书记。1943年回到延安,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45年8月,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谈判。期间,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1947年3月,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59年4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也非常关心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地方建设,196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在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书记赵文甫、杨蔚屏等人陪同下,视察了正在建设中的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刘主席全面视察了工地,详细听取了汇报,接见了帮助建设三门峡工程的苏联专家,表示感谢苏联的援助,最后刘主席鼓励大家尽快建好三门峡工程,使黄河早日造福人类。“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受到错误的批判,遭到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开封逝世。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恢复了名誉。刘少奇主要著作收入了《刘少奇选集》. 
                                                                                            (杜建成)
陈 赓
  陈赓(1903~1961) ,号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杰出的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
  陈赓1922年即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大革命时参加北伐,后曾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和长征,历任红军师长、红军学校校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中任纵队司令员和陈谢兵团司令员,亲率解放大军挺进豫西,解放豫西。全国解放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委员等职。1961年3月逝世。
  在陈赓大将的军旅生涯中,有近4年时间是在转战中原的艰苦斗争中度过的。三门峡地区人民的解放,铭记着陈赓将军的英名。
  1947年7月23日,中央军委决定组建以陈赓为首的陈谢兵团(辖四纵、九纵、三十八军和太岳二十二旅,共8万余人),强渡黄河,挺进豫西。在渡河之前,毛泽东主席让陈赓到陕北靖边县小河村,当面向他讲了当时的战争形势和我军的战略方针,毛主席非常形象地打比喻说:“蒋个石伸出两个拳头打我们,一个在山东,一个在陕北,好得很啊!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的战略方针,就是紧紧地拖住这两个拳头,让刘邓进军中原,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一下,一定搞得敌人手忙脚乱,到处调兵去堵,胡宗南又被牵在陕北,陷入绝境。豫西敌军不多,是个空子,师出豫西是有战略意义的。要动员部队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出去。" 
  毛主席还向陈赓讲了“破釜沉舟”的故事。并叮嘱说:“你们这次过黄河就要有这样大的决心,只能胜利,不能后退。”陈赓立即向毛主席表示决心:“主席,我们更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到豫西去!" 
  小河会议结束后,陈赓回到阳城,8月上旬,陈赓主持召开了兵团前委会议,对南渡黄河进行了具体部署,分左、右两纵队渡河。决定二十二旅、三十八军为右纵队,在茅津渡以东渡河后,以一部向东奔袭张茅镇和观音堂车站,策应左纵队作战,其主力向西南方向发展,威逼陕州城并向西迂回大营车站,切断灵(宝)陕(县)之间敌人的联络,抗击牵制由陕西东援之敌;四纵和九纵为左纵队,在济源、垣曲间渡河,尔后攻占新安、渑池,威逼洛阳。陈赓的意图是从战争全局考虑,吸引蒋军来豫西,以减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压力。
  渡河的前一天,陈赓又在河边指挥所的一间茅屋里召开了有几位旅长参加的会议,再次研究渡河的有关问题。8月22日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河水暴涨,给渡河部队增加了困难和险情,但同时也迷惑、麻痹了敌人。晚20时起,在暴风雨掩护下,右纵队在茅津渡以东的马家河底开始偷渡,一举成功。当晚即全歼陕县河防队,掩护大军渡河,黎明即占领了会兴镇,控制了陇海路。左纵队在23日凌晨以偷渡加强渡,迅速占领滩头阵地,当日12时,主力部队即全部渡河,包围新安、渑池。至此,陈赓兵团在一夜之间,将东起洛阳、西迄陕州敌人苦心防守的300里黄河防线全部突破。至8月31日,相继攻占新安、渑池、观音堂、洛宁、宜阳等城镇和陕县城外围地区,歼敌4800余人,在豫西开辟了战场,占领了地盘,站稳了脚跟。同时,从战略上调动了敌人,迫使进攻陕北和进攻大别山的敌人撤兵救援豫西。
  陈赓兵团强渡黄河的胜利,使蒋介石大为震惊,慌忙调集八个旅组成第五兵团,在洛阳一带集结,由李铁军任司令;调集四个半旅组成陕(县)东兵团,由谢甫三指挥。企图由洛阳、陕县东西对进,夹击陈赓兵团。在此情况下,一些人盲目乐观,提出要攻打洛阳。陈赓不同意主力东进攻打洛阳的主张。他认为洛阳为豫西重要城市,敌所必争,加之地形易守难攻,守敌集中,攻克不易,即使攻克也不能巩固。主张主力向西,乘敌陕东兵团尚未集结之机,乘虚各个击破陕县以西的敌人,斩断敌人的东西联系。如此,既能有力地配合西北野战军作战,又便于多路向陕南、豫西挺进,开辟广大的新区,更好地配合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他的意见报告中央军委以后,毛泽东当即复电批准。以后的实践证明陈赓的判断和决心是正确的。
  1947年9月2日,陈赓兵团主力四纵、三十八军和二十二旅西进,准备发起灵陕战役。战役的重点是灵宝和陕州。事前,陈赓向兵团副司令员韩钧说明战略意图:“咱们先绕过工事坚固、兵力较强的陕州,以十旅、二十二旅攻潼关、阌乡,十一旅、十三旅打灵宝,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先给胡宗南肋窝一刀,迫使他从陕北撤兵回保西安,然后折身拔掉陕州,乘胜回师,再杀他个回马枪。“韩钧对陈赓的意见完全赞同。在兵团主力西进的同时,为了隐蔽意图,迷惑敌人,陈赓令九纵在洛阳以南攻城夺地,歼灭敌人地方武装,给敌人以错觉,策应主力作战。
  9月上旬,陈赓兵团悄悄绕过陕县,进入灵宝外围。陈赓率兵团前委将指挥所设在灵宝朱家窝,指挥部队分别实施作战计划。四纵十二旅冒雨经过艰苦的山地行军,于9月8日20时到达卢氏,9月10日18时攻克这座坚固的山城,守敌2000余人全部被歼灭。9月12日,绕过灵宝县城进至阌乡的二十二旅和三十八军十七师,一鼓作气攻占阌乡县城,堵死了潼关之敌增援灵陕的道路,粉碎了灵陕之敌逃脱的幻想。与此同时,十一旅和十三旅正在进行肃清灵宝外围的战斗,分别在12日凌晨占领了函谷关和南营寨,彻底断绝了灵宝守敌的退路。这时,陈赓与前线指挥员李成芳通话,指示“要把22旅和17师压向潼关,关键是声势,要打出个西进潼关,威逼西安的声势来。”当晚21时,十一旅和十三旅对灵宝县城发起总攻,仅仅3个小时便攻进城内,结束战斗。共歼敌2900余人,敌新一旅旅长黄永赞、副旅长胡秉锐、206师少将团长黄涤生被俘。号称胡宗南王牌的新一旅在陈赓手下顷刻瓦解。
  灵宝县城解放后,陕州之敌已成瓮中之鳖。9月14日,两旅兵马迅速回师陕州。陈赓的前线指挥所也移到陕县五原村。其部署是:十一旅由东面进攻,主攻东门;十三旅从南关攻占涧河桥,主攻南门;原留在陕州城外监视敌人的三十八军五十五师从上村突入城下,主攻北门。西门外是黄河,敌无路可逃。15日至16日,肃清外围的战斗节节胜利,三路攻城部队兵临城下。9月17日下午6时,陈赓一声令下,几十门大炮一齐开火,陕州城东门、南门及东北城垣相继被炸开缺口,突击队冲上去,占领城门和城楼,后续部队在枪林弹雨中勇猛冲进城内,与敌展开巷战。至晚上22时,三路攻城部队在十字大街胜利会师,守敌5000余人全部被歼。生俘敌二○六师第二旅旅长蒋公敏、该旅第四团团长黄涤生及以下官兵4700余人,陕州专员兼保安司令李群峨被击毙。
  灵陕战役是陈赓兵团挺进豫西实施的第一个较大战役。仅仅半个月时间,就歼敌陕东兵团2万余人,敌总指挥谢甫三落荒而逃。陈赓兵团东迫洛阳,西薄潼关,控制陇海铁路260多公里,切断了敌人的东西联系,打乱了蒋介石的部署,有力策应了陕北和中原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并创建了豫陕鄂根据地,实现了挺进豫西的战略目的。
  灵陕战役胜利后,兵团前委在各县开展建政、建军和民主建设。10月中旬,各县地方人民武装相继建立,兵团主力奉命南下作战。
  在挺进豫西、实施灵陕战役的紧张战斗环境中,陈赓将军以军纪严明、爱护群众、深谋远虑,成竹在胸著称。他率领的部下无论到哪里,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不吃群众一点东西;打仗时,事前把群众的安危解决好。他注重调查研究,处事果断。在破坏观音堂附近的铁路大桥时,他亲临桥头察看,指着大桥说:“这座桥炸他两三孔就行了,不需要完全炸毁。干这种事,既要使敌人不能在短期修复,也要考虑到我们将来修复时方便。现在是战略反攻,和过去情况不同了,经过几次反复,陇海路最后肯定是我们的。" 
  陈赓与官兵之间亲同手足,战士之间情深谊厚。每遇突击攻坚,干部战士争先恐后。1999年新建在陕县烈士陵园的“三门峡纪念碑”,就是当年解放陕州战斗中幸存者捐资为牺牲的战友们竖立的。因为攻打陕州城时组建突击队和爆破组,有的战士争上了,有的未争上。未争上的干部战士说,以后活着的人要为牺牲的人立碑。事过50年,分散在各地的幸存者不忘战友情,硬是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陈赓将军解放了崤函大地,也给人民留下了高尚的风范。
  
                                                                                           (刘全生)
刘道安
  刘道安(1905~1950) ,原名刘正志,河南省偃师县(今偃师市)北邙山申阳村人。193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到北平入东北大学学习,并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1937年3月调入中共北平市(今北京市)西北区委工作,1937年10月调回河南,先后任中共偃师县委书记、偃师中心县委书记。1938年6月调任中共豫东特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38年12月参加了刘少奇在渑池召开的豫西特委扩大会议,会上宣布组建中共陕灵地委(亦称灵宝地委),刘道安任书记。
  解放战争时期,刘道安又在豫西担任主要领导职务,先后任中共豫西工委副书记、中共太岳五地委书记兼五分区政委、中共豫西一地委书记兼一分区政委,在渑池、陕县、洛宁等县的山山岭岭发动群众,与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崤山、熊耳山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1950年9月任中共郑州市委第一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时,病逝于北京,终年45岁。
  刘道安出生于耕读世家,生长在农村。父亲刘学诗曾任陕州农林学校教师,是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反袁(世凯)称帝斗争。刘道安在兄弟姐妹6人中排行老二,除大妹不幸夭折外,其他5人都在青年时代立志革命,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三弟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献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刘道安从青少年时代就养成了吃苦耐劳,联系群众,一身正气,仗义执言的性格,遇到地主恶霸欺压穷苦百姓的事,他敢于挺身而出,为受欺侮者申张正义。“穷人打官司,就找刘正志”的传闻,就是当地群众对刘道安的称赞和肯定。
  1938年12月,刘道安到达渑池。在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上,听取了刘少奇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各中心县委负责人汇报了工作,分析了豫西地区的形势,部署了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明确了豫西地区抗日战争的形势和方针政策,调整了党的组织机构。就在这次会议上,三门峡党史上的第一个地委--中共陕灵地委宣告成立,刘道安任地委书记。会后,以刘道安为首的陕灵地委立即选派党员干部参加在渑池八路军兵站举办的党员训练班,为陕灵地区党组织培训了一批得力干部和抗日骨干。接着,地委又指示各县党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选派党员干部吸收进步文艺人士与当地驻军合作,组建了抗战文工团,一时,抗日救亡歌曲和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等,由机关、学校风靡陕州大地。同时,抗日壁报、救亡画刊、民众夜校、抗日讲演比赛、歌咏比赛等也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崤函大地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迭起,蓬勃发展。一批爱国青年热血沸腾,奔赴延安,走上抗日救国的前线。在地委建立后近一年时间里,陕(县)、灵(宝)、阌(乡)、卢(氏)诸县的共产党员增加了一倍多。党的抗战纲领深入人心,党的威信空前提高。但是,由于国民党《限制异党活动办法》的颁布和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为防不测,上级将刘道安调离陕灵地委。
  1940年以后,刘道安作为中共“七大”代表,奉命到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著名的延安整风。1946年春,他重调豫西,担任中共豫西工委副书记。当时的豫西工委驻在山西阳城,主要任务是做好豫西各县地下党的联络和情报工作,控制黄河通往豫西的各主要渡口,为解放军挺进豫西建立根据地做好充分准备。由于刘道安对豫西情况熟悉,安排精细,故在1947年8月陈谢大军渡河后,随即在渑池、陕县、洛宁、新安等县相继建立了县、区政权,根据地的局面很快便打开。9月上旬,陕赓兵团主力西进,准备发起灵陕战役。为加强这一地区的领导,并取得太岳解放区的援助,保证战役的胜利,经兵团前委和太岳区党委研究,撤销豫西工委,成立中共太岳五地委、专署和军分区,由刘道安任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将陕州以东、洛阳以西、黄河以南、洛河以北划归太岳五地委领导。鉴于刚开辟的新区反动势力还在伺机反扑,群众还未充分发动起来,局势还不稳定,刘道安在组建太岳五地委的会议上提出:各解放区要尽快组建工作队,选择几个村作为试点,主要抓好反霸和发动群众工作,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以建立起较为稳固的根据地。
  灵陕战役胜利后,陈赓兵团主力东进,南下作战。针对形势的变化,刘道安及时向各县委书记进行部署,强调指出在解放军东移后,国民党军定要重新进占豫西,太岳五地委所属各县肯定要经过一段艰苦困难的日子。大家要有清醒的认识,各县要准备好和敌人开展游击战,要建立自己的根据地,依靠根据地群众同敌人周旋。10月上旬,国民党裴昌会部从西安沿陇海路进犯豫西,陕县首当其冲。在此情况下,原属豫陕鄂一地委领导的陕县县委遂与地委音讯隔绝,处于最艰苦的危难时期。10月下旬,时任太岳五地委书记的刘道安在陕(县)洛(宁)山区了解到陕县党政军面临的处境和困难,立即派民兵押送300套棉衣及其他用品,送到陕县党政军干部、战士手中,同时,并亲笔致信县委书记蔡迈轮,指明当前时局和行动方针。从此,陕县在太岳五地委领导下,又振作精神,渡过了难关。11月18日,蔡迈轮率陕县县大队一部打游击,在洛宁旧县附近的小山村见到刘道安,向刘道安汇报了活动情况。刘道安向蔡讲述了地委的指导思想:全地区工作以陕(县)洛(宁)为重点,把剿匪和发动群众结合起来,开展游击战争。同时分兵一部坚持渑(池)新(安)地区。并根据陕县情况提出了具体意见。接着,县委在池头村召开会议,整编县武装,成立陕县独立团,刘道安翻山越岭亲到池头村指导工作。会后,蔡迈轮带部分武装到陕县南川山区开辟工作,刘道安又派军分区五十团三营前往协助。半月以后,南川工作陷入困境,蔡迈轮赶到洛宁旧县村向地委汇报情况。刘道安听了汇报,当即表态:“南川地面这么大,山又这么高,村子这样小,人口这样少。我们的武装人少了站不住脚,人多了吃饭住宿都成问题,加之与分区、县委相距太远,联系不上,信息不通,继续去啃这块硬骨头是不划算的,应放弃南川,另作部署。”以后,在艰苦的游击战争中,刘道安向陕县增派了县大队副政委和县长吴道乙,加强陕县的领导力量。
  1948年元月下旬,大雪封山。胡宗南部出动六个旅的兵力,围困陕县县大队。县大队二中队在头峪村陷入重围,损失惨重。另一部追赶蔡迈轮带领的县大队一部,妄图围而歼之。蔡迈轮边战边撤,逃出敌人的包围圈,到达渑池北坡村。正在开会的刘道安立即停止会议,接待安置陕县突围出来的同志。并当即决定,陕县的同志都到山西垣曲后方留守处休整,为陕县革命保存了可贵有生力量。直到1949年春,陕县、渑池、洛宁三县一直在刘道安书记的领导下,由弱到强,以整齐的阵容,划归中共陕州地委领导。
  刘道安善于联系群众,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政策。党组织常派他去开辟环境复杂的新区。战争年代曾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吴芝圃称赞刘道安具有“老黄牛”精神,“对人民事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是河南一位难得的领导干部。党无论派他到那里,他都能迅速打开局面。”刘道安逝世时,中共中央组织部为他的墓志撰文,赞扬他“对党忠实,积极负责,作风正派,生活朴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决定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刘全生 石 耘)
刘希程
  刘希程(1906~1990) ,原名刘明道,河南省唐河县人。1924年,在信阳师范肄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广东黄埔教导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与黄埔同学侯镜如一起到达武汉工作,后入北伐军贺龙第二十军教导团任营长。大革命失败后,随贺龙率部出师南昌,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起义中,刘希程作战英勇。在起义部队撤离南昌进军广东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带领全营官兵积极从事部队收容工作,先后收容数千人,枪百余支,进行了整编,追上了主力部队,受到朱德同志的嘉勉。后辗转回乡。1930年,参加国民党郜子举部队,先后任连长、副营长、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抗战爆发后,刘任改编后的九十一军一六六师四九六旅旅长,驻防洛阳。1938年5月升任师长,1939年任九十三军副军长,率所部转战晋东南。1942年,刘改任九十八军中将军长。1944年,他率部赴贵州抗击日军。抗日战争中,他积极参加对日作战,在收复济源县城和黔南独山、八寨的战役中,率部英勇作战,收复了失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抗战胜利后,因不满他所在国民党军队的派系斗争,离队回乡。1948年秋,他又重新组织部队,侧身于胡宗南属下,12月出任国民党第十九绥靖区副司令官、豫西分区司令官、国防部第三纵队司令兼国民党河南省政府豫西行署主任。1949年初,他于灵宝、陕县一带,将当地游杂武装和地方团队改编为3个师。刘希程对蒋介石排除异己有切肤之痛,特别对抗战有功反被撤职心怀不满,故同参谋长李文定从组建部队起就密谋摆脱蒋的控制。1949年2月底,刘派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河南省军区取得联系。党组织派曹靖华到刘部协助起义。5月底,刘亲赴解放军陕州军分区,面晤郭庆祥司令员,商谈具体事宜。6月5日,河南省政治学院院长王晓舟也到刘部指导起义。6月10日拂晓,刘所改编的新一师师长李子奎反对起义,率部围攻灵宝县城及刘希程的司令部。刘率部1000余人,在陕州军分区部队的援助下突围出来,经短暂整训后编入解放军。7月,刘希程赴卢氏协助解放军剿匪。8月底回到开封,后入中原大学政研班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希程历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民革河南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民革中央委员、民革中央常委会顾问、民革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河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政协河南省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常委、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武汉黄埔军校同学会河南省联络组组长、武汉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等职。1957年刘希程同志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冲击。但他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粉碎“四人帮”后,刘希程得到平反。1990年7月25日在郑州逝世。
                                                                                             (石 耘)
王剑岳
  王剑岳(1906~1944),原名王师,湖南澧县人。1944年5月在河南战役中升任五十七军第八师副师长,陆军少将。同年6月10日在陕(县)灵(宝)对日作战中,牺牲于灵宝县毕家砦。
  1925年冬,王剑岳受广东大革命影响,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期间,深入钻研战术兵法,成绩优异。1927年秋毕业,分配到胡宗南部第一军二十二师见习。3个月后,升任少尉区队长,又过7个月,晋升中尉,随部参加对直鲁联军的作战。1928年秋,升任上尉连长,曾参加蒋介石和李宗仁部、冯玉祥部的新军阀混战。1930年在中原大战中负伤。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伤愈后的王剑岳随胡宗南部调至江苏常州一带为第二线部队。淞沪停战后,部队奉命开赴安徽、四川,王剑岳升任营副,1935年升任少校营长。
  1937年8月,王剑岳随部开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在对日作战中,王剑岳奋力督师,英勇杀敌,再次负伤。伤愈后因战功升任中校团副。次年晋升为上校团长。后随部调往陕西、甘肃整训。
  1944年4月,日军大规模进攻中原,河南战役爆发。5月上中旬,日军击溃国民党军第一战区主力,侵犯豫西渑池、洛宁、陕县地区,威胁潼关。胡宗南令王剑岳的第八师由陕西东出潼关,在豫西迎战日军。王剑岳接命后急速率部乘火车出发,于5月11日抵灵宝,即派八师二十三团进驻陕县大营、张茅一线,并令该团二营为前卫部队进占张茅以东高地。以二营第五连为前哨,在张茅东草地村十里铺占领阵地,修筑工事。13日晨,日军洋兵团向张茅守军发动进攻,二十三团二营与日军激战3日,伤亡惨重,15日下午奉命西撤,二十三团为掩护二营撤退与日军接火,战斗激烈。部队且战且退,到达灵宝八师阵地时,全团兵力已损失百分之六十。
  5月18日,目军攻占陕县城、大营、原店、五原,在五原设立西进前沿据点。5月下旬,第八师奉命向侵占陕县五原之日军进行反攻。王剑岳亲率二十二团、二十四团向五原进兵,对五原形成包围之势。6月2日晨,趁洋兵团和杉兵团在五原换防之机,八师参战两个团冒雨突然向日军发起猛攻,千余敌军不支,退入五原村里,据村顽抗。王剑岳率二十四团攻入村里,与敌激战。这时日军又从陕县城内调来十几辆汽车的援兵,投入战斗。上午10时,攻入村里的二十四团腹背受敌,伤亡过重。王剑岳指挥殿后,使全师安全撤退至附近高地。3日4时,王剑岳组织第八师两个团分别由王和村高地和小南朝、南北朝向五原之敌再次发起进攻,日军顽强抵抗,战斗更为激烈。王剑岳令配属八师的炮兵参战,向日军阵地炮轰20分钟,日军死伤累累,始向后撤。中午12时,日军又调来援兵400余人,集中打击八师二十二团,双方进入白刃战,一个据点反复争夺达10次之多,死伤枕藉,其战斗之惨烈,不亚于淞沪抗战。14时30分,胡宗南下令八师退至灵宝韩家凹、吉家湾一带设防。此役全师战斗人员9700人,仅剩1200余人。从6月5日5时开始,日军又增调战车队(熊兵团)参战,以优势兵力向灵宝守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处于战争前线焦岭、韩家山一带的第八师首当其冲。王剑岳率领历经苦战幸存下来的1200名官兵誓死抗击侵略者。日军以战车开路,炮火轰击,密集进攻,速战速决的战术向八师阵地压来。八师官兵在火海硝烟、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至中午l时许,二十三团5个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焦岭、小南朝阵地被日军占领。八师剩余官兵先后与敌苦战于吉家湾、五帝村、阎家坪、桥头、神窝等地,死守苦撑至6日凌晨,待援军一○九师赶到才奉命后撤。6月9日,王剑岳率部队数百人设防于灵宝毕家砦疗伤休整。部队立足未稳,日军又全线推进逼近。负责抗击日军的国军一○六师两个团与敌激烈战斗。10日退至弘农涧河两岸。王剑岳主动率余部支援一○六师,与日军短兵相接,白刃厮杀,阵地屡失屡得,场面极为惨烈,经反复冲杀,八师余部仅有百余人,刚奉命退二线休整,又见一○六师三一七团阵地被日军突破,情势危急。王剑岳目睹战况,当即拔枪高呼:“大丈夫报国杀敌时机到了!”遂奋勇向前,杀向敌阵,部下官兵受师长鼓舞,士气大振。在与敌拼杀中,王剑岳左肩受伤,仍持枪指挥,迫敌后退。但所部伤亡殆尽。日军见状,以重兵再攻,王剑岳带伤顽强坚持战斗,接着连中两弹,壮烈殉国,年仅38岁。临终前仍大声疾呼:“杀敌!杀敌!”喊声不绝。
  王剑岳以身殉国后,国民政府于1945年1月22日明令褒扬,以慰忠魂。
                                                                                             (刘全生)

分享到:
网络编辑:李攀攀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