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埠外 -> 内容
崤函人物/皇甫谧 达摩 孙思邈 房琯 长孙操 姜师度 杜甫 李彦仙 黎道美 江蘩
2013/7/18 16:38:10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埠外部分(11-20)
皇甫谧
  皇甫谧(215~282),字士安,幼名静,晚年自号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人,一生大半寓居渑池。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医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皇甫谧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 ,祖上世代冠缨,后家境败落,从小父母双亡,过继给叔父,随之徙居新安(古新安,治今渑池县城关镇塔泥村附近),以商贾和农耕为生。皇甫谧早年失学,叔父又过分宠爱,就游荡无度,年至二十,仍未受学,时人多以其为痴儿。叔父去世后家境转困,婶母任氏深以为忧,就规劝皇甫谧: "《孝经》言‘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你已年过二十,还目不存教化,心不入正道,从前孟母三迁以成仁,曾父烹猪以存教。莫不是我教导无方,你怎么鲁钝到这种地步呢!”说到伤心处,任氏两泪交流。皇甫谧被婶母至诚打动,愧悔交加。拜渑池名学者席坦为师,始受《孝经》、《论语》, “带经而农”,手不释卷,边耕边读。“耽玩典籍,忘寝与食”,人谓之“书淫”。终于博览典籍,通晓百家。
  皇甫谧“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其文史著作主要有:《帝王世纪》、《年历》、《阴阳历术》、《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月令七十二候》、《三五历说图》、《帝王经界纪》、《达士传》、《地书》、《鬼谷子注》、《郡国志》、《国都城记》等,“并重于世”。其中,《高士传》反映东汉魏晋时期的隐居之风、清谈之风。《帝王本纪》集典籍中散见的史料、佚闻,中国上古“三皇五帝”的历史事迹赖以保存。此书早佚,仅散见于他书。现存《汉高祖论》、《汉光武论》,即《帝王世纪》佚文。
  皇甫谧“诗赋诔颂论难甚多”,但多散失,仅存《玄守论》、《释劝论》、《笃终论》、《三都赋序》等。皇甫谧大半生生活在战乱之中,其居住地渑池在河洛之间,是战乱中心。当地受儒家孝道和迷信影响,厚葬之风盛行,“富者破家,贫者举债”。皇甫谧指出“人之死也,精歇形散”。厚葬只能“启奸心”, “据露形之祸”。最好办法是薄葬。不问巫行卜,“朝死夕葬,夕死朝葬”,葬不用棺,以芦席裹尸,不给死者换新衣、用随葬物。墓穴不能用耕地,葬后墓穴要填平,不树木,封丘,不设神主牌位,节制祭吊。夫妻死有先后,无需后死者合葬。对改变现今死后厚殓及占地修坟习俗,仍有积极意义。
  晋代文学家左思写成《三都赋》, “及赋成,时人未之重”,到渑池拜访皇甫谧。皇甫谧为之写了序文。序文一出,又经朝士张华等推举,《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
  皇甫谧在42岁时,因身体素弱,长年劳累,加之误服五石散(一种丹药),突然患了风痹病,半身不遂,多方治疗不利,饱受病痛。于是潜心学医,勤求古训。读医书后,就在己身针炙,有些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协助。就这样,靠针刺、拔火罐、按摩,治好了风痹病。从此,更努力钻研医学,效法古人整理针灸典籍。东汉后,医书多散失残缺,皇甫谧习览经方,将各书中点滴的针灸资料集中,逐条核对分析,决定舍取。又利用晋武帝送他的书籍,补充了不少针灸资料。但有时风痹病复发,不能执笔,就躺床口述,让学生或儿子记录。终于“洞明医术,遂臻其妙”,在魏甘露四年(259年)前后,写下世界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针灸甲乙经》) . 
  《针灸甲乙经》,共12卷128篇。后世称为“医人之秘宝”(王焘), “与《内经》并行,不可偏废” (《四库总目提要》) 。皇甫谧也因这部专著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名医”之一。《针灸甲乙经》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针刺手法、刺禁、腧穴主治等。系统论述了中医经络学说,提出针灸疗法的适应症共计800多种。隋唐直到明清无不重视。还影响到日本、朝鲜乃至欧美,被140多个国家临床应用。
  皇甫谧为当世所重,朝廷数次请其出仕。皇甫谧坚辞不就。晋朝初建,武帝司马炎下诏敦逼其任著作郎。皇甫谧上疏自陈,称“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十有九载。又服寒食药,违错节度,辛苦荼毒,于今七年”,以患病为由,辞切言至,使武帝不再相逼。过了一年多,又举其为贤良方正,皇甫谧上表辞谢并借书,武帝为表示“礼贤下士”,就送一车书给皇甫谧读。从此,皇甫谧就以著述、教授为务,其门人挚虞(晋时著名文学家)、张轨(前凉政权的建立者)、牛综、席纯等皆为晋代名医。
  皇甫谧躬行服散,散发后自己调治而愈,渑池有一姜姓患者“以药困绝”,经他救治脱险得生。服散发动者多向他请教。皇甫谧见“辞不获已”,写成《寒食散论》(今不存)。六朝时期服散之风盛行。目的为补虚、长寿、增强性功能,但丹药多为燥毒之物,能中毒生疾。皇甫谧提出服散要节度将息,有“六反、七急、八不可、三无疑”。为当世医家所推崇,但其实效可疑,皇甫谧也认为只能“释朝夕之暴卒”。所以致残毙命者仍很多。皇甫谧的医学著作另有《针经节要》(一卷)等,也不存,当是简编针炙入门医书。
  晋初名医王叔和撰有《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但终王叔和一生,《脉经》不受世人所重。独皇甫谧认为《脉经》是“医门之龟鉴,诊切之指的”。大力弘扬,《脉经》逐渐为世人所知。
  皇甫谧从小来到渑池,其一生大半时间生活在这里。一度居住于京城洛阳,只是为了读书便利,不久就又返回渑池居住。他过继给其叔父时,叔父尚未有子女。后叔父生一子,皇甫谧40岁时,叔父婶母都已去世,其子也年已弱冠(20岁),皇甫谧就回归了本宗。晚年时(约50多岁)感到连年住象渑池这样的京畿之地,易受官场所累,就返回故乡朝那隐居。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谧病逝。其子灵童、方回及其学生依其遗愿,将其薄葬。1963年灵台县皇甫谧墓被列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当代又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甘肃省中医研究所和灵台县制药厂等。
                                                                                            (杜建成)
达 摩
  达摩(?~536)即菩提达摩,高僧,南天竺国(今印度)香至王第三太子,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为西土禅宗二十八世传人。受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师命,于南朝梁普通七年(526)渡海东来,在广州登陆。梁武帝信佛甚笃,遂将达摩迎至都城金陵(今南京市)接受供养。这期间,梁武帝曾邀他到宫中请教,并问他:“朕建寺养僧,有何功德?”同历代的君王一样,梁武帝想听点歌功颂德的话,尤其是异邦人士赞美之词,以便记入史册。不曾想,达摩却以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思想直截了当的回道:“并无功德。”由于两人对佛理方面的理解不尽相同,话不默契,不欢而散。达摩毅然离开金陵,便悄然北上。途经北江时,没有渡江的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踏蹑而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一苇渡江”。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达摩于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只身来到嵩山少林寺,在那儿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开始了长达九年的面壁修炼及开悟问禅。
  菩提达摩在少林寺后山的洞中(后世称“达摩面壁洞”)面壁修行,创立中国禅宗。当时有位神光僧人博览群书,慕达摩之名,自断手臂求法。达摩尊者被他的精诚所感动,遂传法于他,并帮他改法名慧可。西魏文帝大统元年(535) ,达摩来到熊耳山下定林寺内传法,于次年10月5日端坐圆寂,享年150岁。同年12月28日,众僧将其葬于寺内,并建一塔。梁武帝闻讯,亲自撰文树碑,对达摩大师创立佛教禅宗的无量公德给予了高度评价。此碑立在达摩塔旁,已有1400余年,虽然年长日久,历经风雨剥蚀,但碑文还依稀可辨。陕县文管会存有一通东魏元象元年(538)达摩造像碑,不仅生动勾画出达摩头罩祥光、宽袍大袖的逼真形象,还用“航海西来意,金陵语不契,少林面壁功,熊耳留只履”四句偈语,高度概括了大师在中国的经历。唐大历七年(772) ,汾阳王郭子仪奏请,皇帝谥之达摩禅师号圆觉,寺为空相之寺,塔为空观之塔,并度僧众管理。从此,达摩所创的禅宗不仅在中国广为流传,而且相继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千余年中,极为盛行。
                                                                                     (杜丙铎 刘安璋)
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原),他一生淡泊名利,粗饭布衣,以人为本,救死扶伤,被人们称为“神医”. 
  思邈幼年,家境贫寒,胸怀大志,勤奋读书。七岁能诵千言,二十岁精通百家学说,犹其精勤不倦,锐意钻研医学,矢志毕生精力献身医药事业。他“志学三岁,驰百金而询经方”, “百首之年,未尝释卷”。隋文帝、唐高祖、唐太宗曾先后征召其入朝做官,他不为利所惑,均固辞不受。他多游名山以探药,广交民众以治病,“废寝忘食,讨幽讨微”。他的主要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创建了不朽业绩,在国内外有博道影响,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孙思邈不但学术精博,且医德高尚,他主张“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认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生命。提出高尚医师的道德标准是:对待患者应视为亲人,不分贫富贵贱,貌美形丑,怨亲善友,都要普通一等对待。他终生为医,身体力行,济世活人,深受人民爱戴,千百年来被世代尊为“药王”。堪称我国医学史上一代宗师。
  孙思邈曾在卢氏行医多年。时逢兵战之后,疫病流行,民不聊生。他昼走乡里,夜宿山洞,为民赈药治病不辞艰辛,足迹遍及崤、熊、洛水山川,药到病除,被誉为“活神仙”。卢氏人民对他的崇敬更为虔诚。后世人专门在本县杜关村北他经常落宿的半山崖处,修建了“药王楼”。此后,每年早春二月,隆重“庙会”持续半月之久,登“药王楼”拜谒的四方群众络绎不绝。药王为民医病的神奇佳话,在卢氏民间广为流传。为纪念药王孙思邈,发展卢氏经济,1992年10月,县委、县政府在城东征地100亩,投资2500万元,开工修建药城。1993年5月竣工,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营业房368套,固定门店、临时摊点2000个。并在药城中心修建了雄伟高大、古朴典雅的药王阁,塑造了凝重慈祥的药王像。至此,鞭炮不断,香火缭绕,善男信女,拜谒不止。
                                                                                            (张卫东)
房 琯
  房琯 (697~763) ,字次律,河南洛阳人,唐刑部尚书。房琯从小喜好读书习文,多才情,有见识,遇事果敢有为。青少年时就胸怀大志,以报效社稷为己任,后因父被贬官而感到世态炎凉,初知官场险恶,决心终身不仕,隐居于陆浑山中达十余年之久。每日读书之余,游山玩水,交朋结友,多有佳作问世。
  开元年间,宰相张说有远见卓识。他曾倡导朝廷举行封禅的大礼仪,以祭告天地神灵。身居陆浑山的房琯表面上与世无争,实际上却期望有一番作为,以了却平生之志。于是著《封禅书》一篇寄呈张说。张说叹服其文意境深远,论述精辟,遂向唐玄宗推荐了房琯,经吏部考诠,外放到虢国卢氏县作了县令。到任后,整顿吏治,清理积案,鼓励百姓从事农桑,维护地方治安,各事无不认真,境内气象为之一新。次年,卢氏大旱,河沟断流,粮食绝收,民心骚动。房琯将县衙内大小官吏组织起来,分赴各乡、里安抚民心,又令掌管物价交易的市令不准大户囤积居奇,哄抬粮价,并动员卢氏大户捐粮赈济四乡饥民,一面上书朝廷,告以灾情,恳求朝廷开官仓放粮,解百姓于危难。当时,在祁寸湾仓上有县内一个最大的官仓,仓储丰厚。然而,存粮每年都据实报于户部,州县官吏一律无权开仓放粮。凡赈灾事宜,一概由朝廷颁诏,以示“皇恩”。地方官若私自开仓,按律当斩。时近年关,百姓已无存粮,饿毙之事开始发生,民心骚动。但是,房琯久等不闻诏下,遂冒杀头之险令县内大小官吏分赴各仓,按事先所造之册发粮。他亦亲赴县城东十余里的仓上组织放粮。山民纯朴,听说圣旨未下,是房县令个人决定的,无不为之担忧。房琯却若无其事,谈笑风生。当天夜里,他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写了一篇为救民于水火,擅自开仓放粮的呈文,准备次日报出后,自缚赴长安请罪。原来房琯决心一死,以拯救一方百姓。
  次日一早,一快骑至县衙,传圣旨准以放粮赈灾,房琯于庆幸之余,又亲书一纸奏文,回禀朝廷放粮已毕,遂以办事迅速出了名。由于房琯体察民情,忧民忧国,卓有政声,后经张说推荐,到朝中户部任职。房琯调任长安时,百姓们夹道叩留,依依不舍,后在“仓上”建起了“房公祠”,以资纪念。
  天宝五年(746) ,封为漳南县男。天宝十二年(753年),拜为文部尚书,乾元元年(758) ,出为邠州刺史,后为太子宾客,迁礼部尚书,为晋、汉二州刺史。宝应二年(763) ,召为刑部尚书。卒,赠太尉。
                                                                                     (李啸东 常林静)
长孙操
  长孙操,唐洛阳人,字元节,其父长孙览,曾任北朝大都督,入隋后征为东南道行军元帅,后卒于泾州刺史任上。操出身官宦之家,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唐高祖辟署相国府金曹参军,检校虞州刺史。从唐太宗征讨,常待旁,甚得太宗器重。后出任陕州刺史。长孙操见居民因城中无井,饮水需到城外的涧水去担或用马驮,用水非常困难,就组织城乡居民,从青龙涧河的上游交口劈山凿石开渠30多里,引水入城供官民饮用,沿渠还可灌溉农田1000余亩。这条引水渠最初叫利人渠,后改为广济渠,亦称金线渠。广济渠经历代疏浚,发挥效益长达1300年之久,至今交口以西渠段,还可浇灌菜地百余亩,陕民久受其利。
  长孙操后封乐寿县男,为齐、扬、益三州刺史。高宗永徽初(650) ,卒于陕州刺史任上。
                                                                                             (石 耘)
姜师度
  姜师度(?~723) ,唐魏州魏(今河北大名北)人。擢明经,调丹陵尉,龙岗令。后曾任易州刺史、御史中丞、大理卿、司农卿、陕州刺史、河中尹、同州刺史、将作大匠等职,“勤于为政,又有巧思,颇知沟洫之利,”在初唐甚有政声。
  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 ,姜师度在易州刺史及河北道巡察兼支度营田使任内,于蓟门之北引水为大沟,以防奚人及契丹入侵。又考魏武帝曹操修渠旧事,“傍海穿漕”,修平虏渠,避开了海运艰险,使中原腹地至北疆前线的粮运得以畅通无阻。唐开元元年(713) ,姜师度出任陕州刺史,拜太子詹事。到职后,他看到陕州城西太原仓虽距黄河不远,但常须用车载米至河边,然后登舟西运关中,颇费人力。他根据地形地势,率众开挖了地道,仓米“自上注之,便至水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元二至四年,他又在华阴县境开敷水渠,“以泄水害”。在郑县(今陕西华县)疏修利俗及罗文故渠,引水灌田,并建堤于渭水之滨,以防漫溢。开元六年,蒲州改河中府,姜调河中。辖境原有安邑盐池,年久渐形固竭,师度经过考察,“发卒开拓,疏决水道,置为盐屯”,公私享其利。开元七年,再迁同州(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境)刺史,又于“朝邑、河西二县界,就古通灵陂择地引洛水及堰黄河灌之,以种稻田,凡二千余顷,内置屯十余所,收获万计”. 
  《旧唐书》对姜师度赞之称:“师度既好沟洫,所在必发众穿凿,虽时有不利,而成功亦多。先是,太史令傅孝忠善占星纬,时人为之语曰:‘傅孝忠两眼看天,姜师度一心穿地’. " 
  姜师度官经将作大匠,摄御史中丞,所到各地多修渠漕,颇为后世利。
                                                                                             (石 耘)
杜 甫
  杜甫(712~770) ,字子美,唐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祖籍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他生于巩县,出身于一个具有诗歌创作传统的官宦家庭。幼年丧母,青年时期追求功名,应试不第,从20岁左右至35岁以前,曾经三次出游,并于天宝三年(744) ,在东都洛阳与大诗人李白相遇,二人同游了梁(今开封)、宋(今商丘),还互赠了诗篇。天宝五年,杜甫到了都城长安,谋官未成,生活日渐贫困,居困近十年,后以献《三大礼赋》,命待制集贤院。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陷于叛军之手,他目睹了沦陷后的长安面目,写了一系列“诗史”名作。至德二年(757)四月,杜甫从长安逃到了凤翔,上谒唐肃宗,拜为左拾遗。乾元元年(758) ,杜甫因与诗人王维、岑参等一起写诗赞颂先前被肃宗罢去宰相之职的房琯“同党”贾至,遂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这年冬天,杜甫来到东都洛阳,一方面回去探视故居,一方面就近探问官军围攻叛军的消息。不料,在乾元二年三月三日,唐朝的60万官军在邺城外围被叛军打得大败,官军被迫退兵,到处是混乱不堪,杜甫也就在东都洛阳兵荒马乱中,几经周折后,经新安、石壕、潼关,回到华州,才得以与家人团聚。
  杜甫在逃亡路上,目睹了官吏们不顾百姓死活,处处强迫征兵拉夫,只听到妇孺老弱病残者在倾诉、哀求、啼哭之声,令他内心十分酸楚。唐时的石壕村即今陕县观音堂镇石壕村,该村位于陕县东南部,穷乡僻壤,本来人们生活就很艰苦,时值战乱,人们生活更加痛苦,但就连这样一个偏远穷村,也躲不过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灾难,大诗人杜甫的心自然十分难受,情不自禁地就写下了千古名篇《石壕吏》,真实地写出了人们为战争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更写出了人们奋不顾身积极支援官军平叛的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自此,石壕村遂与杜甫有了永远难解的情缘,《石壕吏》也成了他战乱中写成的“新题乐府”组诗中的不朽之作。后因做过剑南节度使严武幕府中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贫病,携眷欲北归,大历五年(770) ,病卒于湘江舟中。
  杜甫生当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被世尊为“诗圣”。他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名篇甚多,为世传诵。有《杜工部集》存世。
                                                                                            (石 耘)
李彦仙
  李彦仙(1093~1130, -说1095~1130) ,字少严,初名孝忠,宋宁州彭源(今属甘肃省)人。初投军为钟师道部曲,入云中(在今山西省大同县),斩敌首级,提为校尉。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金兵侵犯,募兵勤王,升承节郎。当时李纲总领山西,李彦仙上书朝廷,称李纲不懂军事,误国殄民,受到迫害,逃到河东军中,改名彦仙,立军功,再任校尉。山西沦陷,撤军过陕州,被留为副将,驻守陕州东部。
  靖康元年,金兵陷陕州,李彦仙驻守陕县东部三觜山,成为军民依附的中心。次年,金兵攻三觜,彦仙佯败而撤,设伏以待,杀敌千余,破敌军营五十余壁。遂密遣士兵潜入陕州城,又引兵佯攻城南,夜入守军薄弱的东北隅,内外夹击,光复陕州,而后乘胜北渡黄河,列栅中条诸山隘。又派部将邵云等分道克绛、解(今山西绛县、解县)。宋高宗闻听报捷,喜而难眠,遂任命李彦仙为陕州知州兼陕州安抚使,迁武节郎门宣赞舍人。
  为防金兵再度侵犯,李彦仙征集储备军需物资,增高陕州城墙,挖疏护城河。又安抚军民,坚定守城信心。他不远千里之遥,迁家于陕城,誓与陕州共存亡。此时邵兴率河北忠义军从神稷来,接受李彦仙节制。彦仙命邵兴为统领,收复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境内)。金将乌鲁撒拔率兵进攻陕州,彦仙极力抵御,金兵退走。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 ,金国宗室娄宿从山西蒲、解倾全军再攻陕州城,被彦仙在中条山伏击,娄宿只身逃走。宋高宗授彦仙右武大夫、宁州观察使兼同虢州制置。彦仙预计金兵将会再度攻陕,向宣抚使张浚求3000骑兵来援,待金兵再攻,即撤出陕州,渡过黄河,向北进攻晋(今山西省临汾市)、绛(今山西省绛县)、并(今山西省太原市)、汾(今山西省汾阳县境),捣毁金人要害地区,再诱敌回师,然后从岚石(今山西省西黄河的某一地)向西渡过黄河,经过麒(今陕西省富县)、延(今陕西省延安地区)重回陕州城。张浚不同意这个战略计划,让李彦仙撤出陕州城,坚壁清野,据险保存扩大力量,待机反攻。李彦仙拒绝执行。次年正月,娄宿率兵十万,再围陕州城。
  李彦仙临危从容,登上城楼,作技乐,暗地派兵以绳索吊下城墙,烧毁金兵攻城器械。金兵惊愕,退兵远距围城,以期困死守城军民。久之城中粮尽,彦仙煮豆让部下吃,自己喝煮豆水。后来豆也食尽,便急告张浚。张浚命令都统治曲端带领泾原(今甘肃省泾川)军队驰援彦仙。曲端素来嫉妒彦仙出己之上,没有出兵,彦仙部将来援,但被金兵阻击,到达的很少。李彦仙孤军守城,仍不屈服,使金兵难以进展。
  娄宿佩服彦仙才干,以河南兵马元帅之职诱降。彦仙不为所动,杀劝降使者。娄宿仍不死心,让人在阵前喊叫:“如果投降献城,扔给所许职位。”李彦仙回答:“我宁为宋朝鬼,也不享你们的富贵!”派弓箭手射杀叫降者,又设置钩索,钩取金兵,杀死于城上。守城宋兵逐渐减少,娄宿不断增兵,城池终被攻破。彦仙率兵巷战,兵士骁勇,妇女也登房顶,用瓦掷打金兵。彦仙箭矢围身,如同刺猬,左臂中刀砍断,作战愈勇。金将爱惜彦仙才干,以重金悬赏活捉,李彦仙更换衣服,准备渡河北走,闻听金兵屠掠居民,说:“金兵所以屠城,是因我坚守不下,我还有什么颜面活命!”乃投河而死。巷战军民听到彦仙死讯,哭声不绝。金兵怒屠陕城,彦仙全家除侄儿李毅之外,均死于金兵屠刀。其部将邵云被俘,娄宿以千户长之职诱降,邵云大骂不屈。金兵剜其眼,剔其肝,邵云大骂不绝而死。
  张浚奉诏赠李彦仙彰武军节度使,建庙于商州,号忠烈。南宋绍兴九年(1139) ,宣抚使在陕州立庙,名义烈,后因商陕陷金,徙庙阆州。孝宗乾道八年(1172) ,改谥号为忠威。
                                                                                     (杜丙铎 刘安璋)
黎道美
  黎道美,号水屏,洪都(今江西南昌市)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刚任卢氏县令5个月,即夏历七月三十日夜半,雷雨大作,沙河暴涨,洪水突出北关村,冲塌房屋,淹没资产无数,溺死80余人。黎道美目睹惨状,悲痛万分,亲临受灾户家中安慰抚恤,并对无主或无力安葬者置棺殓之。黎亲自召集乡民商议建堤防水患之事,并徒步到现场察看地形,决定在石桥逆河向东开口,前后分杀水势,并在东关内修一长堤,防御大水横溢,官民非常拥护。黎道美从不违农时,要求村民在秋忙过后,每户出一个劳力,采备石料,砌筑石堤,经费不足,从俸金中补之。黎亲选得力官员进行组织督导,精心施工,逾月堤成。堤总长500丈,高5尺余,宽丈余,并在堤旁栽植杨柳,以固大堤。他告诉村民,今后堤防有损,要及时修补,以保永安。卢氏县城乡民众对黎道美治河防洪之举赞不绝口,为永记黎县令修堤防洪保民之功,于明万历二十年十一月树立了“黎侯新建沙河碑记”于道旁。
                                                                                            (骆书强)
江 蘩
  江蘩,字采伯,号补斋,拔贡,清代初年湖广汉阳人。康熙十九年(1680)八月任灵宝县令。当时灵宝田地荒芜,钱粮赋税奇重,人口逃亡过半,但荒地钱粮照旧征纳,造成历年积欠,民不聊生。江蘩实地考察后,单骑赴大梁(今开封市),三次呈文,获准免除正粮银九千余两。而后招集流散人口,劝农兴商。经过三年休养生息,民气复苏。继而创办桃林书院,重修黉宫(学校),延揽人才。善断疑狱,尤以调陕州审槐树案,口碑百载。又修复文庙、夏直臣祠、函谷关和南关城楼等,以重教化。治灵七载,政绩卓著。为此,邑民在县境内特建江公生祠多处。康熙二十五年(1686)升为侍御史,又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焦兴华)
分享到:
网络编辑:李攀攀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