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埠外 -> 内容
崤函人物/黄帝 嫘祖 禹 老子 尹喜 范蠡 扁鹊 蔺相如 卢傲 周党
2013/7/18 16:33:02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埠外部分(1-10)
黄 帝

  黄帝,上古帝王。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已越过血缘群婚阶段而发展到族外婚制阶段,距今约5000年左右。《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今地不详)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岐山东南一带)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少典、有蟜均为国号,并非人名,说明黄帝、炎帝均是少典、有蟜两氏族之后裔,并非是少典个人的儿子。传说黄帝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长于姬水,故又改姓姬。国于有熊,故亦称有熊氏。黄帝原为部落首领,其部族最初活动中心在陕北、陇东一带。后来黄帝氏族自陕西渡过黄河,沿中条山、太行山边,主要在黄河以北,向东北行而至河北大平原。打败炎帝、击杀蚩尤后,黄帝氏族又从河北大平原而扩展至中原地区,并在中原建立其氏族、部落。后黄帝又北逐荤粥,遂被各部落尊为部落联盟首领。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相传建造宫室、舟车、养蚕、缫丝、织帛、作甲子、调历、造字、制音律、明医药、作算数等都始创于黄帝时代,发明创造甚多。
  黄帝与三门峡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氏族在向东发展过程中,在今三门峡市辖的灵宝市阳平镇一带有过重要活动。《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上天,乃抱其弓与胡胯号。”荆山就位于今灵宝市境内。关于黄帝在灵宝一带的活动事迹,当地流传颇多,地方志中也有记载。
  黄帝陵,位于河南省灵宝市西20公里处的阳平镇东北荆山之阳的黄帝岭(又名覆釜山,亦即铸鼎原)上西端,背靠黄河,面对荆山,现存陵墓高约6米,周长42.5米,整体外形略呈方锥体。陵前有黄帝庙,初为宫,乃汉武帝所建。现建筑基址尚存,占地40余亩。在庙址内散存有大量汉代建筑构件和砖瓦。每逢农历二月初九和九月初九,历代名人、学者多来拜谒,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篇。
  现存有距今1200年,为纪念黄帝在此铸鼎升天建立的一座唐代《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石碑,系唐代虢州刺史王颜撰文,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袁滋籀书。该碑通高1.8米、宽0.8米,碑首浮雕六条夔龙缠绕,刻工精湛,形象生动逼真。碑首部分残缺,但碑身保存完好,碑文字迹多数清晰可辨,文曰:“惟天惟大,惟帝尧则之。惟道为大,惟黄帝得之。南华经曰:道神鬼,神地生天生地,黄帝守一气衍愤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滋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为谷之变,铭记铸鼎之神。铭曰:道能神帝,帝在于人。大哉上古,轩辕为君。化人之道,铸鼎自神。汉武秦皇,仙冀徒勤。去道日远,失德及仁。恭惟我唐,玄德为邻。方始昌运,皇天所亲。唐与兹原,名常鼎新。虢州刺史泰原王颜撰铭并序。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郡袁滋籀书。唐贞元十七年(801)岁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碑阴亦镌刻有碑文,内容大致与碑阳类同,为楷书。此碑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铭,它较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前的石刻碑铭(建于元、明时代)早700多年,是目前国内炎黄文化研究文物中最早的稀有珍品。
  黄帝氏族不仅在灵宝市荆山一带生息繁衍,而且黄帝在此铸鼎,仙逝升天,致使后人对此地遐想联翩。今从考古所得大量实物印证,灵宝市阳平一带确是我们先民活动的重要地带,黄帝在此铸鼎,开启了华夏民族鼎文化的先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黄帝同炎帝一起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石 耘)
嫘祖
  嫘祖,亦作累祖,传说中黄帝元妃,西陵氏之女。精通养蚕,丝织之术。在黄帝平定天下之后,致力发展生产时期,当地人民还不知道蚕的用处,养蚕不多。为解决穿衣,黄帝命元妃西陵氏嫘祖教民养蚕。嫘祖从教人们怎样饲养蚕入手,到传授上箔缫丝、织帛等方法,促进了养蚕织帛的发展,当时用蚕丝织出来的布虽然比较粗糙,而且太费工力,但和麻布相比,光滑细润,再染上颜色,作为衣裳,显得光华夺目,人人爱慕,在民间传为佳话。黄帝在灵宝神铸鼎,嫘祖亦在灵宝教民养蚕缫丝。嫘祖后被奉为先蚕,即蚕神。
                                                                                           (赵赞慈)

  禹,又称崇禹、戎禹、伯禹、大禹、夏禹。一说名文高,号高密,鲧之子。传说其母吃了一种叫薏苡的草,生下了禹,遂又姓了姒。《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 . 《史记·夏本纪》的记载恰好印证了这一点。传说在尧舜时代,天下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发大洪水,几乎淹没了所有的田地、房屋乃至丘陵高山。尧遂派鲧治理洪水。鲧循前人之法,水来土掩,筑堤修坝,盲目堵塞,结果没有取得任何成效,洪水依然泛滥成灾。后来舜命禹为司空,接替父亲继续治理洪水。禹总结汲取前人治水的经验教训,采取疏导方法,平水治土,发展农业,在外十三年未归,终于取得成功。大禹与洪水搏斗的顽强精神,是感人肺腑的。他亲自带领民众,手里拿着橐耜耒臿,疏导河川。他的手上磨去了指甲,腿上磨去了毫毛,生了偏枯之症,却仍在大风雨中不停地劳作。十年没有见着妻子,三次路过家门,听见儿子哭也不进家门。他为人们受尽了辛苦,但他终了治平了洪水。所以他死了以后,被尊为社神,主持山川的神祗,受到后人的崇祀。
  三门峡和大禹治水的事迹更是密不可分的。据说,在远古时代,三门峡一带是个很大的湖泊,名叫“马沟”,没有出口,如果站在高山往下看,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一望无际。而且水位很高,经常发水灾。大禹来到马沟后,登山察看了地形地势,整个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大禹想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的,应该把水从西北引到东南。于是大禹便带领人们,在“马沟”的东南方较低的山上挖开了三个豁口,水就分为三股向下流去;三个豁口把原来的山分成了四座石岛,和南岸相连的一座半岛临水的一端,象一只张着嘴的狮子,叫它“狮子头”。中间两座石岛,分别叫“鬼门岛”和“神门岛”,和北岸相连的半岛叫“人门岛”。然后又在河中间开出一座砥柱岛,用它来定波镇澜。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三门峡”, “中流砥柱”也即由此而来。大禹开凿“三门”后,湖水流去,原来的湖底就变成了黄河河道,水患平息了,人们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为了纪念大禹,在三门峡段的黄河两岸,分别建了大禹庙,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后,黄河北岸的大禹庙仍香火不断,来庙里敬香的人络绎不绝,十分红火。
  大禹为人类生存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理当受到后人的尊崇。大禹开三门,是采取疏导方法治水的典范。禹治洪水的故事,也曲折地反映了人们重视客观实际并积极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的经历。在生产斗争中,前人的失败,往往并非斗争的结束,而是后人走向胜利的起点和开端。
                                                                                            (石 耘)
老子
  老子,春秋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一名重耳。字伯阳,外字聃,亦称老聃。相传母怀八十一岁而生,故号为老子,实系人们对他的尊称。做过东周守藏室之史(国家图书馆长). 
  老子是春秋时的思想家。时周天子无能,国事日渐衰落。老子看到国朝已不可复兴,便骑着青牛去西北隐居。当他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关令尹喜看到老子相貌不凡,内含精才,就热情挽留。于是老子就在此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亦称《老子》) ,为我们留下了一部宝贵的精神财富。
  孔子对老子有极高的评价,据史载:“孔子往问礼焉。孔子退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知其能乘风云而上天,今见老子,真犹龙乎!’" 
  在灵宝境内有关老子的遗迹、建筑颇多。唐代即在城(指灵宝故城今已不存)西北始建老子故宅。天宝年间已有道士许姓贞号所立之“老子故宅”石碑。元代元贞改元之春(1295) ,安西贤王微服过此,赠中统宝钞三百两修建成观。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本县一位乡绅,拓故鼎新,使这一建筑成为一方大刹。清代光绪年间(1875~1908) ,经人修葺,乃为东西道院二所,殿阁过亭二楹,堪称与河岳争雄,与蓬壶并秀。此外,还有城南的天仙庙、阳店老君原上的老君观、魏函谷关的犹龙阁等建筑,均毁于兵火。
  1988年重修函谷关,在老子著经处太初宫重塑老子著经彩塑,供人观瞻。又建大道院数十间,蔚为壮观,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相传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老子诞辰,故每年都有祭祖活动,且规模与年俱增。2006年纪念老子诞辰2577年的祭祖,更是规模空前,台湾信众已多年派团参祭,影响扩及海内外。
                                                                                            (贾同然)
尹 喜
  尹喜,字公度(一说字公文)东周时邽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人,为函谷关关令。一日,见东方紫气腾腾,甚喜,言必有真人过此。第二天,果见老子骑青牛而至。尹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老子遂著《道德经》五千言而去。后来尹喜再会老子于蜀,老子赐其号文始先生。尹喜自著书曰《关尹子》九篇,紫气东来之典故概源于此。
  据史载,函谷关建有尹喜故宅,或曰尹喜台。据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甲寅,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见玄元皇帝于丹凤门之空中,告以‘我藏灵符,在尹喜故宅’" 。上遣使于函谷关尹喜台旁求得之。壬辰,群臣上表,以“函谷灵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从之。二月,辛卯……改桃林曰灵宝。唐朝著名诗人孟郊曾写有“西上经灵宝过尹真人旧宅”诗一首,说明尹喜的影响波及全国。
                                                                                            (贾同然)
范 蠡
  范蠡,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越国大夫文种很赏识他的才学,把他举荐给越王勾践,重用为臣。范蠡辅助勾践灭吴后,以为盛名之下,难以久居,辞官乘舟泛海至齐,父子戮力耕作,置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使为相。范蠡又辞去相职,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积资巨万,称“陶朱公”. 
  相传,范蠡年岁高时,把在陶的生意交给长子经营,自己带上夫人和小儿一起到中原,逆洛而上,来到卢氏山河口南岸一村庄。当他了解到山区盛产猴头、木耳、核桃、草鹿、锦鸡等山珍野味和中药材、毛皮等土特产品,却缺少食盐、布匹等日用品时,即投资当地刘掌柜商铺,合伙做起了山货生意。范蠡在卢氏还以陶朱公的面目出现,同刘掌柜以“收购价高于以往,让利于卖主;出售低价于市场,有惠于消费者”的经商之道,致使货源充足,且周转快,利润滚得多,生意日益兴隆。后来,他利用洛河水的优势,由陆运兼水运,把山货直发雒邑(今洛阳),返回时购运食盐等日杂品,销售于民众,这样生意越做越红火,陶朱公的名气亦越来越大,当地百姓学做生意的亦越来越多。于是范蠡经商的村子很快形成了一个商品集散地。
  范蠡在卢氏经商,不仅为山区百姓闯出了一条生财之路,而且传播了经营之道,他也积累了几十万家财。他离卢返陶时,把绝大部分资产留给朋友、乡邻及穷苦百姓,人们都感恩不尽,恋恋不舍。
  范蠡走后,乡民们从刘掌柜嘴里才得知那个陶朱公,就是扶助越王灭吴的范蠡。人们对这位放着高官不做,来山区以商富民的“活财神”更加敬佩和怀念。
  为了纪念这位政治家、大财神,人们后来把范蠡经商的村子改名“范蠡镇”。范蠡常游览的山河峡谷也称之“范蠡湖”. 
                                                                                            (牛爱民)
扁 鹊
  扁鹊,本名秦越人,战国初齐国勃海鄚人,家于卢(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又称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卒于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对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贡献。少时以长桑君为师学医,尽得传授,游医民间,足迹遍及冀、鲁、豫、秦,随风顺俗,诊治众疾,每多佳效,在群众中享有极高声誉。扁鹊诊疗疾病,擅长运用“四诊”即望色、闻味、问疾和切脉,尤以切脉诊断最为精良。他善于综合运用药物、针灸、按摩、导引以及热熨等外治法治疗疑难大症。对虢太子“尸蹷”的救治,成为传诵千古的佳话,“起死回生”即由此而来。
  历史上的虢国位于今三门峡市一带,是周文王的兄弟虢仲的封国,始封于雍(今陕西宝鸡市)后迁到陕(即今三门峡市). 
  有一次,他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找到了中庶子(太子的侍从官)问道:“太子患什么病?”中庶子答道:“太子中邪。邪气发泄不出去突然昏倒就死了!”扁鹊进一步了解了太子发病的各种情况,就信心百倍地对中庶子说:“你进去通报虢君,就说我能救活太子!”但中庶子不信扁鹊能“起死回生”,不肯去通报,而且嘲讽扁鹊说:“你既无上古名医俞跗的本事,反而说你能救活太子,就是不懂事的婴儿也会知道你是骗人的!”扁鹊气愤地说:“你这是从竹管里望天。老实告诉你,我秦越人不等切脉、望色、听声、审察病人形态,就能说出病的部位。不信,你试去看看太子,他此刻耳朵该会鸣响,鼻翼该会扇动,从其大腿摸到阴部也该是温热的。”听到这里,中庶子不禁目瞪口呆。
  因为扁鹊虽没有见过太子,但通过多次询问,对太子的病情已了如指掌,说得头头是道,说明他很有本事,不可小看。中庶子只得进去通报了。虢君得知消息,听了一惊,赶快出来接见扁鹊,说:“我久慕先生大名,只是无缘拜见。先生路过我这小国,幸亏主动来救助,这实在是寡人的幸运!有先生救助,我儿就能活命。没有先生救助,就只有把他的尸体埋在山沟罢了。”说着,“流涕长潸”,哭得好悲切。扁鹊告诉虢君,太子患的是“尸蹷”(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了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又服用了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而他却实事求是地说,并非他能把死去的人救活,而是病人根本就没有真正死去,他只不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把太子从垂死中挽救过来而已。他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扁鹊医术超群,医德高尚,后到秦国,为秦太医令李醢术所嫉恨,李乃使人将扁鹊杀害。相传《难经》为扁鹊所撰,但研究者多认为系后人托名之作。(石 耘)


蔺相如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人,生年不详,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时,他已患重病,大约就卒于这一两年内。
  蔺相如初为赵宦者令(官名,堂宫中宦者)缪贤舍人。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襄王谎称愿以十五城易之。以谬贤荐,相如奉命带璧入秦,当庭据理力争,终于完璧归赵,出使不辱国命,以功拜上大夫。赵惠文王十七年(公元前282年),秦王为报未得和氏璧之恨,便借口赵不和他一起联合攻齐,遂派兵攻下赵的两座城池。在接下来二、三年间,秦兵不断攻占赵国城池,还斩杀赵国三万人。秦在对赵进行军事进攻的同时,又欲在外交方面迫使赵国屈服。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襄王派使者通知赵王在西河(古称山西、陕西间自北向南流向的黄河南段为西河,秦当时位居陕西及其以西地区,故称陕西以东地区为西河外)外渑池(今渑池县西)地方作友好会见。赵王惧秦,想要辞谢不去。蔺相如与廉颇商量之后对赵王说:“赵王如不去赴会,显得我们赵国软弱胆怯。”在蔺相如等人的坚持下,赵王决定前去赴会,并带相如同行,廉颇留守国内。
  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相会。席间,秦王酒喝得酣畅淋漓之时,对赵王说:“我听说您善于鼓瑟,请奏一曲给我听听”。赵王遂在筵席之上鼓瑟一曲,秦国的史官连忙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越王会饮,命令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正在得意之时,相如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古代一种瓦质的打击乐器),请秦王击缶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肯答应。蔺相如捧缶上前,跪着献给秦王,秦王仍不肯击缶。相如声色俱厉道:“我与大王仅五步之遥,大王要是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可要把颈上的血溅到大王的身上了!”秦王的侍卫们冲上来要杀蔺相如,相如怒目圆睁,大声呵斥他们,吓得侍卫们直向后退。秦王很不高兴,无奈之下只得击缶。蔺相如回头叫赵国的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群臣均言,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献礼),蔺相如则请秦以其国都咸阳为赵王寿(献礼)。终不使赵王受辱,直到酒筵完毕,秦国始终不能占赵国的上风。赵国还调集大军提防秦国进犯,秦国也不敢有什么举动。
  渑池之会结束,赵王回国后,因为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意欲辱之,相如容忍谦让,认为“应先国家之急”。廉颇终于悔悟,负荆请罪,两人成为刎颈之交。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所表现出的无畏、机智、勇敢,深为后人所称赞,成为外交史上的千古佳话。
                                                                                             (石 耘)
卢傲
  卢傲,战国时燕国人(一说秦人)。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召为博士,有山水之癖。后为避秦到北海遨游。当他来到函谷关东南蒙谷的地方,看见一道士,眼睛凹陷,鬓毛漆黑,颈脖很粗,体形上胖下瘦在吃活蛤蟆时,感其古怪,上前对那道士曰:“我背井离乡、遨游天下,咱交个朋友,一同遨游吧!”那道士抬头看了卢傲一眼道:“我要游的地方是上无天,下无地,听无声,看无物的天外天……. ”话罢,耸肩腾升无影踪了。卢傲仰视叹道:“我与你比,犹如壤虫和黄鹄!”此后,他来到卢氏住进了城东伏虎山北端的悬崖山洞中,修身琢磨飞升之道。
  不久,卢氏流行瘟疫,因缺医少药,百姓痛苦不堪。卢傲采药炼丹,拯救百姓,誉扬莘州。《三门峡史迹》一书载:“卢傲炼丹处即卢氏县文峪县涧西村伏虎山北悬崖上的扁鹊洞。洞内原有扁鹊、卢傲塑像各一尊,洞顶部彩绘有龙形图案。石洞幽深莫测,内有清泉涓涓流出,据说卢傲曾用此水炼丹,后人也多取此水治病”. 
  后来,卢傲从伏虎山的山洞处来到洛河北岸的东沙河西侧一高地,在一古柏处建起茅庵,栖身坐化,得道成仙,卢人为纪念卢傲。在其结茅修其处,每月初一、十五日焚香祭之。五代、后周显德四年(957) ,于此建造了“成德观”(人称“东观”) ,因此,清光绪时《卢氏县志》载有卢傲“隐居于卢,升仙于东观茅草庵中”之说。尔后,由于“成德观”以西居民渐多,形成城池,故以卢傲姓氏得名“卢氏城”。西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建县时,亦以卢傲姓氏取名“卢氏县”。所以“先有柏、后有观、然后才有卢氏县”的说法代代流传。
                                                                                           (牛爱民)
周 党
  周党,字伯况,汉太原广武(今山西省代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史载周党家境殷富,有家产千金。其自小失去双亲,为一同姓宗族所养,但这一同姓宗族对周党的生活待遇很差,且占有了周党祖传的家产。周党成年后,向县令申诉,追回了家产,然后遣散奴婢,分尽家产,只身前往长安游学。数年后,返回故乡。周党曾被乡佐在众人面前羞辱,周党读《春秋》,知复仇之义,就和乡佐约定日期决斗。在决斗中,周党被刀所伤而昏迷,乡佐也佩服周党,就将其抬回家养伤,几天后周党才苏醒。从此,周党束身修志,名闻乡里。公元8年,王莽篡权,周党托疾闭门。不久,天下大乱,附近州县都遭劫掠盗贼,但盗贼闻周党之名,所以广武免遭了灾难。
  东汉建武三十二年(56) ,汉光武帝刘秀征召周党为议郎。不久,周党托病辞官,携妻子和儿女隐居黾池(今河南省渑池县)回溪河畔。几年后,汉光武帝派尚书又征召周党做官,周党迫不得已,身穿“短布单衣, 皮绡头”这样的日常服装来见尚书,随其到洛阳来晋见皇帝。周党“伏而不谒,自陈所志”,只求隐居,力辞为官。光武帝接受了其请求。但朝中博士范升却上书皇帝,说周党私窃虚名,“文不能演义,武不能死君”,要求与周党在云台下比试治国之道,以证明周党之徒有虚名。还说周党“偃蹇骄悍,同时俱逝”,再三征召不就,见到皇帝不礼,竟要求以“大不敬”的罪名对周党处以极刑。但光武帝却很开明,下诏说:“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其志焉。”光武帝见到周党衣着朴素,就赐周党帛四十匹,放其归隐。从此,周党隐居黾池,耕读为业,著书上下篇,和隐士闵叔结为忘形交,最后周党在渑池去世。
  周党隐居之村庄,因其不受皇帝征召而得名“不召寨”(今河南渑池坡头乡不召寨村)。不召寨村西北处原有窑洞一孔,当地人称为周党窑。隐士周党的高风亮节,深受后人敬仰。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到此凭吊,留下了许多咏吟的诗篇。明朝时,“周党隐居”被列为“渑池八景”之一。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的渑池人戴珙有诗赞道:

                                      无媒径路草萋萋,懒见香泥没马蹄。
                                    高节不因炎帝屈,芳名应与碧山齐。
                                    月明故宅人何在?花落空阶鸟自啼。
                                    冠盖纷纷千载下,几人凭轼过前溪。
  周党的事迹载入了范晔所著的《反汉书·逸民传》,从此周党名扬天下。渑池县人敬慕周党淡泊名利的君子之风和隐士之节,就在县内建祠祭祀周党。
                                                                                           (杜建成)

分享到:
网络编辑:李攀攀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