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三版 -> 内容
千年广济渠
2015/8/25 23:16:14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如果说,远古时期大禹治水的“斧劈三门”只是一个神话传说的话,那么古陕州城兴修广济渠引水利民的工程则是实实在在的事儿,可谓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水利工程之一。

  陕州所在的地形封闭,城内土壤干燥,常年缺水。隋代时,陕州的人口急剧增加,成为经济繁荣的豫西重镇。本来陕州就缺水,人口增加后,城内居民的日常用水就更加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隋文帝于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派邳国公苏威主持引水工程。苏威实地察看了当地的河流、地形后,决定引橐水入城,解决陕州城中的水荒。

  橐水就是现在三门峡市区南边的青龙涧河,它主要发源于陕县的石崤南。工程定下之后,苏威就集中当地民力开河造渠。在当时,人们兴修水利主要靠人工开挖、肩扛石块来垒渠造堰,进展相当缓慢。但引水入城是一项重大的利民项目,不但能解决城内供水问题,还能让沿途10万亩农田得以灌溉,因此深得民心。一时间,陕州城内城外的百姓都积极响应,大力支持。据说,陕州附近的村民和城里的商人们在官府的号召下,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纷纷加入到修渠引水工程之中,整个工地热火朝天的劳作场景堪比战争布阵一样壮观。人们分段施工,男人们抬石垒堰,女人们挖土开渠,积极性空前高涨。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劳动,一条长达15公里的水渠终于修成了,清清的河水在人们的欢笑中流进了陕州城。老百姓还给这条水渠起了一个名字——“利人渠”,意指得利其水。

  隋朝末年战乱不断,战火使诸多豫西百姓逃离及官兵命丧刀枪,连这条“利人渠”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唐朝建立并稳固政权后,官府把恢复“利人渠”列入到议事日程。长孙操被朝廷派任陕州刺史,他一上任便带人实地察看几近废弃的“利人渠”,之后决定在此渠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加水量。长孙操组织百姓在交口东面的橐水上筑起石坝,并加宽加高水渠,使渠水的流量扩大了许多倍。于是,人们便将此渠改名为广济渠了。广济渠的兴修,深得朝廷的称赞,长孙操声名大振,后来高祖李渊还把新城公主许配给长孙操的儿子长孙诠,成为皇亲国戚。可见,在古代,皇帝也十分重视那些利民工程。

  广济渠到了清代,因长年遭雨水冲刷和渠水涨落,沿途许多地方都被泥土淤塞,造成渠水无法流通。而且,野鹿段一处山崖边还发生过泥石流,直接堵塞了水渠,使水渠从此成为一条干渠。乾隆年间,陕州邑侯高积厚与同僚们商议并总结了前人经验和教训,改用灰土夯筑堤岸,进一步拓宽渠道,并在渠两边植树造林,以保护水土、提高水质。同时,沿渠又打了5眼井,建了7处水闸,便于沿途百姓汲水和灌田。为了杜绝乱用水资源的问题,高积厚还明文规定:渠水7分浇田、3分入城。此举深得城乡百姓的称赞,直到现在还有老人们夸奖高积厚因渠利民的功劳呢。

  广济渠从交口穿过各个村庄,最后流到陕州城,由此那些村庄便都以渠为名,直到今天。卢家渠、刘家渠、师家渠、梁家渠,这些以姓为名、以渠为名的行政村或自然村,至今仍成为广济渠的标签。

  屈指算来,从隋朝到今天,广济渠已有1400多年历史,经过苏威开渠、长孙操恢复、高积厚完善,一代又一代的陕州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后来,由于橐水水量骤减,不能满足沿途用水,广济渠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而在今天,市委、市政府为了解决居民吃水难问题,在百里之外的灵宝市苏村山上建库引水,使数十万三门峡市民吃上了高质量的山泉水。相比于古代的广济渠来说,这项工程的历史意义更加深远。

  (选自《古今三门峡》)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