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走南闯北三门峡人 -> 内容
杨建平:从豫西报人到“京官”的华丽转身
——走南闯北三门峡人
2013/6/17 15:37:36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发布时间:2012/10/11新闻来源:西部在线
  
  本报记者/尤黎明
  
  杨建平将自己的作品集题赠记者
  
  在北京市宣武区一条繁华的马路边,可见对面一栋设计别致的高楼,周匝浑圆的轮廓罩不住内里方正的骨架。大楼顶端玻璃上“中国供销集团”几个大字,在阳光下十分炫目。
  
  2001年11月底,杨建平从三门峡“考”进京城。
  
  8年中,他将一家濒临倒闭的全国行业大报《中华合作时报》救活,并扭亏为盈;接着,连续兼并整合两份杂志、一个声像中心、一个信息中心,组建了综合性传媒集团,并在高档办公区购买了一栋10层的办公大楼。
  
  独特的办报理念和突出的整合传媒业绩,使他名震全国各家行业报社。
  
  2010年初,在全国供销社五次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调任全国供销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局长。
  
  他从一名成功的报人,转而成为一名正司级官员。
  
  今年夏季的一天,三门峡市委宣传部一位领导边走边告诉记者:“现在,杨建平就在这座大楼里办公。”
  
  随后,在杨建平的热情迎接下,我们来到他简朴清雅的办公室。
  
  因为他曾在三门峡日报社工作11年,对本报记者一直很关心,所以对他的采访让记者感到既亲切又愉快。
  
  地坑院走出勤学青年
  
  在豫西农村一个四四方方的地坑院里,杨建平以瘦弱而顽强的身体,负重成长。
  
  在“读书无用论”、批“臭老九”的政治氛围里,杨建平的父亲时为中学校长,曾被批斗得躲进深山以砍柴为生,但仍然引导杨建平:“读书是有好处的。”实在读不成了,父亲就教他学画画、拉二胡,让他的童年多了些明丽色彩。
  
  在父亲的教导下,杨建平画艺精进,小小年纪就为一些单位画电影海报,画毛主席像,小有名气。高中毕业后,他想当兵,但眼睛近视,没能通过体检。
  
  他曾在酷暑天的河滩上挖过沙子,在工厂里拉过砖头,在铺路现场搅拌柏油,在铁路上整理排水沟等。杨建平虽然瘦小,但干活肯卖力气。
  
  1978年高考,杨建平考上洛阳师专中文系,他的人生由此翻开全新的一页。
  
  他家穷,他背着母亲缝制的老粗布包袱皮儿上课、买书、淘书,自得其乐,全然不管别人异样的眼神。
  
  他出身于地坑院,便少了年轻人中普遍存在的虚荣心。毕竟,地坑院坐落在土地中,接地气多,他没有沾上虚荣味儿。
  
  原洛阳师范专科学校校长、著名教授叶鹏对杨建平印象很深:“杨建平是我的学生,在校时勤学多思,讲话靠后一点,让别人先说话;做事向前几步,抢着先做,悄然隐身于谦恭自守的群体之中。”他直言,杨建平是他关注、钟爱的几位学生之一。
  
  参与创办《豫西报》
  
  师专毕业后,杨建平本应当教师,但上级部门通知: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党组织的培养对象,档案直接送到中共洛阳地委组织部。但得先到基层锻炼一下,故杨建平被分配到渑池县城关镇工作。
  
  当时刚刚改革开放,许多工作是粗线条的。农村最难的工作就是计划生育。杨建平刚出校门,便跟着镇政府的干部到各村“催粮派款、刮宫流产”。他是一介书生,只会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从不动粗。
  
  但因兄弟俩上大学欠了不少债务,一参加工作,杨建平便急于还债和孝敬父母。他常常请假回家,常常托人求情帮家里买东西,如买过粉条、竹篮子、小椅子,还买过猪娃等。上级考核时,有人反映他“私事多”、“太顾家”,有人笑他这个大学生没出息。
  
  某夜,县委宣传部领导李贯若约他散步,和风细雨地开导他:人生路程漫长,一定要学会规划人生,清醒地确定不同阶段的战略目标,这样才能奋斗有方向,不走弯路,不犯胡涂。年轻人首先应以事业为重,家事往后放放。事业成功了,将来才能更好地顾家;工作干不好,你想顾家也顾不好家。
  
  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杨建平顿时醒悟。之后,他勤奋上进,受到好评。
  
  1984年初,杨建平因文字功底好,调任渑池县委宣传部当秘书,此后又在县文代会上当选为文联主席。
  
  1985年初,洛阳地委宣传部领导几次点名要杨建平到洛阳,参与创办地委机关报《豫西报》。
  
  杨建平事后回忆道:“1985年4月16日,我冒着大雨从渑池县赶赴洛阳地委,去正在筹备中的豫西报社工作。当时的报社编辑部在地委办公大楼一楼西端,只有一间大办公室,我到时,已有各地来的七八个人在忙活。”
  
  “没住处,我当天夜里就在编辑部打地铺,第二天起来就上手干活:选稿、编辑、做题、画版、校样……好在当时有两位从《河南日报》聘请的顾问,指点我们做报纸编辑的ABC……一张四开小报如呱呱坠地的婴儿,让我们牵肠挂肚、欣喜自豪,再多的辛劳与疲倦都化作灿烂的笑容。”杨建平说。
  
  忙忙乎乎试刊两期后,《豫西报》便正式创刊,它便是《三门峡日报》的前身。后来,《豫西报》迁至三门峡,报纸更名,二次创业,实现了日报、大报的梦想。
  
  杨建平“以身相许”,从经济科科长、要闻科科长、总编室主任、记者部主任一直干到副总编辑,在报社干了11年。
  
  刚到报社时,杨建平26岁,离开时已经37岁;他的眼睛近视度数也由200多度上升到800多度。
  
  他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是在三门峡日报社度过的。
  
  他采访过全国女市长联谊会,报道过吴仪、陶斯亮、莫尼等领导,报道过托罗、穆拉蒂尼、袁伟民、许还山、庄则栋、邓玉华等中外领导人、企业家或影视体育明星,也进过深山老林采访独居户,到过伤亡的事故现场采访突发新闻……“我有关新闻、报纸、经济,有关社会人生的所有知识、技能、经验,大都是在这11年中获取的。《三门峡日报》已成为我灵魂牵挂的圣地。”11年的不断创新磨练,让他终身受益。
  
  1997年1月,杨建平调任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在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金融风险控制、社会治安治理等方面,他都讲究政策与策略,体察百姓的心声,以刚柔相济、赏罚有序、务实韧性的工作作风,受到社会的肯定与好评。
  
  大“考”进京当总编
  
  叶鹏曾在一篇文章里夸赞杨建平:“2001年11月,曾在一家地方报纸担承编辑工作的杨建平,通过全国公开招考的笔试、面试和考察,夺得榜首,到北京就任一家国家部委的报纸总编辑。”他对得意门生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但杨建平进京赶考,纯属偶然。
  
  他当时因公进京,办完事,去看望一位朋友,获悉了《中华合作时报》正面向全国公开选拔总编辑的消息。
  
  但报名时间已近尾声,他没抱多大希望,只想试试,就报了名。
  
  考试时他才发现,报考者既有中央直属机关的官员、报人,也有很多博士,竞争非常激烈。他按照平时的知识积累认真答题,一路过关斩将,进入面试圈里。
  
  那天的情景让他记忆犹新,20多个面试者一一亮相。
  
  到了晚上,9位考官闭门研究好半天,最终推荐杨建平为首选总编辑人选。
  
  原来,当时的《中华合作时报》是总编辑负责制,这个总编辑就是法人代表、一把手,不光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更要熟悉报社的管理和经营。特别是当时报社已处于破产边沿,亟需有突破能力、有担当能力的人临危受命。
  
  而杨建平既在县乡工作过,又在地方党报做过11年部室主任和领导,更在政府部门担任副秘书长多年,具备坚实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这一岗位!
  
  八年创下厚基业
  
  2001年11月31日,杨建平走马上任。
  
  走进办公楼,在黑黢黢的会议室里,杨建平与全体采编人员见了面。摸黑开会,谁也没看清谁。
  
  原来,报社资不抵债,因欠房租8个月,房东停电停水了。
  
  再一了解,报社已亏损千万元,一场官司已打到法院,职工已有3个月未发工资。
  
  困难远远超出了想象。这意味着,他要背负沉重的包袱起步。杨建平倒吸一口冷气,报考时,谁知道这是一个烂摊子!
  
  迈着沉重的脚步,杨建平向主管部门领导求援:“借我一点启动资金吧,年底还您!”
  
  报社开始运转后,报纸怎么生存、发展?杨建平苦苦探索。
  
  经过一段时间调研,他提出了办报定位及“新政”:依托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面向广阔市场,搞好行业服务,突出报纸的针对性和专业性,牢牢锁定专业人群办一份特色鲜明的行业报。要“甘于做小,努力做强,着眼做长”。他明确提出“大报的风范、行业的视角、服务的姿态、媒体的风骨”的办报理念。
  
  偿还债务,消化矛盾,整合资源,理清思路,建章立制,吸纳人才,拓展市场……报社工作有序推进。
  
  他先是根据市场需求,创办了《茶》周刊,填补了茶界无报的空白,成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消费的专业指南,同时也是弘扬茶文化、引导健康生活的消费向导。如今,《茶》周刊已是中华合作时报社的一张亮丽名片,独步茶界,引无数茶人竞折腰。
  
  他整合创办了中国农资传媒,以周报、月刊、手机报、网站、论坛等系列产品,全方位覆盖、全产业链服务,为全国农资业界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宣传交流的平台,受到业界的肯定与支持,被业界誉为“媒体先锋”。
  
  他还超越供销社业务传统,创办了《合作金融》、《安全时讯》、《烟草周刊》等专刊,报纸影响力不断提升,覆盖面不断拓宽。
  
  随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上级领导将几个同样窘困的杂志社、声像中心、信息中心等,划归于中华合作时报社,让杨建平整合盘活。
  
  原本名存实亡的几个单位,在他的整合改造下,不久均走上柳暗花明的坦途。一个集报纸、杂志、手机报、影视、网络、短信平台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传媒集团初具规模,“多兵种”的舆论影响力,使他们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005年,杨建平力排众议,果断决策,在具有欧陆风格的高档办公区购置了一栋10层办公楼。
  
  乔迁那天,前来揭牌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喜出望外,当场表示,应该对报社给予表扬,应该给杨建平奖励!
  
  随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破例给予杨建平20万元的奖励。
  
  经过8年的励精图治,昔日穷困潦倒的中华合作时报社,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一份报纸、三份杂志、三个网站、一个影视中心、一个信息中心、一个短信平台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如今,处于繁华地段的那栋办公楼早已升值,既是报社一笔巨大的资产,也体现出报社的实力、形象与品牌。
  
  全国报业协会一位领导在认真进行了一番考察后,亲自给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写了一封信,称赞杨建平是一个“真英雄”,“千万不能亏待了他”!这8年,是杨建平人生“最艰难、最精彩”的时期。
  
  他的导师叶鹏曾称赞道:“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未语人前先腼腆’的学生,竟具备如此出众的创业智慧和管理才能。”
  
  农资打假关口前移
  
  在杨建平的办公室,记者好奇地问他:“你作为一把手,心中有没有激励或警醒自己的格言名句?”
  
  他笑笑:“作为一把手,必须把握全局,别怕困难,别怕吃亏,要把每次困难都当成对自己人生的历练。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以正确的心态去做事情,这一点很重要。如果领导高高在上,或抱着投机心理去工作,都不合适。我常常勉励自己:‘尽职尽责尽忠,干好工作;不党不私不争,搞好关系’。”
  
  2010年4月,杨建平调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
  
  在告别欢送会上,一位年轻编辑认真地问杨建平:“我们报社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杨建平略一思忖,语意深长地答道:“我认为,10层的办公大楼固然漂亮气派,现代的自动化办公平台、先进的影视设备也很吸引人,四个‘中’字头的刊号资源和短信平台的确很让人眼热,但这些都还构不成核心竞争力。我们的人才团队,员工们生生不息的创业、创新精神,以及无处不在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才是我们报社的核心竞争力!”
  
  这几年,杨建平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位上,锐意创新,继续开拓,工作业绩卓著:
  
  他首创的化肥价格指数体系,成为企业观察市场的风向标、政府调控市场的坐标系、农民购买化肥的指南针;
  
  第一次发布了《2010中国农资流通行业年度发展报告》,政府管理部门从此可以掌握行业全貌,企业也可以掌握行业发展趋势;
  
  第一次发布农资企业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众声喧哗的农资企业界有了权威排序,企业从此能看清自身位置,投资者能判断投资价值;
  
  建立了用物联网技术追踪农资质量的体系,变事后被动打假为科技防控提前预防,在业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场公开进行农资行业诚信建设报告,发布同行业诚信信息,推动行业自律,产生强烈反响;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组记者曾就全国农资涨价对农业的影响采访了杨建平,他以熟稔的业务知识和成熟的大局观念,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无论在三门峡还是在北京,无论是基层乡镇小职员还是北京国家部委的大局长,无论是在地市党报任副总编辑还是在全国性行业报任总编辑,杨建平都揣着一颗充满激情、宽厚仁爱的心,保持着纯朴的本色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人以宠辱不惊的淡定。
  
  也许是生于农家地坑院落的缘故,面对面的采访,总觉得他周身流淌着大地的底气和灵气。
  
  
分享到: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