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三版 -> 内容
古秦赵会盟台
2015/4/14 22:43:04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古秦赵会盟台,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会见和谈的地方,位于渑池县城西南1公里处渑水、羊河汇流的台地上。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多次发兵攻赵,赵国虽处劣势,仍不屈服。公元前279年,秦国为征服赵国,提议双方在渑池会谈,以期在谈判桌上达到战争中未获得的利益。宴会上,秦王胁迫赵王鼓瑟,并令史官记入秦史,使赵王感到无比难堪。这时,赵国上大夫蔺相如正气凛然地强请秦王击缶,亦令赵国史官记入赵史。秦国官员不服,胁令赵国割15城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也迫请秦国割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如此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直到宴会终了,秦王也未捞到丝毫便宜,只得与赵王言归于好。为表示和谈成功,停止战争,双方令士兵捧土掩埋兵器,遂成土堆,被后人称为“会盟台”,流传至今。

  古秦赵会盟台以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自唐代以来不少诗人、文士的吟诵。夕阳之下,古秦赵会盟台高耸,披万道霞光,倒影修长,被誉为“盟台夕照”,成了渑池古八景之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盟台饱经沧桑,历代修葺不断。据《渑池县志》(民国十七年版)记载: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知县王之都建亭于台上,后毁于兵火;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知县甘杨声重建碑亭,后又遭损毁。民国三十年(1941年),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章士钊等倡议再修,历时4年落成。这次重修,在原洛潼公路右侧标立了“古秦赵会盟处”石坊,距会盟台约200米,台呈梯形立体,台的四面各砌有37级直达顶部的石阶,立有四棱锥形石碑,东面镌刻蒲城寇遐隶书“古秦赵会盟台”6个大字,其余三面分别为章士钊所书本人填写的《唐多令景蔺》词一阙,以及卫立煌、郭昌锦各自撰写的《重修秦赵会盟台记》和《重建秦赵会盟台记》。

  1985年,当地政府在原存遗迹的基础上对会盟台进行了重新修建,地平至亭顶高22米,其中台高14米。东西两面各砌台阶52级。台上亭高8米,金黄色琉璃瓦覆盖,会盟台的修建,使古台重放异彩,再现丰姿。1989年1月,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公布古秦赵会盟台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门峡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