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走南闯北三门峡人 -> 内容
张丁华:新中国培养的石油人
走南闯北三门峡人
2013/6/3 16:52:30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8月2日,湖滨区新兴小学劳动实践基地落成典礼上,一位小学生向张丁华献花,并在慈祥的张老脸上亲了一口。 日报记者 苏慧 摄

  
资料图片:1982年春节,张丁华在大港油田一工地留影。

  
  今年5月,79岁的张丁华坐火车回到家乡三门峡。他给出租车司机小任打了个电话,小任接住他并送到宾馆。宾馆是张丁华自己找的崤山宾馆,住一晚100多元钱。第二天,他乘出租车回到家乡,小时候的往事一一浮现在眼前。临离开村子时,张丁华凝视许久,感慨道:“一生就这么走过来了!”
  
  不久后的一天,记者随市委宣传部领导前往北京,采访了张丁华先生。
  
  得知我们到访的消息,张丁华从楼上下来,热情地将我们领进他家,让他老伴贾焰给我们沏茶,并自豪地说,他老伴是湖滨区磁钟乡人。寒暄几句,张丁华高兴地说:“京城有许多记者,但我一直想见家乡的记者,你们是第一次来我家采访的家乡记者。”他说,家乡报社赠给他的报纸,他每期都认真看,称赞《三门峡日报》《西部晨风》有许多优点,如全市重大事情、重要活动宣传到位,刊登内容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文字流畅、生动,排版形式大方,报纸雅俗共赏,读者喜闻乐见。
  
  寒暄几句,得知我们此次采访的主题,张丁华便拿出一些资料,边翻看边给我们讲述他的精彩人生……
  
  人生的辉煌与磨难同在
  
  “我这一辈子,很简单。”张丁华说,他先在石油战线干了32年,由一个石油工人成长为油田的总指挥,亲历并见证了中国石油产量由最初年产十几万吨上升到一亿多吨的事实,感到非常自豪。后来,他在天津、内蒙古又工作了7年,被调到中央机关工作,先是在全国总工会工作7年,后到全国人大工作10年。他一生为党、为国家工作了55年。1998年,经中央批准,他光荣退休。
  
  “我一生感到最幸福的事有三件:一是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我作为中央政府代表团72名成员之一,参加了主权交接仪式;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时,我以中央委员的身份,应邀登上天安门城楼阅兵;2009年国庆大典,我已76岁,没想到还能应邀参加天安门观礼大典。作为三门峡人,我觉得这是我一生中最光荣的三件事!”
  
  说到党中央对他的信任,张丁华流露出感激之情:“中央信任我,曾4次派我以‘三讲’学习和巡视组组长的身份,到广西、上海、中央党校和云南巡视、调研,为中央调整有关省领导班子、完善省级以上廉政制度建设等,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而对于人命关天的三件事,张丁华却谈笑风生:“我得过3次肝癌,做过3次切除手术,但我心态好,没有扩散。要活就健康地活着,我每天读书看报,坚持练书法,所以我这身体,看着还硬朗吧?”张丁华的话令记者感到意外,但对他乐观、坚强的态度又深感钦佩。
  
  张丁华告诉记者,他一生之中也经历过许多磨难,在“文革”中曾“三上三下”,饱受打击与迫害。
  
  1966年12月31日,张丁华在勘探报社任副社长,一夜之间被造反派免职,成为胜利油田第一个被批斗的干部。在此期间,他虽然感到委屈、痛苦,但他坚持原则,被造反派斥为“又臭又硬、死不改悔”,戴着“高帽子”在油田游街示众。
  
  1967年6月,刚被“解放”后任命为勘探报社领导小组组长的张丁华,因保护老革命、老劳模又被打倒。张丁华患有心脏病,但却受到“跪凳子”“抽皮带”等恶苦。
  
  1968年5月,张丁华再次得到“解放”,但要求他做勘探报社“革委会”清理阶级队伍的组长。张丁华不愿整人,因此受罚打扫厕所。过了3个月,造反派说他“脑子不转弯”,把他从干部队伍中“清除”了,张丁华要求到采油注水队当工人,被批准。
  
  他坦言,自己面临逆境,都能酷爱学习石油生产技术,保持做人的坦诚与善良。
  
  当队长创下试油新标杆
  
  1933年6月,张丁华出生在河南陕县(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街道办新兴村)。他6岁丧父,在会兴酧子坡村上学。后来河南大旱,他随祖父祖母和母亲一起逃荒到陕西西安。1951年1月,刻苦求学的张丁华考入西北大学俄语专业学习,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石油专科学校,后到北京石油大学学习石油地质勘探和采油工程。1953年,张丁华毕业后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专家室工作。
  
  1954年,新中国第一批石油勘探队员用“榔头加罗盘”,找到油泉子含油构造,经钻探,在泉一井喷出工业油流。标志着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柴达木石油探区和新疆克拉玛依等探区一样,成为新中国寻找石油宝藏的主要战场之一。当时,国家聘请10多位苏联专家到青海探区帮助指导油气勘探。1956年4月,张丁华作为青海石油局专家工作室副主任,带着20多名大学生陪同10多位苏联专家,迎着大漠寒风,进入青海柴达木盆地勘探石油。青海柴达木盆地是个一眼望不到边的褐灰色戈壁滩,到处都是连绵起伏的沙丘,“南昆仑,北祁连山,八百里瀚海无人烟”是人们对柴达木盆地自然环境的真实描述。
  
  1957年下半年,苏联石油专家回国。张丁华向党组织申请,要求到最艰苦的井队工作。党组织批准他到找油主战场油泉子探区,担任试油作业队队长。
  
  第一次当队长,张丁华虚心学习石油业务技能,整天穿着一身油工衣,和100多名工人摸爬滚打在一起。很快,他学会了开通井机等工艺技术,大都能独立顶岗。油泉子探区是个风沙较大的地区。有一天下午,张丁华开着通井机去井场。去时天高气爽,步行返回半路,突然风沙大作,沙尘弥漫,天昏地暗,看不清路,迈不动步,眼看就要被卷起的流沙窝掩埋,他几次挣扎都没成功。这时,流沙已掩埋他的半个身子,他感到了恐惧,求生的本能让他眯缝着双眼,手脚并用,跌爬着闯出了沙丘地段。“如果不是年轻反应快,拼命冲出去,恐怕就没有我了。”几十年后,张丁华在家里忆及这一幕,仍然心有余悸。
  
  为了跟上钻探速度,他作为队长,组织月度突击试油会战,在多口井位上交叉连续作业,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终于在1958年4月,实现了月试油24层,创下当时全国同行业月试油指标最高纪录,树立起一个全国标杆!
  
  为石油饥寒之中战犹酣
  
  不久,组织上调张丁华到开特米里克钻采区队任区队长、总支书记。
  
  开特米里克是我国第一个凝析油气田,产出的石油相当于60号汽油,不用炼制就能直接加到汽车里使用。
  
  张丁华负责组织指挥500多名职工展开钻井、试油、采油会战。当时,玉门油田钻井队长王进喜倡导全国钻井战线钻机要实现“月上千米、年上万米”的竞赛目标。张丁华组织五部钻机在荒滩、沙丘之间,打响了钻井会战。
  
  出油是硬任务。他住在井场跟班作业,现场指挥。在油泉子和开特米里克一带工作,用水很紧张,需要汽车从大风山或昆仑山下自流井水站运来,每人的生活用水都是限量供应,大家几天甚至十天半月都不洗脸。数九寒天,更是对职工的严峻考验。在野外荒滩上作业,穿着毡靴、老羊皮袄,戴着狗皮帽子,仍然难抵严寒。干活呼气、水气结到帽檐上,挂起一堆小冰柱。晚上住在漏风的帐篷里,两床棉被和皮衣全盖上,被窝里还是像个冰筒子,早晨醒来被头上结了一片霜。张丁华说:“那可真叫苦啊,但作为一名石油人,我们靠着对党忠诚、对祖国和石油工业的热爱,仍然干劲冲天。”
  
  1958年,他带领的区队,实现了“月上千米、年上万米”的目标,成绩在全局五个探区中名列第二,他被评为甲等先进生产者。随后,他被调到油泉子采油大队任大队长。当抽油机采油电力不足时,他们采用人工拉绳提捞和人工手摇辘轳的原始方式,顶着严寒酷暑,斤两必争,完成了采油任务。
  
  1959年,青海发现冷湖油田,“地中4井”喷出日产800多吨的高产油流,当年产量达到24万吨。当时全国年产量才100多万吨,冷湖油田成为全国继玉门、克拉玛依之后的第三个主要石油基地。
  
  “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张丁华,奉命调入冷湖油田任采油二大队大队长,参加1960年冷湖油田年产量达到30万吨的会战。而此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时期,他组织大队1000多名职工,饿着肚子、勒紧裤带,坚持采油生产,出色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经过全局上下努力,1960年生产原油301910吨,约占全国石油产量的三分之一,创历史新纪录。
  
  随着大庆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石油工业实施从西部向东部的战略转移。石油部决定移师渤海湾,在山东东营地区进行大规模石油会战。
  
  为办好报纸张丁华累病
  
  1964年4月,张丁华奉命调到胜利油田,一干就是16年。他先任胜利油田地质研究所第七室主任,负责生活管理、行政管理、情报印刷、绘图等工作。因地下地质情况比大庆油田复杂得多,这里会聚了全国多数石油地质专家,张丁华结识了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李德生、翟光明等专家。大家夜以继日地奋战,异常辛苦。
  
  “‘独臂将军’、石油部部长余秋里非常关心职工生活。在坐镇胜利油田指挥会战的那段时间,他几乎每天在开饭时,都要到地质食堂看看大伙儿吃的是啥。这让我终生难忘。”张丁华告诉记者。
  
  1964年12月,组织上调张丁华任勘探报社副社长,负责报社全面工作。报社的主要采编、印刷人员都是余秋里向山东省委书记求援,从大众日报社抽调过来的。石油部领导非常重视报纸的作用,这让张丁华感到压力很大。
  
  为搞好报社工作,他抓紧时间钻研新闻业务,从审稿、校对、改稿到自己写稿,从头学起。同时,张丁华熟悉石油生产和基层管理工作,比报社采编人员有明显的实践优势。因而,他很快熟悉了业务,并在如何进行重点策划、推出典型、组织战役报道等方面取得同志们的信任。任职期间,他组织记者深入会战前线采访,及时推出先进集体或个人典型,鼓舞了前线会战。因报纸办得有声有色,会战领导和广大职工给予充分肯定。但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报纸出一点儿差错,都可能被说成是政治问题,因此凡是要刊登的稿子,张丁华都亲自审阅,三校都仔细看小样儿,每期复印前都由他签字。每天晚上都干到深夜,第二天一早照常上班。由于过度疲劳与紧张,张丁华累病了,视力严重下降,不得不做了手术。
  
  1966年下半年,史无前例的“文革”灾难降临,张丁华因坚持原则,被“造反派”打倒。10月,被“清除”出干部队伍,到采油注水队当了两年多工人。但他即使身处逆境,仍与工人打成一片,坚持在实践中学习采油注水知识和技术。
  
  前线鏖战让老将再出马
  
  1969年、1970年,胜利油田生产处于瘫痪状态,油井关的关、停的停,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
  
  为恢复生产,胜利油田重新起用张丁华担任主力油田三区会战小组组长。他率领广大职工齐心奋战,半年时间恢复了生产。1973年,经山东省委批准,张丁华被任命为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副局级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胜利油田的夺油会战。
  
  临盘油田会战,张丁华任前线工作组副组长,直接住到一个试油队上。职工们齐心奋战,一年拿下了临盘油田。
  
  东营至青岛黄岛几百公里输油管线和油库建设会战,他是副总指挥,一年建成投产。
  
  河口油田会战、孤岛油田会战、中原油田(河南濮阳)会战,他都直接参加了会战工作组的组织和领导,战斗在生产一线。
  
  1976年2月到10月,张丁华都住在濮阳前线。他说:“我在胜利油田工作16年,没上过泰山。特别是在濮阳会战时,每次往返山东东营、濮阳都路过泰山,因为忙,每次都擦肩而过。”
  
  1976年底,在河口义和庄地区发现高产油层,胜利油田组织50部大型钻机和1万多人参加会战。他全面负责义和庄会战,并担任前线指挥,一直住在前线,直到1978年10月会战胜利结束。
  
  凭着雷厉风行的干劲、一环扣一环的科学部署,义和庄会战取得了当年发现、当年开发、当年产油100万吨的战绩,为胜利油田产油量上2000万吨作出贡献。
  
  在张丁华家,记者看到了他保留至今的搪瓷缸子,上面印有“义和庄会战纪念”的红字。他说,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没有钱,他只能给参战的干部职工定做了5000个搪瓷缸子当奖品。“就这大家也很高兴,因为小搪瓷缸子凝聚着大家为生产石油日夜奋战的智慧和汗水!”
  
  大港奋战八年力创高产
  
  1979年,中共天津市委任命张丁华为大港油田副总指挥,兼油田生产办公室主任。46岁的张丁华再次面临严峻考验。
  
  11月的渤海湾寒风凛冽,或黄沙蔽日,或风雪漫卷。张丁华按照石油部领导的要求,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半年跑遍大港油田的采油队、作业队、钻井队,各项数据记满厚厚一大本。
  
  1979年8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邓小平来大港油田视察。天津市委要求油田党委书记、指挥余群立和张丁华等陪同视察,张丁华有幸当面聆听了邓小平的重要指示。邓小平还亲笔题词:“为把大港油田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油田之一而努力。”极大地鼓舞了油田干部职工。
  
  为了确保稳产,张丁华和油田领导除了制定相关措施外,还与采油总工程师组织地质、工程技术人员,作出了狠抓注水、改进注水设备工艺、实施老油田综合调整的决策。他天天身穿石油工作服,或冒着严寒跑现场,或在蒸笼般的前线指挥部里指挥会战。他吃饭很简单,一根黄瓜、一碗面条就解决问题。在大港人的努力下,综合递减率由原来的20%,被控制在10%左右。为了新增储量,张丁华依靠集体力量和专家智慧,运用勘探新理论实施复式油气藏勘探,扩大找油领域。
  
  1983年9月24日,经中央组织部批准,张丁华担任大港油田党委书记。
  
  他为职工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户口问题。当时,工人们为国家找石油走南闯北,老婆是农村户口,生个孩子报不上户口,影响到家庭吃粮和孩子上学。一些职工向张丁华谈及此事,伤心流泪。张丁华下定决心,再困难也要逐步帮助1万余名职工解决户口。他安排有关部门以油田党委的名义,几次向天津市委、市政府打报告,反映情况。精诚所至,第一批3000个户口批下来了,张丁华的心里稍稍有些安慰。
  
  1985年,他调到天津市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纪委书记,仍牵挂着油田职工的户口。他多次找天津市原市长李瑞环同志,直接向他反映油田职工的实际困难,油田领导也多次到天津市找有关部门,促成市有关部门到油田召开了现场办公会。直到又解决了7000个职工家属户口,张丁华的心才踏实了。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艰苦奋战,到1985年国庆节前夕,大港油田平均日产水平突破1万吨。到年底,实现了年产原油360万吨的目标。
  
  当张丁华带着机关人员把大米和猪肉送到参加会战的基层队,看到因会战不能回家过年的工人们忘我奋战的身影,张丁华流下了眼泪。他斟上满满3杯酒,双手敬给这些最可爱的石油人。从走进柴达木油田算起,张丁华用32个春秋,见证了中国石油工业曲折发展的历程。
  
  确保公仆本色勤而清廉
  
  1985年10月2日,正在南部前线紧张工作的张丁华接到调任通知:任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不久,又担任中共天津市纪委书记。
  
  1988年4月至1991年12月,张丁华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务副书记。
  
  1991年12月至1993年10月,中央组织部任命张丁华为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副书记、党组书记。
  
  党的十三大,他当选为中纪委委员;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他当选为中央委员。
  
  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他当选为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任职期间,张丁华无论到什么地方,首先都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探索工作思路。
  
  在天津市,张丁华出现在生产一线、报社、出版社、文艺团体中间,和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
  
  在11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张丁华跑遍全区12个盟市和100个旗县。他虽然不分管工业,但对内蒙古工业非常关心。从钢铁冶炼到机械制造,从毛纺纺纱到成衣出口,从露天煤矿到火力发电等,他几乎走遍内蒙古所有的大中型企业。
  
  1991年,张丁华被选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他用两年多时间,跑了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调查研究中形成了工会工作如何围绕大局、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等工作思路,并亲自撰写专题调查报告,刊登在《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上。
  
  张丁华一向严于律己,清正廉洁。
  
  1963年,张丁华任青海石油勘探局地质研究所书记,上级布置了给职工晋升工资的工作,但晋升面只有40%。为了搞好晋级工作,张丁华秉公办事,主动放弃了这次晋级机会。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恢复全面晋级。
  
  有一年,大港油田盖了4栋8户两层小楼。分房时,张丁华主持召开会议,画了一条线:凡是已经退了的老领导可去住小楼,未退的领导一个也不住。后来,又盖了几栋90平方米的楼房,张丁华主持班子会商定:先由老领导和高级知识分子住,然后才能轮到现职领导住。都住完以后,最后一套房子才轮到张丁华。
  
  张丁华在生活上艰苦朴素,从不讲排场。
  
  1973年,张丁华已是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的政治部副主任。一次外出开会,回来路过济南,夜里12点钟下火车转车。夏天很热,他就在火车站前的水泥地上把包一枕,像民工一样睡了一夜,第二天又赶车走了。
  
  1980年,张丁华任大港油田主管日常生产的副指挥。出去开会,到了杭州,按规定可以住四五块钱一晚的房间。他觉得没必要,“有个睡觉的地方就行了”,便住到一晚上八毛钱的大通铺过道上。一次到上海开会,他也是住在八毛钱一晚的地下室里……
  
  在内蒙古,他给自己约法三章:拒礼不收;请客不去;一切从简。
  
  从1988年到1991年,张丁华在内蒙古3年的春节和元旦,都是和基层群众一起度过的。
  
  1991年底,张丁华调往全国总工会当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主持全总日常工作。
  
  1992年1月8日,内蒙古自治区委领导开欢送会,按张丁华的要求,大家一起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第二天收拾完行装,晚上9时来到呼和浩特火车站候车室,张丁华惊呆了,因为前来为他送行的人挤满大厅和走廊,其中不乏老干部、老工人。面对此情此景,张丁华流着热泪和他们一一握手。
  
  远离桑梓时刻心系家乡
  
  远离故土的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丁华,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发展。
  
  张丁华先后筹资40余万元,与当地政府一起盖起了“新兴农民工子弟小学”。
  
  他带着秘书,自己掏钱,多次到新华书店挑选购买了5万多元的图书和活动器材,送给学校。还把老家的274平方米宅基地,委托给这所小学作为“劳动实践基地”,长期使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每年都悄悄地回到家乡,带着自己的亲戚植树造林,几年来共栽种400多株松柏、银杏及700多株冬青,目前已形成一个小树林。
  
  今年5月初的一天,在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召公台上,张丁华饶有兴致地种下一棵雪松,并表示,三门峡的城市变化得益于植树造林和宜居城市建设,希望各界群众响应号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继续植树播绿、造福人民……
  
  张丁华,尽管从豫西走出去几十年了,从一个石油工人,一步步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正部级干部,但他热爱家乡的心依然天地可鉴。
  
  他无愧家乡,无愧人生,为国家石油事业和党的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家乡三门峡,为他而自豪!
  
  

分享到: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