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二版 -> 内容
关于三门峡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的报告(摘要)
2013/3/13 23:38:0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的重大机遇,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坚持求转、求进、求实,初步走出一条以“四大一高”引领经济转型、“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社会呈现出转型发展有效、持续发展有力、协调发展有支撑的较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148.8亿元,增长12.1%,高出计划0.1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8.6亿元,增长19.1%,高出计划6.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7.7亿元,增长23.3%,高出计划2.3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5.5亿元,增长23.6%,高出计划1.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73.2亿元,增长15.8%。人口自然增长率4.2%。。

  (一)“四大一高”战略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全市221个“四大一高”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75亿元,高出计划43个百分点。海关大楼落成,申报开关工作已基本就绪。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顺利通过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资质认证、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证“三合一”质量认证评审。三门峡国家果品与果蔬汁检测重点实验室获批。2012年,我市外贸出口完成1.94亿美元,增长20%。三淅高速灵宝至卢氏段、郑卢高速卢氏至洛宁段两条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三灵快速通道除特大桥外已具备通车条件。首届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成功举办,实现现场销售额3亿余元,拉动住宿、餐饮、旅游、物流、运输等相关产业实现收入18亿元以上。我市被确定为中国特博会的永久举办地。三门峡商务中心区和湖滨区、陕县、渑池县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获省批复,义马市、灵宝市、卢氏县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已通过初审,我市的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的规划建设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2012年,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50.1亿元,同比增长28.2%。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增长107%,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3.4个百分点。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3.9%。

  (二)产业集聚区带动作用增强,工业运行稳中向好

  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388.6亿元,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90.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5%。三门峡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全省“十强”产业集聚区,义马市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十先”产业集聚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74.8亿元,增长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26.6亿元,增长13.6%。

  (三)“三化”协调态势良好,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58个亿元以上工业升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32亿元,高出计划9个百分点。新能源工业异军突起,已建成风电场4个,光伏发电实现零突破。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稳步实施,完成投资7.57亿元。三门峡新区建设总体方案通过省委、省政府审批,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启动。63个新型农村社区新建住宅1.19万套,建成9282套。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7.6%,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全市230万亩水果总产20.1亿公斤,烟叶收购77.2万担,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8.25万吨、5万吨和4.1万吨;“函谷红”茶被评为全省红茶“四大名枞”之一。全市万元GDP能耗下降7%左右,超省定目标3.3个百分点。

  (四)载体项目不断丰富,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

  商务中心区成功签约落地商务、金融、高档住宅等项目30个,总投资30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20亿元。三门峡商业银行成功改制为三门峡银行;我市开展的崤函微贷“扫街”做法先后受到国家、省领导高度肯定。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825.07亿元,比年初增加137.3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467.35亿元,比年初增加86.17亿元。

  (五)开放合作成效明显,发展后劲更加强劲

  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活动,共签订合作项目协议177个,签约金额1346.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47亿美元,增长18.2%;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20亿元,增长36%。通过与运城、临汾、渭南三市的联合争取,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顺利获批,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三门峡市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积极推进央企合作,中金集团黄金产业园、大唐三期等12个央企合作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2012年,在经济转型、教育、政法、农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民生等方面共有222个项目争取到国家、省无偿支持资金12.1亿元。

  (六)保障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

  十项民生工程年度目标全部完成。2012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1万套,建成8789套,1822户困难群众拿到廉租房钥匙。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社会保险覆盖城乡,全市参保人数251万人(次),支付各项社保资金18.3亿元。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助比上年提高43元,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助提高12元,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96亿元。2012年教育事业年度预算支出达财政支出的19%。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让利群众药费1263.2万元。市中心血站综合楼建成投用,县医院倍增计划和全市1343个行政村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端化工业比重还不够高,部分企业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第三产业发展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三化”协调发展的任务繁重,信息化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够强。三是持续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社会管理创新还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等。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

  201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3%,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2%;出口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左右。全市各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5%,完成税收增长15%,转移农村人口2万人。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着力推进“四大一高”战略,加快转型发展

  以完善海关监管堆场、检验检疫查验场和配送仓库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推动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不断完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配套服务功能,早日将其打造成集监督、检验、检测、科研、仲裁和标准制定为一体的“金字招牌”。抓住《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支持三门峡改造提升地区交通枢纽的重大机遇,做好区域交通枢纽规划编制工作,争取纳入全省首批政策性资金支持范围。以举办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为龙头,以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着力推动喜天下商贸物流城、万邦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建设。继续抓好黄河丹峡等龙头景区建设,支持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和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加快联合创建5A级景区步伐,加大玉皇山国家森林公园、熊耳山景区、高阳山商务度假区等开发力度,努力打造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城市、黄河旅游核心城市和河南省旅游经济强市。支持重点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开展专项技术攻关。

  (二)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深化投资拉动

  一是统筹安排好“四大一高”重点项目。初步安排市重点项目300个左右,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年计划完成投资50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重点项目进度。确保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强化新项目谋划。年内新谋划工业前期项目150个以上,确保50个项目当年完成前期工作。持续推进产业集聚区提质增效。2013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完成530亿元,增长35%。力争每个集聚区新引进两个以上行业龙头企业或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三)着力推进“三化协调”,实现统筹发展

  坚持信息化引领,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一是努力提高工业信息化水平。支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关键业务环节信息化,提高工业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二是加快推进“一高两化”,打造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三是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鼓励企业以各种形式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重点院校展开合作,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改进工艺,提升质量,开发高技术产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完善中心城区“两大”组团功能。二是加快“三小”组团建设。三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市新型农村社区新开工建设住宅1万套以上。四是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夯实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二是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四)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扩大三产比重

  加快义马市、灵宝市、卢氏县特色商业区规划的申报工作,确保2013年上半年通过批复。加大商贸业招商力度,今年争取引进落地项目10个,在建重大项目达到30个,商务中心区和6个特色商业区力争完成投资100亿元。依托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实施一批有特色的物流园区。加快推进三门峡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做好重点景区创A工作。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三门峡银行到市外发展金融业务,支持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充分挖掘、合理利用三门峡文博城的商业功能,抓住中国特色商品博览交易会这个龙头活动,带动会展业快速发展。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构建具有豫西特色的文化产业长廊。

  (五)着力推进招商合作,提升开放水平

  全年力争签约招商引资项目合同金额1000亿元以上。一是着力推进产业集群招商。二是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招商。三是深入推进央企合作。推动已签约央企合作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和项目建设,做好跟踪服务。加快推进中金集团黄金产业园、大唐火电三期、华能渑池热电等重大合作项目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一是鼓励重点承接产业转移地区在我市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二是深入推进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六)着力加强运行保障,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强化煤电油气运的运行调节。认真研究利用《中原经济区规划》有关支持政策,下力气解决好省、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运行中的困难,争取在煤电铝一体化发展上有所突破。加强对重点项目建设后期的协调服务,重点抓好2012年下半年已建成和2013年上半年将建成的100余个生产型项目尽快投产达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因素。完善价格调控政策,巩固调控成果,努力实现价格调控目标。

  (七)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认真把握中央资金投资方向,积极谋划储备项目,争取中央投资支持。加强银企对接和协调服务,采取土地抵押、银行担保、财政保底付息等手段,吸引保险资金投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稳妥开展人地挂钩试点,探索实行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流转;鼓励企业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改扩建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导企业依法转让或出租闲置厂房,探索建立企业用地退出机制。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继续实施好“十项民生工程”,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201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积极推进陕县、灵宝中央投资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强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加快市殡仪馆迁建、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等项目建设。新开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600套。加快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公建民营”幼儿园发展,加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改造,继续抓好市职教园区项目建设、卢氏县边远艰苦地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工作。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全市农村急救体系、重大疾病防治体系、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项目建设。

 

分享到:
作者: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会林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