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时政要闻 -> 内容
关于三门峡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的报告(摘要)
2014/2/26 23:43:14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帮助下,全市上下抢抓全省“三大国家战略”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围绕我市 “三大战略定位”,坚持以“四大一高”引领经济转型,持续推进“一高两化”,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全市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初步测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05亿元,增长9.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8亿元,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1亿元,增长2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84亿元,增长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1亿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4%,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超额完成省定目标。

    (一)推进“四大一高”战略,领跑转型发展道路。三门峡海关投入运行,三门峡海关监管查验场建成,国家铝质检中心通过“三合一”认证和国家质检总局综合评审,国家果品与果蔬汁检测重点实验室落户三门峡。全年完成大交通投资70亿元,三淅高速灵宝至卢氏段、郑卢高速洛宁至卢氏段、三灵快速通道建成通车,蒙西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义乌国际商贸城等商贸项目开业,成功举办第二届特博会,签订贸易购销合同79亿元,现场销售额突破4亿元,参观购物人数超30万人次,拉动相关产业实现收入21亿元。成功举办了第八届中博会(三门峡分会场)和第十九届黄河旅游节暨投洽会,黄河丹峡、汉山风景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全年旅游总收入176.5亿元,增长17.6%;接待海内外游客2054万人次,增长16.9%。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81.9亿元,完成增加值55.4亿元,分别增长25.6%、23.7%;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新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二)狠抓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建设,投资拉动效益显著。307个市级“四大一高”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22.5亿元,完成投资数创历年新高;义煤综能公司1000万方煤制气及综合利用一期等132个项目建成投用。全市7个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工业投资428.8亿元,增长35.4%;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可达4个;4个污水处理厂建成,路网覆盖率大幅提升;三门峡产业集聚区跨入省级高新区行列,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被评为全省“十强”。发改系统全年争取已到位中央、省政策性项目支持资金13.22亿元,争取上级支持项目个数和资金额实现双突破。

    (三)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共实施亿元以上工业转型升级项目82个,完成投资160亿元;汽车制造业、煤化工产业增加值均增长25%,工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全年粮食总产6.2亿公斤,果品总产20.8亿公斤;烟叶栽植26.7万亩,收购70万担,食用菌出口突破1亿元大关,缘份果业等6个产业化集群进入省名单,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通过国家验收,新解决17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节会经济的带动下,推进商贸、物流等各行业全面发展,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积极开展各类招商活动,签约项目153个,签约金额1003亿元;进出口总额完成2.9亿美元,增长26.7%;实际利用外资8.7亿美元,增长16.3%;实际到位省外资金260.7亿元,增长22.9%;与中金集团等央企达成合作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与工农中建等16家金融机构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中原证券黄河金三角示范区分公司挂牌成立,广发银行三门峡分行开业。新增节能能力4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

    (四)加快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进度,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6%,高于全省4.3个百分点。在全省地级市中首家完成“两区”发展规划的编制批复工作,三门峡商务中心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商务中心区示范区。商务中心区全年完成投资84亿元,6个特色商业区全年完成投资43亿元。

    (五)强化协调运作,谋划实施了一批重大事项。与黄河金三角其他三市共同编制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完善了黄金、铝工业、煤化工、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五个千亿元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推动三门峡列入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之一,使我市转型发展进入国家“时间表”;积极争取三门峡市区在《河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由省级重点开发区域上升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争取蒙西铁路建设晋豫指挥部正式落户三门峡。

    (六)加强调控调节,经济增长形势不断稳固。通过加强产销对接、支持企业降本增效、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等措施,帮助煤炭、黄金等骨干企业恢复了部分闲置产能。开辟了电煤运输绿色通道,争取省加大我市电煤火运力度,年底基本实现了煤炭企业产销平衡。启动15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市郊蔬菜大棚建设等,完成对市区9家平价商店(专营区、销售点)的考核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经济制裁共计488万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为2.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0.2%,省、市十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实施“崤函创业扶持行动”,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3亿元,带动2.6万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86%,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3%和19%;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8742套,全面完成10个新农村建设任务。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通过省政府考核验收,实验中学改扩建、实验小学迁建项目顺利完成;崤函古道申遗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在全省率先夺得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长安杯”。

    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及重点工作安排

    2014年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5%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5%以上,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9.5%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任务。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安排如下:

    (一)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四大一高”战略,推进经济增量转型

    一是持续完善大通关。完善检验检疫查验场和配送仓库等配套设施;推动与郑州海关、郑州铁路集装箱口岸战略联合,加快综合保税区申报;抢抓郑欧集装箱班列持续密集开通机遇,积极谋划建设陆港物流中心。二是持续推进大交通。确保蒙西铁路项目年初开工建设,抓好连霍高速改扩建、渑垣高速等项目建设,完成省道250线、314线部分路段建设及大中修养护工程,新建、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三是持续繁荣大商贸。以办好第20届黄河旅游节暨投洽会和第3届中国特博会为龙头,大力发展会展经济;以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为载体,积极引进城市综合体等大型商务商贸项目;强力推进天鹅湖环球金融中心等商贸项目建设;在中心城区打造八大品牌专业市场,形成三大专业市场群;落实企业工商登记“先照后证”等改革措施,争取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突破32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等新型创业实体5000家,总数达到5万家以上。四是持续发展大旅游。继续做好天鹅湖湿地公园和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联创5A级景区工作,完善燕子山、黄河丹峡等景区功能,抓好黄河公园二期和天鹅湖湿地公园三期项目,规划建设特色旅游商业街区和大型旅游综合体;加大温泉资源开发力度,完善休闲度假旅游线路。五是持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抓好丙尔金、速达纯电动汽车、河南能化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强工程实验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实现我市国家级研发平台“零”的突破。

    (二)持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持续发展五大千亿元产业集群,重点抓好中金黄金产业园、同人铝业铝合金铸件及深加工等9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抓好骏通专用车、中原黄金机械加工等项目,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特种专用车等产业链终端、高端产品;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着力抓好义煤综能年产20万吨甲醇蛋白一期6万吨等龙头项目建设;推进高新产业规模化,重点抓好速达公司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孟成生物年产2000吨色氨酸等项目,积极参与全省打造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电子信息、高档铜箔、酶制剂、医药等产品。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物流业方面,重点抓好大一物流园等物流项目建设,加快保税物流园区建设及功能提升;养老、健康服务业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加大老年公寓、保健院所等项目建设;电子商务方面,扶持大型商超、连锁店等实体企业建立网店,支持三门峡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培育一批家庭网店;金融业方面,引进股份制银行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会展业方面,充分利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等会展平台,办好特博会等龙头活动,加快培育我市会展品牌;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加大中小户型供应,大力发展商业地产和楼宇经济。三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粮食产量保持在5亿公斤以上,果品总产20亿公斤,优质烟叶种植面积达到27万亩,蔬菜、中药材种植面积均达到30万亩,食用菌总规模达到1.5亿袋,出口干品100万公斤;重点打造2~3个示范性农业产业化集群,进入下一批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名单;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以上;年内新发展家庭农场90家,运转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达到850家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达到120家以上;实现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再解决10万到2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

    (三)积极推动三项重点工作,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

    一是继续抓好重点项目建设,2014年,初步安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280个左右,总投资2000亿元以上,年计划完成投资550亿元以上。确保灵宝华鑫1万吨电解铜箔技术改造等144个项目按计划开工建设,抓好中金集团黄金冶炼厂整体搬迁改造等139个续建项目服务保障。要盯紧2014年中央投资方向、投资重点,全力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落实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重点在交通、能源等方面筛选一批重大项目向社会推介。二是持续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600亿元,占全市投资比例达到4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0亿元,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40%。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承接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力度,强化人才保障,完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建立集约、绿色、环保、循环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三是继续加强运行调控调节。推动困难企业转型升级,完善煤电油运联调联动工作机制,继续做好电力运行调节,建立市政府控股的三门峡市中小企业担保股份公司,设立1000万元小微企业风险补偿基金,积极推进大用户直供电试点。加强价格调控监管,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继续动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城市郊区蔬菜基地和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

    (四)持续挖掘发展潜力,把握创新突破的三大关键

    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2014年,全市城镇化率较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总投资达110亿元,新建成或完成改造区域面积1.8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达到73亿元,带动就业10万人。实施中心城区带动战略,加快推进“两大”融合,稳步推进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谋划实施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3月底前编制完成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快转移人口市民化,探索建立以居住证为纽带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继续实施“崤函创业扶持行动”,争取每个产业集聚区每年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二是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全年签约项目金额1000亿元以上。以我市两大重要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举办、参加各项招商和项目推介活动,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出口基地建设,扩大优势产品出口,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软环境。三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认真落实资源型产品价格改革,深化探索农村改革,主动推进区域联动机制改革。

    (五)坚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生态宜居建设

    一是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201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积极推进中央投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抓好社会养老项目、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在中心城区更新400辆出租车,新增4条公交线路,新建3座垃圾中转站,在人流密集区规划建设一批公厕,完成市殡仪馆迁建工程;推动市中心医院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和影像中心尽快开工建设,支持黄河医院、三门峡市中医院等3家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发展本科院校,加快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二期攻坚,加快三门峡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建设进度;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大虢国墓地、庙底沟文化遗址等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二是加强生态和环境保护。持续推进“碧水蓝天工程”,开展PM2.5监测;完善重点企业的脱硫、脱硝设施,继续深化断面水质达标行动,开展南涧河水污染专项治理。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节能环保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完成省下达我市的万元GDP能耗下降任务;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加强天鹅湖湿地生态建设,做好丹江口库区水源地保护工作,确保新增造林面积28.8万亩,森林抚育和改造21.1万亩以上,完成经济林15万亩以上。

 

分享到:
作者: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刘会林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