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说三门峡 -> 内容
中流砥柱
2014/12/15 10:43:14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金光


  
  屹立在黄河水中的砥柱石(金光先生摄)
  
  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说:“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流砥柱”一词,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用白话文翻译就是:“我(古冶子)曾经随国君(齐景公)一起渡河,巨龟咬住马车左辕的马匹,将它拖入水中。”“中流砥柱”有两种释义:其一,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其二,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到支柱的作用。
  
  中流砥柱本是黄河上的一块小礁石,因为千百年来屹立于河中,任凭浊浪扑打却巍然不动,其精神被后人广泛借用于文章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中流砥柱位于黄河三门峡大坝下方100多米的水中。旧时候,黄河上的艄公又叫它“朝我来”。冬天水浅的时候,它露出水面两丈多;洪水季节,它只露出一个尖顶,看上去好像马上就要被洪水吞没,惊险万分却始终巍然屹立。
  
  相传,砥柱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镇河石柱。又说是一位黄河老艄公的化身。很久以前,一位老艄公率领几条货船驶往下游,船行到神门河口,突然天气骤变,狂风不止,大雨倾盆。刹那间,峡谷里白浪滔天,雾气腾腾,看不清水势,辨不明方向。老艄公驾船穿越神门,眼看小船就要被风浪推向岩石。老艄公大喝一声:"掌好舵,朝我来"。他纵身跳进了波涛之中。船工们还弄不清是怎么回事,就听到前面有人高呼"朝我来,朝我来",原来是老艄公站在激流当中为船导航。船工们驶到跟前正要拉他上船,一个浪头将船推向下游,离开险地。船工们在下游将船拴好,返回去找老艄公,见他已经变成了一座石岛。
  
  千百年来,中流砥柱虽然历经浊浪凶涛的强烈冲刷,使它遍体鳞伤,但却无法将其摧毁。旧时代,在黄河三门峡行船的人,每遇惊险,首先就想着赶快把船划到砥柱石后,让它阻挡危急,凡是躲在砥柱石后的船只都会安然无恙。同时,它还起到了航标的作用。因此,古往今来,砥柱石一直是黄河运输上供过往船只避险的救命岛,受到文人墨客及皇帝们的尊敬和称赞。公元638年,唐太宗李世民来到这里,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命大臣魏征刻写于砥柱石的背面。魏征为此专门写了篇《砥柱铭》,将李世民的诗句连同时代背景容纳进去。后来,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将其书写了下来,被流传。2010年6月3日晚,此书法以4.38亿元的天价拍卖,受到社会关注。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也为它写过一首长诗,其中有“孤峰浮水面,一柱钉波心。顶住三门险,根连九曲深。柱天形突兀,逐浪素浮沉”等佳句。
  
  1957年,国家为了治理黄河,决定在三门峡修建“万里黄河第一坝”。据说,选修坝址的首要位置便在砥柱石处,这意味着建坝之前就得先炸掉砥柱石。周恩来总理看了方案后,提出将砥柱石保存下来,将坝址向上游移100多米。这样,砥柱石就与巍峨壮观的三门峡大坝一起,形成了今日的独特景观。
  
  如今的砥柱石因大坝截水的作用,不再有狂风猛浪日日扑打了,它静静地躺在河中,目视着安澜平缓的河水,像一位累了的汉子,无声地蹲在那儿休息。
  
  因为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象征,凡到三门峡大坝游览参观的人,都要到坝底观看一下砥柱石,还要站在它的身旁拍照留念。当水电站不发电时,砥柱石脚下就没有水了,于是人们纷纷进入干涸的河道,从砥柱石的伤痕上爬上去,拍一张“英雄照”,看上去很“伟大”。更有当代文人,到此一游之后,触发许多感触,写出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散文和诗作。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