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近现代 -> 内容
崤函人物/李麟彩 范志赤 祖田工 张羽 卫志泉 李根红 王炳离 李志茹 于克法 史平
2013/7/18 16:56:17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近现代部分(71-80)
李麟彩
  李麟彩(1920.4~1946.11) ,出生于灵宝县纪家庄一个农家。1935年到县立乡村师范上学,期间,接受中共地下党员张俊杰等人教育,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即回村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40年元宵之夜离家出走,与王新吾(仁著)同到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3月到皖北涡阳,加入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六支队。李麟彩搞侦察,王新吾分到军医处。1941年皖南事变后,六支队转入淮北,编为新四军第四师。9月,李麟彩受淮北区党委书记吴芝圃派遣,到涡阳区开辟工作,任区委组织部长。由于斗争形势尖锐复杂,李麟彩先被派到邳南,后调任铜山中心区委书记兼铜山县长和县委书记。抗战末期,铜山县委改为铜睢县委,麟彩仍为县委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内战爆发,国民军队向解放区发动了攻势,李麟彩等带领地方武装与敌周旋,配合解放军作战。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铜睢地区,李麟彩率部游击作战。11月间,淮北地区形势恶化,在一次战斗中,李麟彩的地方武装被包围,战斗激烈,伤亡惨重。最后,只剩下李麟彩、任慎修和刘永章三个人。为了缩小目标,他们在洪泽湖边丢弃了战马,分散步行。拂晓到达睢宁的高河庄。他们分别藏在村边的几个麦秸垛中,等到天黑时再撤退。天亮时,麟彩因伤风咳嗽,被人发现。保长高宝忠带人来搜。李麟彩为了掩护战友,昂然走出,高喊只有他一个人。被俘后,国民党三区区长杜达春对他施加酷刑逼供,麟彩威武不屈。11月24日,在凌城郊外被活埋,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年仅26岁。两年后,睢宁和凌城等地解放。睢宁县委书记刘永章多次到凌城附近寻找麟彩遗骨。因乱坟变迁,无法辨认,夙愿未果。杀害烈士的高宝忠和杜达春,都受到了正义的惩罚。
                                                                                            (亢 凡)
范志赤
  范志赤,原名樊芝池,1920年9月生于灵宝县大王乡北朝村。1938年3月在灵宝师范求学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由灵宝地下党县委书记张俊杰介绍,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转赴延安。7月起,在陕北公学与华北联大学习。翌年底,到敌后晋察冀边区八路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的贺龙部120师任参谋。1940年元月到晋绥军区司令部任参谋。1943年3月,调任120师特务团代理连长,8月任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司令部参谋。抗战胜利后,到晋绥参加解放战争。1946年7月调晋北野战军司令部任作战股长。1948年元月调西北野战军9师任作战科长。翌年,在该师27团任参谋长兼副团长。
  1952年底,调一军任作战处长,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调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任科长,授中校军衔。1958年回国,到国防科委某基地任副参谋长,参加多次核试验组织指挥工作。1960年晋上校军衔,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和抗日战争荣誉勋章。1978年到二炮某基地任军职参谋长。1983年离休后,住洛阳市。
                                                                                             (亢 凡)
祖田工
  祖田工(1920~1961) ,原名虎杰,灵宝县北坡头乡稠桑村人。1929年在本县上小学,1935年到陕县中学求学。1938年2月在河南确山县参加新四军,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8月至翌年5月在延安抗大学习。毕业后到三五九旅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后任《战声报》主编。1941年1月到陕北绥德任《抗战报》编辑主任。1942年8月任延安《解放日报》评论部秘书。1949年1月任北平市门头沟区区委书记。5月到北平市总工会,先后任文教部副部长、部长和总工会秘书长。1956年10月任北京市总工会副主席。在此期间,曾赴苏联学习工会工作。
  祖田工在从事新闻、工会工作中,特别注意学习理论,爱好读书,善于思考,勤于写作。经常下厂到工人中了解情况,研究实际问题,积累可靠资料。在京工作期间,除完成上级交办的一些重要报告资料外,还为《工人日报》撰写了许多评论和其它文章。编写出版了《工会是共产主义学校》和《反对平均主义》等小册子。
  祖田工一生致力于党的新闻工作、宣传教育工作和工会工作。经过战争和艰苦生活,由于平时对工作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严,四十年代在冀中工作时,就因劳累过度,身患肝炎,几乎死去。建国后,工作任务繁重,病魔缠身,但还是加班熬夜,不肯休息,在最紧张的日子里,每天晚上3时听完当天工作汇报才回家。终于累倒,一病不起。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彭真及市长刘仁亲自组织医生会诊,但终因肝病到晚期,抢救无效,于1961年1月19日去世。人们称赞他是一位只知为党工作,不知照顾自己,毫不惜力的好党员。
                                                                                            (赵赞慈)
张 羽
  张羽(1921~2004) ,字甲,名冠一,曾用名张振寰,灵宝市尹庄镇尹庄村人。1938年2月,张羽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赴中共中央长江局党训班受训后回伏牛山地区参加建党工作,任中共灵宝县尹庄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1939年担任中共卢氏县委委员。1946年5月,被国民党灵宝县党部以“煽动农民暴动”罪而追捕。后辗转赴沪,参加上海学运和工运,曾任上海青年中学教师,苏州振华女中教师,继续启发、引导学生投身参加革命,并在报刊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上海解放后,历任华东青年报、华东青年出版社文艺组组长。1953年调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3年被评为编审,1989年离休,2004年病逝。
  张羽自1937年在郑州《挺进》旬刊发表处女诗歌《同胞们,冲》开始,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小说、杂文、评论、通讯、报告文学等。主要代表作有:长篇文学传记《恽代英传》、中篇文学传记《王孝和》(被译成蒙、维、朝等少数民族文字)、反映革命老区英雄母亲的报告文学集《碧血红华》、中国人民参加苏联十月革命事迹的《阿穆尔风雪》、反映解放后上海人民肃反斗争事迹的《摇面工锄奸记》等单行本及长诗《奴录之歌》、通讯《豫西地下火》、传记文学《永鳏痴郎的爱情》、《爱与死的搏斗》、《萧也牧之死》、《曾家岩的婚礼》、《我与<红岩>》、《高山与小溪》、《中国老年》等。张羽从事写作、编辑工作数十年,参加创办了颇有影响的传记文学丛刊《红旗飘飘》,整理出版了《王若飞在狱中》,审读长篇小说《红旗谱》、《青春之歌》,担任长篇小说《红岩》初版和《在烈火中永生》责任编辑。编辑出版了其它书籍100多部,较有影响的有《风雷》、《不能走那条路》、《最后的报告》、《万古青春》、《黄金海岸》、《中国新诗选》、《青年文学创作选集》、《青年英雄的故事》、《茹尔宾一家》、长诗《卓娅》等。曾应聘担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革命烈士传》编委会委员,主编第三、七集;担任辽宁少儿出版社《岁月》丛书(获冰心文学奖)编委,主编《歌乐山作证》。张羽的生平事迹已收入《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中国文艺传集》、《共和国奠基人名典》、《编辑记者一百人》、《无名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出版人名辞典》、《中华人物辞海》等。
                                                                                           (亢 凡)
卫志泉
  卫志泉(1921~2006) ,又名卫周巷,陕县西张村镇陈村人,1947年参加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侦察排长、区队长、连长等职,是全国战斗英雄。1954年转业到安徽省潜山县科学技术局任局长,1983年离休,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县团级待遇。
  从1947年起,卫志泉在解放豫西的历次战斗中,机智勇敢,胆大心细,多次立功受奖。1948年秋在剿匪战斗中,卫志泉奉命侦察敌情。他身着便衣,腰藏两支短枪,深入乡间了解匪首隐藏之地。一天黄昏,他根据侦察的线索,带2名民兵到张村乡石原村的山坡上隐蔽,发现山上石洞内有暗藏的敌人。卫志泉当即跃身冲进洞内,用手枪顶住1个敌人的胸膛,在政策攻心下,很快审问出陕县两个土匪头子,国民党陕县清剿队的正、副大队长准备于当日夜间从交口车站搭车逃往西安,天黑回石原村取行李。随即,他押上这个土匪带路到石原村土匪头子的藏身地点,机智地叫开房门,卫志泉手握双枪冲进屋内,厉声道:“交枪不杀”。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敌人晕头转向,土匪头子任高峰从炕上跳下刚举手枪,被卫志泉“砰”地一枪击中手腕,手枪落地。其他两个土匪见状软瘫在地上。卫志泉将他们背绑,3个土匪尽被活捉。
  此后卫志泉又先后活捉了敌青年救国军某团团长张笃义,国民党陕州专署保安团副团长牛学仁,陕县保安团山区大队队长马成堂,陕县河防中队队长牛普让,豫西著名匪首李子奎等地方匪首多人。特别是1949年秋捉拿陕县河防中队长牛普让时,由于牛普让是卫志泉的姨表兄,其姨母到卫家给卫志泉跪下求情,恳求卫志泉网开一面,放表兄一条生路。卫志泉当即斩钉截铁地说:“土匪是人民的敌人,现在他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向人民政府投案自首。否则,我就要将他押送到剿匪指挥部去。”卫志泉的母亲也叫儿子看在亲姨的份上,不要到政府报告。卫志泉坚定地说:“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剿匪排长。我只认土匪是敌人,不认他是亲戚。”说罢,毅然将其表兄牛普让绑住,押往剿匪指挥部。卫志泉大义灭亲的事迹,受到剿匪指挥部的表扬,并登在当时的《豫西报》(豫西区党委机关报)报上。
  从1947年到1950年,卫志泉先后参加大小战斗200多次,击毙敌人56名,俘虏62人,缴获步枪94支,手枪15支,子弹1000余发。其中活捉匪首18人。对于卫志泉的英雄行为和突出战绩,中共中央中南局军政委员会,河南省军区,陕州军分区先后于1948年1月,1949年2月、12月,1950年1月四次为卫志泉荣记大功。1950年8月,卫志泉光荣出席了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召开的英模大会,会上,发给卫志泉“立功证明书”. 1950年9月25日至10月2日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会上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接见,并合影留念。10月1日,应邀参加了国庆一周年观礼。1951年2月,出席河南省劳模大会,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2006年1月去逝。
                                                                                            (刘全生)
李根红
  李根红(1921~2004) ,原名李景元,笔名塞风,现代诗人,作家。灵宝市大王镇沙坡村人。1940年8月,李根红同杨朗樵、雷行共赴延安,到陕北公学学习。1941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先后编辑《崤函日报》、《行都日报》、《中国时报》等文学副刊。1946年在武汉《大刚报》任编辑时,经邵荃麟介绍进入胶东革命根据地,任前线记者,并编辑《胶东文艺》. 1948年济南解放,担任山东省《山东青年报》编辑主任。继而筹备编辑《山东文艺》. 1951年任河南省文联常委,创作、组联部副部长,后任山东省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泉城》副主编。抗战初期以笔名塞风发表诗歌,1943年参加春草诗社,1945年出版长诗集《天外,还有天》、《北方的歌》、《黄水谣百首》. 50年代初出版小说集《人民的声音》、儿童文学集《一个车夫的孩子》和《文化小姑娘》. 1952年出版小说集《共同上升》、《新媳妇收麦》和《种子》。晚年以写诗为主,先后在全国报刊发表诗歌600余首,已结集出版的作品有《弯路上的小花》、《塞风诗精选》、《弹唱人生》、散文集《痕》等,曾多次获奖。其《弓》的诗句:“面对东北角,早已义愤填膺,我拉圆大地的弓。" 《赠诗神》的诗句:“黄河、长洒,我两行混浊的眼泪。”被誉为“绝句”,广泛传唱。1996年,李根红的120首诗歌原稿被收入中国现代文学馆手稿库。2004年5月,李根红在济南病逝。
                                                                                            (亢 凡)
王炳离
  王炳离,1921年出生于阌乡县阳平乡灵湖村(今属灵宝市). 6岁上学,1935年7月毕业于阌乡县立一小,1939年毕业于河南省立陕州九中,1942年7月毕业于省立洛阳中学高中部。1946年7月于陕西武功张家岗国立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毕业,由学校介绍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修防处,参加黄河回归故道的复堤工程。1948年9月,济南解放,参加革命工作,任华东交通专科学校土木系力学教员。建国后,调交通系统。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交通厅公路局第一测设队技术队长、工程师、基建组工程小组副组长、基建处主任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1979年2月调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任第一任技术副院长,主持设计济南黄河公路大桥。这座主跨220米的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宏伟美观,经济实用,跨径长度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九位。因此荣获1981年国家70年代优秀设计奖,1982年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79年6月至1985年10月为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委员会主任委员。1981年6月至1989年4月为山东公路学会首届副理事长和桥梁委员会主任委员。1981年11月当选为山东土木工程学会第一届常务理事,桥梁及结构委员会主任,1983年9月任设计院顾问,1988年7月离休。王炳离在桥梁建筑和设计的理论研究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及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发表论文多篇。事迹载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齐鲁科技精英》一书,北京《人物》杂志1990年第六期也有专文称誉。
                                                                                           (亢 凡)
李志茹
  李志茹(1921~2004) ,女,陕西省周玉县大堆村人,1929年父亲饿死,她和母亲、弟弟三人靠乞讨维生。1932年母亲又饿死,她被人贩子辗转卖给大营村蔡清江家当仆女12年,受尽苦难。新中国成立后,参加农会,任农协委员及陕县第二区妇女代表。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中共大营支部委员会委员兼妇联主任。1959年后任中共大营大队总支副书记兼大队妇代会主任。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志茹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土改、反霸运动,带领广大妇女闹翻身,求解放。带头走农业合作化道路,领导全村妇女参加棉田管理,学习新技术,兴修水利,改造自然,为夺取农业丰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真正撑起了“半边天”。为解除妇女们的后顾之忧,克服困难,想方设法办托儿所、幼儿园,推行男女“同工同酬”,调动广大妇女的劳动积极性。经常深入农户,苦口婆心解决家庭纠纷,为困难家庭送粮送教,被村民誉为“群众的贴心人”. 
  1954年,李志茹出席河南省妇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8年11月,参加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妇女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彰。1959年,当选为河南省劳动模范,在郑州参加会议期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和奖励。(杜丙铎 刘安璋)


于克法
  于克法,1922年生,原名健全,祖籍洛阳市,幼时随父迁居阌乡县(阌灵合并后,现属灵宝市). 1937年6月中旬,在阌乡县第一完全小学毕业后,与樊志英随老师任仰文(即任晨)到太原,考入山西军政训练班。8月1日,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总队3大队10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7队指导员。1945年,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特派员。1948年春,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四纵队10旅28团副政委。1949年春,任二野四兵团十三军保卫部部长。1956年春,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62年任铁道兵政治部干部部长。1974年任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副政委。1981年任总政军事检察院检察长。1987年离休。
                                                                                            (马培芝)
史 平
  史平(1922.2~2003.2) ,女,曾用名芮金叶,出生于渑池县杨村一个地主家庭,父亲芮之杰曾任河南省民政厅科员,其舅父张钫是国民党元老,史平从小受进步思想影响。1928年秋到1934年夏,史平先后在开封第一小学、第五小学读书。小学时代,史平曾参加河南省运动会,并获过奖。1935年12月10日,在河南省立洛阳女中上学期间,受教员吴芝圃(共产党员)等影响,为响应“一二·九”学生运动,参加了游行示威,担任喊口号工作。和进步学生一起在大雾中卧轨,自己的脚冻坏。最后,学生行动迫使当局同意派代表到南京请愿。
  1938年,史平参加了洛阳的八路军随营学校,编班活动半个月。9月,经中共豫西特委王文长介绍,史平和进步学生10余人一起从洛阳出发,先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后经洛川到达延安。1938年10月,史平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女生班学习,同月在抗大四大队六队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入延安中央党校、女子大学(第一班)学习。在延安党校改名史平。1940年4月,任延安安塞第一保育院保育员,期间参加了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运动结束后,任保育院保教科长。
  1943年8月,史平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摄影师的钱江结婚。1946年2月,被派遣到国民党统治区的四川、南京、香港、上海等地,为发展进步电影事业工作。1947年,在香港和“左联”的冯乃超取得了联系。1949年2月,经广州、武汉,至1949年5月回到解放区北京,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自1949年6月开始,任东北电影制片厂人事科长、干部科科长。1951年3月,调上海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劳保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人事处副处长、党总支副书记。1956年9月,调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制片主任、厂办公室主任、电影学校副校长、工会主席、编导室党支部书记。1979年11月任副厂长。1984年8月离休。
  史平在工作中积极热情,处理事情果断。史平是中国革命电影事业的开创者之一。在担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期间,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离休后仍担任党小组长,继续为党工作。2003年2月,因病在北京去逝。
                                                                                           (杜建成)

分享到: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