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近现代 -> 内容
崤函人物/赵国华 杨天德 申占鳌 张瑞亭 王天保 侯敏泽 马全忠 周悦发 刘林固 张同昌
2013/7/18 16:58:39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近现代部分(81-90)
赵国华

  赵国华,又名赵印方、赵达奎,1923年2月11日出生,河南省陕县大营镇赵庄村人,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加入新四军,历任新四军四师师部机要员、政治指导员。1946年起历任豫皖苏区第三军分区、第六军分区司令部机要员、机要股长,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司令部机要处副科长、西南军分区机要学校大队长、教育科长,中央军委空军十二航校机要科长、理训处政委、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学校训练部副部长、政治部主任、空军十三航校政委等职。
  1938年6月,赵国华在陕县岳庙小学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 10月入党后,被组织任命为中共陕县二区(即大营区,时设在张汴岳庙小学)区委委员,并逐渐成为陕县党组织的骨干之一。但是,也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对他的注意。为保护党的骨干力量,1940年初,经中共豫西省委安排,赵国华被调往豫皖苏区,先进入抗大四分校学习,1941年分配到新四军彭雪枫部做机要工作。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掀起了反共高潮,国民党军汤恩伯部几十万大军围困、进攻豫皖苏区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顽斗争,赵国华的机要工作很忙。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敌人打击的重点也转向搜寻、破坏我军的电台,因此,机要工作常常要突然转移地点,吃不上饭,穿不上棉衣,忍饥挨饿已习以为常,生活条件非常艰苦。1942年冬,又开展了长达33天的反扫荡,既要做好机要译电,又要参加反扫荡战斗。赵国华就在这样的战斗环境中,一直干到抗日战争胜利,其间为部队培训了一批机要员,还荣获旅英模称号。在豫皖苏区的8个军分区中,他任机要股长的第三军分区机要工作名列前茅。
  1949年2月,解放大军准备渡江作战。时任二野机要处副科长的赵国华每天紧张而又谨慎地译制送发每一份作战电报及重要指令,一丝不苟,为渡江战役及时、准确地提供战斗信息和敌方资料,保证了渡江战役的胜利。渡江南下中,他随部队从江西、浙江一直打到云南、贵州,在贵阳进行战争总结时,赵国华的机要科被兵团党委授予“进军榜样”旗。
  1950年以后,赵国华经过历次政治运动考验,被调做空军政治工作,历任空军十二航校、五航校、空军政治学校政治部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等职。空军政治学校是培训飞行大队长、政委级的军事学校,从1963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赵国华把主要精力倾注在培养空军政治工作干部上。
  1967年1月,空军政治学校校党委被造反派夺了权,批判校党委执行了“资反 ”路线 ,阻碍文化大革命。赵国华主动承担责任,因而被批为执行反动路线二号走资派,被罚跪、戴高帽、摸黑脸、扫厕所、挖猪圈等,经过一年的批判斗争和管制改造,学校群众运动出现两派斗争。为了稳定局势,军委和空军决定成立革命筹备小组,指定赵国华任筹备小组组长。1968年5月,校革委会成立,赵国华被任命为革委会主任。同年10月,赵国华被调任空军十三航校政委。该校是空军第一所高级专科学校,驻北京南苑。在赵国华到任不久,空军派林彪死党顾同舟(广州空军参谋长)任校长,将机关中层领导大换班,并于1969年8月和1970年1月,由林彪死党骨干成员江腾蛟、王飞(空军副参谋长兼空军办公室主任)亲带工作组到校,坐阵搞罢官夺权,赵国华的政委(党委书记)完全被架空,1971年2月至9月,吴法宪、江腾蛟等把赵国华作为批斗对象,不断进行批判。“九·一三”事件后,林彪死党的骨干人物被处理,但他们的流毒未能肃清,有人仍在告黑状。给工作造成重重困难。赵国华以高度的警惕和勤奋的工作坚持下来。1981年3月,赵国华被批准离职休养。(刘全生)


杨天德
  杨天德(1925.9~1992.12) ,渑池县城关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41年入安阳高中读书。1943年春,转学入省立洛阳中学学习。1945年夏,高中毕业,在渑池帮助家里干活,后到卢氏师范任数学教员。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回乡被聘为县中学数学教员。1947年考入河南大学历史系。1948年6月解放军解放开封,杨天德随学校南下到国民党统治区的苏州,寄居在一个私立中学内。1949年3月,在苏州参加了中共领导的学联,后入河南大学政治系学习。
  1950年1月,杨天德在河南大学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当年9月毕业留校,先后任河南大学预科七班辅导干事、史地系教师,并在职攻读研究生。1951年1月,参加了河南大学第一批土改工作队,一度到虞城县工作。当年9月,到中国人民大学革命史教研室脱产攻读研究生,不久因病返河大休养。5个月后,在河南大学历史系任助教。1956年任开封师院历史系讲师,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任河南大学中国现代史教研室副主任、开封市历史学会理事。1981年11月,晋职为历史系副教授。1982年6月,任河南大学中国现代史教研室主任兼河南地方党史研究室主任,主要讲授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参编的历史教材、讲义和参考书,主要有:河南省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中国现代史讲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现代史》、《大别山风云录》等。1988年3月晋升为教授,12月离职休养。
  杨天德从小好学喜读书籍,忠厚朴实,为人谨慎,处事稳重,生活检朴,严以律己。对人和蔼,喜欢奖掖后进。在河南大学从事历史系教学科研达30余年,工作踏实细心,晚年带病工作,为历史系建设做出了贡献。1992年12月17日因肝癌在开封去世。
                                                                                            (杜建成)
申占鳌
  申占鳌(1925~1950) ,乳名青子,卢氏县官坡镇白花村大东沟人,出身贫苦家庭。1949年8月参军。1950年2月,党中央调大军到东北屯兵边垦。申占鳌思想进步,劳动积极主动,被组织上授予三等功一次。在全军整训三个月中,申占鳌刻苦训练,军事技术过硬,被组织上任命为一连机枪班长。
  1950年10月19日傍晚,中国人民志愿军分三路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作战。美第八集团军第二师和伪第七师在军隅里一带迟滞我军进攻。于是,敌我双方在球场、军隅里一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激战五天五夜,申占鳌在战斗中勇敢顽强,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
  1950年11月25日晚4时许,我部主力向德川发起猛攻,于26日上午11时完成对德川之敌的合围,将伪七师全部压缩在德川。我军一二五师先头收复东德川城,西德川城有美伪军重点盘踞。因此,占领东德川城的一二五师犹如一颗子弹钻入了敌人的心脏。清川江从东西德川城的中心南北穿过,河面宽3里,还有两条火车干线,4条公路干线,军事位置十分重要。美军凭借4倍于我的兵力和装备上的强大优势,妄想一口把我先头部队一二五师吃掉,敌我双方展开了殊死的争夺战。由于深入敌人心脏,弹药及生活用品的供给十分困难。我军变攻势为守势,战斗十分激烈。申占鳌所在一连据守150阵地,其主要任务是阻止敌人北进,坚守待援兵到达。阵地上,每天都要打退敌人数十次冲锋。申占鳌为机枪班长,十分勇猛顽强,子弹打完了就用石头砸,并组织反冲锋从敌人手中夺子弹。坚守阵地几天几夜,没让敌人前进一步。虽然敌人利用空中优势,狂轰滥炸,使东德川城几乎成为废墟。指战员爬冰卧雪,只能利用战斗间隙就把雪吃几口炒面。在艰苦的环境中,申占鳌顽强作战,他的阵地前方凡机枪射程内,没让敌人夺去一寸阵地。此役共歼美李军15800人,迫使美李军退至清川江以南。部队为申占鳌记了特等功。申占鳌在迂回战斗中连续攻克敌人三个碉堡,为大军进攻争取了时间,开辟了道路,上级又为他第二次记特等功。此时,申占鳌成了四十二军中有名的战斗英雄,被志愿军选拔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英模回国报告团成员。在申占鳌的再三要求下,组织上批准他打完第三次战役后再追赶报告团,回国报告。
  1950年12月31日黄昏17时,中朝联军在朝鲜东西海岸间沿三八线400余里宽的地面上,向敌军发起了总攻。申占鳌所在一连的战斗任务是奇取阵地“道成剑”主峰。此峰直上高程18华里,乘汽车盘旋而上约50华里。为夺取主峰,一连付出了很大代价。英雄一排排长安兵训壮烈牺牲。在接近主峰的两辨山地域时,敌一暗堡以疯狂的火力网锁住了一连的通道,不少战友牺牲。连长果断地命令二连炸毁敌暗堡,申占鳌见任务给了二排,便主动支援二排争取时间。他率先向敌暗堡开火,发动佯攻,迷惑敌人。敌人上当后,便调转枪口集中向他扫射,并不断向他打枪榴弹。申占鳌身负重伤,仍坚持射击。由于他的运动出击,为二排赢得了时间。二排在他的掩护下向暗堡运动,并将暗堡炸为灰烬。战友们蜂涌着冲上主峰,夺取了美王牌军的军旗,把五星红旗胜利插上了“道成剑”主峰,然而我们的英雄申占鳌却再也没有起来。
  由于占领了南北双方“三八线”之间的“道成剑”主峰,创造了有力的出击态势,我军终将美李军击退150公里,把阵地推进到37度线上,并乘胜解放汉城,共歼敌19800人。
  为了表彰英雄,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亲临一二五师二七三团一连前沿阵地颁发奖旗,授予一连“道成剑战斗英雄连”称号,申占鳌第三次记特等功,授予“人民功臣”称号。军长和军政委亲临申占鳌牺牲的阵地上为英雄开追悼会。为纪念战斗英雄申占鳌和安兵训,中央军委在他们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卡宾枪柄上刻字表彰。之后,这支伴随英雄屡建奇功的卡宾枪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
                                                                                           (白旭东)
张瑞亭
  张瑞亭(1925.9~1993.5) ,渑池县仰韶乡马岭村人。1941年在河南省开封高中读书,1945年3月就读于国立中央大学俄语专修科(后改为外文系俄语组)。张瑞亭在学生时代就接受了进步思想教育,倾向革命。1942年在上高中时参加了进步学生团体,1946年加入了党的外围组织新青社。1948年在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学生运动。
  1949年5月,南京解放后,张瑞亭正式参加革命工作。1949年8月,调北京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工作。期间曾任《中苏友好》杂志和《中苏友好报》编辑、编辑室副主任。在这两个报刊停办后,担任中苏友协总会宣传科科长、宣传部副主任。1965年8月,调至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3年8月,调至中共中央编译局工作。在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室主持编辑出版了《斯大林选集》(两卷本)和《斯大林文集》,参加了《列宁全集》第二版、第三版的译文校订工作。1984年起,负责审订《列宁全集》第二版(60卷)的注释工作。1983年被评为副编审,1987年晋升为编审。1990年离职休养。
  张瑞亭长期从事编译工作,学风严谨,知识渊博,数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认真负责,踏实细致,一丝不苟,呕心沥血,在工作中付出艰辛而惊人的劳动。张瑞亭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热心指导和帮助后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是大家公认的中国译界“老黄牛”。由于在发展中国社会科学事业方面的贡献,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5月30日,张瑞亭在北京溘然长逝。
                                                                                           (杜建成)
王天保
  王天保,陕县宜村乡丰阳村人,1926年11月出生。1939年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至1942年在延安中央出版局工作。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10月,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当警卫员。1947年12月转入部队,调东北航校学习。1949年至1983年,先后任空军飞行大队副大队长、副师长、东海舰队航空兵副司令员、司令员、海军航空兵顾问等职务。
  1951年,王天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入朝作战。同年11月30日,王天保率领空军飞行大队,掩护轰炸机群轰炸朝鲜铁山半岛一带的美军空军基地和雷达站时,与美国空军机群相遇。当时,王天保面对的34架美制最新F-86喷气式战斗机,时速1100公里。而我们升空的16架飞机,全是苏制拉-11螺旋桨驱逐机,最高时速只有700公里,且都是服役多年的老旧机型,在时速、升限、攻击能力等方面,都比美机相差甚远。然而,王天保率领的志愿军飞行员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有一颗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决心和无坚不摧的钢铁意志。“两军相逢勇者胜”。在精神上,我们是强者。
  空战伊始,王天保单机对付7架F-86,处于敌机包围之中。由于王天保驾驶的螺旋桨飞机速度低,跟在后面的4架敌机转弯太猛,从王天保机顶冲过,发射的炮弹没有打中。王天保见敌机冲到前面,立刻瞄准其中两架,猛烈开炮。两架敌机冒起黑烟,翻转着向下栽去。前面的两架飞机刚被打下,王天保猛调机头,转而对付后面的敌机。怕死的美国飞行员最怕打对头,慌忙调头,妄图甩掉王天保。王天保趁敌机调头,抓住战机,沉着准确地连发40发炮弹,敌机当即起火,冒着黑烟,坠入大海。
  螺旋桨飞机打落喷气式飞机,王天保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其他美机飞行员吓破了胆,竟相逃命。王天保与战友一起胜利完成了掩护我军轰炸机群的战斗任务,敌人的空军设施被炸瘫了。当晚,志愿军攻占了美军在铁山半岛的战略要塞。
  以后,王天保又在一次空战中,击落美军战斗机一架。至此,他以击落美机4架的辉煌战绩,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荣记特等功。1952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其英雄事迹陈列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1999年,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接见和授奖。(刘全生)


侯敏泽
  侯敏泽(1927~2004) ,原名侯福海、侯福林,笔名敏泽,出生于渑池县池底乡鱼池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和编辑家。1946年,侯敏泽考入北平铁道管理学院(现北方交通大学)经济管理系,1948年8月毕业后,参加革命。12月,北平(今北京市)解放,他调任北平市军管会文化管理委员会任干事。次年初,参加筹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创办中国作家协会《文艺报》,和诗人苏金伞等创办《文艺劳动》并任编辑。后在《文艺报》社担任文学评论组、理论组、编辑组及古典文学组组长等职务。侯敏泽以才华出众,被称为《文艺报》“三才子”之一。
  1958年1月至1959年10月侯敏泽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劳动。1960年1月,调河北省文联工作,1966年到河北省邢台市干校劳动。1976年7月,调河北保定地区文化局创作组任创作员。1978年4月,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辑部、文艺理论室从事科研编辑工作,1979年至1990年5月先后任《文学评论》编辑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1990年5月到1996年2月担任《文学评论》杂志社副主任、主编。
  1989年1月侯敏泽离休,享受司局级干部待遇。1991年,侯敏泽作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4年12月10日,侯敏泽病逝于北京。
  侯敏泽在半个多世纪的笔耕生涯中,勇于探索,辛勤耕耘,力求微观与宏观结合,沟通古今中西,以自己的勤学敏思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当代中国文学、美学研究贡献了许多原创性的学术论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中国美学思想史》是其代表作。《中国美学思想史》1990年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第一届鲁迅文学理论奖等五种省部级以上奖励。2004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现正被译成日文)《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已被译成韩文出版)。两部著作在吸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学术创新,成为中国古代文论史、美学思想史研究领域超越前贤的扛鼎之作。侯敏泽的其他著述还有:《文学价值论》、《李贽》等学术专著,《形象·意象·情感》、《主体性·创新·艺术规律》、《文化·审美·艺术》等论文集。翻译有小说《草原上的太阳》,还主编有《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史》、《学海钩沉丛书》(第一辑)、《<清实录>文化资料摘编》、《名人书趣》等。和张岱年主编《回读百年:20世纪中国社会人文论争》一至五卷。其著作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并被译成日、韩等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侯敏泽,是当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和美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之一。一生坚持正确理论方向,富于学术正义感和责任心。积极参与中国学术史上的“50年代美学大辩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立场。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侯敏泽坚持了真理,认为可以办文学“同仁刊物”,和周扬等领导人等在观点上产生了分歧,被认为是脱离党的领导;发表署名“李琮”的评论作家李准小说的文章《〈不能走那条路〉及其批评》,和《人民日报》评价不一致,引起了指责,被提到了“与党报相对抗”的高度。面对即将来临的批判和朋友的劝告,不怕“栽跟头”,不改初衷。因此被打成右派。事后却和周扬不计前嫌,结为朋友。周扬十分佩服侯敏泽被划为右派后仍然勤奋著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和侯敏泽对书中关于曾国藩的评价问题等展开了朋友般的讨论。1978年至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不久,为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培养学科接班人,成立了研究生院。院长为周扬。侯敏泽积极担任导师,勇挑重担,一个人承担了几个人的工作,任劳任怨,为文学研究所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文学和美学研究中,侯敏泽学养深厚,学术个性鲜明,著述丰厚,研究范围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美学史、文学和美学基本原理、当代文学评论以及文化理论与批评等诸多领域,为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美学学科的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1979年至1980年间,对王朝闻的美学名著《美学概论》编写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
  侯敏泽在20世纪80年代后,在文学和美学的相关领域内也卓有建树。积极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学会、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华国史学会、中国作家协会等学术团体工作,任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史学会、《文心雕龙》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及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的常务理事,《文学评论》、《人民文学》、《文学遗产》、《文艺理论与批评》、《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东方丛刊》、《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丛刊》等报刊编委,《东方美学》特约编委,英国剑桥国际传记研究中心(IBC) 、美国传记研究所(ABI)荣誉顾问,被收入出版的《世界杰出领先人物名人录》中,还担任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南京师大、四川师大兼职教授等。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文学卷》编辑中的文学理论研究工作。1984年后,担任了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作家的教学机构-鲁迅文学院的授课任务。1983年,担任中央电大美学专题选讲课程主讲教师,讲义编入《美学专题选讲汇编》。事迹收入了美国海外艺术协会主编的《世界名人录·中华卷》. 
  侯敏泽在各类报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250多篇。其主要论文有:《关于作家的审美理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文化建设》、《钱锺书先生谈“意象”》、《中国古典意象论》、《诗之与史》、《文学价值论中的主体性原则》、《中国传统艺术理论体系及东方艺术之美》、《〈文心雕龙〉与〈周易〉》等,曾获得《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优秀理论文章奖,1995年至1996年、1998年鲁迅文学奖等。
  侯敏泽离休后,仍参与《文学评论》杂志的编辑,并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除了致力于本职的文学和美学研究外,侯敏泽十分关心家乡三门峡和渑池的经济发展,关心家乡的修志等各项事业,20世纪80到90年代,在百忙中抽空积极参加河南渑池在京同乡会的活动,为渑池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建设做出了贡献。2002年8月29日,侯敏泽接受了记者徐怀谦的长篇访谈,《人民日报》刊登的《文学的轰动与沉寂--访学者敏泽》,成为侯敏泽在中国文学评论和美学研究方面的最后遗言,也代表了他晚年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对当前文学现象的鲜明观点。
                                                                                            (杜建成)
马全忠
  马全忠,又名马全州,1927年11月生,陕县宫前乡刘家庄人。幼年家境贫寒,10岁便给地主放牛放羊,14岁进入观音堂煤矿当童工。1945年4月参加八路军,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八路军豫西分区特务连战士、通讯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太岳军区八纵队24旅70团3连班长、排长、副连长、连指导员,解放军19军步兵55师163团3连连长、指导员,165团参谋长、营长、师部侦察科科长等职务。1958年转业西安市,任西安化工厂副厂长,西安浐河化工厂副厂长,西安新华橡胶总厂副厂长等职务。
  马全忠参加过解放中原、西北、西南的重大战役,转战南北,智勇杀敌,多次荣立战功。1947年4月,部队奉命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作战。攻打猗氏县城(1954年与临晋县合并为临猗县)时,马全忠带领一个班在火力掩护下,迅速将云梯靠近城墙,用密集的手榴弹炸死守敌,登上城墙,与守敌拼刺刀消灭城墙上残余敌人,保证了主力部队冲进城内,很快赢得全城解放。战斗结束,马全忠班消灭敌人43人,俘虏17人。缴获机枪2挺,冲锋枪7支,受到上级表彰。马全忠提升为排长。猗氏攻克后,对运城守敌威胁很大。胡宗南的13旅三个团分三路由运城向猗氏西南方的嵋阳移动,企图重占猗氏,阻止解放军南下。马全忠所在部队顶风冒雨突进嵋阳附近,包围了敌人。敌一个连的兵力突围到马全忠警戒区。马全忠带领全排战士猛冲猛打,击毙敌连长,大喊“交枪不杀”,迅速消灭了敌人。缴获冲锋枪4支、步枪37支、轻机枪2挺、俘敌70余人,其中马全忠一人俘敌37人。战士们第一次拿到美国司登式手提冲锋枪。接着部队攻打运城,马全忠带领战士们坚守阵地3天3夜,立下与阵地共存亡的誓言,连续打退敌人五次进攻,直至取得最后胜利。全排仅剩下5名战士,始终保持“人在阵地在”,没有让敌人进入阵地一步。晋南战役结束后,13旅命名马全忠排为“战斗模范排”,授予全排“钢铁堡垒”的锦旗。马全忠荣立特等功,获“战斗英雄”称号。8月,马全忠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在攻打卢氏县城时,马全忠率领全排执行突击任务,爆破西城门,迅速登上城墙,刺死10余名守敌,突入城内十字街口,向北街的敌人进攻。当时发现北城门还有守敌顽抗,他又带一个班,冲上北城门楼,刺死20余名敌人,迅即打开北门,让主力部队攻入城内,次日凌晨2时全城解放。马全忠排俘虏敌37人,缴获1挺重机枪、30支步枪。战斗结束,马全忠荣立二等功,提任副连长,后又提为连指导员。
  1948年7月,在襄樊战役中,马全忠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左腿负伤。医好后,12月又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部队西进,解放白河、平利等县,在攻打关哑子、老婆盖山、牛蹄岭等重要战斗中,马全忠连被评为全师的模范连,荣获锦旗一面。上写“战斗是英雄,剿匪是模范”. 
  由于马全忠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战功卓著,1950年6月,师部指定他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19军参加了西北第三届青年代表大会。8月,又被评选出席19兵团兼陕西军区在西安召开的英雄模范大会,会上当选为全国英雄代表。9月,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被中央人民政府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刘全生)
周悦发
  周悦发,1928年生,陕县观音堂镇韩岩村人,出身贫苦,少年在家务农、上小学。1944年5月日军入侵陕县,失学在家。冬季八路军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解放了县东地区,在农村进行抗日宣传。周悦发听了宣传,懂得了抗日救国的道理,立志抗日救国。1945年1月参加了八路军领导的陕县地方抗日武装,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至1950年,在解放战争中南征北战,历任班长、排长、连长、政治指导员、营长、教导员等职。1953年至1983年,历任解放军55师165团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陆军19军政委。
  周悦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机智勇敢,不怕吃苦,不怕困难,不怕挫折,不怕牺牲,屡建战功。1947年8月,周悦发在战略大反攻时随四纵12旅进入陕州地区。因群众对解放军不了解,大都外出躲避,部队没有粮食,吃饭成了大问题。战士都将周悦发的军:“到你河南了,看你想什么办法,总不能让大家饿死吧!”时任指导员的周悦发,接连坐在几家大门外等候,很快借到100多斤面粉。不久,借粮由人民政府偿还,周悦发借粮救急的事迹受到上级表扬。后来,部队到陕南,周悦发带头借粮的经验一直传承下来。8月下旬,12旅奔袭洛宁县城,周悦发带突击队率先发起登城战斗。但是登城的梯子接连被打坏。情急之下,周悦发立刻指挥用曲射的迫击炮直射城墙,把城墙打穿个洞,接着以勇猛冲锋、不怕牺牲的精神,组织突击队连续爆破,将城门炸开。周悦发身先士卒,亲率突击队冲进城内,俘敌1000余人。战斗中周悦发腿部负重伤。接着,部队攻打卢氏县城,他坚持不下火线,由民工抬担架奔袭行军,带伤指挥战斗,并负责保管全连的财产。卢氏城攻克后,周悦发在火线上立功受奖。此后,周悦发率部在南阳战斗中,活捉国民党军中将司令官王凌云。在陕南安康战斗中,与敌血战牛蹄岭,经十余次拼死争夺,终于把牛蹄岭阵地牢牢控制在我军手中。1985年3月在西安陆军政治学院任政委。离休后任兰州军区军干所党支部书记。由于周悦发在战争年代屡建战功,先后被授奖10余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参加和指挥了中印边界反击战,为人民解放事业和解放军的政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平民政委。
                                                                                           (刘全生)

刘林固
  刘林固,1928年2月生,陕县西张村镇水淆村人,少年时在家砍柴、放牛,9岁入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校园里抗日救亡的歌声和抗日壁报,激发了刘林固的抗日热情。1944年12月,便徒步到陕县南山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1945年6月,编入八路军豫西二分区陕洛独立团,从此他成为八路军的战士。1945年7月编入38军17师,在师部当警卫员,1945年10月参加上党战役,1946年12月参加豫北安阳战役,解放了汤阴、林县,活捉国民党将领孙殿英。194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12月至1948年2月编入38军教导团进入豫西剿匪,任宣传组组长,被评为全团宣传模范。1948年编入四纵12旅35团,任一营二连排长。在南阳地区参加南阳、唐河战斗。1948年10月任机枪连副政治指导员,参加著名的淮海战役,全连被评为三等功。1949年3月任二连政治指导员,在湖北武当山剿匪,受到团部表扬。6月上旬在平(利)白(河)战斗中击溃敌人一个营,歼灭敌人一个连,攻占敌6个山头,刘林固受伤,评为三等残废,受到师部表扬。6月下旬在关亚子战斗中一举歼敌200余人,全连荣获“师英雄连”称号,并在团军旗下照相。7月,在平利县洛河战斗中,全连受团部嘉奖。7月下旬,参加安康战役,刘林固只身带一名司号员,黑夜闯敌阵,歼敌一个营,俘敌90余人,缴获机枪6挺,迫击炮4门,师部为其荣记二等功,被誉为“孤胆英雄”. 1950年1月参加川北战役,俘敌副军长以下200余人,缴获各种枪400余支(挺),全连受到师部表彰。1961年1月至1964年10月,任165团参谋长,参加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西山战役,歼敌两个营一个连,受到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的表彰。刘林固在军职期间,历任师司令部军务科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坦克师副师长、师长、宁夏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其间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北京高等军事学院(现国防大学)学习深造,在历次战斗和革命生涯中,先后荣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章、人民功臣纪念章、解放奖章、独立功勋章等奖章10枚。1988年6月离休后,入兰州军区第二干休所休养。
                                                                                          (刘全生)
张同昌
  张同昌(1928~1966) ,陕县西李村乡元上村人。1947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张茅区委秘书、副区长、区委副书记、书记、陕县县委办公室主任、副县长。在担任副县长时分工主抓棉花生产,并兼任重点棉区大营乡党委书记,他一心扑在棉花生产上。1958年,亩产皮棉87公斤,成为全省之冠。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彭德怀、秘书长习仲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视察,全国许多省、自治区的负责人和种棉专家也前来参观。张同昌还光荣出席了全国棉花生产表彰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
  1959年6月,张同昌主动报名到边远艰苦的西藏工作,担任山南地区加查县委委员、县委办公室主任。为了同藏民沟通,学骑马,学藏语,深入藏民帐篷家庭,同藏民一起劳动,促膝谈心,与藏民同吃糌粑,同喝酥油茶,甚至学着吃生肉。他热爱藏族人民,体贴他们的苦难,热情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情换情,心换心,很快赢得了藏民的信任和爱戴,藏民有了什么困难和心事,都要老远跑到县里去找他,向他诉说,靠他解决。不久,张同昌被任命为加查县副县长兼安绕区委书记,领导剿匪反霸,土地改革,组织合作社等一系列民主改革运动,使世世代代饱受苦难的农奴真正翻身,当家做主。获得解放的藏牧民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中。张同昌在兴修水利、修筑道路、拥军支前和农牧业生产等项工作中,实实在在,成绩突出,促进了全县的进步和繁荣。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印度军队侵犯中国边界,中国开展了自卫反击战。张同昌带领加查县2000人,赶着3000多头牦牛和骡马,随军支前,运送伤员、弹药、粮食、医药用品,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评为全区支前先进集体,张同昌受到表彰和嘉奖并在山南地区作巡回报告。
  1965年,张同昌担任中共加查县委书记、县武装部政委兼解放军驻藏某部32团政委。他经常跋山涉水深入最贫困的牧民区,和藏民一起吃住,一起劳动,帮助他们组织起来,同当地驻军一起治理河道,植树造林,改变居住条件和生产条件。
  从加查到拉萨,是连绵不断的群山。为改变加查地区世世代代没有公路的历史,他亲自带领人员勘测、设计,组织民工和当地驻军修建公路150多公里,架起了藏族人民通往幸福的金桥。
  1966年8月3日,张同昌和一个干部撑着牛皮筏横渡雅鲁藏布江,向驻军和江北藏民传达中央重要文件,筏到江心,被洪水浪头打翻,张同昌不幸落水牺牲,后被国家追认为革命烈士。
                                                                                           (刘全生)

分享到: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