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说三门峡 -> 内容
夏禹导洛
2013/10/23 11:06:21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金光

    距卢氏县城东15公里的范里乡山河口,是一道十分险要的峡谷。洛河水穿过卢氏县城后,在这道峡谷中形成急流倾泻而下,一直奔腾到洛宁境内。如果站在山河口两岸的石山上俯视便会发现,洛河在这儿就像一只酒瓶,西边是瓶体,东边的峡谷便是一道细长的瓶颈。河水像从瓶里往东倾倒一样,顺着瓶颈往出流。
    这个瓶颈,当地人称它大禹沟,据说因大禹当年导洛而得名。
    相传,夏禹之时,此处河床未开,洛河水流到这儿因无法排泄而聚成漫滩四处漫延,造成农田被淹,沿河两岸百姓年年受灾。大禹得知后,在这儿带领先民将山凿开一道口子,导洛河水东流。因此,被凿的地方,也叫夏禹导洛处。《卢氏县志》记载:“大禹导洛驻此,手迹石盆,石灶犹存。”《尚书》也有“禹贡导洛至熊耳”一说。说明历史上,大禹真的在此治理过洛河,变水患为水利。
    其实,用科学的方法推断,山河口并非传说中的那样,大山阻隔着洛水,使洛水四溢,漫延成灾。也许因为这里山体狭隘,平时洛河水顺着山缝流下,不至于汇聚成湖。但到了夏天,上游涨了洪水,这条狭窄的山缝自然无法完全倾泄河水,导致这儿成了堰塞湖,给两岸百性造成大灾。大禹和先民们,只是将山缝拓宽,使洛水一年四季都能畅通。不过,在几千年前的半原始时期,没有炸药炸石,也没有挖掘机铲石,所有的工程只能靠人工开凿岩石,双手搬动石块来完成,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了。
    1991年夏天,我第一次到山河口,站在拱桥上东望,发现山体确实有人工开凿的痕迹,只是因为风化和植被掩盖,难以辨认。那时候,经一位锄地的老人指点,我到河的西岸去搜寻遗迹,果然看到崖壁上刻有两个很大的字——“古雒”。可能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老人告诉我,这两个字是夏禹导洛成功后,亲手用剑刻上去的。透过那锈迹斑斑的象形字,我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一群先民们围在山体上日夜不停地用原始铁器艰难地开凿河道,也仿佛看到一位历史巨人挥手组织那些赤脚者们搬石导水的情景。那淤积的洛水,在他们的艰难疏导下,终于水落田出,成为一道米粮川。尤其是山体上大禹手书的那两个字,虽然模糊,但价值甚高,因为这是目前唯一发现大禹的手书真迹。
    在山河口桥附近的山体崖壁上,还有许多后人为纪念大禹治水之功德而刻的题记,其中清代知县刘应元的题书为“神禹导洛处”五个大字,在大字的旁边还刻有七行题记,并刻有律诗十三章。
    据说,离河床不远的山崖下,旧时建有“禹王庙”和伊尹乐道处,凡从洛河水运时,艄公自上游放筏去洛阳至此,都要驻船祭祀,或烧香磕头,或燃放鞭炮,以求行船平安。后来,山河口要建大桥,人们在开山取石中将“禹王庙”等拆除。
    1998年9月,我与《河南日报》记者马铁军到范里乡采访,空余时间两人乘船顺山河口桥下往故县水库游览。船行在峡谷中,两岸青山快速退去,居然有舟行三峡之感。由此,我真正领略了古人开凿河道的伟大壮举。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