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说三门峡 -> 内容
虢都上阳城
2014/3/25 9:26:4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金光
  
  1990年春天,三门峡日报社从洛阳迁到了三门峡。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大部分采编人员都吃住在单位。我被安排在单位对面的李家窑一所民房里租住,同住的还有单位的另外三户人家。一天,我们正在吃饭,来了一位陌生人。他说:“我们脚下是几千年前的都城,我们就住在都城的遗址上。”一问来人,才知道他是市文物局的许永生副局长,是三门峡市的“考古王”。
  
  许永生介绍说,车马坑出土了大量的虢国贵族陪葬品,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对当时社会的生活习惯分析,虢国的都城叫上阳城,就在李家窑村。他顺手从一棵树下拾起一个小陶片,对我说:“你看,这里到处都可以找到文物。这就是两千多年前人们使用的陶器残片。”
  
  李家窑并不是一个行政村,而是崖底村的两个居民组。它南临涧河,北与师家渠交界,东西长、南北窄,地理位置如同船形。1986年三门峡市升级为地级市后,因城市发展的需要,对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唯独这个地方当地政府不准开发,主要是为了保护上阳城的文物遗迹。
  
  2001年1月至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基本建设对虢都上阳城宫城内部进行较大规模的钻探和发掘,发现了大面积的夯土遗迹,并揭露出一处具有宫殿性质的建筑基址,这对三门峡虢国的考古研究者来说,是一个惊世的发现。经过考古工作者近半个世纪的苦苦寻觅,被历史湮没了2600多年的虢国都城——上阳城遗址经过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和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为时一年的辛勤工作重现世间。考古专家在出土的一段排水陶管中,窥视出了当时上阳城城市管理的文明程度,即在26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设计出了城市的排水系统,而且使用的是陶管,由此证明古代城市建设相当先进。
  
  虢国是西周春秋时期从陕西宝鸡东迁至三门峡的,上阳城便从那时诞生,直到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而消失,上阳城总共存在了100多年。由于缺乏应有的历史资料,上阳城里的人口、社会状况和居民生活情况一直不为后人所知,就连上阳城是否存在及其确切的位置也一度成为考古工作之谜,从而引起了无数考古工作者的兴趣。在这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由城垣、城壕、宫城、宫殿以及制骨、制陶作坊遗迹等组成的城址,并出土大量珍贵文物。根据这些考古发现,综合文献记载和历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证实了这座古城的存在。它的存在自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因为截至目前,全国发现西周时期的都城仅有三座,即北京琉璃河燕国都城、山东曲阜鲁故城和三门峡虢都上阳城。
  
  虢都上阳城遗址位于市区主要路段,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是三门峡基建用地的最佳位置。但为了保护这块黄金地带,市政府一次性征地200多亩,投资3000多万元,将虢都上阳城遗址建成一座植物园,为遗址披上了绿装,成为市民文化休闲的重要场所。1998年,市政府又筹措资金3372万元,将李家窑的150户村民全部迁移出重点保护区,使保护范围扩大到400多亩。然而,在居民迁移的新址上,文物部门又发现了重要的虢国城墙遗址,为此,市政府再下决心,让老百姓继续搬迁,并投资1200万元,开辟了占地92亩的虢国花卉园,对该遗址进行永久性保护。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