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崤函人物 -> 历史名人-近现代 -> 内容
崤函人物/张大伦 樊志英 李遇庚 贺成顺 刘荣 荆清河 杨岗 王学谦 关之烛 李述斋
2013/7/18 16:53:43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崤函人物·近现代部分(61-70)
张大伦
  张大伦(1917~1949) ,卢氏县陶湾镇(现属栾川县)人。1939年农历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底,省委派赵致平化名刘尊世到陕灵地委任宣传部长兼卢氏县委书记。张大伦经刘多方活动周旋,到卢氏县营子当联保主任。刘尊世以张大伦“至亲”名义,经常在营子落脚,使营子成为卢氏县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这时,全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营子村支部正式建立,张大伦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同年9月中旬,中共卢氏县委在营子学校正式建立,赵致平任县委书记。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掀起反共高潮,豫西区以上干部撤往延安。张大伦有灰色身份保护,故在豫西继续坚持斗争。1942年秋,国民党伏牛山工作团和豫西工作队进驻卢氏,由于叛徒出卖,张大伦等几十名党员被捕,被送往叶县集中营关押。1944年“河南战役”爆发后,日寇侵占了河南数十个县,汤恩伯部押着集中营人员往伏牛山撤退。行至西峡时,张大伦利用地形熟悉组织集中营同志越狱成功。
  此时,张大伦虽和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意志坚定,积极寻找党组织。经多方打听和艰险辗转,长途跋涉来到华中局。敌工部负责人亲约张大伦谈话,传达华中局的决定:为了加强情报工作,决定派遣张大伦打入敌军统内部,钻的越深越好,其具体任务受华中局指挥,不与其他党组织发生横的关系。不久,张大伦在郑州打入了军统特务组织--国防部河南大队。该大队有100多个特务,直接受国防部指挥,负责河南的军统情报工作。大队长叫郭荣生,与张大伦系旧交。在郭的推荐下,国防部任命张大伦为少校副大队长。
  1947年7月,蒋介石在郑州成立了以孙震为头子的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所,其军事锋芒直指华东和中原解放区。解放军高级军事领导机关为了及时了解敌人的兵力部署与战略意图,迫切需获取敌人高级指挥机构的密电码本,特派中共徐州工委书记许守谦指挥这次智取密电码本行动。许在郑州约见了张大伦,要求张大伦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给予协助。张提供了有关情况和所需的80万经费(约折合人民币8000元),使这次行动取得了成功,及时将所获密电码送往军区。
  不久,陈谢大军挺进豫西,创建了豫陕鄂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国防部指令河南大队在豫西建立了情报机构第五行动组,张大伦兼行动组长,具体指挥豫西的军统情报机构。张大伦有与国防部直接联系的电台和国防部委任状,负责收编豫西的土匪和陈谢大军作战。他忍受家乡人民和原地下党同志不理解的委屈,为党默默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1949年初,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陕州地委、专署、分区机关驻在卢氏南窑一带,开展剿匪斗争。张大伦为控制土匪行动,经常以放筏收木材为名,携带电台、密电码、手枪和大量收编土匪的国防部委任状到五里川一带,联络控制土匪。后在卢氏境内被解放军剿匪部队以特务身份捕获。张大伦在部队首长面前说明了自己的真正身份,并建议:“白崇禧所控制的国防部正拟派原河南保安副司令赵克理任河南省政府代主席,率4000余骨干分批潜入豫陕边一带,欲以伏牛山为基地,实施所谓‘长期埋伏,游击坚持’的战略计划。我意欲利用特殊身份控制这股残匪,故不便过早暴露。”因没有依据,剿匪部队不敢轻信张大伦的话。
  不久,解放军一二五师进驻卢氏县重点剿匪,张大伦特务案便成了疑难案件。河南方面用电报请示中南公安部。中南公安部又转呈华中公安部门。由于华中局已撤销,另行成立了华东局,原华中局人马全部归华东局。机构变动,使华东局一时无法弄清中南公安部转呈的问题。由于河南较长时间收不到中南公安部的回电,便误认为张大伦是狡猾的特务头子,加上形势十分紧张,故将张大伦误杀。其后,华中局才给河南拍了急电:“张大伦系我处派出……”然张大伦已血洒中原。
  1985年,国家安全部落实政策办公室着手张大伦问题的调查,终于使张大伦的问题大白。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决定给张大伦平反。不久,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正式下达了张大伦无罪,予以彻底平反的通知书。共和国及其家乡人民将永远铭记张大伦这位隐蔽战线上的坚强战士。
                                                                                            (白旭东)
樊志英
  樊志英,1917年生于灵宝县阳平镇西常村,1937年6月中旬和同学于克法一起跟老师任仰文(任晨)到山西太原,加入牺盟会。“七七”事变后,到太岳区沁源县打游击,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冬,任八路军129师38团2营5连指导员,参加百团大战。1946年任65团政委。1947年8月,樊所在的22旅协同孔从洲部队从茅津渡渡黄河南下,转战中原。1948年底,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4月,樊任十四军政治部敌工部长,参加渡江作战,8月打到江西,11月随二野进军大西南。入川后,先后在二总队、六步校和第二公安部队学校工作。1956年到武汉民警学校任副政委。1960年任云南省公安总队政委。1964年任河南省公安总队政委。9月任郑州粮食学院第一任党委书记。1976年底任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1980年9月任河南省政协常委,11月到河南省政府视察室任视察员。
                                                                                             (伍 正)
李遇庚
  李遇庚(1917~1956) ,渑池县天坛村人。8岁入本村小学读书。9岁时全村遭土匪洗劫,他家中房屋被烧殆尽,母亲也被大火烧死。虽然家境贫困,但他仍坚持半耕半读。16岁时又到北韶脉村读书。1933年,16岁的李遇庚考入渑池县高等小学。1935年以优异成绩高小毕业并考入县立初中学习。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占领了东北后,继续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他立志参加革命。1937年,他毅然弃学,投奔倾向革命的、在西北军谋职的本家兄弟李广德(任38军师司令部参谋)处。当时恰值驻扎在三原县的红六方面军军政革命部队学校招生,旋即报名参加,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工作。腿部生疮,忍痛爬山渡河,开展抗日活动。在行军到达岢岚县时,伤痛加重,只得到医院休息。疮好后到宁武县东寨组织游击队。1938年调任七一四团任营教育干事,同年11月到师政治教导队短期受训后,仍任教育干事。经常在《战斗报》上发稿。同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1月,李遇庚被分配到九团任教育股长。年底,调绥远任凉(城)和(林)清(河)联合县县委书记,3个月后又调回旅部工作。1941年底任二分区组织股长。1943年任五寨县大队副政委、二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1944年在整风中,言语不慎,调旅教导队由党组织甄别一年。后担任教导队政治指导员。抗日战争期间,他在晋西北地区,先后在部队、五寨县等处工作。或率部杀敌,或率部侦察,或率部护送干部,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屡建功绩。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神王大队一营政治指导员。1947年任旅教导队政教干事。1950年,在师生产办公室工作,1951年到师干部部工作。历任西北野战军三军九师后勤部政委、炮十五师干部部长。
  李遇庚不摆架子,平易近人,与战士们融洽相处。尤其任炮十五师干部部长后,由于他联系群众,善于作思想工作,对下属排、连以上干部非常熟悉,司令部有谁对基层人员不了解时,就去问李遇庚,因而他被司令部工作人员称为“一本小字典”. 
  1956年3月10日,李遇庚因患肺癌在北京去世,葬于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
                                                                                           (杜建成)
贺成顺
  贺成顺(1918~1980),原籍陕县王家后东庄村。1947年逃荒到陕县张湾乡焦元村落户。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贺成顺9岁开始给地主放牛羊、打短工、扛长工,对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从小就有着一股坚强的反抗斗争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当选为贫农代表,积极参加农村减租减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运动,当选为村第一任农会主席。1951年,他带头同8户农民成立了长年农业互助组。1952年,互助组扩大到l5户,转为初级农业合作社。他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领导合作社社员在河滩苦战一冬一春,垫修良田4亩,定名“抗美援朝捐献田”,把全部收获捐献给抗美援朝。1953年10月,参加了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在贺龙总团长的带领下,到朝鲜前线进行了两个月的慰问活动,给志愿军战士做了几十场报告,汇报祖国巨大变化和祖国人民对战士的关心和慰问。
  1955年,贺成顺带头把他们办的初级社转为湖滨高级农业合作社,他当选为社长。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他冲破旧的生产观念,在一亩半的耕地上搞棉花移栽、整枝、治虫等农业技术试验。破除了“哭不活的妈,栽不活的花”的说法,创造了棉花移栽亩产75公斤高产纪录。他还进行了小麦、玉米、谷子等新品种的试种,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增产。
  在搞好生产同时,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建库修坝,开渠引水,把250亩旱地变成旱涝保收的水浇地。
  1952年至1956年,4次出席河南省劳模大会,荣获全省“一级劳模”的光荣称号。1954年,被选为河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先后任中共张湾乡委员会委员,互助组长,初、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公社副主任,公社党委副书记,陕县县委委员等职。1980年病逝,张湾乡党委为贺成顺召开了追悼大会,许多群众抱头痛哭,悲痛欲绝地说: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干部、好党员!
                                                                                     (杜丙铎 刘安璋)
刘 荣
  刘荣(1919~1978) ,又名刘荣清,字书明,陕县张茅乡南头村人。1934年考入陕县城内的省立九中,1936年肄业于开封济汴中学。1937年3月初,在陕西省云阳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后到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聆听过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讲。同年12月,被分配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文书,曾为毛泽东、周恩来抄写电文。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同年底被分配到中央军委卫生学校任政治干事。1939年9月,随卫生学校开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途中调任民运组长。到达根据地后,卫生学校与白求恩学校合并,刘荣任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后调晋察冀纵队21团、晋察冀军区直属干部休养连、华北军区政治部及44团、5旅14团、晋察冀6纵队司令部及54团工作,历任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党委书记、团参谋长等职。在艰苦的华北抗日战场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刘荣仍驰骋沙场,先后于1948年参加了解放张家口战役,1949年4月参加了著名的解放太原战役。在部队医疗部门期间,曾与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等一同工作。为建立新中国,走南闯北,浴血奋战。
  建国后,历任204师直属队政治部主任兼党委书记、华北军区干部部军衔奖励科科长、南京军事学院地形教授会副主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副政委等职。1963年5月,调任内蒙古步兵学校副政委兼赤峰军分区副政委,为新中国的军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刘荣被诬为文艺黑线人物,遭受迫害。1977年,刘荣投书邓小平和叶剑英,揭发江青反革命集团及其爪牙在东北的罪行,中央领导亲自作了批示。
  刘荣热爱家乡,关心乡亲父老,1969年至1971年为故乡及邻近县购买文冠果种籽2100公斤,在陕县张茅建立育苗基地。到1977年,各县累计育苗340亩,造林6300亩。1978年西北7省黄土高原技术协作会议在陕县召开,代表参观张茅乡文冠果基地,给予充分肯定。当年4月,刘荣在内蒙古病逝。遗体安葬在河北省保定市白求恩陵园。
                                                                                           (刘全生)
荆清河
  荆清河(1919~1987) ,灵宝市大王镇老城村人,灵宝师范毕业。
  荆清河在学校读书期间,深受革命思想影响,积极投入抗日宣传工作,经常在街上唱抗日歌曲,演话剧,发表演讲,以期唤起民众抗日热情。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和同学李绍英悄悄离开家乡,奔赴延安。到延安后,被分配到四大队一队。在延安期间,经常聆听朱德、彭德怀及其他中央委员的报告,同时还学习军事基础、政治经济学、社会科学概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课程。1939年至1943年8月,荆清河在敌后冀中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工作,参加了反“五一大扫荡”的战斗,歼灭敌精锐部队“剔挟队”。在与日寇的“铁壁合围”斗争中,一方面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敌人进行迂回游击战,同时还要与暗藏特务进行斗争,加上冀中平原遭遇洪灾,工作、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在冀中军区工作、战斗期间,荆清河在一次战斗中,腰部、脚受了重伤。1943年2月,荆清河转战晋绥军区,参加了解放归绥城战斗,所在部队5次打退敌101师的疯狂进攻。对敌发炮3000多发,受到了上级嘉奖。1945年又参加了解放绥东重镇-集宁的战斗。全国解放战争中,荆清河历任3军8师教导大队教导员、师党委秘书、政治部副科长。1950年,荆清河获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1956年,获中共中央颁发的“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荆清河大部分时间从事部队院校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主讲党史、哲学等。先后任解放军第一高级步兵学校主任教员、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党委委员(正师级)、解放军总后勤部贺兰山劳动学校党委委员、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二大队党委书记和政委、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副政委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81年,离休享受副军级待遇。1987年9月病逝。
                                                                                            (伍 正)
杨 岗
  杨岗(1919.8~1992.2) ,原名杨书光,渑池仰韶乡阳光村人。1934年毕业于渑池县立完小,同年考入河南省立洛阳初中,1937年入河南省立商丘高中读书。抗日战争暴发后,在洛阳八中学习,组织宣传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国民党政府扬言要抓杨岗,加上在校学习时,受中共党员吴芝圃、曲乃生影响,决心离家赴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参加革命,和史平等人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到陕北青年训练班学习,后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抗大毕业,留在陕甘宁边区红一方面军中央直属纵队工作,直接负责中央领导同志的安全保卫工作。经过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训练班学习,后被分配在边区政府保安处当预审员。抗日战争时期,杨岗主要从事延安保卫工作,在延安保安处和刘复之、赵苍壁、于桑等一起工作多年。1946年担任预审科长。长期在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为保卫根据地,反奸肃特做了大量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在公安机关担任重要职务。1949年至1956年间,在西北公安部任治安处长,预审劳改处长。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和陶驷驹、俞雷进行了预审战俘工作。对渑池县逃匿到西安的匪霸的捕获,积极进行协助和配合。1956年调往北京,在国家公安部预审局任副局长。专门审理大型专案,其中参与了对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审讯。1965年调任四川省公安厅副厅长。期间,对家乡渑池县的社会主义建设颇有帮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杨岗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四川省公安工作拨乱反正、恢复和加强公安机构建设作出了贡献。1982年后,任四川省公安厅顾问、公安厅咨询小组组长、中国政法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享受正厅级政治、生活待遇。1986年离职休养。1991年被公安部授予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
  杨岗生活俭朴,廉洁奉公,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群众关系密切。离休后仍然关心党的事业和公安工作,1989年北京发生政治风波,杨岗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关心党的建设,关心公安工作,表现了一个老公安、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1992年2月20日,病逝于四川省人民医院。
                                                                                           (杜建成)
王学谦
  王学谦,1920年8月生,陕县西张村乡人马村人。1938年4月经王建平介绍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后被介绍参加安吴堡青训班,在青训班加入西北青年救国会为会员。同年8月,赴廷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至1946年,在抗日军政大学任团政治处组织干事、政治指导员、补充师三团教导员等职。1947年,调东北民主联军总政治部任巡视员,先后参加过辽沈、平津和渡江战役。1949年,在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广州军区政治部任干事,正、副科长。1956年,调任四十一军一二一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1961年,调军委防化兵政治部任组织部长。1969年至1975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任四师、九师政委。1975年至1981年任总参防化兵副政委,防化兵研究院政委等职。1983年离职休养。
                                                                                     (杜丙铎 刘安璋)
关之烛
  关之烛(1920.4~1997.2) ,字照麟,别名关心。渑池县南村乡关家村人。幼时先后在村中私塾、南村区完小读书,学习刻苦。1937年抗战爆发,被迫辍学。加入国民党部队。感染伤寒,被部队丢弃于山村。后当铁匠、乡公所文书、武装支队中队长等。和队员夜晚游过黄河,除掉了黄河北岸垣曲县安河村的恶霸程光杰。1944年5月,渑池沦陷于日军。关之烛和队员,白天种地,晚上偷袭日军。
  1944年10月,关之烛所在队伍被八路军黄河支队收编。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三大队分队长、三大队七中队长。1945年5月,渑池发生上官子平叛变事件后,黄河支队三大队长张成鑫胁部叛变,包围在渑北东关村三大队驻地开会的支队副司令员刘兆先、区委书记范全龙等。关之烛拒绝执行叛变命令,率七中队与叛军激战,救应刘、范等突围。后黄河支队与山西决死队六支队合编,改称豫西分区特一团,关之烛任九连指导员。
  在解放战争中,部队先后归属八纵、四纵和十九军。关之烛先后任三营九连副连长、连长、指导员等职。1945年12月,关之烛随三营入晋作战,参加了同蒲、白(圭)晋(城)、吕梁、汾孝、晋南等战役。1946年8月,三营在霍县(今霍州)作为尖刀营,20分钟就打进敌六十九师指挥所,俘敌200余人,立下首功。12月,在攻克隰县县城战斗中,三营首先登城,九连作为第二梯队,在教导员关之烛等带领下,在城中与敌逐房逐院争夺,消灭敌警卫连,攻进国民党上将杨澄源总指挥部。1947年4月,在攻克晋南猗氏县城战役中,九连首先登城。1947年8月后,随三营参加了解放洛宁、商南等地的战斗。1948年7月,参加襄樊战役。1949年3月,淮海战役时,关之烛任四纵十二旅三十四团二营教导员,随军回师陕南川北,智夺南山头。后随军参加渡江战役、南阳平叛和解放陕南战役等。1950年,关之烛随五十五师入四川剿匪。亲俘国民党豫鄂川陕绥靖主任、中将王凌云,荣立二等功。此后,三年剿匪,匪患始平。后奉命入朝鲜,参加了抗美援朝中的金城反击战。1958年,率三营开赴草原,在平定甘南和青海藏民区暴乱,击溃叛匪。1962年10月,对印自卫反击战中,关之烛时任解放军第五十五师先头部队一六三团政委,进藏作战,击退印度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攻取西山口(色拉山口)印军主阵地,直插印军六二二旅部,印军全线崩溃。11月21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结束。关之烛担任“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英模事迹报告团”团长,率战斗英模在全国作巡回报告。1962年底,关之烛奉调到北京。1965年后,关之烛调兰州军分区,先后任政治部主任、警备区副政委等职。
  在“文化大革命”中,关之烛遭到陷害打击。1969年,被派参加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边学习边接受批判。1970年,被送往甘肃省军区农场劳动改造。1971年,关之烛被开除党籍,降级处分,复员回家。关之烛失望了。从农场回来,一下瘦了20多斤。关之烛凭着坚强毅力,到处申诉辩解。林彪事件后,军区恢复了关之烛的党籍,但未安排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58岁的关之烛被彻底平反,任兰州警备区副政委(正师级). 1981年,关之烛当选为甘肃省兰州市人民代表。1982年,关之烛离休后,回到河南郑州市居住。关之烛晚年积极撰写革命回忆录,为党史军史提供资料,其诗词及书法作品多次获奖。1955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后晋升为中校军衔。1988年7月中央军委授予其独立功勋荣誉章。1997年2月10日,关之烛因病在郑州逝世。
  关之烛一生,质朴坚韧,英勇无畏,任劳任怨,身经百战,功勋卓著。不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认真对待工作、战斗和生活。处处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严格要求家属和子女,从不占公家便宜,给组织添麻烦。1962年冬,家属因天寒使用了部队线毯,关之烛看到后,严令家属交公。1965年关之烛任兰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后,搬家到后勤部,其爱人随手带走了政治部的一块木板,关之烛发现后大怒,立即将木板送回。关之烛能打硬仗,富有文才,在任军分区政委后,仍坚持自己写工作材料。一次,关之烛正发着高烧写报告,遇汽车连翻车事故,一方面到现场指挥抢救,一方面坚持将报告写完,结果耳朵也急聋,高烧达40度,被送进医院。由于关之烛的言传身教,三子一女先后成才,其中二个儿子在国外获硕士学位,学成归国,报效祖国。
                                                                                           (杜建成)
李述斋
    李述斋(1920~2000) ,陕县向阳村(今三门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其幼年丧父,母亲支撑家业,多方乞借供养儿子求学,就读于陕县师范学校,后由于家境贫寒而辍学。民国年间,经亲友介绍在本乡当勤务员。李述斋从小性情耿强,对官场腐败极其反感,便辞职回家,想继续求学。他面对艰难,坚定信心,向经济宽裕的亲戚朋友求助借债,终于考入开封高中。毕业后到西北农学院深造,他在农学院学习的四年中奋发钻研,学习成绩优异,每当寒暑假期他担任留校辅导工作,以多挣些薪金来补贴自己的费用,毕业后就聘于该校任教。
    1947年秋,李述斋被台湾大学聘任为教授,1950年转香港水利学院任教,1955年转加拿大温哥华大学任教,1970年转入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攻读获得博士学位,并加入美国国籍,担任俄亥俄州交通工程测绘工程师及某洋行总经理。他曾于1985年4月中旬参加美国访华团随访北京,访问结束后,他提出要回久别的家乡三门峡探亲访友。
    回家乡后与久别38年的妻子儿女相见重逢,并探访了亲属。1987年其子女两家共11口人赴美国就业,其子在建筑行业,女儿在服装业。李述斋博士于2000年病故。(席天民 陈明新)
分享到: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