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七版 -> 内容
皇帝的谥号与庙号[图]
2014/6/17 22:10:32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对中国皇帝的称呼,常见后缀有“帝”“祖”以及“宗”。一般而言,称“xx帝”的,往往是称他们的谥号,如汉武帝(谥号孝武),或称他们的年号(常见于明清两代),如康熙帝、乾隆帝等。而凡是带“祖”或“宗”,则是称呼皇帝庙号。

  所谓谥号,是指古代的一个人死后,活着的人对他的盖棺论定,这种评价可褒可贬,如末代皇帝的谥号往往是“哀”。此外,谥号不是皇帝专有,各级官员有功德者都可拥有。秦始皇认为,谥号属于子孙议论先人、臣下议论先帝,不好,把它废除了。于是他就叫始皇,这不是谥号。到了西汉,才恢复了谥号制度。

  皇帝死后,活着的人掂量其生前所作所为,论断他有没有资格单独立宗庙,以供后人祭祀瞻仰,这个宗庙需要一个名堂,此名堂就是庙号。庙号只能是皇帝专有。谥号可褒可贬,庙号就只有褒义,简单说是“祖有功、宗有德”。

  在庙号方面,一般而言,一个朝代只有一个祖,这个祖是开国皇帝,一般称高祖或太祖,其后的都称宗。但也有例外,例如曹魏一朝就有3个祖。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曹家已然丢掉敬畏,与其篡汉自立的行径有着相同的精神血脉;二是愈到后世,人臣就愈是曲阿上意。明朝有两个祖: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朝有3个祖: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这些解释起来当然是一套一套的,但一个朝代“多祖多宗”,始终说不过去。

  在控制庙号这方面,汉朝做得很好。在东汉时仍然保留庙号的西汉皇帝,只有4个:汉高祖刘邦、汉太宗刘恒(汉文帝)、汉世宗刘彻(汉武帝)、汉中宗刘询(汉宣帝)。这符合一祖多宗的惯例,也没有滥派。汉景帝奠定文景之治,但他没有庙号,因为汉人认为他冤杀晁错、引发吴楚七国之乱,统治有瑕疵,不配拥有庙号。

  汉昭帝在位十几年,都没有为功业显赫的武帝立宗庙。宣帝登基,才为武帝立了宗庙。到了西汉末期的汉哀帝时期,事情变得有意思了,大臣开始议论: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导致国用虚耗、民不聊生,不配享有庙号。群情汹涌,最后是学者刘歆站了出来,肯定了武帝的功绩,才保留了武帝的世宗庙号。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第13期) 

  唐高祖像

  秦始皇像

分享到:
作者:文摘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