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如同现代大学一样,是近代从西方引入中国的。有研究者认为,上海教会学校圣约翰大学为近代中国最早明定校训“光与真理”的大学,民国时期诞生的各类大学大都仿而效之,确立校训。近年来中国的大学,或恢复,或继承,或新定,普立校训,作为大学文化建设和实现育人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 从内容上看,中西方大学的校训可划分为“为学”、“为人”、“为人”与“为学”相结合三大类。 以“为学”为主旨,是指大学强调以学生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为办学的主要目的。对于这类大学的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学有:英国剑桥大学,校训为“此乃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德国柏林大学,校训为“为科学而活”;美国哈佛大学,校训为“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耶鲁大学,校训为“光明和真理”;麻省理工学院,校训为“理论与实践并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校训为“物换星移,智慧永恒”等。这类有代表性的中国大学校训有:民国时期的新教大学齐鲁大学的校训是“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民国时期的天主教天津工商学院、天津大学(自民国至今)和今天的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都是“实事求是”;浙江大学校训是“求是创新”;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中山大学校训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所谓以“为人”为主旨,是指大学主要强调对学生的塑造以道德为本,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勇敢气质和服务精神的人。这类大学校训,比较有代表性的西方大学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训“法无德不立”,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校训“国家的利益取决于公民的道德”,美国著名军事院校西点军校的校训“职责,荣誉,国家”,德国哥廷根大学的校训“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中国大学的这类校训以清末民国时期的大学较为普遍。如上海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校长唐文治于1910年确定“勤、俭、敬、信”为校训;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3年确立“诚实、勇敢、勤勉、亲爱”为校训;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经确立一个字的校训“诚”,后来发展成为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后,把校训相继改为“止于至善”与“诚、朴、雄、伟”;金陵大学以“诚、真、勤、仁”为校训;南开大学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暨南大学以“忠、信、笃、敬”为校训;河南大学以“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校训…… 所谓“为学”与“为人”相结合,是指大学强调求知求真与人格完善兼顾,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相比而言,西方的大学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大多从“为学”或“为人”中一个方面确立校训,个别大学校训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美国理海大学的校训“理解自然,服务自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校训“知识,智慧,人性”,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校训“真理,公平,自由”……而清华大学自1914年起即确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燕京大学确立“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的校训。 近年来中国的大学在确立校训的大潮中,绝大多数校训都是“为学”与“为人”的结合型。譬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山东大学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训“德才兼备,知行合一”,中国政法大学校训“厚德、明法、格物、致公”,北京舞蹈学院校训“文舞相融德艺双馨”。 中西方大学的校训,尽管在内容上大致都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但是,它们在形成的历史传统、文化土壤、制度因素等方面存有诸多差异。因此,中西方大学校训在思想来源、价值观等方面还是有本质差别的。西方历史名校的校训思想内容大都来源于基督宗教的经典《圣经》,如美国的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加州大学、比利时的鲁汶大学等;一部分出自古希腊罗马先贤、诗人的话语或诗句,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等。中国的大学校训,在民国时期,一般来自《大学》《中庸》《论语》《学记》《汉书》等儒学经典和史书,甚至金陵大学、天津工商学院等教会大学也不例外,目前百年名校也大都恢复旧有的校训。同样在讲“为人”,西方的大学非常强调博爱、自由、服务,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愿自由之风劲吹”,中国的大学主要强调诚朴勇爱等道德修养。同样在讲“为学”,西方的大学强调在上帝的灵光中去探索真理,牛津大学的校训“上帝乃知识之神”,美国杜克大学的校训“追求知识,信仰上帝”,中国的大学则强调勤笃、敬业等儒学传统。 (摘自《光明日报》) 清华大学校训 中山大学校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