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七版 -> 内容
“落霞”其实是昆虫
2013/12/10 21:26:03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篇脍炙人口的名作,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更是流传千古,传诵不衰。

  这句诗是化用庾信《马射赋》“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之句,描写的是当地的一种自然景观。对于句中的“落霞”一词,百度和教科书的解释为“晚霞”。其实,这是一种文化的误读。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之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今越南)省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适逢洪州都督严公于九九重阳之际大宴滕王阁,广邀宾朋,王勃亦应邀赴宴。《滕王阁序》就是其在宴席上的即兴之作。

  《滕王阁序》写的是南昌地区的风物,因此,理解“落霞”的含义必须放在南昌的地理环境中去分析。宋人吴曾在其《能改斋漫录·辨霞鹜》一文中写道:“落霞非云霞之霞,盖南昌秋间有一种飞蛾,若今所在麦蛾是也。”原来,当时的南昌地区,八九月间,田野里活动着一种飞蛾,数量极多,在江上飞舞时,纷纷坠落水中,引得江鱼群游争食。当地人管这种飞蛾叫“霞蛾”,简称为“霞”。“霞蛾”纷坠如雨,也引得野鸭(鹜)游来争食,于是便出现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奇异场景和壮观画面。

  (摘自《文史博览·文史》2013年第10期)

分享到:
作者:文摘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