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百姓生活 -> 内容
声声句句传乡韵
2015/1/21 23:25:14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世世代代生活在豫西大地上的人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了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或许是一阵锣鼓,或许是一声号子,或许是一段书唱,无不见证着岁月的苦辣酸甜,见证着他们的不断传承和发展的劳动创造。日前,记者分别深入卢氏、渑池、灵宝、陕县和湖滨区,探访那些历史悠久、传承至今的豫西民间艺术。 

  传统锣鼓技艺 今亦精彩纷呈

  齐天圣鼓又称猴鼓,是流传于灵宝市阳平镇苏南村的一项民间艺术,在当地有很大的影响力,2007年3月入选河南省首批非遗名录。年逾古稀的左昌义是猴鼓艺术的第64代传人。据他介绍,猴鼓是当地群众逢年过节、新婚喜庆、赶庙会、庆丰收时的主要娱乐形式。左昌义从8岁起就跟爷爷学读鼓谱练打鼓,与猴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聪颖活泼,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深得猴鼓要领。他的妻子郭引缠告诉记者:“他对猴鼓太痴迷了,小时候他打不上真鼓,趁大人不在时就带着一帮孩子把自家的铜盆摆在院子里敲打,家里的锅碗瓢盆不知让他敲坏了多少。”

  据介绍,猴鼓队表演分行进表演和场地表演两种,整个表演豪情激荡,高亢雄浑,观者群情激奋。左昌义告诉记者,整个表演成功与否主要看“猴王”的表现,“猴王”是整个鼓队的灵魂,而他自己就是一名资深“猴王”,在多次表演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左昌义把猴鼓当成了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为了猴鼓他什么都舍得。鼓乐队是一个损耗特别大的行当,一场演出下来总要损坏一些铜制乐器,有时还可能毁坏一面大鼓。这些乐器大都是他出钱购买的,每次损坏他都掏钱再买,长时间下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他没有丝毫怨言:“齐天圣鼓是祖宗几十代传下来的,是我们全村人的财富,我要把猴鼓传承下去。”

  除了齐天圣鼓外,灵宝还有著名的王家热锣鼓。“看王家大锣鼓,不用拿饭钱。”这是当地群众对王家热锣鼓的评价。王家热锣鼓又称亚武天锣,发源于灵宝市豫灵镇杜家村的王家自然村,2008年入选河南省非遗名录。

  王家热锣鼓的传承人王永宽今年67岁。据他介绍,相传元朝末年,定居在山西洪洞县的一蒙古族王爷家族渡过黄河来到这里,因蒙古人的姓比较难叫,当地人就把这些人改称王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蒙汉两族艺人共同切磋,蒙族王家学会了中原锣鼓,并融入游牧民族特色,逐渐形成了王家热锣鼓。这种锣鼓的表演形式分为舞台形式和街道形式,演出人数从几十人到几千人均可。表演时,锣鼓队径直冲上村道,自列成阵,一方锣鼓刚落,一方声音骤起,锣镲高举,鼓声阵阵,众人高喝。无论春夏秋冬,表演者往往都是赤裸上身,场面火爆异常,一场下来往往要打烂几个铜锣。

  如今,王永宽又在业余时间当起了婚礼司仪。他说,现在的人们都追赶时髦,结婚时许多人都不请锣鼓队了,但还有两个村子坚持着传统,每逢有喜事,王永宽的锣鼓队就会被请去。

  古朴说唱艺术   刻画风土人情    

  “太阳出土一盆花,照住京城帝王家。正宫娘娘生太子,满朝文武都戴花……”一张方桌,四人围坐,敲边鼓、打底锣、弹三弦、拉二胡,各有分工,其中一人边奏乐边娓娓唱来。日前,在卢氏县文化馆,卢氏锣鼓书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许创世和妻子刘小花、妹妹许三英及老艺人贾治国以一曲《老包夸桑》赢得阵阵掌声。

  锣鼓书在卢氏和陕县两地流传广泛。据载,锣鼓书以唱为主,唱奏分开;书词题材广泛,或叙述民间趣事,或演绎历史典故,或传播传统道德理念。如《小女婿》《表古人》《十大劝》等曲目,不但充满生活乐趣、散发乡土气息,而且寓教于乐。说唱时少则三五人,多则八九人,主要伴奏乐器为锣、鼓、板、钗、三弦、二胡、笛子等。2007年,锣鼓书被列入首批省级非遗名录。

  陕县锣鼓书为坐唱形式,唱本属七字词格,以叙述为主。伴奏乐器有锣鼓,以锣鼓开场,借以造势,后逐渐加上弦乐,其主要演奏乐器为四股弦,所以锣鼓书也被称为“四股弦书”。如今,陕县锣鼓书的书班基本是盲艺人,表演者不仅要演奏乐器,还要分饰人物,用不同音色扮唱,刻画人物性格。盲艺人以此谋生,在乔迁、寿诞、添子等场合表演,保持着唱腔传统古朴的特色。

  卢氏锣鼓书兴起于清代光绪年间。据卢氏县文化馆副馆长李淑霞介绍,该县49岁的许创世是横涧乡代家村人,祖上六辈人都传承着锣鼓书艺术,他从13岁便跟随父亲学艺。谈到锣鼓书的生存现状,许创世说,锣鼓书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艺人们根据社会需要,或在年节大型场合免费演出,或应群众邀请走乡串村,或在家中设书场演出。锣鼓书在传承中形成了一定的班组,大部分以师徒关系和家庭关系组成。但由于收入低、市场需求少,卢氏现存的几十名演员中年龄没有40岁以下的,演出队伍的青黄不接令人担忧。

昔日号声响亮  现今亟待传承

  黄河号子属于民间歌谣,船工们劳作时以此宣泄情感、驱赶疲惫,同时具有协调和指挥的功能,可使纤夫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勇往直前。

  黄河三门峡段是长安古道水路运输的必经之地,河谷狭窄,水流湍急,暗礁林立,是黄河最为险要的地段之一。黄河号子在这里孕育而生,于2007年被列入河南省第一批非遗名录。现年81岁的张君厚是三门峡黄河号子第4代传承人。“最后一次喊号是44年前的事了……现在都是机船,感觉黄河号子就要消失了。”张君厚的话中略带伤感。

  三门峡黄河号子有几十种之多,常用的七八种,总体有起船、行船、停船三大类型。具体名称有的取自具体工作,如起锚号、搭篷号、扬蛮号;有的取自工作中的形体特征,如撑篙时的跌脚号、调头时的带冲号、到岸时的大跺脚号;有的按曲调的节奏快慢来划分,如骑马号、绵羊号。“想到哪就唱到哪,想唱啥就唱啥。”张君厚说。

  湖滨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张君厚目前是三门峡黄河号子唯一的传人了,他们希望在黄河旅游节时能够让黄河号子情景再现。张君厚却说:“情景再现的最大困难是找不着号头。”10多年来,张君厚辗转潼关、巩义、济源等地,寻找昔日船工伙伴,但岁月沧桑,物是人非,“我能记住的也只是其中一部分,真怕这宝贝没了传人”。

  锣鼓丝竹交响  奏出民族特色

  叮叮咚咚,砰砰作响,木棍击打着铜锣,清脆的节奏煞是好听。

  “十盘是豫西农村较为流行的传统乐种,打击与吹奏为一体,2011年12月被列入河南省第三批非遗目录,目前只有渑池县果园乡东安头村的艺人时有演奏。”渑池县文化馆一位姚姓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十盘起源于明末,多用于宫廷庆典或寺院道观祭祀,后来传到民间,成为农民集会或婚嫁时的娱乐形式。相传,当年三朝宰相姚崇回陕县老家养老,皇帝还特批其家中可演奏十盘。

  今年53岁的姚富民是十盘的第五代传人。据他介绍,十盘是多种乐器综合在一起的一种群体性演奏,一般由20至30人共同表演。十盘原以敲击乐为主,后来演变为锣鼓和丝竹合奏,演奏时云板击节,碰铃相辅,管子合奏,另有中音笙、低音笙各两盘,竹筒四根协奏,目前主要演奏曲目有《状元游街》《大仕朝元》《苏武牧羊》等。“十盘的演奏最主要的还是要配合,配合好了,出来的声音那真叫一个好听。”姚富民说。

  “逢年过节或者有社火表演时,我们都会被请去演出。现在它不仅是我们东安头村的骄傲,更是整个三门峡的骄傲。”姚富民自豪地说,十盘演奏起来声音高昂、细腻、悦耳,深受群众喜爱。

  谈到十盘的传承,姚富民眉头一锁,似乎心有苦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上了岁数的人学不会,真怕老祖宗的东西在我这儿断了。”姚富民说,“现在,能完整娴熟演奏的只有20多个村民,60岁以上的就占了1/4。”他曾想免费向他人教授,但前来学习的人寥寥无几,现在仅有两个年轻人跟着他学。“希望社会能对十盘多些关注,让这些传统的技艺得以传承。”姚富民说,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他们的队伍,共同为传承十盘努力。

  结束语

  “传承民俗文化·共享美丽非遗”系列报道今天发出最后一篇。

  新年伊始,本报记者先后深入我市各县(市)、区,探访崤函大地上丰富多彩的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多位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介绍,较为全面和真实地反映了我市非遗项目的历史和现状。

  从1月13日开始,本报陆续刊发了《一方山水一方情》《璀璨的民间艺术珍品》《一腔一调总关情》《历经岁月 巧手生花》和《声声句句传乡韵》,对民俗风情、民间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音乐和民间舞蹈五大类非遗项目进行了深入详细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许多读者打来热线电话表示,这次“非遗之旅”让他们领略到我市非遗项目的厚重与美丽。通过这组报道,很多读者爱上了这些非遗项目,并有志于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民族财富,继承和弘扬的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人携手,为保护和传承这些民族瑰宝而努力。

  

精彩的猴鼓表演 资料图

分享到:
作者:宋贵平 汪潭 徐小龙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