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百姓生活 -> 内容
76岁老人的66年拥军路
2015/8/2 22:43:16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同样的道理,一次拥军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坚持拥军。66年,她从一个豆蔻年华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满头银发的古稀老人,时间改变着她的容颜,而拥军的情怀却一直没被改变,反而历久弥坚。8月1日,记者来到河南省拥军模范、三门峡市十大巾帼拥军模范于环家中,倾听她的拥军故事。

  

  时刻心系战士

  当天上午10时40分,记者在于环家中见到她时,她刚从医院回来,“这两天一直拉肚子,所以就去医院看了看,没啥事”。今年76岁的于环尽管身体不适,但在“八一”建军节的前一天,还是带着她的小记者们到三门峡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看望消防官兵,给战士们送去了西瓜、葡萄和小记者们用牙签、废瓶子做的消防车模型等慰问品。

  像这样的拥军活动早已成为于环生活的一部分,尽自己所能为军人和军人家属提供帮助成了她平日的主要工作。于环告诉记者,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现在是小记者们的“学军基地”,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和“八一”建军节,她都会带着孩子们到这里参观学习,和战士们联欢。

  于环年轻的时候在市一小当老师。那时候,她就在自己带的班里成立班级拥军小组,帮助军人子弟,放学后还组织学生为军属家中送水、送柴。她班里的军人子女得到了她的“特殊”关照,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课外辅导。于环有个学生叫崔宏造,家里兄弟五个,他在部队服役期间母亲病逝,于环就当起了崔宏造的“代理妈妈”。她一边到部队照顾崔宏造,给他洗衣、拆被子、购买衣物;一边到崔宏造家里,照顾其几个弟兄的日常生活,十几年如一日,后来还帮崔宏造找了对象成了家。 

  

  从小加入拥军队伍

  1939年,于环出生在洛阳的一个小乡村。直到现在,她对贫苦的童年生活仍然记忆犹新。父亲是长工,母亲和哥哥在地主家推磨磨豆腐。于环告诉记者,那时候她白天在磨房满地爬,晚上就跟家人睡在磨盘下,身下铺的是麦草,身上盖的是麻袋,平日里吃的是豆腐渣和野菜。1949年家乡解放后,于环一家才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从那个时候起,于环就打心底里感谢解放军。

  解放军来到村里,于环为部队带路,打腰鼓欢迎,并帮忙干些跑腿的活,当时的于环只有10岁。“那会儿还不知道啥是拥军,就是想为部队做些自己能干的事。”于环告诉记者,后来她不断参加欢送青年人参军的活动。逢年过节,她和大人们一起为军属家中送粮、贴对联,还经常帮军嫂们写信。由于在拥军活动中表现积极突出,她所在的小学给她发了一盒粉笔和一本作业本,这给了于环莫大的鼓舞。“学校奖励的东西虽然不值啥钱,却是我走上拥军路的一个红色记忆。”于环说。

  18岁那年,于环考上了洛阳师范院校,“9月到的学校,11月就入了党”。之后,于环继续在校园里开展拥军活动,被学校评为“八年拥军先进”。“当时农村孩子上学很不容易,正是在党的关怀下我才能走到了今天。”

  21岁毕业,于环成了一名人民教师。结婚后,她先后生了两个孩子,后来为了纪念毛主席提出的“抓好拥军爱民工作”的指示,她和爱人商量后,给儿子改名叫“拥军”,给女儿改名叫“爱民”,希望孩子们长大后也能加入拥军队伍。

  

  年迈体弱不忘拥军

  退休后,于环还利用节假日为军人子女义务辅导作文和学习。1996年3月,于环因公出差遭遇车祸,右腿股骨头完全性骨折。医生用3斤重的不锈钢支架代替股骨头,为其做了置换手术。手术后的于环行动非常困难,走远路必须要架双拐。“保住了性命却落个终身残疾,以后就不要再带着学生到处去军营参观学习了。”面对家人和朋友苦口婆心的劝说,于环怎么都不肯听:“革命先烈为革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生命。我这点伤算得了什么!”

  这些年来,于环就是这样架着双拐坚持到部队去看望子弟兵。市武警中队老兵转业,她冒雨前去欢送,还把三门峡的土特产大枣、核桃等送给战士,让他们带回家乡慰问亲人。在她的影响下,有的战士当场表示要把仅有的转业费捐给失学儿童。

  从10岁开始帮助村里的军人家属打猪草、干家务,到当上人民教师后作出“不能让军人子女当差生”“军人我都爱,军属我都帮”的承诺,再到退休后身有残疾仍积极组织和宣传拥军,66年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于环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拥军、爱军,把军人看得比亲人还亲。她说,当拥军这件事成为生活的信念,为之付出的任何努力和牺牲都是值得的,“拥军是我对党的承诺,我要一生去践行”……

 

  多年坚持拥军,于环获得了许多荣誉。

分享到:
作者:张朝峰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