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社会新闻 -> 内容
爱洒大凉山 情满支教路
2015/7/13 22:48:09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支教小伙万朝辉和他的彝族学生。资料图

  大凉山、小学校,他远赴千里为山区孩子送去知识与关爱。
  
  山路险要、物资匮乏,他坚持两年义务支教,汗水与欢笑留给他充满艰辛与幸福的难忘记忆……
  
  2013年,三门峡“80后”小伙万朝辉怀揣梦想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活。今年7月初,支教期满的万朝辉虽然回到家乡,但他心里最大的牵挂仍在大凉山深处。
  
  近日,记者见到万朝辉时,他从随身背包里取出一个U盘,里面保存了数千张记录他支教经历的照片。他微笑着边翻看边回忆,每一张照片背后都蕴含着两年来难忘的点滴。
  
  2007年,大学毕业后的万朝辉回到三门峡走上了工作岗位。2013年,他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大凉山支教联盟发布的志愿者招募信息,便萌生了支教的想法。于是,他辞去工作,远赴千里之外走进了带给他诸多考验的四川省昭觉县。
  
  在支教组织的安排下,万朝辉来到了位于大凉山深处的色底乡乃拖村小学。三间破旧的瓦房就是整个学校的教室,墙上的裂缝随处可见;由于时常停电,教学经常在一片漆黑中艰难进行……
  
  怎样在艰苦的条件下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万朝辉感到任务十分艰巨。“很多学生家离学校很远,还要经常干农活,我们只能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一个知识点反复地讲。”万朝辉说,当地学生成绩一开始普遍不太理想,有个学生后来考了个不错的成绩,他和志愿者们高兴得自己出钱买了辆自行车对其进行奖励。
  
  除了教知识,万朝辉还教会孩子们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排队、洗手、按规矩吃饭……听说新老师对学生很关心,一些原本不重视教育的家长也纷纷把孩子送来上学,当地百姓的教育观念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校园。
  
  2015年3月,万朝辉被安排前往支尔诺乡乐尔村小学任教。这所学校刚搬到山下的公路边,大多数学生却居住在山上,山上没有路,只有一个300多米长的木质天梯供人往来。“天梯是很多学生每天上学的必经之路,坡度很陡,脚下就是深渊,年龄小的孩子有个绳子可以绑着走,可还是会发生意外。我去家访时常走那条路,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们求学不易。”
  
  尽管山高路险,万朝辉依然坚持着行走在大凉山上:“希望能用陪伴和交流,带给学生更多的关怀。”
  
  支教生活充满苦与乐,但越是困难的境遇越能彰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刚到大凉山,支教志愿者们就遭遇了大雪封山,没有水也没有柴火,只能吃零食果腹、吃雪解渴。当地居民得知后,邀请支教老师到家里盛情款待。万朝辉感动地说:“其实他们生活很艰苦,但还总是会借来最好的食物,把我们当作重要的客人来招待。”
  
  由于所在地区属于艾滋病高发区,支教组织时常会对志愿者进行培训和提醒。万朝辉上山砍柴有时会不小心弄破手指,但他顾不上害怕,更来不及走4个小时的山路去乡卫生所救治,自己拿纱布简单包扎后,就急忙回到教室开始给学生们上课,因为在他心里最重要的事是孩子们的教育问题。
  
  很多学生和家长不会讲普通话,万朝辉也不懂彝语,交流起来很困难,经常是边说便比画,因为语言不通,他还被学生家长误认为是水管工,帮忙接过水管。但是,随着长时间的接触,他和当地百姓逐渐融合,并和不少彝族人慢慢成为朋友。“我去家访时,总会顺便帮他们拍一张全家福,看着他们激动的表情,我也感觉很快乐。”万朝辉说,“在这里,我的身份不只是老师,更像是他们的朋友和家人。”
  
  在大凉山,万朝辉习惯了依靠双腿翻山越岭,学会了用“马什子”吃饭,也爱上了当地的习俗和品种并不多的美食,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也让他收获了内心的幸福。
  
  支教期满,今年30岁的万朝辉考虑到家庭的需要不得不回到家乡,但支教的热情依旧未减。他说,支教是一种“病”,停不下来。离开大凉山时,学生们不舍,万朝辉也格外留恋。他承诺会回去看望他们,但刚刚分离就已万分想念,每天电话响起,传来的都是关心的话语:“老师你还好吗?”
  
  “支教这两年,我学会了怎样去克服困难,也脚踏实地做了很多事,这些经历都很珍贵。”万朝辉说:“回到三门峡,我打算继续参与公益活动,希望我们这里也能成立支教组织,为困难学生提供更多帮助。”

分享到:
作者:本报记者 程倩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