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说三门峡 -> 内容
茫茫伏牛山
2014/3/25 9:24:46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金光
  
  坐镇豫南的伏牛山,是小秦岭山脉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处长江与黄河分界处,伏牛山气候适宜、植物品种多样。除了生长着丰富的经济林木外,还有许多名贵药材。这些重要的经济资源,营养着上千万山区人民。
  
  说起八百里伏牛山,大都认为它起源于卢氏县与栾川县或西峡县交界处,后来经过查阅资料方才得知,它的起源在卢氏县官坡镇境内。
  
  据光绪年间出版的《卢氏县志》记载,卢氏境内有30座叫得上名的大山,包括当时管辖的栾川县、嵩县部分地域。其中除了老君山、白云山和九龙山外,还有伏龙山(县城东部)和伏虎山(县城东南部)。1984年出版的《卢氏县概况》说,伏牛山位于卢氏县官坡镇的“竹园村与碾道村之间,海拔1450米,登顶可见县城”。我在另外的资料中查阅到,发源于该镇蔡家沟和上川村的官坡河,将小秦岭山脉与伏牛山脉在此切断,河南部为小秦岭的余脉,而河北部的山脉便是伏牛山脉。由于伏牛山被官坡河隔断,这儿成了断头山,此山便一直向东绵延,至汤河、栾川、西峡,一直到豫南,于是它成了伏牛山的山首。
  
  伏牛山虽然没有太行山的险峻,没有小秦岭的绝景,也没有喜玛拉雅山的雄伟,但它绵绵延延温顺无比,果真像一头吃饱了肚子闲卧在地上的母牛,默默地为身边上千万百姓提供着营养乳汁。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伏牛山的海拔高度不算很高,尤其到了豫南地区,很多地方出现的是小山包。然而,正是这样的低矮小山,造福了一代又一代人民。它的土质丰富,气候温暖而湿润,便滋生了独特的栎木。漫山遍野的桦栎树、青冈树、栗子树和槲树,为当地农民生产食用菌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早在几百年前,这里便有生产食用菌的习惯,且已经形成规模。人们将栎树伐倒,排在潮湿的山坡上让其变成朽木后,靠自然生长出木耳。伏牛山区的木耳十分有名,朵大肉厚、质地纯正,明清时期就出口到了东南亚各国。人们还将粗壮的栎树剥去厚厚的皮,取名叫拴皮,用来制作橡胶原料,也是一项较大的经济收入。依稀记得,小时候看到每年秋冬季节,人们都要上山打拴皮,然后卷成筒状担回来再卖给供销社。由于人们技术熟练且掌握了季节的规律,那些被剥了皮的栎子树并不会死去,待到七八年后还可以继续剥皮。另外,伏牛山区还盛产大漆和桐油,这些产于漆树和油桐树上的材料,作为独特的商业资源,成为古今市场上的重要贸易。如今,伏牛山区的百姓掌握了科学生产食用菌的技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将树干、树枝全部打成粉末,用塑料袋装起来后高温杀除杂菌,然后点种上食用菌,让其生长香菇、木耳,产量和质量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东南亚各国。
  
  伏牛山首的绝对高度很高,但当地人并不叫它伏牛山,而叫它大山。我上中学时,学校为了搞勤工俭学,老师们常带我们爬到山上拾橡壳儿。我们每次气喘吁吁地登到山顶,躺在那儿歇半天,就会站起来遥望百里之外的卢氏县城。晴朗的天空下,远远的县城像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及。
  
  有一次,我问一位学者,伏牛山的名字从何而来,他想了片刻说:“可能是因为绵延的山脉从空中看起来像一头卧牛吧。”后来看了卢氏旧县志,得知还有伏龙山和伏虎山,我想那位学者说的话可能有道理吧。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