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说三门峡 -> 内容
寇准与陕州
2013/11/25 16:16:58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金光

    寇准是北宋年间的一代名相,喜欢看《杨家将》的人,无人不知寇准此人。然而由于当时的政治原因和寇准的办事原则,而使一些不喜欢他的人在皇帝面前极进谗言,在一人专政的封建王朝体制下,造成了这位名相多次起落,堪称历史上的笑谈。其中,寇准被贬青州、邓州之后,于公元1006年3月第三次被贬于陕州,做了陕州的知州。
    寇准任陕州知州后,经常下乡体察民情,了解当地农业生产和百姓生活情况,深得百姓信赖。然而,像其他封建王朝中的官员一样,虽然遭贬心中不乐,但仍脱不掉对皇帝的忠心。他知道朝中每年开销大,布绢的使用也十分紧张。陕州地处黄河中游,由于气候、土质适宜,加上灌溉便利,民间经营丝蚕和种植棉花的很多,因此布绢丰富。寇准要求各地收缴这些物资,曾向朝廷供应了5万绢棉布或丝布。
    毕竟是封建王朝下的官宦,据说,寇准在陕州期间有三件事儿被外界所流传。一是他曾主劝朝廷与辽国之战,逼得辽国与大宋签了和平协议,使辽国人对寇准怀恨在心。他被贬陕州后,有辽国使者去东京路过,慕名拜访他,突然问道:“您德高望重,为何不做宰相,到这穷乡僻壤来了?”面对冤家的嘲讽,寇准哈哈一笑,“朝中无大事了,我大宋天下太平,只有这东北边的大门,要由我寇准来把守才放心!”二是在一次过生日时,寇准居然出乎意料地穿出了一件新衣服——龙袍!而且他大摆筵席,广邀宾客,在所有人面前穿着龙袍簪花上马,四处炫耀……消息立即传进了开封京城。皇帝赵恒把宰相王旦叫来了,问道:“寇准乃反耶?”王旦笑着说:“寇准也一大把年纪了,还这样不知轻重。可笑可叹,臣立即写信,骂他一顿,要他谢罪。”赵恒听了,也就罢了。三是有一批辽国使臣回国时,宋军派人护送(也是监视),到了陕州寇准没经请示就给护送的宋兵发了些津贴。之后,他又写信给皇上,要求报销。结果不但没有报销,反而让皇帝认为他在收买人心。
    寇准在陕州时,还有一个典故,被后人记为《寇准求教》。此故事说的是,在成都做知府的张咏,是一个博学多才之人,他自恃读书多,而看不起别人。他听说寇准当了宰相,就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权术不够。”寇准被贬于陕州后,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回来,寇准尊敬地热情款待。张咏将离去,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取书读之,读到“不学无术”一句,才发现张咏是在说他“不学无术”。
    寇准在察访期间,结识了隐居在草屋中的诗人魏野,于是对魏野的才华十分仰慕,两人就此结为金兰。每每闲暇,寇准就跑到魏野的草堂上喝茶、叙诗、聊天儿。寇准爱才,还将魏野推荐给了皇帝,但魏野却是一个不愿入仕的人,两次被皇帝招见时,都以种种理由拒绝了。魏野十分了解寇准的情况,不但自己不愿入仕,他也劝寇准知足而退,并以诗送之:“好去上天辞富贵,归来平地做神仙”。然而,身在官场上的寇准并没有看透这些,也没有听进魏野的奉劝,还有些不悦。以至于后来复职后,出现了再次贬官,直到客死于雷州。
    公元1019年,寇准又被皇帝宣召入朝为相。屈指算来,他共在陕州呆了13年,可谓长久矣。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