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简说三门峡 -> 内容
安国寺
2014/2/25 15:25:01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金光
  
  在陕县东部的一个丘陵小窝里,隐藏着一个寺院。寺院占地不大,但显得典雅而沧桑。站在寺院门口远眺,北边有起伏的瑞云山岭,南面是已经干涸的永昌河,寺院夹在这个小小的山窝里,多少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这个寺院叫安国寺,也叫琉璃寺。2009年,一个油菜花盛开的日子里,我慕名来到安国寺采访,正值工匠们在忙碌重修。虽然一些房顶揭去了琉璃瓦,但依然能从各式建筑中读出它的艺术和不凡。陪我们来此参观的是市里的一位文化学者,他带我从西边一个透顶的砖梯子上钻上去,站在屋顶,使整个安国寺一目了然。他介绍说,安国寺创建于隋朝末年,还未竣工隋朝便灭亡了。因为安国寺意为安国定邦,是隋炀帝为镇压豫西一带农民起义而建,所以倍受隋朝以后历代王朝的重视。
  
  安国寺除了有它特定的政治意义外,其建筑物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以及壁画,制作精美,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堪称艺术精华。今年5月,新华社记者王颂专门到修葺一新的安国寺,对这里的“三雕”拍了一组图片播发。他赞叹说:“如今,这座千年古寺虽已原貌不复,但寺内仍保存有近百件明清时代的砖雕、木雕、石雕精品。这些雕刻作品的内容包括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吉祥动物图案等,无不构图精妙,雕法细腻。”
  
  “宝筏渡迷津原里犬河边牛愿相逢去,金绳开觉路井中蛇藤上鼠应早脱来。”这副对联是用楷书雕刻在正殿廊下石柱上的。由于内容包含了从修佛到境界的佛理,加之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凡到此观光旅游或考察的人,都禁不住驻足长时间仰望,并细细品味,更有人拿出笔记本将对联认真抄录下来。
  
  安国寺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建筑结构独具一格。主体建筑群坐北向南,以火墙为界分前后两处院落。前院包括山门和前、中、后三重佛殿,另有经房、禅房、钟楼、东西莲池和石碑经幢等;后院有佛殿一重,石碣两块,还有寺院附属建筑多所。前院山门为南面带有檐廊的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山门两侧各置一耳门。前殿为面阔三间的单檐式硬山结构,西侧有配殿三间,东侧有一座条石砌基、青砖筑起的正方形钟楼,楼顶四周有砖雕仿木斗拱。中殿为面阔一间、进深三间的单檐硬山式建筑物,四面带有回廊,檐下施三踩单昂斗拱、龙凤大脊,正吻和脊兽大部尚存。中殿东侧用条石砌成的莲池尚未完整,西池已废。后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式结构,中殿和后殿两侧的经(禅)房也都是单檐硬山结构。这些建筑结构,据说是隋朝时的原始建法,由于年代久远,风雨剥蚀,建筑物风化严重,后在唐、宋、元、明、清历代都进行过整修,但都保持着原始的结构。因此,安国寺的建筑结构方式,是民间智慧的结晶,令人叹为观止。
  
  仔细看完安国寺所有的建筑后,我冒出一句:“这个地方从地理学上说,是一处很有气势的位置,如果盖座民房,说不定也不错。”陪同的学者突然哈哈大笑:“你算说对了!大凡有庙宇的地方,都是风水宝地。封建社会里,迷信风水的朝庭为了怕宝地出人才与其争位,暗里会派人到这些地方圈地,然后修成庙宇或寺院。”
  
  据《安国寺小序》记载,封建统治阶级为了修建安国寺,征调各地的能工巧匠和附近的村民百姓前来服劳役,致使方圆附近之良木、精料全部用完。可见,封建王朝的苦心并不是造福百姓,纯粹是一己私利。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