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七版 -> 内容
节日与节气
2014/1/28 21:46:03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立春(2014年2月4日)

  立春是古代人迎春的节日,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两千多年来正宗的“春节”。直到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推行西历,使用公元纪年,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旧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立春”才作为“节气”而非“节日”延续至今。

  作为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气,之后增加到二十四个节气。

  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之始,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形象地说明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之间的关系。在传统社会中,农业是主业,季节性很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寄托了人们在新年伊始的美好希望。

  古代帝王会在立春到来之前的三天行斋戒,以表示对天的尊重。《礼记》记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之所以去东郊迎春,是因为迎春活动祭拜的芒神住在东方。芒神又名句芒、木神、春神,主宰着各种生命生长以及农业生产。早期的芒神形象是鸟首人身,骑着龙。在民间年画《春牛图》中,芒神以男孩的形象出现,与牛并坐,旁边配上诗文,表达了人们对当年天气与收成的预测。

  鞭春牛

  在古代农耕社会,牛对于中国人来说特别重要。传说大禹在治理完水患之后,会用一头雄牛镇水妖。在民间,我们经常会在河畔或湖畔看到铁牛或石牛,这就是镇水妖的习俗。

  打春牛或鞭春牛是古代立春的重要习俗。立春当天,各地都会举行迎春大典。在迎春大典上,地方官鞭打由泥土塑成的“春牛”,表示春耕即将开始。春牛高四尺,象征四季;由头至尾长八尺,表示农耕八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春牛被鞭打得越碎越好,通常地方官会鞭打三下,之后交给下属与农民继续鞭打。人们会将土牛的碎块带回家中,放入牲畜圈内,表示槽头兴旺。

  除了打春牛,民间艺人也会制作“泥牛”。这些小春牛被送往各家,意为“报春”,同时收取报酬。传统的年画中也有《春牛图》,人们将《春牛图》贴在家中,以提醒不忘农事,不要错过大好春光。

  吃春饼

  立春时,民间流行“咬春”和“啃春”,指的是吃春盘、吃春饼、吃萝卜等习俗。在晋代,春盘被称为“五辛盘”,盘内盛放葱、姜、蒜、椒、芥五种蔬菜,与春饼同吃,可以杀菌驱寒。唐宋时期,吃春盘春饼逐渐盛行。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杜甫在律诗《立春》中写到:“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立春时,皇帝会将春饼赏赐给大臣,《岁时广记》中记载:“立春前一日,大内出春饼,并以酒赐近臣。”在民间,吃春饼的食材更加广泛。清代富人家吃春饼,将韭菜、豆芽、鸡蛋等炒菜卷在薄饼里吃,还会配上各种熏酱肉类。在老北京,春饼一定要卷成桶状,从头吃到尾,叫做“有头有尾”。

  元宵节(2014年2月14日)

  唐代将正月十五称为上元、七月十五称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为下元,合称为“三元”。“三元”节出自于道家,每逢三元时,从十三到十五,禁止宰杀渔猎。断屠宰,读道经,与唐代佛、道二教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

  放灯、赏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习俗。传说西汉时,陈平与周勃平息“诸吕之乱”便是在正月十五,汉文帝将这天定为“灯节”。同样是汉朝,佛教从西域传入洛阳,汉明帝下令元宵节点灯庆祝。

  唐朝时,城市在夜间要关门闭坊,禁止民众夜行。为了庆祝元宵节放灯,唐代破例允许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三晚,开放坊门,以便民众出外放灯、赏灯,唐中宗不但几次在元宵节与皇后微服出行,到民间赏灯,还曾“放宫女数千人看灯”,并载歌载舞。唐玄宗曾经在长安布设彩灯五万盏,挑选千余少女在灯下踏歌三昼夜。除了大城市,各中小城市也有类似灯会歌舞,举国同庆。张祐在诗中这样描写元宵节的赏灯盛况:“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宋朝时将元宵节放灯时间从三晚延长到五晚;明代永乐年间,元宵节放灯时间更是延长到十天,京城百官放假十日。 

  锣鼓声响也是元宵节的必备元素。《清嘉录》记载了清代苏州热闹的元宵场景:“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有跑马、雨夹雪、七五三、跳财神、下西风诸名。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儿童围绕以行,且行且击,满街鼎沸,俗呼走马锣鼓。”

  雨水(2014年2月19日)

  雨水是一年之中第二个节气,“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到来时,已经到了“七九”,此后雪逐渐变少,降雨逐渐增加,气温也渐渐升高。杜甫在诗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人们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盼望着春雨的到来。而雨水过后,春耕就要开始了。

  《周书·时训篇》有“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的说法。“獭祭鱼”是雨水的第一候。獭喜欢吃鱼,经常将捕到的鱼排列在岸边。古人看到这一情形,觉得像是在陈列祭祀的供品,便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獭摆放鱼的现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后人用“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典故的现象。宋代笔记《杨文公谈苑》中提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摊在屋子里的书好像獭摆放的鱼,因此被人送了个“獭祭鱼”的外号。这个词嘲讽但并不尖刻,经常被人用来自嘲。

  (摘自《看历史》2014年第2期)

分享到:
作者:文摘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