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时政要闻 -> 内容
一位退休老同志的“出奇”事儿
——记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张丁华
2014/12/24 0:24:1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张丁华对新兴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非常关心,学生们也很爱戴张爷爷。

 

  “当领导已经是过去的事,我现在只是一个退休老头,应当简朴、低调,继续尽自己所能多做善事。我爱我的家乡三门峡。”——张丁华
  
  献青春,流汗水,走南闯北,艰苦创业,他为新中国的石油事业奋斗了32个春秋,从一名石油工人成长为油田的总指挥,亲历并见证了中国石油产量由年产十几万吨到1亿多吨的巨变。
  
  1985年后,他历任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市纪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正部级)。他是十三届中纪委委员和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他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他曾三次参加国家盛典:1997年,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他参加国庆50周年典礼活动,观看了阅兵仪式;2009年,76岁的他应邀参加国庆60周年典礼活动,第二次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看了阅兵仪式。
  
  然而,这样一个成绩卓著,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奋斗、奉献的人,退休后却低调行事,发挥余热,创办新兴农民工子弟小学。即使做了四次肝癌手术,他依然以乐观心态,为完善这所小学,建立劳动实践基地、德育教育基地四处奔走。他每次出门办事都乘坐出租车,悄悄地来,静静地离开,从不愿麻烦别人。
  
  他就是81岁的退休老同志张丁华。
  
  12月2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他,他乐呵呵地说:“我是个退休的人,生活比普通百姓好多了,应该简朴、低调地做人做事。”
  
  他已是省级领导,但独自一个人,胸前背后背着爷爷和母亲的骨灰盒,辗转天津、郑州,坐火车回到三门峡。为了不占耕地,他把老人安葬在家乡的土崖里。
  
  “我非常热爱家乡,真是感觉到‘月是故乡明’、家乡情谊浓啊!”张丁华告诉记者。
  
  张丁华,1933年出生于河南陕县会兴镇酧子坡村(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会兴街道办事处新兴村)。6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守寡,带着他和妹妹艰难度日,含辛茹苦地把他们拉扯大。妹妹后来成为河南省水利战线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51年,张丁华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北大学俄语专业学习。第二年7月,他被急需人才的石油部选拔到北京两所石油大学深造。1953年,他被分配到石油工业部工作,后在石油战线奋斗了32年。
  
  在家庭熏陶下,张丁华不但工作上进,还非常孝敬老人。奶奶去世后,他在胜利油田、大港油田工作,就把爷爷接到单位住。母亲住在妹妹家。母亲在,家就在,张丁华常去看望母亲。
  
  1984年4月的一个凌晨,88岁的爷爷去世了。时任大港油田党委书记的张丁华和家人一起,流着眼泪给老人擦身子、换衣服,全家七八口人开了个追悼会,深切悼念老人。一大早,爷爷被送到殡仪馆火葬,他未告诉单位的任何人。下午,张丁华忍着悲痛就上班了。
  
  1989年12月,母亲病逝。张丁华从内蒙古赶回郑州,追忆母亲的恩情,悲痛之极,在灵堂大哭一场。
  
  爷爷和母亲临终前,都反复交代张丁华:非常思念家乡,死后一定要葬在三门峡,叶落归根。
  
  1991年夏天,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张丁华,独自一人从天津殡仪馆背着爷爷的骨灰盒坐火车到郑州,又从妹妹家抱上母亲的骨灰盒,胸前一个、背后一个,坐了十多个小时火车,赶回三门峡。为了不占耕地,张丁华将老人安葬在家乡梯田的土崖里,没建坟墓,以最简单的方式实现了爷爷和母亲魂归故里的愿望。
  
  从此,张丁华每年都会回到家乡,缅怀先辈,体味巨变,家乡的路上不时会出现他高大的身影。
  
  他每次回三门峡都有“专车”,即出租车。出租车司机任海伟问他为啥不让公家安排接送与食宿?他说,不该麻烦公家。
  
  12月5日,31岁的任海伟向记者回忆了他认识张丁华的过程:
  
  2007年9月的一天,凌晨4时,任海伟在三门峡火车站见到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便帮忙将他的行李放到后备箱,开车将老人送到市区一家宾馆。老人下车后称赞小伙子“服务不错”,10元出租车费给了20元,还留了他的手机号。
  
  之后每次回家乡,张丁华都打电话叫任海伟,并打表付费。“有时候,送张老去办事,赶到饭点,他会请我喝碗羊肉汤或吃碗面。”任海伟笑着告诉记者。
  
  任海伟跑得最多的,就是通往新兴村的路。原来,张丁华有一年回家乡,见村里没有小学,孩子们上学得跑很远的路,就设法筹资,历时多年,建起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并一直为完善这所小学的事忙碌着。
  
  直到2013年夏天,因买不来火车票,张丁华叫任海伟帮忙去买飞机票,出示工作证购买机票时,任海伟才知道张丁华原来是个“大官儿”!
  
  一个大领导,为啥不让公家派车接送、安排食宿?任海伟好奇地问。张丁华淡然道:“我当了一辈子干部,知道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再说,我现在是个退休老头,不能向公家张嘴,也不想麻烦别人。”
  
  今年4月,张丁华从北京坐高铁到三门峡南站。下火车后,他给任海伟打电话,车不在市里,张丁华就乘坐了公交车。
  
  任海伟从心底敬重这个随和亲切、公私分明的老人:“像他这样的大官儿,越多越好!”
  
  张丁华咋看这些事呢?“20多年来,我每次回家都坐出租车,自己找宾馆住,既便宜,服务又好。”“三门峡的工业、城市、绿化等方面变化很大。回到家乡,除了为新兴小学的事情操心,我也会故地重游,看看家乡的变化。我曾去灵宝函谷关、卢氏双龙湾等景区,曾专门看了1947年陈谢大军挺进豫西的渡河点王官、茅津渡等地方。”
  
  张丁华还谈了坐出租车或大巴车的好处:可以自由欣赏三门峡的风景,可以了解风土人情,可以看到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可以品尝各地的小吃,可以享受大巴车带来的舒适感。这种感受大不一样!
  
  他回忆道,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任第一书记时,曾到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参观过。但陪同人多,无法了解详细情况。今年,他又想去三门峡大坝看看。见市区百货大楼附近有通往大坝的公交车,就在一位亲戚陪同下,看了大坝雄姿,见了中流砥柱,弄清了“三门”的涵义。回想当年大坝建设者艰苦奋斗的壮举,张丁华心中充满了感动与自豪:“又享受了一次!”
  
  张丁华的外甥女田丽向记者谈了去双龙湾景区的情况:
  
  2011年4月的一天,早上8点,她陪舅舅张丁华到三门峡长途汽车站,乘坐开往卢氏的大巴车,3小时后到达卢氏县城。但卢氏县城离双龙湾还有40公里,路况不熟,只能打出租车去。游览完,他们又乘坐大巴车返回三门峡。“那一天,舅舅看得兴致很高,还直夸坐大巴车舒服!”田丽笑着告诉记者。
  
  他虽然穿着干净整洁,但在生活上并不讲究,始终保持朴素本色。他当省级干部时,还让表弟骑自行车带着他,沿着二十里乡间小路去办事。
  
  12月5日,农民杨建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道:
  
  1986年,表哥张丁华让他骑着自行车带着,从陕县张湾乡白家岭村赶到西站,又赶到三门峡火车站:“那时候,我表哥已当了天津市纪委书记,不顾高低不平的二十里土路,让我骑车带他去办事。我说,有的村支书都有车坐了,你一个大领导还让我骑车带你,不嫌掉价?表哥却说,这有啥掉价?比走着快多了。”
  
  张丁华忆起那次坐自行车的感受,笑呵呵地说:“当时那路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二十里路程,把表弟累得够呛,把我也颠得够呛!”
  
  由于出身贫寒吃苦多,张丁华从未忘本,生活上非常俭朴。他牢记古训:“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担任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时,有一次他外出开会,返回时路过济南,夜里24时下火车转车。当时正值炎夏,他往火车站前的水泥地上一躺,枕着包睡了一夜,第二天又赶车去了。
  
  1980年,张丁华任大港油田副总指挥。外出开会路过杭州,按规定他可以住5元一夜的房间,但他觉得没必要,便在八角钱的大通铺上住了一夜。路过上海,他住在八角钱一夜的地下室,一位大学教授朋友把附近的好宾馆找遍了也找不到他。
  
  张丁华从大港油田升任天津市委领导,油田领导班子在机关食堂设宴欢送他,每人花2元钱吃了个四菜一汤。在内蒙古工作3年后,张丁华被调进北京,自治区领导想安排个欢送宴,被他婉拒。后经他再三请求,大家吃了顿羊肉泡馍,就算送行了。
  
  张丁华到北京后,三门峡老家的乡亲们去北京看望他,他都是自己掏钱请他们吃羊肉泡馍或火锅,招待简单,但情谊绵绵。
  
  今年10月,出租车司机任海伟的母亲患了眼疾,任海伟带着母亲去了北京。81岁的张丁华帮他挂专家号,预订宾馆,还请他们去品尝北京烤鸭……
  
  任海伟和母亲还应邀到张丁华家做客。更让他们没想到的是:恁大的领导,屋里竟然装修得很普通,满屋挂着张老练字的条幅。“原以为张老家里装修得富丽堂皇,谁知道恁简单!”
  
  今年9月中旬,张丁华因办学的事在家乡逗留6天。每天他吃饭都很简单,几乎都是吃烧饼、喝羊肉汤。有一天晚上,一位老朋友请他吃饭,他坚持在路边一家小店,一人吃了一碗牛肉面,吃得蛮高兴。
  
  但人们不知道,回宾馆前,张丁华走进一家社区医院,注射了治疗肝癌的药剂……
  
  为村里绿化,他自费买来树种,与表弟妹们一起栽树;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难问题,他筹建一所配套较好的小学;他言传身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师生和百姓心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幼年时期得到的教育,直接影响其各种观念的形成,对其一生的发展举足轻重。
  
  2000年,张丁华想为村里的绿化做点实事。在村委会支持下,村南1亩地被批准种树。十多年来,他每年都回村里三四趟,带着表妹杨桃月、杨秋桃和表弟杨建吉等,自费栽种松柏、银杏等树木1600多株。每次劳动,张丁华都买一些肉、菜,和大家在小树林里聚餐。有一次,张丁华抱着树苗栽树,忽然心脏病犯了,他坐在地边歇了两个小时。病情缓解后,他又继续栽树。
  
  张丁华77岁那年,通往小树林的路被洪水冲毁,他接到电话就从北京赶回村里。托表妹夫从山西买来砖。他则像老农民一样,带领表弟表妹从坡下铺砖,一直铺到小树林,干了两天。
  
  退休后,为了解决农民工子弟上学难的问题,张丁华先后筹资40余万元,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盖起了“新兴农民工子弟小学”。他出资与两个老部下五进五出北京新华书店及书市,先后购买3000多册图书及体育器材等送给学校,在学校办起了阅览室和体育活动室,改善办学条件。
  
  2012年,为培养小学生爱学习、爱劳动、重品德的良好习惯,张丁华将祖传的宅基地捐给学校,作为孩子们长期使用的劳动实践基地。孩子们到基地给树木浇水,拔草、认树,增强了劳动意识,领悟了张爷爷无私奉献的高尚境界,也增加了自然知识,受到多方面教育。
  
  新兴农民工子弟小学校长徐忍香告诉记者:“张老对孩子们真是太亲了!每次到校,他都会抱起小学生问这问那,非常感人。去年4月8日下午,他给学校赠送了精装版《道德经》《三希堂法帖》等珍贵书籍和字帖。还亲自撰写教案《小学生要学毛笔字》,走进教室,结合自己70余岁开始练字的体会,从颜真卿、柳公权讲到欧阳询、赵孟頫等楷书大家,从中国书法简史讲到勤学苦练的道理,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书法课。”
  
  今年4月,张丁华在小树林里建起会兴德育教育基地,竖起16块碑,碑的内容主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孝道、蒙学(《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勤学苦练及廉政等,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如今,这里已成为会兴街道党员干部和学校师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基地。许多人慕名而来,在小树林里流连,在16块碑前沉思。离开时,大家都会感慨:“真受教育!”
  
  为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广大师生和百姓心中,张丁华在第四次肝癌手术后,先后三次到教育基地,与师生、干部和亲属们一起,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月19日,酷热难耐,张丁华从北京回到会兴德育教育基地,为新兴农民工子弟小学的校领导和十余名老师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处事的道德格言等,还与老师们探讨了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实现中国梦,培养一批批热爱祖国、有道德、有修养、懂孝顺、明廉政的社会主义新人。
  
  9月6日,阴雨天。张丁华邀请新兴村干部和村民代表等十几人,在德育教育基地聚餐。先学习,再讨论,村干部们深受启发,纷纷表示要多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百姓家喻户晓。
  
  9月8日,中秋节。张丁华带领表弟妹及晚辈近20人来到德育教育基地,先学习,后吃团圆饭,场面温暖而热烈。学习结束,张丁华给每家送了一盒月饼。第二天,张丁华的大表弟专门带着头天有事未到场的6个子女和孙子,到德育教育基地“补课”。
  
  为了搞好这三次活动,张丁华总是在当天早上8点多,坐出租车到商店挑选各种肉、菜、水和主食。买好后,送到德育教育基地。没让人帮忙,也没让人陪同。
  
  村组干部和老师们都说:“真幸运,张老能跟我们一起学习、一起野餐。他可真不像一个大领导,也不像动过四次大手术的老人,他的精神和气魄确实让人敬佩!”
  
  长期历练,组织培养,自律已成习惯;生死磨难,百炼成钢,活得潇洒自然。
  
  张丁华为什么能始终保持公仆本色,高风亮节,无私奉献?
  
  面对记者的疑问,张丁华讲了几个原因:
  
  一是党组织长期教育培养的结果。在激情燃烧的年代,党员干部都是按照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要求办事,形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二是中华民族的德、孝传统,先辈和周围人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三是得益于自己在石油战线艰苦环境中的长期历练。四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长期奋斗是不行的。所以自己要多奉献,多做善事,把一生所得,回报社会。
  
  石油战线熟悉张丁华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既能吃苦又特别能战斗的人。哪里艰苦,哪里任务重,组织上就想到了他。
  
  1957年,党组织批准张丁华到青海柴达木找油主战场油泉子探区担任试油作业队队长。他整天一身油工衣,和100多名工人摸爬滚打在一起。有一天,他开着通井机去井场,返回半路,突然风沙呼啸,天昏地暗,不一会儿就被卷起的流沙窝掩埋了半个身子。他眯缝着眼睛,手脚并用,连滚带爬地冲出沙丘地段,差一点生命不保!
  
  随后,组织上调张丁华到开特米里克钻采区队任区队长、总支书记。他住在井场,跟班作业,现场指挥。当时用水很紧张,每人生活用水都是限量供应。他和大家一样,十天半月不洗脸,都是常事。
  
  三年自然灾害时,青海石油职工在海拔3200~3500米的缺氧环境中奋战,每人每月粮食只有22斤,而且全是青稞面,食用油少得很,大家一天只能吃两顿饭。张丁华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和心脏病,但他从没向组织叫苦,经受住了严峻考验。
  
  因为曾经吃过许多苦,张丁华无论做什么事,都感到苦中有乐,其乐无穷。
  
  因为有沧桑经历和今昔对比,张丁华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总想为祖国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
  
  因为学古今圣贤,承优良传统,张丁华一生清廉,无私奉献,活得简单、充实,潇洒、超脱。
  
  张丁华,生在黄河边,饮过黄河水,传递着中流砥柱般的民族精神。家乡的干部群众这样评价他:他找石油像王进喜,当领导像焦裕禄,退休后如夕阳红!他用自己的忠诚、自律、清廉、为民,赢得人们的一致赞赏;他用正能量感动着许许多多身边的人……

 

分享到:
作者: 尤黎明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