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文化娱乐 -> 内容
黄河金三角文化交流史超过五千年
2014/12/11 23:00:10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包括山西运城、临汾,陕西渭南和河南三门峡在内的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这个地区已经开始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庙底沟文化时期三门峡地区与陕东关中地区的文化交流

  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多次文化交流的高峰期,而第一次高峰期的到来是在距今5500年的庙底沟文化时期。在这个时期,庙底沟文化以它极强的农业文明张力和生命力,在我国东西方向的文化中轴线上,东至山东西部,西达甘陇地区,诞生了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文化、以嵩山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以华山为中心的华夏文化。由于母亲河的滋养和孕育,使庙底沟文化的发育和生长最先成熟起来。这个地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黄河金三角地区。从东西方向看,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的渭南盆地和位于豫西地区的陕县及灵宝盆地,正是庙底沟文化诞生和命名的家乡。从这个地区的考古发掘成果来看,三门峡的仰韶、南交口、庙底沟、西坡到渭南周围的华县泉护村、临潼姜寨及史家几个遗址,就出土了庙底沟文化彩陶和尖底瓶,形成了统一符号。灵宝西坡和临潼姜寨的聚落布局、结构、功能也非常相似,从出土的“釜灶组合”(即生活做饭用具)就不难看出。包括三门峡南交口遗址,在考古中都有所发现。考古学家称它为“庙底沟文化的标志性器物”。由此可见,在庙底沟文化时期,这两个地区在当时不仅存在着广泛而又频繁的文化交流,而且这两地先人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一样的。

  庙底沟文化时期三门峡地区与晋南运城、临汾地区的文化交流

  《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这个阪泉,有历史学家考证,即在今运城解州一代。该书还说,黄帝晚年铸鼎于荆山之阳,崩于荆山,葬于桥山。这里的荆山,就在今灵宝铸鼎原附近。桥山,按照史学家钱穆在《黄帝》一书中考证,埋葬黄帝的桥山有三个:一个在陕西中部的黄陵县,一个在河北省北部的涿鹿县,一个在山西省襄汾东南20公里的曲沃县北。三者之中,最有可能的是后者。近几年,有不少学者研究认为,历史上的黄帝时期和考古学上的庙底沟文化时期是重合的。由此来看,黄帝与河南灵宝以及山西运城、临汾、曲沃就有了不解之缘。《史记封禅书》中,有关于“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的记载。这里的首山,据河南省考古学家许顺湛先生考证,全国有5个叫首山的地方,只有今山西运城的首山(即中条山)有铜矿,且距灵宝最近。前几年,考古工作者在灵宝西坡遗址采到了一块铜矿石,也可以作为物证。另外,有关食盐方面也可以证明。盐,对于人类生命的延续不可或缺。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早已认识到盐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据说,当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在阪泉的战争,就是为了争夺运城地区的食盐。虽然这是传说,但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运城地区的两处考古事实可以佐证:其一,运城市芮城县的清凉寺墓地。这是一处距今4500年的遗址。考古发掘显示了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社会复杂化的程度。墓地中有些大型墓葬出土有大量玉器,这在同时期周围其他遗址的墓葬中十分罕见。当时晋南并无玉矿,这些玉器应为远程交换而得的贵族物品。清凉寺与河东盐池仅一山之隔,两地之间历代有路相通。该墓地发掘了如此大量的财富,专家推测,清凉寺贵族墓地的主人可能是专门负责食盐外销事务的,而墓地附近的坡头遗址应是控制食盐外销中原的一个关键地点。其二,运城市夏县的东下冯遗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在这个遗址上,发掘出50多个圆形建筑。根据采集的土样分析,这些建筑是商代用来储存食盐的仓库。初步估算,这些仓库可以储存12075吨食盐,是用来向中原等地区供应和销售食盐的盐仓。专家推断,尽管这个盐仓是建在商代,但它的渊源可能会更早。

  黄河金三角地区的远古文化交流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影响

  黄河金三角地区在5000年前开展的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自身文化、文明的发展和繁荣,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根系作用。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谈到中华文明起源的裂变、撞击、融合三种方式,认为这三种起源形式的典型地点都在中原和北方,大都与中原和北方的古文化结合有关。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由渭河入黄河,经汾河通过山西全境,在晋西北向西与内蒙古河曲地区连接,向东北与辽西老哈河、大凌河流域连接,形成了“y”字形文化带。以玫瑰花图案彩陶为主要特征因素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以龙鳞纹图案为主要特征因素的红山文化,这两个不同文化传统的共同体的南北结合是花(华)与龙的结合。核心部分正是从中原到北方再折返到中原这样一条文化连接带,它在中国文化史上曾是一个最活跃的民族大熔炉,这里是升起最早最光亮的地带。所以,它也是中国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分享到:
作者:侯俊杰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