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合力提供孩子课后去处
2013/11/25 1:28:07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孩子放学后无处可去成为很多家长的后顾之忧,送托管班纯属无奈之举。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正规的托管机构是广大家长的愿望。近年,为了解决孩子放学后大概两个小时的“管理真空”,不少地方作出了不少尝试,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

    南京:弹性放学

    南京市此次推出的“弹性离校”规定,凡正常放学后按时离校确有困难的小学生,由家长依照学校相关规定自愿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批准后均可实行“弹性离校”。学校应优先安排一、二年级学生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对实行“弹性离校”的学生,学校会安排专人进行统一管理,组织他们进行以完成作业、预习复习和课外阅读为主的自习,或开展体育、科技、艺术等领域的自主实践活动。学校将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体育和艺术教育场馆等,通过兴趣小组、俱乐部、社团等不同形式组织开展活动,切实保证学生安全和快乐,努力让家长放心和舒心。

    “我们鼓励学校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的职能,以解决家长现实困难为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家长和教师多面因素来合理确定时间。”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周文海表示,在前期调研论证过程中,很多家长和基层学校反映,城乡学校在生源分布、交通位置、家长和学生需求等方面有较大差异。

    目前,南京已有游府西街小学、小营小学、致远外国语小学、汉口路小学、琅琊路小学等多所小学率先试点。游府西街小学的李万青老师告诉记者,全校2100多个学生,每天有近200个孩子放学后弹性离校。目前,放学后的“课程安排”主要有三大类:学科自学课程;选修活动课程,每天开设一门兴趣课,每周不同,按月轮回;第三类是积累学分课程。

    武汉:社区“四点半学校”

    从2005年开始,武汉青山区在义务网吧巡逻队的基础上,在105个社区建立起社区“四点半学校”,开展一系列富有实效和吸引力的活动。截止到目前,全市已有1100多个社区搭建起“四点半学校”。

    “四点半学校”组织社区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组建一支“未成年教育志愿者服务队”当孩子们的兴趣老师,为孩子们进行国际象棋、乒乓球、书法、绘画及英语五门兴趣课辅导。

    志愿者闫萍是一名国际象棋教练,孩子们都愿意跟她学习;乒乓球爱好者老党员刘金环在武钢乒乓球比赛中也是一名佼佼者,孩子们中乒乓球兴趣爱好者缠住他学“绝技”;熊志荣老人的书法在老年大学是一块头牌,他教孩子们是诲人不倦;冯斌阶老人的绘画在居民中有口皆碑,老人总是手把手教孩子们;辖区大学生也自愿来到社区,“你们学英语要跟我说,英语是说出来的。”孩子们的英语口语提高很快。

    上海: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安置点

    在上海,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放学后的安置问题,上海教育主管部门联合不少社区街道,以政府购买服务、慈善公益等形式,为孩子们提供了部分安置场所,如社区图书馆、运动场馆、游戏托管点等。

    还有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较为集中的学校,在放学后安排学生临时管理点。如上海市虹口区柳营路小学,让回家后无人照看的孩子留在学校做作业,安排老师进行作业辅导和看护;上海市宝山区杨行中学,安排老师在放学后组织一些纯兴趣班,比如教孩子们唱歌、跳芭蕾、手工劳动或进行一些社会实践。

    上海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黄洪基等教育专家建议,为了更好地解决孩子放学后的去处问题,应当发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比如企业从职工福利的角度开设托儿所、职工子女活动中心,解决本单位职工的后顾之忧;社区管理人员和社会义工,可多关心放学后需要照看的孩子,吸纳民间资本发展一些正规的日间未成年人寄托机构,由政府加强安全规范监管。

分享到:
作者:新华社记者 凌军辉 廖君 俞菀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