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七版 -> 内容
密扎篱笆细织网
2015/1/13 22:48:16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在去市公安局崤山分局采访的路上,人行道旁悬挂的一条红色宣传横幅引起了记者注意,“不是防不胜防,而是防胜不防”几个醒目大字跃入眼帘。这条落款为崤山分局的横幅,是否蕴含着该局对治安防控的一些考量?带着对“防胜不防”的探究,记者径直走进崤山分局辖区的居民楼院和社区警务室探访。

  平安新家园

  2014年12月27日下午,在位于市区文明路南区的大院里,三五成群的老人们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健身,还有的在聊天,悠闲自在,其乐融融。小区大门的治安室里,记者通过电脑显示屏的画面,把小区里的动静看得清清楚楚。负责门卫值班的郝建英大嫂告诉记者,2014年7月的“三无”小区治理时,院里安装了15个高清摄像头,安装了路灯,大门口安排了门岗,设置了升降栏杆。有了这些防范措施后,这半年小区里基本是零发案。

  “现在小区治安好多了,大伙儿安全感提高了,邻里关系也融洽了。这不,我家那边的新房收拾好了,我还不愿搬过去住呢。”郝建英高兴地说。

  这是崤山分局开展 “三无”(无责任单位、无防范措施、无组织管理)小区治理成果的一个缩影。

  2014年,崤山分局抓住政法、综治部门开展“三无”小区专项治理的有利时机,依靠社会力量和基层组织对排查出来的81个“三无”楼院开展集中治理,共组织协调基层组织投入资金74万元,安装技防设施63处、视频监控探头304个,90%以上已经完成治理的“三无”小区保持“零发案”纪录。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崤山分局辖区大部分都分布在台下,行政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家属区、成片开发的商住区比较齐整,防控要素相对齐全,防控基础较为厚实,而他们在专项治理中却主动把30—40个已经基本达到“三有一满意”(有单位负责、有防范措施、有人管理,群众满意)标准、零星分布、独门独楼、三五成院的小区纳入到了治理范围。这一做法,让记者感到有些费解。

  “我们之所以‘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就是想着千方百计把我们辖区的防控网眼织得更密实、更细致一些,让那些违法犯罪分子下不了手、作不成案。”崤山分局副局长张忠烈的一番话让记者豁然开朗。

  看来“打是矛、防是盾”,二者缺一不可。

  防控新阵容

  2014年10月以来,市区台下细心的市民发现,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点亮之时,三三两两戴着红袖标、骑着带警灯警笛自行车的巡逻队员,就在大街小巷和社区闹市间穿行,俨然成为市区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吸引了人们好奇的目光,这就是崤山分局新组建的轻骑巡逻队。

  崤山分局围绕贯彻落实市局党委提出的“防范社会化”的工作要求,着眼构筑“信息导防、警民结合、重点布控、动态管理”的社会面防控网络。他们多方考察、反复论证,筹措资金2万余元,从深圳一家公司购置10辆警用自行车,组建了全市首支轻骑巡逻队,用于强化辖区的社会面防控。

  记者在分局院内看到,这种警用自行车不仅轻便、机动,而且还配有警灯、警笛、警报器、警棍等警用器材和设施,其性价比和实用价值丝毫不亚于一台警车,夜间巡逻的辐射面和震慑力大大提升。

  2014年10月13日下午,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王峰,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正民专门来到崤山分局轻骑巡逻队出发现场,亲切看望慰问巡逻队员,对崤山分局不等不靠、创造性地开展巡逻防控工作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不久后,市公安局把崤山分局的这一做法又推广到了整个市区,先后两批次为其他警种和部门统一购置200辆警用自行车。这下,崤山分局的警用自行车一下增加到了50辆。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在物防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崤山分局人防力量薄弱、群防群治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也得到了较好解决。

  2014年7—8月间,崤山分局在市公安局和社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100余名“4050”人员,全部充实到社区警务大队,分班编组,轮番出动,在社区中队民警的带领下,对辖区社会面开展巡逻防控,形成了一支130人左右的专兼职巡逻队伍,扩大了防控覆盖范围,延伸了防控触角。

  9月中旬,湖滨区委、区政府又一次投入资金100万元,组建了由30人组成,融巡逻防控、守护警卫、维稳处置于一身的崤山分局综治巡防大队,区政法综治部门专门拨出5万元专款为这支队伍配置了办公用房、桌椅、电脑、打印机、电话等基本设施,创造了当月招录、当月培训、当月投入运转的工作纪录,进一步壮大了崤山分局的治安防控力量。

  市公安局通报的一组最新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崤山分局的刑事发案总量涨落处于三门峡市区最低水平,辖区内没有发生重特大恶性刑事案件。

  联防新模式

  2014年,崤山分局以打造警民“连心桥”式社区警务室为抓手,主动把服务群众、矛盾调处、人口管理、安全防范、场所管理等基层基础工作前移,将警务触角辐射到社区的角角落落,致力把社区警务室办成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位于六峰路西环处的公园九号社区警务室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警务室,辖区居民不用到分局就能办理户口迁移、新生儿入户等多项户籍业务,在我市尚属首家。”社区民警孙娟告诉记者。就在记者暗暗点赞之时,孙娟说,“其实,与警务室配套的警务工作站更有看头”,这让记者眼前一亮。

  孙娟所说的警务站是省市公安部门正在深入开展的“一村(格)一警”工作。对城市分局而言,就是在社区警务室辖内按照1000户或3000人的标准,将辖区划为若干个网格,网格内设立警务工作站,由市县两级公安部门的机关干部分包,每周定期沉底作业,履行界定职责,保一方小天地的平安。如果把社区警务室比作人体里的静脉,那么警务站就好比“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是警务活动探底的最新版本。目前,崤山分局8个警务室下设的警务工作站共有35个,35名市公安局机关干部每周二都会如期而至。

  前不久,在公园九号警务工作站包点的市公安局警令部主任叶桢接到一名辖区群众报警求助,由于不在蹲点时间而无法“接招”,他就给社区中队长张则标打电话让其就近先期处理,使求助群众满意而归,这给了崤山民警以启迪,他们在对前期工作回顾讲评的基础上,认真谋划,精心设计,推出了以“五联(情况信息联通、片区治安联防、突出问题联治、基础工作联动、机关基层联心)”为主要内容“站室联勤”模式,在分局范围大面积推开。记者感到,这种“警警互助、责任共担、平安共筑”的做法,既缓解了基层警力紧张的矛盾,拉紧了警务链条,又防止了“两张皮、互不粘”问题的发生,更让机关干部接了地气、基层民警增了才干、辖区群众得了实惠,可谓一举多得。

  市局警令部年轻民警索峰善于思考、勤于钻研,他在站室联勤中把收集来的警情加以研判,以《群众安全防范周报》的形式在网格内广为张贴,受到群众一致欢迎。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公安局局长王峰对此专门作了批示,要求全市驻站(村)民警都要学习他这种务实创新精神。

  采访中,公园九号社区居民耿乾友由衷地说:“咱这小区治安秩序井然,服务到位,成为人们羡慕的地方。这里的房价已经涨了几次了,最近可能还要涨。”

  在见识了崤山分局的打击功底后,这“防胜不防”里面的“来头”又着实让记者耳目一新。

  (配文照片由该分局提供)

 

 

 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王小洪在崤山分局检查指导社区警务工作。

  

崤山分局社区民警带领专职巡逻队进行夜间防范。

  

市政府党组成员、公安局局长王峰到崤山分局现场指导治安防控工作。

分享到:
作者:任志刚 网络编辑:徐伟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