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花落清明寄深情
2014/4/1 23:36:18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有人说,对于游子来说,清明不是节气,是一种情结。的确,清明无客不思家,每年清明,都会有无数游子踏上回家的旅途,回到“根”的所在地,在先人的墓前虔心祭祖。

  清明时节,草木葳蕤,各种花也次第开了。“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这样一个日子,最容易触动人善感的心。花香鸟语,清风朗月,似乎都懂得了人的感情。万物有情,花开花谢,云卷云舒,都成为了大自然与人交流的语言。清明的花,与人心心相惜。花懂得人们对已逝亲人的缅怀和思念,所以开得分外惹人怜爱。清明花开,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寄托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情。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的《清明》,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曾经被香港文化机构评为“十佳唐诗”之一。诗歌给了我们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诗中的主人公应是一个远在天涯的游子。清明节,他本想回家祭祖,但是归路遥遥,他在陌生的异乡愁肠百结,几欲断魂。纷纷细雨中,愁思也是湿漉漉的。如何驱遣这细雨般无边的愁绪呢?牧童遥指远方,杏花开处,隐隐露出了酒家,全诗笼罩着一层惆怅和忧伤。

  唐代的韩  在《寒食夜》中写道:“恻恻轻寒剪剪风,杏花飘雪小桃红”。诗中的杏花,也是天涯游子的一种精神寄托。异乡的杏花,是否也如故乡的杏花一样,缤纷烂漫。那么,对着满眼的杏花,薄饮浅醉,暂把他乡作故乡吧。

  白居易在《寒食野望吟》中写道“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这首诗更有一番凄凉的意味,海棠梨花,潇潇暮雨,平添无限愁绪。生死两隔,花是否也懂人的情感心思?花儿带雨,一如人的伤心断肠、泪落纷纷。

  那些哀愁的岁月,远去了。我的家乡,有一片桃园,祖母就长眠在那里。那里是祖母生前为自己选好的安息地,有桃花,有麦田,有青草,一切都是祖母最熟悉的。祖母说,这样,她就一点也不孤单。每至清明,桃花开放,浅淡的粉色如一抹云霞。这么多年里,祖母安坐在桃园里,看花开花落,看儿孙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她一定是满足的。这样想着的时候,就少了几分哀伤,多了几许安慰。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景常新,每一朵花开,都是一种祈愿,花落清明寄深情,愿逝者安息!

分享到:
作者:马亚伟 网络编辑:徐伟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