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近乎完美的苏东坡
2015/1/13 22:48:11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用了半年时间,不是书中内容多,也不是内容难以理解,原因是我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思绪万千,不得不停下来平复一下澎湃的心绪。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像苏东坡这样的诗词,早就耳熟能详。但是他的人生却是祸福相依,偏偏以笔贾祸,造成了他崎岖坎坷的人生历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理想,淳儒贤臣苏东坡更是壮志凌云。他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从未改变,不管是王安石当宰相上演的悲剧政变还是司马光的旧党重握政权,苏东坡一概不苟从、不盲从。因为他的“不合时宜”,导致他频频“中弹”。他写了反应民生疾苦的诗词,就有了可怕的乌台诗案,刹那间锒铛入狱,九死一生。他数次遭贬,贬谪到穷苦的黄州,贬谪到千里之遥的惠州。年逾六十,还被贬为平民,翻山渡海到蛮荒之地海南。秋雨屋漏,孤独年老的苏东坡需要挪床躲雨,加之体病饥饿,彻夜目不交睫。

  可是无论何时何地,苏东坡都肩负着为民请命、为民谋福的职责,并且丝毫不会懈怠。他不管是在朝中为官,还是在杭州、苏州等地上任,无不政绩斐然。他发现西湖中有一种水草,破坏了湖的水质,影响了杭州百姓的生活用水,便带领大家清除水草,并用这些水草修建了千古胜景——苏堤。徐州发了洪水,他几十天不回家过夜,坐在城墙上的棚子里,亲自指挥抢救被洪水围困的徐州城,终使全城平安脱险。他视察监狱,关心囚犯的健康。他捐钱修建桥梁、成立救儿会、修建放生池,就算他后来被贬为平民,仍然写信反映农民捐税不公一事。他悲天悯人的慈悲情怀,令人赞叹敬佩。

  苏东坡永远是乐观的。他饱经忧患,却没有变得怨天尤人,而是从意气风发走到平静温和。他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再苦的日子也能过得丰富多彩、心满意足。在黄州时,他生活拮据,荷锄自耕。耕作之闲暇,跑到城里微醉而归,并写了《黄泥坂词》:“草为茵而块为枕兮,穆华堂之清宴。纷坠露之湿衣兮,升素月之团团……月明兮星稀,迎余往兮饯余归。”他流放海南时,妻妾已逝,孤独凄冷,贫困交加,过着“冬无碳,夏无寒泉”的生活,但却说出“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话来。他的诗文里没有慨叹自己命运的不公,没有悲怨自己的抱负难展,却处处发现着人间的美好,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明月如霜,好风如水”。《赤壁怀古》《承天寺夜游》《临江仙》《定风波》等脍炙人口的名作,都是他在贬谪中创作出来的。他的诗词或豪放或清丽,其间回荡着一股浩然之气、洒脱之气,流露出一种伟大的人格魅力。他的诗词中跳动着一颗博大纯净、明亮的诗心,历经挫折而愈加芬芳,砥砺苦难而愈加透亮。

  《苏东坡传》是国学大师林语堂10年时间呕心沥血的得意之作,其内容之详尽、选材写作之独到不言而喻,字里行间展现了一个高大卓然、近乎完美的苏东坡。

分享到:
作者:◆ 张丽娜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