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明清时期陕州民间婚俗
2014/12/5 1:15:14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河边的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的露水结成了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啊,就在水的另一方。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我要找的好对象。

  曾几何时,黄河儿女的爱情还是那么自由奔放、那么热情炽烈。历史的车轮驶进明清时代,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仿佛是那么沉重,就像枷锁一样,一个不得不按规矩完成的使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从明清时代陕州传唱的民谣来看,就不难看出当时小丈夫婚俗和中国女性的情感历程。

  明清时代,受蒙古族和满族影响,在陕州地区,小丈夫大媳妇的婚俗十分流行,尤以陕县菜园到灵宝一带的川地、盆地和渑池、洛宁、卢氏县城及其周边为甚。据《陕州志》载:“婚俗尚早婚,女长于男。”对于婆家来说,娶一个大媳妇,家里就早早多了一个帮手,减轻了负担。对于小丈夫来说,别人家的小娃有的找媳妇了,有的结婚了,虽然什么也不懂,但没有媳妇可不行。所以,看到别人家“虚口”(订婚)换手巾或结婚时,男孩也会缠着父母要媳妇,正所谓“小小仔,坐门墩,哭着闹着要媳妇。要媳妇干吗?点灯说话,吹灯睡觉”。对于娘家来说,闺女迟早是人家的,给闺女找一个殷实善良的人家,这一辈子也就放心了。对于女性个人来说,从十几岁的少女时代就开始找婆家,虽然不懂爱情,但别人家都是那样做的,自己迟早是人家的人,相信父母会给自己找个好人家的。一旦找到比较中意的婆家,她会很关心婆家和未来小丈夫的情况,情感也随之发生小小的变化。当婆家有事情时,她就会去帮工帮厨,借机看一看小丈夫,联络一下感情。现今,在三门峡一带,少女中还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小枣树,弯弯腰,我去婆家走一遭,看看女婿(小丈夫)长多高。妈呀妈,净巴低,三尺红绸举不起,何日才能拜天地?”从兴奋到有所失望,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时少女内心情感的波动。

  结婚是男人和女人一生中的大事情,婚礼当然是隆重而又热闹的。“儿郎小,难风流,只同罗帐不同头。”对于大媳妇来说,婚后在感情上寂寞而痛苦,似乎成了婆家的帮手和小丈夫的佣人。小丈夫要么是“小呀么小儿郎,骑着大马儿上学堂。先生嫌我小,肚里有文章”,要么是“天天井上去抬水,一头高来一头低”。于是,大媳妇这才感叹:“女大五,活像姐;女大八,活像妈。”不免心情复杂,生出很多怨气:“可恨爹和娘,将我嫁个小儿郎。白天门前去玩耍,鼓打三更回绣房,像娃见了娘。有心跟他一头睡,害怕尿湿炕,尿湿奴衣裳;无心跟他一头睡,不会裹来不会藏,冻着小儿郎。”末了再次感叹:“要不是公婆待我好,一脚把他踢下床!”当时,陕州有一首在大媳妇中间流传的民歌:“妹十八嫁个小儿郎,夜夜抱郎上睡炕,等得郎大妹已老;花开花落又四季,等得月圆日落西,等到天荒地老时。”这样下去很不正常,在贫穷艰苦的条件下,对于长大的男性来说,老婆从年龄上看像老大姐,从唠叨、服侍上看更像二妈;对于青春女性来说,一部分往往耐不住寂寞,经不住诱惑,便私下里有了情人。

  在陕州城及其周边的张湾、崖底一带,大媳妇中流传着《卖樱桃》和情郎约会的歌谣:“姐儿房中绣荷包,忽听门外人喊叫,卖呀卖樱桃。挪动金莲往外跑,脚踏罗裙绊倒了,闪着奴家腰。手把门框往外瞧,原来是村东李二小,假装卖樱桃。你家没有黄脸姐,诳出亲姐你来瞧,骂声小鳖羔!”封建社会的婚姻悲剧远不止于此,为禁止这种出轨行为,陕州城曾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对出轨男女剥光衣服处于板刑,有些经受不住,当场死亡。

  当然,老天会眷顾每一个人。等到小丈夫长大了,脱离天真无邪的时代,生儿育女也随之开始了。大媳妇由此过上了相对安静、舒心的生活,她为外出读书、求职、经商、打工、游玩的小丈夫操尽了当妈的心。于是,大媳妇全身心地扶养孩子,孕育出了许多寓教于乐哄逗孩子的童谣:“猴娃猴娃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猴娃猴娃你不哭,给你娶个花媳妇。娶个媳妇哪达睡?牛槽里睡。铺所呀?铺簸箕。盖所呀?盖筛子。枕所呀?枕棒槌。棒槌滚得骨碌碌,猴娃媳妇睡得呼噜噜。”哄到伤心处,不免唱道:“麻鸦雀,尾巴长,有了娃娃忘了娘。你娘背到后沟里,你一家坐在热炕上。炸油馍,烙卷饼,你娘饿成了个黄鼠狼,哧溜哧溜爬上墙。”显得悲酸而凄楚。

  明清时代的中国,各种婚约无奇不有,小丈夫大媳妇也是个普遍现象,各地因风俗、方言不同,产生的童谣、歌谣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些民谣无不在诉说着封建制度下女性地位的卑微,以及对不合理婚姻制度的悲情和失望。

分享到:
作者:刘存棣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