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二版 -> 内容
回眸“十一五” 又好又快谱就辉煌篇章 展望“十二五” 信心百倍绘就宏伟蓝图
2011/2/13 22:06:20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2006—2010又好又快成就辉煌 经济社会发展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74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70亿元,年均增长5.9%;第二产业599亿元,年均增长18.2%;第三产业205亿元,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超过39200元(折579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7亿元,年均增长2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54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的3.5倍。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一大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巩固,粮食产量稳步提高。2010年我市粮食产量达到63万吨,比2005年增产14.2万吨。工业生产快速增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2010年,全市工业完成增加值562亿元,年均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06.9亿元,年均增长21.6%。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服务业稳步发展,消费市场持续活跃。201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05亿元,年均增长12.5%,比“十五”时期的年均增速9.9%快2.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年均增长18.3%。 城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我市已基本形成一主(三门峡市中心城区)、两副(东部义马—渑池副中心城市,西部灵宝副中心城市)、一点(卢氏县城)、一线(310国道沿线城镇)的城镇化四头并进发展体系。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0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7%,比“十五”末提高7.7个百分点。 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实现新突破。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成功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基础设施领域、公用事业、文化产业及其他垄断性行业改革不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经济发展的内生活力不断增强。政府行政管理、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十一五”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冲击的情况下,我市实现外贸出口累计完成6.44亿美元。 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两基”得到进一步巩固提高,小学、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均达到100%;普通高中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实现新发展。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2.7%。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体育、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大力实施“十件实事”工程,民生保障工作成效显著。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巩固发展,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三连冠”。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所有乡村。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十一五”期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1%。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各类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两转两提”活动深入开展,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法治政府建设显著加强。城市综合执法体系建设有了新提高,平安三门峡建设跃上新台阶。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2011—2015富民强市蓝图绘就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以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为总体战略,坚持“重在持续、重在统筹、重在提升、重在为民”,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加速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创新开放、富裕文明、平安和谐、生态宜居三门峡,努力成为中西部地区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极具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市。 发展原则 坚持跨越发展。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包容性增长。 发展定位 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 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实现跨越。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超过1540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6.6万元;财政总收入达到164亿元,年均增长12%,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91.5亿元,年均增长13%,力争一般预算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5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力争达到3亿美元。 ——转型升级实现突破。到2015年,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超过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10%;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 ——民生改善再上台阶。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20元,年均增长1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4200元,年均增长10%;城镇化率达到55%;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5%。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0万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达到4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7.5%; 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套数超过14400套。 ——生态文明成效显著。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3.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五年累计下降、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五年累计下降、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五年累计下降完成省定目标,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20天;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1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核心提示】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工业强市为目标,着力推进主导产业由资源型向依托资源的科技型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尽快形成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布局科学化、产业发展集聚化的现代工业体系。 建好一个载体:产业集聚区。着力提升三门峡产业集聚区、灵宝市产业集聚区等7个产业集聚区和湖滨机电装备制造园区等专业园区建设水平。到“十二五”末,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亿元,就业人员超过12万人。 打造三个国家级重点产业基地。努力打造铝及铝精深加工、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以果蔬加工为主的食品产业三个国家级重点产业基地。力争2015年,全市氧化铝产能稳定在600万吨左右,铝及铝加工产能超过260万吨,铝工业销售收入力争突破800亿元;装备制造和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规划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300亿元;以果蔬为主的食品产业规划项目总投资8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60亿元。 形成三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着力发展能源、煤化工和清洁燃料、黄金三个省级产业集群。争取到“十二五”末,全市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煤炭产量稳定在2000万吨左右;能源工业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煤化工工业规划项目总投资30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350亿元;黄金工业规划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新增销售收入200亿元。 培育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物、新材料、光伏及新能源等相对优势产业,实现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到2015年,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左右。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保障措施。着力推进400个以上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重大工业项目,培育形成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培育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产业带;着力培育一批行业地位突出的大型企业集团。 2 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 【核心提示】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建立健全城镇规划编制体系,加快建设以三门峡为中心,以渑池、义马和灵宝为两翼,以卢氏为南部中心区,以小城镇为纽带,经济协同发展的城镇体系。 发展壮大中心城市。以“黄河水岸宜居城市”、“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发展目标,优化城市功能,打造“四区一中心”,即高新技术研发和现代产业集聚区,生态宜居现代复合区,对外开放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将三门峡建设成为:黄河山水文化景观秀色中原、现代产业集群化发展引领金三角的现代化城市。 加速新区建设。将新区建设作为“十二五”中心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规划建设高铁三门峡南站约30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建设大王城市重点发展区;以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和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未来中心城市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副中心城市。以积极推进义渑一体化、灵宝城区功能改造和建设,建设生态宜居特色新卢氏为重点,以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为抓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副中心城市,实现产城一体,产城互动。 大力发展小城镇。培育资源型、农副产品加工型、旅游型、市场型四大特色小城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特色鲜明、组合有序、层次分明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310国道沿线城镇带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力争使15个左右基础较好的集镇发展成为中心镇,成为县域经济的副中心。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把三门峡建设成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确保运城—三门峡、三门峡—十堰铁路、三门峡至平顶山铁路等开工建设,促其尽快建成;打通三门峡至灵宝快速通道。2015年底,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530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10480公里。加快建设城镇绿地系统,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5%,完成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验收。 3 优化提升现代农业 【核心提示】 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强化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稳步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农业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着力稳定粮食总产,防灾抗灾减灾保夺丰收,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十二五”期间粮食产量稳定在5亿公斤。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种养业向适宜区转移,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十二五”末,特色农业产值比重提高到85%以上。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2015年全市县级以上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00家,合作社达到300家以上。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村住宅建设适当集中,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到“十二五”末,义马市、湖滨区、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基本完成农村城市化进程,其他县(市)要完成三分之一以上的中心村住宅社区建设。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对贫困户、贫困乡村的扶持力度,改善贫困村的交通、饮水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十二五”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40万人。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减灾兴利为重点的水利工程体系,到2015年,全市总供水能力达到6.3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到110.85万亩。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沼气、太阳能可再生能源等惠民工程。“十二五”期间,启动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农村沼气池总量达到13万户。在退耕还林农户发展家用太阳能1.3万个。 4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核心提示】 积极实施服务业发展提速计划,凝聚力量、打破常规、大刀阔斧地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快速扩张总量、稳步提升质量;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提升消费性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金融、物流、商贸、文化旅游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服务业。力争 “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在12%左右。 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吸引和集聚金融资源,引领和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把三门峡建设成为辐射黄河金三角地区的金融服务中心、投融资中心。 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加快物流园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建设。积极推进食品冷链、煤炭、铝制品、建材、医药、汽贸等特色物流园区和综合园区发展,把三门峡建成河南省及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 建设区域商贸中心。加快旧街区改造步伐,整合资源,建立布局科学、竞争有序的城市商业新体系,将我市建设成为区域商贸中心,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承传统文化,挖掘特色文化,打造品牌文化,加大文化产业的研究、提炼和升华,实现文化产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打造文化旅游名城。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加快旅游开发,努力将文化旅游业培育为支柱产业,把三门峡市打造为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文化旅游名城。 大力发展信息、房地产等社会服务业。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信息基础网络建设,加快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整合房地产资源,规范土地市场,进一步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形成“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调控有效”的房地产发展格局。 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核心提示】 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推进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把推进产业升级转型与促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把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结合起来,逐步改变和摆脱经济和社会资源依赖型发展现状,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益转变,努力把三门峡建设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加强环境保护。强化污染物减排与环境质量同步改善、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加强工业点源治理与城市治污并举、城市环境建设与重视解决农村环境和农业面源污染并行。到2015年,要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II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20天。 加强生态城市建设。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与保护,加强环境功能区划建设,强化分类指导和分区控制,加快推进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建设区划,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县建设,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推进和延伸资源性产业循环经济链条,培育壮大新兴绿色产业,促进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高碳型向低碳型转变,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6 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核心提示】 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发展,以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产业创新工程为主要抓手,加强创新合作,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 加快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三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开发人才资源,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把我市建设成为省内领先的人才资源优势市。到2015年,全市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13万人;引进国外智力项目60个,重点项目8个,引进外国专家80人次,选派出国培训100人,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和引智基地5个。 健全人才成长机制。完善人才选用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以及科学规范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将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效益直接挂钩,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和人才的价值。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企业研发中心,构建起比较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科技园区,通过完善功能,提高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展其他各类有效的创新载体,共同打造和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7 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区域合作 【核心提示】 坚持国际开放和区际开放相结合,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国际化、区域化合作,积极融入中原经济区和“黄河金三角”的发展,增强外向型经济发展能力,提升三门峡经济综合竞争力。 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和“黄河金三角”经济合作。把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机遇,积极探索融入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各种途径,强化内力,巧借外力,主动呼应,积极融入,强化合作,加快发展,努力成为中原经济区战略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支撑。加强“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积极探索黄河金三角支撑产业合作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区域内相关产业实质性合作,积极谋求把三门峡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全方位扩大开放,积极扩大利用外资,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把利用外资与产业优化升级相结合。扩大商品出口,鼓励企业走出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开展大招商活动,改进和创新招商形式,提高招商引资活动的针对性,力争在引进重大合作项目上取得新突破。建立专职招商引资队伍,确保招商引资力量。健全重大项目协调机制,加强对已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招商项目的履约率和开工率。2015年,全市实际直接利用外资9.9亿美元,年均增长20%;省外资金达到230亿元,年均增长15%。 8 积极发展社会事业 【核心提示】 切实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保持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积极引导服务需求,优先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布局,基本形成以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完全小学为主要类别,教学点为必要补充,满足需求、布局合理、体系健全、结构优化的学校格局。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三门峡市辖区内建设1所本科院校、2至3所大专院校。 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传输快捷、内容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到2015年,建成3个三级医院和1所8000平方米、全省一流的中心血站;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合理配置农村卫生资源,提高农村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 努力做好人口工作。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体制、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认真落实计划生育的优惠奖励政策,加大对计划生育户的帮扶力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以下。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核心提示】 坚持为民、爱民和惠民,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责,及时有效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公平正义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扩大就业,到“十二五”末,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末,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动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建设。努力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明风尚,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加强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法律监督、民主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依法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的民主权利。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程,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 加强公共安全建设。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加强地震和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预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加强人防工程、消防设施建设;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全省、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县)。健全社会利益和社会矛盾协调机制,完善基层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工作,积极推行仲裁制度,完善行政复议制度。完善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促进民族团结。 10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核心提示】 改革创新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各个领域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 推进行政管理模式创新。进一步打造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推进政企、政事、政资、政社分开,提高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推进要素市场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金融、劳动力、技术、人才、土地等要素市场,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步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加强对涉农价费的监督管理;完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推进价格体制创新。继续开展价格体制改革,以规范价费秩序促进消费投资;与黄河金三角其他城市形成价格信息互利、内外联动、安全高效的价格协作运转体系。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建立由政府机构、社会安全机构、物业管理机构、居民委员会等多层次、立体化的公共安全体系。 推进民生改善机制创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进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筹资融资、市场开拓、技术支持等中介服务;引导非公有制企业逐步实现资本的社会化,推进企业产权制度创新。 11 凝聚力量保障规划实施 【核心提示】 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工作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继续推广和完善“义马经验”和“渑池模式”等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健全和认真执行制度,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了解情况、突破重点难点、落实各项工作上,放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具体抓、抓具体,推动工作落实。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并畅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联审联批的“绿色通道”,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发展氛围。
分享到:
作者:本报综合报道 网络编辑:许红卫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