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藕和红薯
2014/3/11 22:26:1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还记得涧河滩的那片荷塘吗?还记得它春天的蓬勃和夏日的繁荣吗?

  中秋过后荷塘的景色便日渐衰败,我每每路过看见枯萎的枝叶、凋零的莲蓬不免怅然叹息。

  不久前,沉寂了两个多月的荷塘突然热闹起来——人们围在塘边看藕农出藕。对这座北方小城的居民而言,这确是罕见的场景,我也不由得驻足观看。

  塘里已经结了薄冰,几个藕农在齐腰深的泥水里忙碌。他们穿着橡胶质的连衣裤,每人扛一根高压水枪,弯腰弓背一只手操作水枪冲刷淤泥,一只手在水里摸索着捞藕茎,白白胖胖的藕围绕在身旁。天气太冷,橡胶衣裤表面都结冰了。几个藕农到岸上的火堆旁烤火,他们的脸上沾着星星点点的泥水,双手冻得通红。

  我瞅空儿和一个年长者拉话,他说现在自动化效率高,一天能出五六百斤,搁从前单靠人挖,只能出一二百斤。藕农又下水干活了,我的思绪却回到了乡下老家,眼前浮现着在田里挖红薯的情景。我的老家在豫西丘陵区,土地多是瘠薄的红胶壤,种细粮产量低,人们为了填饱肚子就大面积种红薯。霜降一过,人们就开始挖红薯,要赶在上冻前挖完。那时的天气似乎冷得早且多雨雪,每天早上到了地里,我们先用秸秆在地头生一堆火,然后全家人就忙乎开了。父母挥着头挖,我们姐弟三个蹲在地上剥裹在薯块上的泥土。由于土质黏且湿润,一会儿手指头就疼痛僵硬,剥完一垄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地头烤火。一块地挖完还要把成百上千斤薯块运回家。

  藕和红薯一个水里生,一个土里长,它们和其他五谷杂粮一样,既是自然的恩赐,更是劳动者的奉献。“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殊不知秋冬季节的农活更艰辛。劳动者臣服于自然界的风雨霜雪,辛勤劳作,把粮食蔬果供给社会,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样的要求毫不过分,所以,任是谁都没有理由轻视农民和挥霍农民的劳动成果。

 

分享到:
作者:麦海军 网络编辑:徐伟

相关新闻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