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银丝牵出豫西饮食文化的精髓
2014/1/28 23:44:05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面团要切成条状,以便搓成面绳儿。

  上了杆后的面绳儿在地仓里休眠。

  暖阳下的北湾挂面,像瀑布一样悬挂在村民的院落中。

  尚随仓在检阅他的挂面“队伍”。

  和面可是个力气活儿。

  搓到第二遍,面绳由粗渐渐变细。

  新出面仓的湿面,需要疏松。

  这几天,陕县菜园乡北湾村的村民,趁着春节前市场上对手工挂面的需求量增大,家家户户都加班加点赶着做手工挂面。每天上午,在这个“豫西挂面第一村”里,一排排挂面悬挂院中,和煦的阳光下,银丝缕缕,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1月23日7时,记者来到北湾村采访做挂面的过程,但还是晚到了一步,没有看到工匠们俯身上杆的身影。55岁的老挂面匠尚建成笑着告诉我们:“挂面上杆是一道最重要的工序,一般情况下,凌晨4点就要起床做这项工作,5点半才能全部做完。你们7点到这儿,肯定看不到了。”
  
  不过,我们还是有幸看到了和面、抽条和盘条的过程,并目睹了人们出面时的紧张、壮观场景。
  
  挂面的诞生,充满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从烧烤开始,到精细加工,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每一种演变都包含着许多故事。就拿面食来说,粮食加工成面粉后,在不同的区域,可以变成手擀面条、拉面、扯面、刀削面、挂面等,其工艺不同,做出来的食品味道也千差万别,最终形成了地方特色食品。
  
  据考证,挂面在中国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专门从事敦煌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说:“检阅敦煌文献发现,远在唐代就出现了挂面,当时叫作‘须面’。”
  
  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成书于元代的《饮膳正要》所记的“挂面”,是中国有关挂面的最早记载。而在敦煌文书中不止一次地出现“须面”,并被装入礼盒送人。如当时敦煌的一户人家将“须面”用作了婚俗中的聘礼。如今,有的地方仍旧将挂面称作“龙须面”。
  
  相传古时,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捆把,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到工地,让亲人在劳动之余,将挂面下锅煮熟,入酸汤食之。这种吃法既能充饥又能解渴,被誉为上等慰劳饭食。后来,这种面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光靠擀面根本无法供应。到了元代,人们逐渐发明了批量生产挂面的办法,即统一和面、拉丝、晒干,之后捆把贮藏,以备食用。
  
  然而,拉丝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面团变成面条,擀着容易,拉成面丝却并不那么简单。聪明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探索中发现,食盐有调和面塑的作用。在和面时,适当加入食盐,使面条可塑性强,试着抻拉面丝,便不易折断。这样,挂面里面加了食盐,在制作时可以拉长拉细不易断开,在食用时无须放盐而且味佳,无形中减少了麻烦造就了佳味。这就成就了后来的一句“歇后语”:吃挂面不调盐——有盐(言)在先。
  
  挂面在我国北方各省都有制作,虽然做法不尽相同,但都大同小异。
  
  记者在北湾村采访时了解到,豫西地区的挂面制作方法大约在明代中期由山西传入。山西面食的做法在历史上有其独特的优势,明代时我国有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许多人由山西迁出后,将传统的食品制作方法一同带到四面八方。我市灵宝、陕县、渑池、卢氏等地,都有做挂面的传承人,较为集中的还是陕县北湾村和灵宝市大王镇的北朝村,尤以北湾村的挂面因丝细、均匀而最为有名。
  
  过去,乡村人逢年过节走礼,礼篮中除了鸡蛋、馒头、点心、油食外,挂面也是必不可少的礼品。无论给老人做寿还是看月婆儿,别的可以搭配,但两把挂面是一定要有的。北湾村的挂面曾是人们随亲走礼的上等佳品,许多人家以能吃上北湾挂面而感到骄傲。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科技发展,方便面上市后,由于可干食也可用开水泡食,相比之下,必须要开水煮熟的手工挂面却显得不够“方便”了。于是,渐渐地,手工挂面被方便面所取代,退出了市场。然而,20多年后,越来越多的人对方便面中的添加剂产生了质疑,手工挂面再度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于是,中断了一段时间的手工挂面重新在市场上亮相。
  
  十多道工序,造就了手工挂面的独特魅力
  
  做了30多年手工挂面的北湾村农民尚建成,算是挂面世家了。他说,打他记事起,家里就一直做挂面,他的老爷、爷爷、父亲,都是做挂面的行家里手。许多人远道而来指名要他家的挂面。他小时候,就给大人打下手,爷爷做面时,还时不时告诉他一些“绝活”,比如什么季节兑多少盐,什么季节兑多少水等,耳濡目染中,他学会了这手艺。现在,不但尚建成的挂面做得地道,连他媳妇张软娥也成了行家,夫妻两个相互配合,一年下来少说也要做出1.2万把挂面。
  
  一把把手工挂面看着简单,做起来挺麻烦的,居然要十多道工序,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和面。做挂面用的面粉不能含添加剂,而且要三年以内收割的麦子磨的面。一般情况下,以每天做25公斤面为宜,每公斤面需要兑60克盐。和面前,先把盐称好,用温水化开,然后将面粉倒入盆中,掺入盐水拌和。和面是个出力气的活儿,25公斤的面在大盆里和,没有功夫往往施展不开拳脚。第一遍下来,先将面和水掺住,然后盖上布醒半个多小时,再进行揉搓。揉面的功夫很深,既要排气又要打气,排气是把面团里的空气挤出来,同时,要往盆底打气,使面与盆不粘,和到一定时候,一拉一张皮,一揉一团泥,之后就放在背光处让其自然滋润。
  
  盘条。面团经过三番五次揉和后,需要让它变成条状,这样就得盘条。先把盆里的面团打气搬到案板上,然后进行擀、压、挤、揉,由团状变成方块状,用刀切成胳膊粗细的条,再逐条在案板上搓成鸡蛋粗细的面绳儿。这时候,需要两人配合着,一人搓面绳,一人蹲在案板一头的盆前,将搓成的面绳往盆里盘,面绳盘在盆里如伏龙状,盖上蒙布休眠半个小时后,再一次进行盘条。盘第二遍条,把盆放在案板上,抽出面绳往细处搓,直到搓成大拇指粗细,顺延盘在案板下的另一个空盆里,休眠一个小时左右,再盘第三遍条。盘第三遍,如上,只是面绳已经由大拇指粗细搓成了小拇指般粗细,这样就放在盆里任其休眠不用再管了。
  
  上杆。凌晨4点,面匠需要将面绳往面杆上缠。面杆是一根小拇指粗细、一米长的木棍,上杆时将两根木棍插在专用插孔上,相隔约15厘米,然后将面盆里的面绳一边搓细一边往面杆上缠。上杆是有讲究的,面被搓成了筷子般粗细,先粘在左边的杆上,然后像系鞋带一样往右边的杆上缠,每绞两次叉顺缠一圈,这样,两支杆上的面既能粘住杆,中间又可以分离开。上杆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一道细活儿,手劲的大小要掌握得当,25公斤面控制在40杆,细了面丝经不住压拉会断线,粗了,挂面粗糙没人要。每缠完两杆,就将其架到专门贮藏挂面的地仓里慢慢休眠,大约4个小时,可以出面。
  
  出面。出面就是将地仓里的面挂到院里的太阳下晾晒。上午9点半左右,太阳正好照进院里,地仓里的面绳儿在休眠后变得更加滋润柔绵了,便开始出面。面匠们先将地仓里的面挨个拿出来,挂在屋里的小架子上抻拉,那面条已经牢牢地粘在面杆上,可塑性极强,像皮条一样在面匠的手中一抻一缩。待拉到如豆粒般粗细,就端到院里,插在钻有杆孔的木架子上,面匠手持另一头木杆,慢慢往下抻拉,直拉到挨住地面,那杆上面条就变成了细细的丝状。为防止反弹,面匠将地面上的木杆用砖压住(有的地方,是用红泥做的方块形面坠儿,挂在下边面杆的两边,让其自然下坠,这样的面丝更加均匀,但晒干的挂面因面坠轻,往往弯曲着,不易捆把儿)。出面是一道很关键的工序,面挂在架子上,一边要抻拉,一边还要用面杆在面中间进行疏通,防止缠在杆上的面绞着分不开。等地仓里的面全部出完,挂满了院里的木架,面匠就算松了一口气,可以歇一歇了。
  
  收面。上好的天气,3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将挂面晒干。到了下午1点,面匠开始往回收面。出面的时候,面条是软的,可以任意拉扯,但收回的时候,挂面已经变硬,需小心翼翼地从木架上取下,端着它慢慢进屋。到了屋里,再插到楼棚上的备用木架上,也就是说,将院里木架上的面移到房子里,再次进行休眠。这叫回醒。面被太阳烤晒、被自然风吹干,这时候又硬又脆,不易切整也不易捆把儿。只有放在室内回一下潮气,挂面就变得柔顺了。北湾村民做挂面,仍然按传统在窑洞里做,湿气大,对润面、回潮有好处。
  
  捆把儿。回醒三四个小时之后,面匠可以将悬挂在空中的挂面取下来,平摊在案板上,拿一个木制的模板(如尺子),将挂面切成均衡的面段。切完后,用裁好的纸条进行捆包。过去,一把面在500克左右,现在市场上小把儿挂面受欢迎,于是变成了250克。捆挂面,既要捆得好看,又要扎得结实,面匠总是把挂面整得齐刷刷的,一手紧捏挂面,一手粘糨糊,直到把挂面扎牢,码放在案板上。
  
  做挂面的工具并不复杂,备上两只大瓷盆、一个宽大的案板就行。除此之外,还要在房间或窑洞里用泥坯盘上一个约1米宽、1米高、3米长的地仓(主要是将上了杆的粗挂面放进去休眠),挂面休眠时,上面要捂上用麦秸做的草苫子。挂面架是在一根粗原木上凿了孔,支在院里,上挂面时直接将面杆插到孔里,使挂面能够靠自身的压力或拉力像瀑布一样坠挂着。
  
  由于挂面里含有大量的盐分,夏季天气潮热是做不成的。一般情况下,挂面在当年秋分至来年清明节之间才能动手做,制作期有四五个月时间。
  
  “北湾银针”,打造了手工挂面的新品牌
  
  53岁的尚随仓和媳妇薛刚绸做挂面已经有15年了。他们家的挂面量足、丝细、均匀,很受市场欢迎。老尚告诉记者,每年农历九月,小麦种上后,他们就开始收拾家什做挂面,一直做到年底。4个月的时间里,除了阴雨天不能做之外,大约能做1.2万把挂面,两口子做一个工时,能挣150元的手工钱。
  
  “比外出打工强些。如果打工,到年底账不好要,在外面也受累。在家里做挂面,虽然活儿琐碎些,可一家人在一块儿,不用风吹日晒的。”薛刚绸说。由于她家的挂面质量好,卖得好,豫州商场里一位专营挂面的老太太每年总是到她家里订购挂面。为了能订上她家的挂面,老太太居然还给她送礼,这让她很吃惊。往年为怕挂面卖不出,要给批发商送东西,现在倒过来了,怎能使她不欢喜呢?
  
  尚建成媳妇张软娥是个十分利索的女人。她说,往年,建成做挂面她打下手,后来,建成有事不在家,除了和面外,其他工序她都是自己动手做,因为女人手软心细,做出的挂面更有特点。记者问她做了多少年挂面了?她伸出3根指头笑着说:“我21岁嫁到尚家,那时候就开始跟着老人做挂面,一直干到现在,今年53岁,这不一晃就是30多年了嘛。”
  
  说到做手工挂面的几个关键技术,尚建成毫不隐瞒地告诉记者:首先放盐很重要。盐多了面不好干还掉线,少了拉不住。一般情况下,1千克面60克盐,但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少量增减。其次就是上杆儿,搓面绳的手劲一定要掌握好,挂面的粗细和均匀度,主要是由上杆控制的。还有就是出面时,工序复杂,时间短,要手快心细,尤其抻拉面时,劲法得当,上挂面架时用劲均衡,这样做出来的面有光泽。当然了,还有休眠的时间、出面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等,都是做好做不好挂面的重要因素。过去,天气预报不准,和了一大盆面,凌晨上了杆,天亮了却是个坏天气,心里那个恨呀,无法表达!
  
  如今,市场上有了和面机,每台售1700多元,一些村民就买回来使用。尚建成、尚随仓家,都是去年冬天添置的新机器。尚建成说,这个东西很实用,能节省力气,尤其是起初和面的时候,面粘在手上盆上,既费劲儿又和得慢。有了这个,倒点盐水,机器一开,几分钟就匀了。手工和面要40分钟,用机器只需10分钟就好了。不过,他们也不是全靠和面机的,一般情况下,和面机把面和匀了,他们再把面团挖到盆里进行揉和、加气、排气,后道的工序一点也不能减少。
  
  采访尚建成做挂面时,正巧碰到北湾村村委会主任赵巷固。赵巷固告诉记者,在北湾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挂面。全村520多口人,160多户,现在有近140户人家做挂面。一户每年做1万多把,收入大概1.2万元。全村一年能做20多万公斤的挂面,一个冬天村里可增加收入80多万元。
  
  北湾村委会为了鼓励村民发展传统手工制造业,专门成立了手工挂面合作社。村里花了10万元在当地工商部门注册了一个“北湾银针”的挂面商标。为了打出品牌,他们统一印制了包装纸、包装盒、包装袋。村干部外出专门推介他们的挂面产品,还利用县、市举办的节会活动,组织样品开辟展位进行展销。渐渐地,村里出品的“北湾银针”挂面,由市区、西站,慢慢走向了郑州、西安等大城市。一到腊月,有订户会与村委会联系,三五千把地来要货。
  
  去年,市里一位病人到北京301医院住院,带了一箱“北湾银针”挂面在医院煮着吃,被人看到了。那人尝了尝挂面之后,非常喜欢,照着包装盒上的电话打了过来,问还有没有挂面。之后,又专门派人从北京到村里买了30把挂面。他们说,回去让大家尝尝,如果好,会来大量订购。
  
  “要想形成规模,打出品牌,还要结合新市场,在开辟新产品上下功夫。”赵巷固说。他们现在的合作社,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还是一种较松散的管理办法。将来,他们将对村里的挂面进行统一组织,统一销售。村委会发挥服务功能,农闲时节组织专人到外地推销产品,拿订单。对内,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在选用小麦、面粉、食用盐上严把质量关;在做工上,各道工序,也进行重新规定,让各家各户生产的挂面更好,达到优质的标准;卫生条件上,要求环境整洁,院里不能进鸡、猪、牛等牲畜,保持晾晒挂面时,院内院外无灰尘。
  
  为了开发新品种,村民们受市场的启发,也做了不少试验。张软娥说,去年到现在,她试着做了几种营养挂面,效果不错。原来,有人提出要3000把彩色挂面,这些彩色挂面分别为:红萝卜挂面、西红柿挂面、菠菜挂面和芹菜挂面等。张软娥就根据要求,试着做,结果除了西红柿挂面目前尚未成功外,其他的彩色挂面都做了出来,使客户十分满意。张软娥说,西红柿里含的酸太多,与盐合成后,盐就发挥不了作用,面绳一出地仓就断了线。不过,她还想再试试,调配一下成分,也许可以成功。
  
  受其影响,村里也开始鼓励大家开发新品种,使北湾手工挂面内容更丰富,品种更多样,在市场上先行一步,真正形成拳头产品。
  
  

分享到:
作者:孟国栋 网络编辑:徐伟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