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二版 -> 内容
护卫青山绿水的尖兵
2011/1/13 20:00:43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到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回眸“十一五”,三门峡人的环保理念不断升华,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双减排”任务如期完成,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三门峡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十一五”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这蓝天,这碧水,实实来之不易。它得益于具有凝聚力、战斗力的三门峡市环保局,蕴含着在三门峡市环保局领导下的三门峡市环境监察队伍的默默奉献和辛勤耕耘。 有人这样感叹:保护这一方绿水青山的主力军靠谁?自然是环保局。 在这支主力军中,冲锋在最前边,担负急难险重任务的尖兵是谁?环境监察队伍。 环境监察机构和能力建设 三门峡市环境监察队伍包括环境监察支队、直属分局、产业集聚区分局。环境监察支队前身是三门峡市排污收费监理站,成立于1990年,2000年更名为环境监理支队,2005年更名为三门峡市环境监察支队,人员38名;直属分局成立于2005年,人员15名;产业集聚区分局成立于2010年,人员6名。 三门峡市环境监察队伍主要从事现场执法工作,担负着对辖区所属单位和个人执行环保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排污费征收、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等职能,强壮的队伍和精良的装备是干好环境监察工作的有效保证。“十一五”期间在市政府领导下和有关部门支持下,不断加大对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的投入,自2006年起,市环保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到2009年,市环境监察支队人员编制扩大到38人,经费纳入财政全供,配备了包括执法车辆、取证仪器设备在内的各类执法装备51台套,通信和办公设备数量充足、功能先进,环境应急防护、取证和通信装备配置基本到位,达到中部地区二级标准的要求,于2009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验收。 与此同时,环境监察规章制度不断建立和完善,环境监察责任制得到贯彻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以及重点污染源监管责任到人,定期考核。环境监察人员岗位培训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工作人员业务水平逐步提高。通过开展“思想工作作风整顿”活动,重点解决学习观念淡化、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团结协作精神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纪律松散的问题;通过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增加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执法质量;通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和引导环境监察人员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从思想上进一步增强了拒腐防变能力。 通过近年来不懈的努力,逐步形成了一支作风优良、装备完善、业务过硬的环境监察执法队伍。 以排污收费为主要任务到以现场执法为中心工作的转变 经过多年努力,他们不断将精力、人力、物力向现场监察执法上转移。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以来,以污染减排为中心,以“环保专项行动为主线”,以各类环境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共进行现场执法检查1万余人次,查处和纠正各类违法行为195起,立案查处114起,排查环境隐患36家,运用多种手段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排污收费从中心工作转变为促使排污单位规范污染防治设施,发挥污染减排作用的一个有力的经济手段。 日常工作中,他们变被动守候为主动出击,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他们把查处违法行为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于特殊时间、特殊行业,执法人员进行特别查处。为了彻底改善三门峡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根据市政府要求,对市区范围内一蒸吨以下蒸汽和常压锅炉进行了取缔。为防止死灰复燃,彻底消灭冬季取暖期锅炉冒黑烟问题,监察队伍主动加压,从坐等投诉改为主动出击,空中瞭望,地上巡逻,并根据各单位一般集中在早、中、晚冒黑烟的特点,合理调整时间,在6:30~8:00、10:00~13:00、16:00~18:30时间内,重点对锅炉工不合理操作及锅炉除尘、脱硫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锅炉、烟尘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并充分利用“投诉热线”,快速查处锅炉冒黑烟现象。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加快,噪声扰民现象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中考、高考期间达到高峰,执法人员24小时值守。白天黑夜,所有考场都全天候有专人专车在周围巡查,一有环境污染迹象和隐患,马上加以制止及排除。政府组织环保、公安、新闻等单位联合检查表明,每年高考环境各方面都很满意。 “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也是任务繁重的一年。我们重点抓好污染减排环境监察和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工作,为‘十一五’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党支部书记肖树甫说。 ——切实做好污染减排环境监管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的监察频次、内容和方法开展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和治理工程减排项目的现场监察工作,认真做好重点污染源档案建设和监察记录;截至2010年11月30日,全市各级环境监察部门共对纳入总量减排监察系数核算范围内各类排污单位进行现场监察910余次,并及时上报《减排监察系数核查报告》,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可靠依据。与此同时,对其他各类污染源的现场监察也常抓不懈,截至2010年11月30日,全市共检查排污单位140家,2800余人次,查处和纠正各类环境违法行为43起,移交局法制部门立案处罚30起。 ——努力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监察工作。充实了建设项目监察工作人员,采取监察大队分片负责与专人统一协调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境监察与报告制度。对2个国批项目、43个省批项目、227个市批项目认真实施现场监察。 ——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先后下发专项行动文件13份,全市出动检查人员4000余人次,对300余家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其中排查出涉汞、铅、铬等重金属排放企业46家,重点整治8家企业(其中市挂牌督办3家,省挂牌督办1家),对3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冶炼厂依法取缔关停;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7起,淘汰落后产能80余家。 重点污染源监管体系初步形成 全市23家国控、15家省控重点污染源(含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总量的85%以上。2006年以来,随着国家和省重点监控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以重点污染源为中心的监督检查、污染监控、排污收费和环境管理工作体系:重点污染源的监察责任制得到落实,对重点污染源的严管严查成为工作常态,重点污染源环境监察档案基本建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不断升级完善,初步形成了覆盖广泛、功能完备的自动体系;重点污染源的排污费核定进一步细化,程序更加规范,过程更加透明公开,特别是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重点污染源的排污费核定与征收情况在环保部网站进行公示。 2010年,他们开展了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管理年活动。采取有力措施督促辖区内排污单位按要求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并实现联网运行;按季度认真开展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核查,配合做好自动监控设施定期比对校验工作;对故意不正常运行自动监控设施的排污单位进行严厉打击;安排专人负责监控排污单位在线监控设备联网情况和数据传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多策并举,确保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发挥出应有作用。 “12369”环保热线建设 “12369”是环保系统一项重要的便民措施,是环保部门接受群众监督及反映环境问题的重要平台,同时也集中反映出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 2001年,我市各级环保部门开通了“12369”环保热线电话,至今受理群众投诉5000余起,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支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时有效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信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也是环保局面向社会的窗口。为此,监察人员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不辞劳苦,不顾严寒酷暑,无论白天黑夜,接到投诉都能及时赶到现场,快速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活环境,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既拉近了政府与群众的距离,又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对较为复杂的污染纠纷的处理,从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局出发,做好思想工作,化解厂群矛盾,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既充分保护受害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我们的工作不分昼夜,也不论什么星期天节假日。”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的同志告诉记者。有一次,夜里两点多接到市东区一群众的电话,反映睡觉时闻到液化气味,可能是邻居谁家液化气泄漏。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能有丝毫马虎。市环保局局长金明记接报后马上亲自带领监察支队值班的同志赶赴现场。经过艰难排查,最后发现是一住户将罐渣倒在了楼道上,这才松了一口气,赶快组织人将罐渣进行了清除掩埋。夜间一接到群众投诉,他们就立即出动前往建筑工地调查处理,维护安静的环境,保证居民休息。类似这样的半夜出动,现场监察,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 2006年以来,我市“12369”环保热线制度不断完善,5年来共受理和处置各类环境投诉1360余起。2010年受理“12369”环保热线投诉444起,涉及噪声投诉40起,大气投诉276起,污水投诉68起,固废投诉17起,其他方面投诉43起,结案率为100%。通过“12369”热线平台,查处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环境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2006年以来,我市环境监察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初步建设,建立了能够满足基本工作需要的应急队伍,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装备,建立相应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在一旦发生环境突发事件时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响应,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在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他们建设了先进的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专门购置了应急车辆,并配备了车载通信、办公、监测设备,建立了应急处理数据库,实现了从风险源排查管理到应急指挥、处理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他们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注重环境应急培训与演练,进行了多次有针对性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全面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对能力和处置水平。2010年,他们针对敏感地区、敏感时段、敏感类型环境安全形势和特点,加强对环境风险源的超前监控,加强防范,搞好监测预警,把环境风险的发生率和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排查化工石化企业46家,发现有隐患的企业共5家,未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企业共18家。督促在排查过程中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尽快完成整改,要求所有化工企业制定出切实可行、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完善各项环保手续,做到安全生产。 去年发生的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泄漏事故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2010年1月2日,接到省环保厅中石油兰郑长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泄漏造成黄河污染的通知后,市环保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全力参与,配合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现了“三个力保”和“污染控制在三门峡境内”的目标。在这次应急处置中,该局第一时间派出环境监察、监测人员于1月2日上午赶赴风陵渡豫陕交界处,开展现场调查、监测工作,向上级部门提供了最新现场情况和第一组水质监测数据。在前后12天的奋战中,共派出环境监察人员1480余人次、执法车辆443台次。他们在应急处置中,24小时坚守污染防控一线,沿岸监视黄河污染团,查看水情,督导处置工程进度,随时查看应急设施的布防情况,督促更换外置设施,确保处置设施正常运行。他们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现场使用船只的借用、调度,为顺利开展水上施工提供基础保障。由于大家发挥了吃苦耐劳、不怕困难、齐心协力的精神,终于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次配合、协调和处置任务。 “十一五”挥手而去,忆往昔心潮澎湃;新征程就在足下,看前景快马加鞭。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助理调研员、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孔京周说:“今后一个时期,我们一方面要围绕污染减排,继续做好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察工作;另一方面,我们将持之以恒地走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之路,打造高效、文明的环保执法队伍。监察支队作为我局重要的执法队伍,将在局党组的领导下进一步严格环保执法监督,严格执法,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在广大群众中树立环保部门的形象,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作者:本报综合报道 网络编辑:许红卫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