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喜/画 6月4日,《人民日报》第11版以《强制开微博,有没有必要》为题,报道了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卫生局局长关继标强制要求下属开通实名微博,并对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开通微博的下属进行通报一事。在同一个版面上,还有一篇《“秀”应成为官员必修课》的评论文章,文章鼓励官员应当适度作秀,因为“‘秀’是介绍决策、亮明态度、表达情感的方式,‘秀’得好,有利于改善和促进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消除隔阂。” 我不知道这名强制要求下属开微博的局长是否属于作秀,如果是,那这样的作秀纯属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让一项本可以贴上创新标签的工作方法变了味。 作为一名网络从业人员,笔者对官员开微博持肯定和鼓励态度。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速度飞快,受工作年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局限,并非每一名国家公职人员都能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和运用互联网知识,特别是像微博这种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运用平台,更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全面普及。因此,强制下属开微博,无论从工作方法还是从客观现实来看,都显得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当前,很多地方的党政机关和企业事单位都开设了官方微博,很多国家公职人员也纷纷开设了个人微博。从媒体报道情况看,有些官员的微博名气很大,粉丝众多,甚至成为了新媒体界的意见领袖。的确,在新的时代面前,谁能够充分利用微博为工作服务谁就站在了时代前沿。但有一点必须清楚认识,微博是工作的好帮手,但并不是工作的全部。综观一些地方的官方微博与官员个人微博,追求时髦而刻意为之的不在少数。有的微博只是单向传播,没有与群众互动;有的很长时间没有更新,成为一种摆设。党政机关和公职人员开设微博重要,但如果没有真心实意为群众解决问题的诚意与勇气,开设再多的微博都是枉然,都会被群众嗤之以鼻。 卫生局长带头开微博值得肯定,然而强制下属必须开,虽然出发点和初衷是好的,但工作思维太激进,工作方法太武断,显然把好事办成了坏事。在不可逆转的时代面前,但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科学地认识微博、科学地运用微博、科学地普及微博。(四川 杨维兵 职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