崤函人物·古代部分(1-6)
关龙逄
关龙逄(?~公元前1767),陕人,夏朝大夫,死谏开先第一人,夏朝末年的贤臣。
夏桀是一个残虐暴戾,荒淫无度的昏君。他不问国事,整天于肉林酒池之间,金碧瑶台之上,彻夜达旦,饮酒作乐,关龙逄常引黄图(是用黄色丝帛画出桀以前历代帝王节俭工作,以教育后代不要忘了节俭创业,好好管理天下之图画)以谏,立而不去。一日,桀坐在瑶台上,以观看炮烙酷刑杀人取乐,并问关龙逄:“你看了觉得快乐吗?”龙逄难过而愿意地说:“快乐!”夏桀又问:“人都有怜惜之心,你看了炮烙杀人,不觉痛苦反而为乐呢?”龙逄真诚地说:“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为君之股肱,不敢不乐啊。”夏桀听出龙逄的话有异意,就又说:“我听你谏,谏的好了,我矫正,谏的不好,我可要用刑。”龙逄胸怀正气,大方陈词说:“以我看,君的头上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君的脚下踩着春天薄薄的冰层。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而不陷。”夏桀听后冷笑说:“我就是今天死,叫你也活不成,你只知我亡,而不知你亡,我今天就要看着你上炮烙之刑………..”关龙逄看劝君不醒,还想以死悟君,遂赴火而亡。归骸河南本郡。葬于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之西原,冢大数亩。唐太宗东巡致祭,唐开元十三年(725)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俗称“相国墓”,讹传为相公墓。宋朝绍圣四年(1097)始建祠堂于灵宝县城东关(旧址已被三门峡水库淹没)。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习俗。清末民初,墓前还有陵庙。现仅存一座一丈多高的土冢。(贾同然)
伊尹
伊尹,名挚,号阿衡或保衡,夏末商初时期莘(今卢氏古莘地)人。以其生于伊水之上,官职为尹,史称伊尹。
伊尹精于烹饪,关怀时政,总想寻觅机遇发挥自己的政治志向。他以为:“与其处畎亩之中以乐尧舜之道,不如使是君为尧舜之君,使是民为尧舜之民,不如吾亲身见之。”先知者应该觉后知,先觉者应该觉后觉,以天下为己任,立志改造社会的思想油但是生。致使“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纳)之沟中”.《史记·殷本纪》记载:伊尹想求见汤却没有途径,恰恰汤求婚于有莘氏女,伊就去做有莘氏女子的陪嫁男仆,背着饮饭用的鼎俎来见汤,用烹调滋味的例子向汤游说,使汤努力于霸道政治。也有人说,伊尹本是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成汤曾派人去聘迎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允许前来归从,向成汤讲述了远古帝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成汤于是举用了他,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分开汤到夏朝去,看到夏桀灭德作威、暴虐荒淫后,便又回到了亳,毅然毅然地和汤一同举起了义旗,伐桀灭夏。
伊尹辅汤以后,整军经武,扩展地盘。史书上有“汤一征,自葛始,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的记载。征伐从葛国开端,因葛伯借口没有米和肉祭奠祖宗,汤使遗牛羊作为牺牲,又使众代为耕以供粢盛,葛伯反而为攫取饭食把给代耕者送饭的孩子杀掉了,这样就激起了民愤。成汤说:“我曾讲过人照水面能够看到自己的形貌,察看民众的状况就能知道国度管理与否。”伊尹说:“英明啊!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治国之道就会取得停顿。国君能够维护民众,有德行的人就会齐聚朝堂。勉励吧,勉励吧!”汤对葛伯说:“你不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地惩罚你,绝不宽赦。”伊尹积极参与了征伐葛伯的战争。他在成汤向外扩张的斗争中,为商罗致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汤在降服了左近几个小国后,乘灭掉夏在东方的韦、顾两个小国之势,继续进攻在洛阳的夏桀,桀迎战于鸣条,失败后逃到昆吾,汤又灭了昆吾,桀逃,死于南巢。伊尹向诸侯通报战况,诸侯全部归服,汤登上天子之位。伊尹在辅汤伐桀过程中,一直是成汤的教员和左右手,做出了严重的贡献。孟子说:“汤之于伊尹,学焉然后臣之”;《尚书·汤诰》中也说:“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就是说:为了灭夏,我特地讨教了元圣伊尹,与他共同努力,才完成了大功。
商汤死之后,其太子太丁未立而亡,伊尹就先后辅立太丁弟外丙、仲壬。仲壬死后伊尹复辅立太丁之子太甲为帝。
太甲元年,为使太甲成为一名合格的帝王,伊尹作了《伊训》、《肆命》、《徂后》。他用夏桀失天下的经验来儆戒嗣王说:“惟兹三风(巫风、淫风、乱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正是“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他特别指出:我们商得天下固然托福于上帝的保佑,但上帝是靠不住的,“惟上帝无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不要以为好事太小不值得去做,即便是小好事,做得多了也会“万邦维庆”;也不要觉得坏事不大,做一点没关系,须知小坏事干得多了足以“附厥宗”。谁知太甲我行我素,基本不听伊尹劝说。
太甲帝临政三年之后,昏乱暴虐,违犯了成汤的法度,背乱德义,伊尹就采取断然措施,把他流放到汤的葬地桐宫。然后他自己代行政务,掌管国政,朝会诸侯。
太甲帝在桐宫住了三年,乃痛改前非,重新向善,伊尹便将其接归复位,还以国政。从此,太甲修行德政,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而得以安宁。
伊尹要归养乡里了,写《咸有一德》一篇,作为最后的礼物贡献给嗣王。这里他十分强调咸有一德的“一”,有以下三层意义:照今天的话讲,就是要一心一意地为百姓办好事(德独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办好事要一直一向地锲而不舍(终始独一,时乃日新);要让一切人都过上幸福生活(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太甲卒,子沃丁继位。沃丁临政之时,伊尹逝世了。在亳地安葬了伊尹之后,为了用伊尹的事迹垂训后人,咎单作了《沃丁》一篇。伊尹的终身,是无私贡献的终身,为后来人树立了光辉模范,所以,当公孙丑问及伊尹放太子甲于桐的往事时,孟子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对伊尹的高风亮节,做出了高度评价。
伊尹的道德功业、治国才干,为历代所推崇:《尚书》尊之为“元圣”,韩非子誉之为“至智”,孟子称他是“圣之任者”,后人常将他和西周贤相吕尚(姜子牙)并列,杜甫颂扬诸葛亮时,就写下了“伯仲之间见伊吕”的名句。(李啸东 常林静)
召公
召公,亦作邵公、召康公,西周初年人。姬姓,名奭。因他采邑在召(今陕西岐山),故称召公。以功封于北燕,为燕国始祖,实由其子就封地。周武王灭商后树立了西周王朝,两年后,因病而死,其子姬诵继位为西周王朝第二代国王--成王。周成王当时13岁,由于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亲身摄政。当时,周公和召公是朝中重臣,国度政事由周公和召公代管。周、召以陕塬为界分治天下,陕塬以东由周公主管,陕塬以西由召公主管,“周召分陕”,即源于此,《公羊传》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载:“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召公勤于政务,经常巡视民间,了解民情,深得百姓反对。召公在陕地巡视时,就在甘棠树下决断刑狱,处置政务,夜晚则于树下搭盖草屋而居。中央官吏让百姓腾出房子供他休息,烧茶备饭款待他,都被召公遏止,他说:“不劳(我)一身而劳百姓,非吾先君文王之志。”当时陕地比比皆是都生长着甘棠树,召公处置政务之余,摘吃棠梨果子解渴充饥,夸奖其“酸甜适口”,叮嘱中央官吏:“要好好维护,不要随意砍伐。”正由于召公勤政爱民,其管辖的这一区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盛赞召公体恤民情,广施惠政,深得民意,并编成歌谣,广为传颂,后收入《诗经·召南》。其诗为:“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意为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砍伐它,召伯曾在这里寓居。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使它凋谢,召伯曾在这里休息。多么繁茂的甘棠树,不要折断它,召伯曾在这里教化人民。"
成王崩逝,召公率诸侯与太子见于先王庙中,劝诫他先祖成就王业不易,一定要勤政为民,专志诚信,俭省廉洁,不可有过高的愿望。尔后太子钊继位即康王。继位后,遵先辈所行,清正廉明,励精图治,所以天下安定,一切刑罚放在一边,40年派不上用场。这些与召公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后人为感念召公的恩德,在陕州古城捐资兴建召公祠,栽有甘棠树,并有“古甘棠”、“召公遗爱”等碑刻,使召公载誉天下,传播百代,后毁于兵燹。1999年,三门峡市民营企业家吴启民先生,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甘棠苑,使召公肉体,永留人世。(杜丙铎刘安璋)
杨震
杨震(?~124),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自幼好学,明经博览,当时的诸儒称他为关西孔子。虽如此,却未有功名,因而不答州郡礼命数十年。后旅居湖城(即阌乡县后并入灵宝)。其世祖晋伯侨,周王封为杨侯,得知六经将有厄运,就将书藏于湖城董社原。后人找不到藏书的所在地。传说杨震的父亲靖节先生杨宝,梦见伯侨对他说,我是你的世祖伯侨,所藏书在某处,而今你的儿子是名儒,取出藏书正是时分。杨宝命杨震去搜求,果真得到藏书。书是蝌蚪文字,并且磨灭难认,于是在该地筑堂校书(地处今灵宝市豫灵镇杨家村)。当时学生云集。一天,有鹳雀衔三条鱣鱼飞集讲堂前,掌管讲学的将鳣鱼取来对杨震说:蛇鱣者,卿大夫之服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这便是“三鱣书堂”之由来。
杨震在50岁始举茂才,汉安帝时,四迁荆州刺史,复迁东莱太守。一日,路过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邑令荆州茂才王密谒见。到了晚上,王密怀揣黄金十斤,送于杨震,以报知遇之恩。震拒收,王密说:“暮夜无知者。”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可谓四知,怎样能说无知者?”王密羞愧而去。这便是历史上“四知”典故的由来。后来,震任涿郡(在今河北省涿县境)太守,故旧或欲令为开产业,震曰:使后世称你们为清白吏子孙,这就是最丰厚的遗产啊!
到了延光二年(123),震至太尉。当时,安帝刘祐乳母王圣及中常使樊丰等,贪侈骄横。震则性刚言直,多次上书切谏。其忠直不为权贵所容,被樊诬害,诏遣归本郡。行至洛阳西夕阳亭,饮鸩而死。安帝死后,顺帝即位,念其遭谮,诏令改葬。门人汝南陈炽等立杨震碑,世传为名碑。杨震之子杨秉、孙杨赐,均官至太尉,称为东汉杨氏三太尉,弘农杨氏就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望族。
“三鱣书堂”的建筑多有变化,唐时已成为寺院,明代成化二十三年(1487)仍有僧守之。清乾隆十二年(1747),知县梁溥访其遗址,只得有上书《关西夫子杨伯起校书处碑记》石碑一块,并就用其原地复筑堂三楹。道光八年(1828)加以扩展。光绪九年(1883)重加修缮。何年废毁,已不可考。
为了传承杨震的清廉家风,留念这位忠臣贤士,灵宝市在豫灵镇杨家村修建了杨震祠,在市区弘农春秋園修建了大型石雕《三鱣书堂》艺术雕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树立了弘农杨氏研讨会,2005年又承办了全球董杨氏恳亲大会,使杨震的思想在海内外得到发扬光大。(贾同然)
成瑨
成瑨(?~166),字幼平,东汉桓帝时弘农人。少年好学,崇信仁义之说。被荐举为孝廉,拜郎中,升任南阳太守。至南阳上任后,闻岑晊高名,请来任为功曹,委事之,时有“南阳太守岑公考,弘农成瑨但坐啸”之语。时郡内多豪强。中官黄门盘踞境内,瑨在任时,肃振严威,震慑群豪。汉桓帝乳母中官贵人之外亲张子禁,依恃权贵,不循法纲,瑨将其捕之付狱,打杀之,为民除害。桓帝闻知,将成瑨下狱致死。(贾同然)
王濬
王濬(206~285),字士治,弘农湖县(原阌乡县城内)人,西晋名将,家世二千石。博涉坟典,恢扩有大志。常起宅,开门前路广数十步。邻人问此举何故?濬答:我想使这里能容下长戟大幡。众听后皆笑之。后王濬果为襄阳镇守使征南大将军羊祜从军。时羊祜都督荆州诸军,对他十分赏识,引荐他作巴州剌史,旋迁益州(今四川省成都一带)剌史。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北方之后,南方只剩下一个东吴政权,全国统一乃大势所趋。但晋朝廷中,有人主战,有人主和。王濬向晋武帝罗列了三条征伐有利的理由:(一)孙皓荒淫凶逆,宜速征战。一旦皓死更立新主,则强敌也;(二)臣造船七年,日有配败,若拖延时日,则前功尽弃;(三)臣年七十,死亡无日。这三条一旦有变,东吴就难平定了。晋武帝览奏后,才下了平吴的决计。
实践上,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起,至咸宁五年(279)七年间,王濬就在做伐吴的准备。他深知东吴仰仗长江天险,金陵城龙盘虎踞,要平定东吴,必需求有强大的水军。他令人造了很多的大舰船,最大者纵横竟达120步,能够载2000名水军。战舰以木为城,城高数层,四面有门,能够在上面纵马飞驰。
咸宁五年(279)王濬受命进兵,逆流而下伐吴。孙皓也想了一些办法抗拒:他命工匠造了很多大铁索,每环重数十斤,放在南津关之西的三峡之中,选择江面狭窄流急之处,将铁索横截于长江之上;又放置了一些丈余长的大铁锥于水面之下,以为王濬的战船,不是被连环铁索绊翻拦阻,就是被水下铁锥逆流撞破。
王濬得知这一敌情后,召集部属想出了对策:他命工匠造大竹筏数十方,上面缚草为人,披甲执丈,立于大竹筏之周围,沿江逆流放下。吴兵远远望见,不辨真假,闻风丧胆。这些大竹筏凭着逆流而下的江水冲击力,碰着水中的大铁锥,尽数挂提裹携而去。
扫除了暗锥之后,王濬还令人在大竹筏上做大火炬,火炬长10余丈,大10余围,灌满麻油,点燃之后,沿江放下。筏凭水力,火仗风势,一切铁索,均被熔断。他的8万水师,克西陵,破荆门,袭乐都,占江陵,扬帆而下,锐不可挡。将过三山,风云甚急,郭将劝他下令等候风势较小时再挥师东进。他为了不给敌人喘息之机,反而下令擂鼓而进,直捣金陵(今南京市)城下。吴主孙皓率文武大臣到王濬军前投诚,吴国宣布消亡,晋朝统一了中国,从而终了了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团结的局面。太康初年,濬以平吴有功,拜辅国将军,又封马襄阳郡侯,加特进散骑常侍,官至龙骧将军,抚军大将军。
太康六年(285),王濬病逝,谥号“武”。陵墓在灵宝市大字营村北。后人赞词曰:湖城地灵,生此士治,坟典素风,旗幡大志,长炬绵连,舳舻千里,平吴定功,王浑知耻。因而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一诗中写下了“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之名句。(贾同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