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专题报道 -> 内容
两战陕州的名将——韩钧
——解放三门峡之“开国将领”篇
2014/9/28 18:19:41    来源: 西部在线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将领中,韩钧的一生短暂而不平凡。他曾两次转战陕州,为三门峡人民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开辟豫西历尽艰辛
  
  1944年5月,豫西沦陷,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解救苦难的豫西人民,中共中央决定开辟河南(豫西)工作,建立豫西抗日根据地,并于7月25日发布了向河南敌后进军的命令。
  
  9月,中共中央决定由刘子久、韩钧带领干部大队先行出发,为大部队打前站。出发前,毛泽东主席在延安亲切接见了刘子久和韩钧,叮嘱他们,要有迎战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要发扬松树和柳树的风格,扎根于群众之中”。毛主席还特意问韩钧:“你看过《红楼梦》没有?你喜欢哪个人物?”接着毛主席说:“刘姥姥这个人很有一套,她群众关系很好,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谁都欢迎她。你们要学习刘姥姥,到了豫西一定要和群众打成一片。”毛主席的话,为韩钧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指明了方向。
  
  之后,韩钧与刘子久带领部队从延安出发,于12月24日渡过黄河,到达韩钧的老家新安县。韩钧带队走村串户,发动群众,很快安定了社会秩序,初步奠定了群众工作的基础。1944年12月31日,韩钧在开辟豫西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充分发动群众,铲除匪患,解救豫西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1945年1月上旬,韩钧、贺崇升、刘聚奎等率领晋绥六支队,八路军18团、59团,从新安向陕州进军,追歼伪顽武装,各股匪伪武装纷纷逃窜。河北民军和张二少的土顽武装近千人窜集在陕县宫前、头峪一带。韩钧、刘聚奎率部紧追不舍,在宫前将敌包围,歼敌700余人、俘敌3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弹药。从此,豫西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2月,豫西二地委、二分区在洛宁西村(现属渑池)宣告成立,韩钧任河南区党委委员、豫西二分区司令员。二分区辖区的大部分县即三门峡市现辖区,韩钧就是三门峡人民武装有史以来的第一任司令员。
  
  含泪平叛重振军威
  
  1945年5月,二分区发生了震惊中原的“豫西事变”。
  
  “豫西事变”的发生,主要是二分区收编的一些武装,趁八路军开赴洛南新区剿匪,陕、渑兵力空虚之时,向人民政权反扑。同时,因二地委书记刘聚奎的右倾麻痹,对以韩钧为代表的正确意见不接受,以致酿成了收编武装的联合叛乱,许多优秀的老红军、老八路军干部被杀害。韩钧忍悲含泪,亲任平叛总指挥,调集兵力进行平叛战斗。全体将士接连在洛宁刀环寨、渑池李庄寨向叛敌猛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惊慌失措的敌人四处逃窜。6月上旬,叛匪秦生富部又敛集于陕县观音堂。59团和分区特务团按照韩钧的部署将敌包围,迅猛发起观音堂之战,歼敌1000余人,叛匪被彻底消灭,平叛战斗取得最终胜利。
  
  平叛战斗三战三捷,八路军声威大振,豫西二分区抗日局面重新打开,各级抗日政府和抗日武装活跃在全区各地。
  
  为了使全体干部战士从“豫西事变”中总结经验教训,韩钧亲自召集二分区地、县、区三级干部千余人,在济源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学习和思想整训。韩钧公开在追悼大会上作检讨。他说:“我在山西决死队与阎锡山斗争没有吃过亏,在与日伪军战斗中没有吃过亏,结果在家乡门口和父老乡亲面前失去了革命警惕性,致使发生了‘豫西事变’,吃了大亏,牺牲了许多好同志。他们不是死在敌人的刺刀下,而是死在我们领导人思想麻痹和政策失误的情况下,实在令人痛心啊……”韩钧声泪俱下,嚎啕痛哭。全体干部、战士被韩钧的真情感动,有的泣不成声,有的悲愤交加,当即宣誓: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苦练杀敌本领,为死难的战友报仇。追悼会变成了誓师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放陕州机敏除奸
  
  1947年7月,奉中共中央指示,陈赓兵团挺进豫西,开辟豫陕鄂根据地。韩钧被任命为陈赓兵团副司令员、豫陕鄂军区司令员。8月22日,韩钧与陈赓一起指挥陈谢大军8万余人,渡过黄河,挺进豫西。9月17日,一举解放了有重兵把守的陕州城。
  
  蒋介石不甘心在豫西的失败,调兵遣将,进犯豫西。特别是陈谢大军主力转移后,胡宗南的正规军沿陇海路大举东犯,陕州专区各县很快处于敌人正规军和还乡团的疯狂报复之中。韩钧不顾个人安危,在各县巡回指导工作,具体部署开展游击战争。
  
  一次,韩钧到陕州城,得知38军某部在陕县招募新兵时,偏听偏信,把一些匪伪人员也招进了部队。为避免“豫西事变”的重演,几天之后,在胡宗南大军进犯之前,韩钧突然再进陕州城。他先召开一个秘密党政军负责人会议,对解决新编武装进行部署:第一,以兵团前委名义通知各部队上午9时集中城内运动场接受检阅;第二,令38军55师164团副团长张子明在城内天西巷召开部分武装骨干会议,以布置上山剿匪为名,先将新拉起来的武装骨干逮捕。当天,韩钧在运动场上亲自主持检阅演练。随着声声口令,这批新编的武装在前有解放军、后有县大队的监护下,整队被送进了监狱。
  
  忘我工作英年早逝
  
  1945年,驻在陕州地区的原杨虎城旧部38军,因受蒋介石排斥和监视,处境非常困难。为此,中共中央从延安派联络员周仲英、张西定到38军17师驻地协助工作,准备伺机起义。但蒋介石早已在17师派了特务暗探,使联络员在17师难以立足。安排和保护好中央联络员的重担,又压在韩钧肩上。经过仔细考察和精心策划,韩钧将周仲英秘密安排在陕县宫前青石沟老贫农家里,将张西定安排在共产党员尤继贤驻扎在店子的抗日武装里。这样,既保证了联络员的安全,又便于对17师开展工作。7月17日,17师起义成功,胜利到达豫西二分区。
  
  韩钧精明强干,浑身是胆。“豫西事变”前夕,被八路军收编的渑池独七旅旅长上官子平有叛乱迹象,二分区正规武装又远离军分区驻地,兵力空虚。紧急关头,韩钧只带了8名警卫员到上官子平旅向部队讲话,晓以大义,指明出路。上官子平被韩钧的凛然正气镇住,不敢轻举妄动。韩钧单身闯虎穴的英雄气概,至今在豫西地区传为佳话。
  
  抗日战争胜利后,韩钧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指示,率二分区各级干部及战士撤离豫西。当时,有许多干部战士不愿意放弃辛苦开辟的根据地,本地干部战士不愿离开家乡,思想问题较多。韩钧不顾转移行军的疲劳,一面指挥分区和各县、区武装分批撤离,一面抓住转移行军的间隙,在刘黄岭、曹村召开干部战士大会,针对当时各种思想问题,作了两次动员报告。在韩钧耐心教育下,二分区地、县、区三级干部全部安全转移至太岳解放区,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
  
  解放战争中,韩钧配合陈赓指挥陈谢大军挺进豫西,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的进程。作为陈赓兵团副司令又身兼数职的韩钧,常常是忙了前方忙后方,超负荷运转使他病倒在豫西战场上。
  
  1948年春,陈赓司令员派人送他到许昌治病。5月,病情稍有好转,韩钧便要求工作,奉调到华北。10月,他被任命为北平市军管会秘书长兼中共北京市委秘书长,参加了平津战役。北平解放后,韩钧立即投入紧张繁重的接管工作。由于操劳过度,韩钧宿疾复发,于1949年3月23日病逝,年仅37岁,后安葬在香山万安公墓。中共中央组织部为韩钧撰写了碑文,称韩钧“是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忠贞而优秀的战士”。
  
  韩钧,这位英年早逝的豫西名将,将永垂青史,与崤山同在!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