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社会新闻 -> 内容
生命在奉献中升华
2015/8/24 22:32:10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生前,他是热爱党史方志事业的老党员;去世后,他将遗体无偿捐献供医学研究。当心跳停止时,他用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方式,为人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成为我市第一例成功捐献遗体的志愿者。
  
  8月22日早晨6时40分,84岁的裴耀生老人因病与世长辞。遵从老人遗愿,家人通过三门峡市红十字会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河南省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接收中心,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
  
  “吾走后,除按时报告组织外,不通知任何亲友,谢绝他人送花圈、挽联,不要为吾添置新衣,吾的遗体无偿献给医学,所有器官只要能救人尽可摘除,躯体可作医学解剖之用,否则火化后埋入树下作肥料……”8月23日下午,裴耀生老人的儿子裴建军拿出老人生前亲笔写下的遗嘱,向记者追忆起自己的父亲。
  
  1931年,裴耀生出生在洛阳市新安县一个贫农家庭,1950年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光荣退休,退休前在三门峡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编审科任科长。裴耀生生前热爱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参与编写过多部地方史志书籍。退休后,借着一把放大镜,老人仍每日钻研党史、地方史资料。
  
  三门峡市地方史志办公室退休干部王慎喜说,裴耀生能做出捐献遗体的决定,符合他一向的处事风格。“他是个党性极强的人,对待工作认真踏实,多次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当年我市区划调整时,单位给大伙儿分配住房,他虽是外地人,却坚持把分房名额让给同事,自己和家人一直租房子住。单位组织下乡时,他多次把自己的工资捐给困难村民……”
  
  正是这种善良宽厚的性格,造就了裴耀生甘于奉献的一生。上世纪70年代,裴耀生患上神经纤维瘤。他学过医,深知这种疾病十分棘手,在与山东济南某医院取得联系后,医生告诉他手术成功率很低,建议他放弃。他却说:“你们尽管做手术吧,若不成功,就把我当作医疗实验,总结经验,今后争取突破这个医学难题。”手术后,裴耀生奇迹般地痊愈了,体重却暴瘦至69斤,可是,他仅休息了两个多月就赶回单位继续坚持工作。
  
  “那场大病之后,父亲便萌生了捐献器官的想法。”裴建军说,五六年前,裴耀生偶然得知可以捐献遗体,觉得很有意义,于是多次前往市红十字会了解具体事宜,并告诉了家人这个“大胆”的想法。起初,三个儿女对此事一致反对,裴建军回忆道:“父亲当时给我们做起了思想工作,他说是党和社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在退休后没能继续为党作贡献,希望去世后能将遗体奉献给国家医学事业,尽其所能回报社会。”家人感受到裴耀生的决心,最终尊重了他的心愿。
  
  2013年12月27日,在裴耀生的带动下,他和老伴杨秀荣双双到市红十字会办理了河南省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手续。
  
  2015年8月22日,裴耀生老人因病去世。当日下午,他的遗体被河南省红十字会遗体接收中心接收,送到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研究,老人生前最后的愿望终于实现。裴建军在送别父亲后表示:“父亲没有为后辈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他的精神像明灯般照耀着我们前进的路。将来,我愿以父亲为榜样捐献遗体。”
  
  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翟巧玲介绍,捐献遗体或器官,无论是对医学教育、疾病研究、挽救生命,还是对于移风易俗、殡葬改革、节省资源,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弘扬人道、彰显博爱、崇尚奉献,促进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由于遗体捐献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受传统观念影响,捐献人数远低于西方国家。据悉,自2011年起,我市红十字会开展人体器官(眼角膜、遗体)捐献登记工作,目前已登记19人,完成器官和遗体捐献各1人。

分享到:
作者:本报记者 张茜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