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梅贻琦的节俭清廉
2014/8/8 0:36:17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梅贻琦先生一生从事教育工作,自1931年起任清华大学校长,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为人廉明公正、廉洁奉公,形成感人至深的懿德。

  梅先生尊为校长,廉洁自律甚严。他从自身做起,主动放弃校长固有的一些特权,自己支付电话费和佣人工资等。常年驻校,从不参加无意义的应酬,偶有外出,则常常安步当车,以此为乐。清华大学档案中,至今仍保留着他用废纸头起草的公函原稿。抗战期间,他饱受奔波之苦,租民房而居,生活清贫,经常吃白饭拌辣椒,吃上一顿菠菜豆腐汤就算打牙祭了。他生活条件艰苦,但对教育事业的倾注始终如一。他对官场聚会的纸醉金迷,流露出不满之情:“酒肴极丰盛,太费矣!饮食之余,不觉内愧?”

  梅先生作为校长治校,始终贯彻节俭的方针,坚持“因事设人效率高,因人设事扯皮多”的原则,尽量减少机构,压缩办事员,提高工作效率。他将教学人员与行政人员之比保持在2比1,教师与学生之比为1比6,教学人员和学生与非教学人员之比为7比1,西南联大许多系不设办公室,用碰头会的方式处理教务。他明文规定:教职员工,通常不得请假,特殊情况,需自己找人代职,由本人付酬;凡是要求子女破格录入清华的信件,不必上呈,不用回复。他廉明公正治校方式深得人心。某职员文化程度高,外校聘他讲课,但他留恋清华的工作环境,甘心留下来做职员,为清华服务。

  1948年,梅先生离国赴美,客居纽约,而清华大学的庚款基金仍然由他掌握。他一尘不染,宁可生活拮据,居住在无单独卧室的拥挤之所。他居住美国期间,台湾方面对清华大学庚款基金垂涎三尺,以“清华基金是庚子赠款,尽快花光,等于雪洗国耻”的荒谬理由向其施压。他不为所动,称动用基金需教育部长和清华大学校长一致同意才行,顶着“守财奴”的讥诮,牢牢控制着这笔基金的使用权。

  1955年,梅先生用这笔钱在台湾创办清华原子能研究所和新竹清华大学,而家眷仍在美国。为此,他的夫人62岁时还要做工谋生。

  1960年5月,梅先生进入台北大学医院治病。他对母校清华大学怀有“生斯长斯,吾爱吾庐”的深切感情,在病榻上批阅公文。1962年元旦,他在病床上按动原子炉启动运转的电钮。住院期间,在他的病榻下,始终放有一个加锁的提包。他病逝后,秘书立即加封,后经有关人员共同启封,发现里面全是清华大学的庚款基金账目,每笔账目一清二楚,让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梅先生一生无积蓄,就连病危住院、身后殡葬费也都是来自校友的捐助。他廉洁奉公、节俭清廉的美德如同甘霖,必将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

分享到:
作者:◆ 石鲁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