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一版 -> 内容
相濡以沫“写”人生
2012/7/9 21:42:20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在渑池县有这样一对农民夫妻,他们身居陋室,没有固定收入,平日靠给他人出板报、教小学生写字为生。然而,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坚定前行。近日,近百万字的《红楼梦》手抄本问世,这是继60米书法长卷——胡锦涛同志《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全文之后,凝结了夫妻俩满腔心血的又一部书法作品。同时,他俩写的小学一至六年级同步教学硬笔字帖(12册),也由两家国家正规出版社分别出版发行。

  这对夫妻,丈夫叫赵晓军,妻子叫崔拴云。日前,记者在渑池采访了夫妇二人。

  

  玻璃为“纸” 红土作“墨”

  

  1961年出生于渑池县坡头乡韶峰村的赵晓军,从小就喜爱书法,但由于兄弟姐妹多,家里生活困难,别说练习书法,就连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然而,生性好强的赵晓军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练习书法。没有钱买纸和墨,他就将地里的红土晒干研成粉末,然后用箩筐筛一筛,再用水调成“墨汁”,在废弃的玻璃上练习。没有钱请老师,赵晓军跑到村子后面的雷公山上拓来碑帖临摹。

  “12岁那年,我的毛笔坏了,为了不影响次日练习毛笔字,我一口气跑了二十几里的山路到县城去买。为了省钱,我午饭也没舍得买着吃,便往家里赶。由于天气炎热,加上饥饿难耐,我晕倒在半路上,幸亏有路人相救才没有出现意外。”说起这段往事,赵晓军的笑容里多了几分苦涩。

  1979年,赵晓军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一名民办教师,写字、与书法爱好者交流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赵晓军勤奋好学,博众家之长,书法水平日渐提高,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上世纪90年代初,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九届群众书法作品展,由中国、澳大利亚、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主办的青少年儿童书画作品国际联展,并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优秀奖。

  

  书法结缘 相濡以“墨”

  

  1985年,赵晓军认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崔拴云。崔拴云家在渑池县陈村乡池底村,是一位小学民办教师,从小也很喜欢书法。共同的爱好,让俩人走到了一起,不久便喜结连理。生活中,他俩出双入对、恩爱幸福,而且习字更加勤奋,彼此促进,共同提高。

  1988年,赵晓军离开学校,被渑池县曲剧团聘去写戏报、字幕,干了没多久,崔拴云不幸遭遇一场车祸,赵晓军只得辞职回家,照顾受伤住院的妻子。由于肇事司机获刑,忠厚的崔拴云自行承担了住院期间的10万元医疗费用。亲戚、同事东拼西凑为她交付了医疗费,她由此也欠下了一大笔外债。

  1997年,在学校工作了15年、年年被评为渑池县优秀教师的崔拴云,由于父亲瘫痪在床以及自己因车祸留下的眼角溃疡后遗症,不得不辞去心爱的工作回到家里。为了养家糊口,早日还清债务,夫妻俩在县城租了间门面房,做起了装潢生意,生活慢慢有了起色。然而好景不长,由于缺少资金购买喷绘机等先进设备,他们的装潢门市仅仅干了几年就停业了。

  夫妻俩失去了主要生活来源,只得靠教小学生写字、为别人写字维持生计。为了偿还崔拴云住院时欠下的外债,以及供孩子上学,两口子节衣缩食,生活过得十分节俭。尽管如此,他们依然经常光顾书店,每每遇到好的字帖,他们都会如获至宝,毫不犹豫地买回来。在他们家中,既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也没有沙发、茶几,而墙上、床上到处都是字画,书柜里也全是各种艺术书籍。

  

  辛勤耕耘 果实丰硕

  

  赵晓军夫妇生活虽然清苦,但他们追求艺术的劲头不减。夫妇俩在教小学生练字的同时,仍然坚持每天练字。一次,夫妇俩在闲谈时,突然产生了书写长卷的想法。“为了教小学生练习硬笔书法,我写了许多字帖,都被学生家长拿走了。拴云建议我写一个长期留存的东西,于是就萌发了写长卷的想法。”赵晓军说。

  思来想去,赵晓军想到了创作以胡锦涛同志《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长卷,以表达自己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愿。

  为了完成这部鸿篇巨制,从2008年开始,赵晓军就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当中。2009年国庆前夕,赵晓军的书法作品大功告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献上了一份厚礼。

  随后,夫妇二人又酝酿着新的作品。赵晓军临写了《兰亭序》《菜根潭》《道德经》《唐灵飞经》等作品,而手抄《红楼梦》四卷本,则是他的浩瀚之作。

  从2010年起,夫妇二人就开始为手抄《红楼梦》作准备。为了节省资金,崔拴云专程跑到百里之外的洛阳,批发了300多元钱的宣纸。“每天早上9点钟开始,一直写到晚上11点多,除去吃饭和休息时间,每天写十几个小时。”赵晓军说,当最后一个字在他的笔下终于完成时,两口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记者在赵晓军家中看到了这部手抄《红楼梦》,它融合了魏碑与楷书的书法技巧,结构端庄严谨,字形挺拔健美,令人拍手叫绝。 

  当记者问他们这样做的初衷是啥时,崔拴云笑答:“人有很多种活法,追求不同,道路就不同。我们热爱书法创作,这是我们最大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过得充实。”

 

分享到:
作者:马德英 网络编辑:曹琳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