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西部晨风 -> 晨风二版 -> 内容
“郑漂族”开领新版居住证
2013/11/3 21:04:18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10多年前,一张暂住证仅是暂住郑州的身份;近日,“郑漂族”开领最新版的“双界面CPU金融IC借记卡”居住证,这不仅能表明“我在郑州住”,而且还能凭卡接受包括购房、考驾证等多种“郑州户口”享受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字之差,牵出了“郑漂族”的酸甜苦辣,也浓缩了流动人口管理的变迁。

  

    【说说心里话】

    被查暂住证的那段经历,至今难以释怀

  

    “居住证”的前身名字叫做“暂住证”。1984年,在深圳开始实行暂住证制度,随后,中国大多数城市就开始推行这一流动人口管理制度。1995年,公安部公布施行暂住证申领办法,要求暂住人口办理暂住证,以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那些年,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属于郑州这个城市,有时候赶上半夜查暂住证,拿不出来很有可能就被当成无业游民。”马先生说,提起曾经被查验暂住证的那段经历,直到今天依然让他难以释怀。

    1998年,他从老家周口独自一人来到郑州打拼,平时就租住在管城区一栋老居民楼里。由于当时没有按规定办理暂住证,一次遇到半夜检查,没有暂住证的他在派出所里蹲了一晚上。两年前,他办了郑州市居住证。凭居住证,他在郑州买了一套140多平方米的商品房,孩子也顺利上了学。最近,老马正准备考驾照,年底再置办一辆汽车当“年货”。

  

    【暂住证时代】

    最多一年交153元,以“管”为主

  

    “老马”们的“暂住”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是对于上世纪90年代入郑的流动人口来说,那是抹不去的印迹。

    1999年至2002年期间,郑州对流动人口管理采取“两级政府、责任在区、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模式。

    2001年暂住人员在辖区派出所流管站办理一张为期一年的暂住证,需成本费、管理费等共计153元,2002年初降至92元,随后又陆续降为10元、3元的工本费和免费发放。2002年3月,国家取消暂住人口管理性收费后,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名存实亡,流动人口管理趋弱。

    2002年至2006年,郑州警方开始探索“后暂住时代”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2002年4月,金水分局开始对35个都市村庄的所有出租户统一编号、安装门牌并登记的旅栈式管理模式,让警务区变成都市村庄的“总台”,让每户房东变成“客房服务员”,暂住人员入住信息也在电脑里的动态管理图标明。至2005年,郑州市有逾百个都市村庄采取了这种模式。

    2006年7月,金水警方又在全省首推流动人口综合管理系统。以都市村庄为重点,全面采集流动人口包括暂住址、人像、手印、身高和鞋码大小等在内的信息,为侦查破案和治安管理服务。

  

    【居住证时代】

    “郑漂族”与常住人口享同等待遇

  

    从“暂”时落脚,到可以“蜗”居,郑州市政府有关人员详细介绍了居住证的发展演变。

    据介绍,2007年,郑州市出台《郑州市市区暂住人口登记办法》,在全省率先推行居住证制度,并明确了流动人口可以享有的医疗、子女入学等公共服务范围。

    2009年,郑州市被国家发改委和联合国人口发展基金确定为“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研究”试点城市,其中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被确定为两个试点项目之一。今后,流动人口暂住登记信息的采集、存储、交换、共享和居住证的申领、发放等相关管理服务活动,将全部依托这一“郑漂族”信息集纳大平台进行。

    2011年,郑州市出台《关于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同意全面推行流动人口IC卡居住证管理制度,管理和服务两手拍在了一起,把“郑漂族”最为关心的社会保障、住房租购、子女入学、计划生育、证照办理等公民权益直接和身份ID结合起来。近日,《郑州市居住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在全市施行,从登记纸到智能卡,漂泊在郑州的追梦人终于有了安心歇脚的凭证。          (高鸿鹏 朱琨)

 

分享到:
作者:高鸿鹏 朱琨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