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本地 -> 社会新闻 -> 内容
煤矿“铁尺子”释放正能量
2014/12/24 22:05:12    来源: 西部晨风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人人都说煤矿苦,他却以苦为荣;人人都说一线险,但他一直奋战在生产第一线。他叫李灵学,今年50岁,是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201掘进队质量验收员。参加工作25年来,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信任。
  
  工作中的“老黄牛”
  
  1989年,李灵学到常村煤矿当了一名农民协议工。初到煤矿,面对较差的生产条件和每月100多元的微薄工资,和李灵学一起来的几名同乡都陆续离开了,李灵学却暗暗告诫自己:“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磨炼人的意志。”为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矿工,李灵学主动向“技术大拿”拜师学艺,向工友请教。工作之余,他还购买了许多专业书籍进行“充电”,短短一年,他就记下了3万多字的学习笔记。勤学好问的李灵学逐渐成为了队里的生产骨干、技术标兵,最终成为矿上的正式工。
  
  李灵学有一个习惯:每天睡觉前对自己当天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他把这些心得分类整理,并与工友分享自己积累的宝贵经验。由于这些心得体会都来源于工作一线,通俗易懂、针对性强,成了大家的“操作宝典”,李灵学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有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的好品质,平时虽然不善言谈,但是工作起来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该队党支部书记刘献茂说,“工友们都称李灵学为‘老黄牛’。”
  
  质量面前“一根筋”
  
  由于工作出色,1994年5月,李灵学被选拔为质量验收员。
  
  许多人都认为质量验收员是个面子活、轻松活,李灵学却不这么认为,他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之大、担子之重,对于工程质量验收丝毫不敢有半点马虎。他常说:“质量是安全的保障,离开了质量,安全就失去了根基。”为了严把质量关,他总是随身携带测量工具和笔记本,一路观察、一路测量、一路记录。验收时坚持原则,无论平时关系多么好,一视同仁。由于对工程质量扣得严,有的职工一时不能理解,背后叫他“一根筋”。对此,李灵学说:“恨我也行,骂我也罢,为了搞好质量、保证安全,我宁愿背后落骂名,也不愿出事听哭声。”
  
  今年3月的一天,收工验收时,李灵学发现两名工友的支架卡栏螺丝没上紧,便要求他们返工。两位工友说:“时间不早了,明天上班时我们一定将卡栏上紧。”李灵学听后严肃地说:“你俩也是老工人了,再急也不能拿质量开玩笑,今天必须把螺丝上紧再走,我和你们一起来。”他的严谨的工作作风最终得到了工友的理解,大家称他是严守质量关的“铁尺子”。
  
  家人心中“擎天柱”
  
  别看李灵学对工作一丝不苟,平时的他爱说爱笑,无论见了谁,都要打个招呼问个好,谁有事只要说一声,他便跑前跑后,乐此不疲。然而就是这个经常把笑挂在脸上的人,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托举着一个不幸的家。
  
  李灵学家在偏远的嵩县山区,家里有四个孩子。因为家庭负担大,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月月出满勤,从不肯休班。只有在春节的时候,他才赶回老家与家人团聚。
  
  1995年6月,李灵学的妻子得了重病住进医院,最终落下偏瘫。过去全靠妻子一人操持的家一下子落到了李灵学的肩上,他果断地把一家人接到了矿上,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和几个上学的孩子,十九年如一日。每天上班之前,李灵学总是把妻子一天要吃的饭菜准备停当,然后才离开家;每次休班,他从来不在家里多呆一天。这些困难,李灵学从来没在单位领导和同事们面前提起过。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李灵学的老乡口中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刘献茂说,李灵学家里情况那么困难,还坚持月月出勤在26班以上,这让他和同事们深受感动。后来,矿上领导研究决定每月给李灵学8天假期,让他照顾妻子和孩子,却被他婉言谢绝了:“其实大家都有难处,我不能把自己的困难转嫁给单位,困难不算啥,我能应付得了!”
  
  一位平凡的矿工,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光辉的事迹,有的只是对职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对家庭的尽职尽责和担当,这就是“最美”。    (李红波 万站稳)

 

分享到: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