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七版 -> 内容
故乡的元宵节
2014/2/13 0:22:10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新年的味道还余味未尽,元宵节却不知不觉地向我们走来。

    这个夜晚,人们举家团圆,一起赏花灯、放焰火、耍社火、舞龙灯、吃元宵,至通宵达旦。漂泊在异乡的我,却在璀璨的烟花中想起豫西家乡农村的元宵节。

    火红的灯笼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在故乡,每到元宵节,家家户户门前都要挂上一串串火红的红灯笼。上小学时,“扎灯笼”是我们心里早已期盼已久的事。那几天,我和伙伴们一放学就去采集高粱秆,软磨硬泡地缠着村里心灵手巧的姑姑为我们扎灯笼。她用一双纤细的手,把洁白的玉米秆或红高粱秆剪得长短相等,然后扎成圆柱形的、菱形的各式各样的灯笼模型,外面糊上一层透明的白纸,再画上“金鱼戏莲花”“腊梅报春”“童子放风筝”等一幅幅好看的图案,一个个灯笼就做成了。我们提着灯笼,点燃蜡烛,走村串巷,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孩子们遵照大人的吩咐,纷纷提着红灯笼,排成队伍,在打麦场上敬“场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我们回来时,村里的老仓库屋子里,就已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说书先生精彩地演绎着锣鼓书。据大人们讲,豫东的说书先生说的是“东书”,如《封神榜》《杨家将》《岳飞传》等;陕西的说书先生说的是“西鸾台”,大部分是《铡美案》《薛刚反唐》等戏剧。锣鼓声声,三弦琴音缭绕,我常常听得如痴如醉。有时,村里人也自办元宵节晚会,你拉二胡,我拉板胡,他来演唱,那些《表花》《绣金匾》《白毛女》选段等节目,让元宵节的气氛更为浓烈。

    而今,故乡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在元宵节扎灯笼、说锣鼓书、表演节目的传统习俗却渐行渐远了,人们大都习惯围在自家的电视机前,观看央视的元宵晚会。“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虽然城里的元宵节五彩斑斓,但家乡的元宵节却令我一生回味无穷。

分享到:
作者:冯敏生 网络编辑:王一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