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
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三门峡日报 -> 日报三版 -> 内容
古代人的避暑
2013/7/17 22:59:17    来源: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炎炎夏日,酷暑难熬。大街上人们短衣短裤,裙裾飘扬,室内空调风扇齐上阵,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避暑的方式真是多种多样。穿越几百年前,古代人如何避暑呢?

  在穿衣上,古代人一般穿的是长袖长袍,材质是丝和麻葛制品,透气性好,比现在的棉和化纤制品凉爽。在饮食上,古代人喜欢吃“汤饼”。“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的热量。明清两朝,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避暑。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在清朝宫廷中,冷饮也是消暑的方式之一。冷饮的种类很多,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

  伏天里选择中草药避暑是古代人的一大特点,《京都风俗志》曾记载,在伏天,喝冰水、煎熬苏叶、藿叶、甘草等汤,称之为暑汤。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中医典故里记载,古代人避暑最好的东西是冰块。每当寒冬季节,都有专职官吏负责采集天然冰块,贮存于冰室之中,炎夏期间取出,以供皇家之用。唐代的高官显贵们,有的也建立起私家避暑设施,其中专供纳凉用的水亭,就是唐代宫吏设置的一种避暑建筑。当然,王公贵族夏天还可以躲到避暑山庄,最出名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皇帝为了避暑而修建的。

  古代人懂得“凉由心生”的道理,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种超然脱俗的避暑氛围,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王维为了消暑,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百读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人怡然自乐的夏日避暑纳凉之景,读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看来,古代人低碳环保的避暑方式和高雅的心境,无不是我们现在人所向往和学习的呢!

分享到:
作者:◆ 酷鱼 网络编辑:师宝华

新闻排行